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探索周世宗第二次與第三次親征的具體經(jīng)過,后周采取了哪些行動

      揭秘歷史故事 2023-07-06 07:09:22

      探索周世宗第二次與第三次親征的具體經(jīng)過,后周采取了哪些行動

      后周顯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

      ,955年)至顯德五年(南唐中興元年
      ,958年),周世宗柴榮為擺脫南北受敵的威脅
      ,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三次率軍進攻南唐
      ,史稱后周攻南唐之戰(zhàn)
      ,又稱周世宗三征南唐、三征南唐之戰(zhàn)
      、周世宗攻南唐之戰(zhàn)
      ,以后周獲勝,南唐割讓江北十四州告終
      。下面對百科小編給大家?guī)砹讼嚓P內容
      ,和大家一起分享。

      經(jīng)過

      周世宗第二次親征

      后周軍包圍壽春城很長時間了

      ,但一直攻不下來
      ,城中的糧食也快吃光了。南唐齊王李景達從濠州派遣應援使
      、永安節(jié)度使許文稹
      ,督軍使邊鎬,以及北面招討使朱元等率軍數(shù)萬
      ,沿著淮河逆流而上
      ,前往支援壽春。這批南唐軍在紫金山駐扎
      ,十余個城寨像串聯(lián)起來的珍珠一樣
      ,和城內的守軍遙相呼應;城外的南唐軍又向壽春城的方向挖地道,準備向壽春城里的守軍運送糧食
      ,但是這個隧道要挖幾十里地
      。南唐軍快要開到壽春城的時候,李重進對其發(fā)起了攻擊
      ,南唐軍大敗
      ,陣亡五千人
      ,并丟掉了兩個軍寨。2月21日
      ,李重進將戰(zhàn)果上報
      。22日,周世宗下詔稱下個月繼續(xù)視察淮河前線

      劉仁贍請求讓邊鎬守濠州城

      ,自己率領軍隊出城和后周軍決戰(zhàn),該建議被李景達否決
      。劉仁贍不久之后就氣得生了病
      。劉仁贍的小兒子劉崇諫準備趁晚上渡過淮河投靠后周,被南唐的小軍官抓獲
      ,劉仁贍不顧他人勸阻
      ,依軍令將劉崇諫腰斬

      后周軍內認為南唐援兵還很強大

      ,很多參謀都請求罷兵,周世宗也對此猶豫不決
      。李谷此時臥病在床
      ,3月12日,周世宗派遣范質和王溥去和李谷進行對策商討
      ,李谷稱:“壽春馬上就可以攻下來了
      ,這個時候只需要陛下親征就行了!”周世宗聽罷很高興。

      紫金山之戰(zhàn)

      3月20日

      ,周世宗任命王樸擔任東京留守
      ,兼管開封府;以三司使張美擔任大內都巡檢,侍衛(wèi)都虞候韓通擔任京城內外都巡檢
      。21日
      ,周世宗自大梁出發(fā)。先前后周和南唐在水上作戰(zhàn)的時候屢屢受挫
      ,對此周世宗一直懷恨在心
      。從壽春返回后,周世宗在大梁城西側的汴河造了數(shù)百艘的戰(zhàn)艦
      ,讓南唐降將教習水戰(zhàn)
      。幾個月后,水戰(zhàn)的局勢開始完全被后周軍所掌控
      。后來右驍衛(wèi)大將軍王環(huán)率領水軍從閔河出發(fā)
      ,沿著潁河進入淮河,令駐守在當?shù)氐哪咸栖姼械襟@恐

      3月31日

      ,周世宗抵達下蔡
      。4月4日晚上,周世宗渡過淮河
      ,抵達壽春城下
      。5日早晨,周世宗所部駐扎在紫金山南側
      ,趙匡胤被任命為為先鋒
      ,對南唐軍的先鋒寨和紫金山北的一處軍寨發(fā)動攻擊,全部得勝
      ,陣斬三千余人
      。南唐軍還沒挖成的甬道也被后周軍截斷,南唐軍前后不能相救
      。到了當天晚上
      ,周世宗分兵把守各個剛剛攻占的軍寨,自己則返回了下蔡

      南唐軍朱元自恃有功

      ,不聽李景達的調度。而陳覺和朱元之間關系并不好
      ,每次都會上書稱朱元為人反復無常
      ,不可以帶兵。聽信讒言的李璟派遣武昌節(jié)度使楊守忠替代朱元的職位
      。楊守忠抵達了濠州之后
      ,陳覺假借李景達的命令,把朱元召到濠州“商議軍事”
      ,準備借機奪其兵權
      。朱元聽說此事后非常生氣,甚至準備自殺
      ,朱元的門客宋洎制止了他
      ,并成功勸說朱元舉全寨上萬人投降后周。朱元的裨將時厚卿不愿意投降
      ,被朱元殺掉

