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硖K軾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宋朝出過很多詩人,蘇軾就是其中一個
,他為何還刻入石碑供人瞻賞.png" />
當年有一個太守不知哪里看不慣蘇軾
01
蘇軾是北宋人
不過他早年愛好修道
蘇軾一生約有七八個稱號,有的稱號是世人所取
據(jù)說
那一年正是1057宋朝仁宗執(zhí)政
宋神宗時期
然而蘇仙痛罵太守的事情
他當時剛踏入官場不久就被派去鳳翔城當簽判
由于蘇仙的性格天生豪邁,開朗大方
,凡事都謙讓不計較,而上司陳希亮則比較頑固嚴肅,處事十分古板守舊,故此在平時,陳希亮就經(jīng)常故意刁難蘇東坡。然而蘇仙因才氣高的緣故,且備受當?shù)匕傩崭瞄T同事的敬仰
,眾人也都認為他人品特好,還因為送他一個稱號叫“蘇大賢良”02
另外
夏末秋至
而這種高冷行為卻被太守陳希亮看見
,之后對方就寫文書給知府大人,說了蘇仙很多壞話,最終蘇仙也因這事被罰了八斤銅錢。之后蘇東坡很生氣,并且開始覺得陳希亮是一個頑固不化的老油條。北宋嘉佑8年
,朝廷派遣陳希亮負責修建凌虛觀臺,以供眾生登臺瞻賞勝景。根據(jù)當時的人文習慣,這每當要建筑樓臺、涼亭、閣樓之際,總要安排有文采的人負責寫文記錄下來。那么論到當時的大文豪則非蘇東坡莫屬,這陳希亮嫉妒歸嫉妒
,可蘇仙的才華是大家公認的,于是陳希亮就找到了蘇仙讓他負責寫凌虛觀臺的記錄。此時
,身為下屬的蘇軾盡管不愿意,也不好違背上司的命令,因此就承接了下來。在撰寫《凌虛臺記》的過程中,蘇仙可能想起了陳希亮對自己的各種尖酸刻薄,就借此機會在文中罵陳希亮蘇軾的《凌虛臺記》寫完后
文中記載:“物之廢興成毀
,不可得而知也,夫臺猶不足恃以長久,而況于人事之得喪,忽往而忽來者歟,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則過之矣”。通過解讀,我們發(fā)現(xiàn)蘇仙的這段古文
,是講從古至今,無數(shù)棟蓋起的大建筑終會化為廢墟一堆,這小小的凌虛觀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大型樓閣建筑物都不能長久
,人與事就更加如此。假若某者欲借修樓臺吹噓自己功績于后世,簡直是大錯特錯的,不論是誰也莫把自己太當一回事,而且遲早會有遭到報應的一日。此話分明就是在罵陳希亮本人
,因為他是修凌虛臺的負責人,提文的主意也是他出的,并且還想蘇東坡在文中多寫一些歌頌他功績的句子,殊不知蘇東坡為人耿直,直接就在臺記中懟陳希亮,并且引用觀點有理有據(jù)令人無法反駁。03
該篇《凌虛臺記》自宋朝衰亡后
明朝時有一位大才子楊慎看到后就有感而發(fā)的寫道:“太難為太守矣。一篇罵太守文字耳
看看就連明朝的文人都知道《凌虛臺記》是蘇仙用來罵太守陳希亮的
根據(jù)《宋朝史·陳希亮傳》記載
而事后陳希亮還命人把該文章刻入石碑
通過一首詩詞便可以了解古代文人趣事
正如陳希亮
,明知蘇軾是在罵自己,但是詩詞寫的極好,文采斐然,自然一笑而過,甚至刻入石碑,借鑒后世。不得不說詩詞對于后人的影響是極大的
人物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二名蘇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