      周世宗考慮到南唐軍應該會沿著淮河向東潰逃,于是派虎捷左廂都指揮使趙晁率領數(shù)千水兵在淮河上順流而下

      。4月7日
      ,周世宗在趙步駐軍,各路將領圍攻南唐紫金山寨并獲得成功
      ,南唐軍被陣斬上萬人
      ,許文稹、邊鎬
      、楊守忠等將領全部被活捉
      。南唐軍殘部果然順著淮河向東逃竄
      ,周世宗親自率領數(shù)百騎兵沿著淮河北岸追擊,其他將領沿著淮河南岸追擊
      ,水軍則在淮河上發(fā)起追擊
      ,南唐軍戰(zhàn)死、淹死以及投降的總共四萬余人
      ,后周軍繳獲的戰(zhàn)船和糧食
      、兵器都是數(shù)以十萬計。當天傍晚
      ,周世宗趕到了荊山洪
      ,此地已經(jīng)距離出發(fā)地趙步有二百余里的距離了。當天晚上
      ,周世宗在鎮(zhèn)淮軍下榻
      ,第二天隨從官員才趕到鎮(zhèn)淮軍。劉仁贍聽說援兵被后周軍擊潰后扼腕嘆息

      4月9日

      ,周世宗命令附近縣的丁夫數(shù)千人給鎮(zhèn)淮軍筑城,總共建了兩座城
      ,淮河南北兩岸各一個
      。下蔡的浮橋被挪到了這里
      ,被用來扼守濠州和壽州援兵的來路
      。此時的淮河正在漲水,南唐濠州都監(jiān)郭廷謂逆流而上
      ,準備發(fā)動偷襲焚毀浮橋
      ,結果被右龍武統(tǒng)軍趙匡贊發(fā)現(xiàn),在其必經(jīng)之路上伏擊南唐軍
      ,并獲得勝利

      南唐齊王李景達和陳覺從濠州跑回了金陵城,只有靜江節(jié)度使陳德誠部全軍而退

      4月13日

      ,淮南節(jié)度使向訓被任命為武寧節(jié)度使,兼任淮南道行營都監(jiān)
      ,所部駐扎在鎮(zhèn)淮軍

      4月14日,周世宗從鎮(zhèn)淮軍返回下蔡

      。15日
      ,周世宗給了劉仁贍一封詔書,投降與否由他自己決定

      李璟向大臣們咨詢自己是否應該親征來抵御后周軍

      ,中書舍人喬匡舜認為這樣不行
      ,結果被李璟以擾亂軍心為名流放到了撫州。李璟改問神衛(wèi)統(tǒng)軍朱匡業(yè)和劉存忠
      ,朱匡業(yè)用一句詩回答:“時來天地皆同力
      ,運去英雄不自由?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倍鴦⒋嬷乙脖硎就?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李璟一怒之下把朱匡業(yè)貶為撫州副使,劉存忠被流放到了饒州
      。而李璟最后也沒有踏出金陵城半步

      4月19日,周世宗在壽州城北列陣

      ,向城內守軍展示兵力
      。南唐守將、清淮節(jié)度使兼侍中劉仁贍已經(jīng)病得不認人了
      。21日
      ,南唐監(jiān)軍使周廷構、營田副使孫羽等人以劉仁贍的名義出城投降
      。22日
      ,周世宗賜給劉仁贍詔書,派遣闔門使張保續(xù)進城宣讀詔書
      。劉仁贍的兒子劉崇讓出門接受詔書并謝罪
      。23日,正式的受降儀式在壽春城北進行
      ,周廷構等人把劉仁贍用擔架抬出城參加儀式
      。劉仁贍臥病不起,周世宗在慰問并賞賜財物后
      ,讓劉仁贍回去接著養(yǎng)病

      25日,壽州的治所被從壽春城轉移到了下蔡

      ,壽州境內死罪以下全部被赦免
      。州民有聽從南唐指令上山反抗后周的,詔令其回家務農(nóng)
      ,過去的事情既往不咎
      ,如果在此期間有所殺傷也不再追究。以往的政令如果有不便于百姓生產(chǎn)作業(yè)的
      ,全部上報壽州治所
      。26日,任命劉仁贍為天平節(jié)度使,兼任中書令
      。當天
      ,劉仁贍去世,追贈彭城郡主
      。李璟在得知劉仁贍去世后
      ,也追贈太師。周世宗為了紀念劉仁贍的氣節(jié)
      ,將清淮軍改名為忠正軍
      ,并任命右羽林統(tǒng)軍楊信擔任忠正節(jié)度使、同平章事
      。同時下令將壽州糧倉打開
      ,賑濟災民。

      5月1日

      ,周世宗返回北方
      ,并于14日返回大梁。

      5月29日

      ,南唐投降后周的士兵被歸入新組建的懷德軍中

      6月11日,趙匡胤被任命為義成節(jié)度使

      南唐最后反撲

      后唐軍將領郭廷謂燒毀了渦口的浮橋

      ,并在定遠擊潰了武寧節(jié)度使武行德部,武行德只身逃脫
      。李璟任命郭廷謂為滁州團練使
      ,并充當上壞水陸應援使。

      7月31日

      ,周世宗開始重新整治定遠軍和壽春城南的失利
      ,任命武行德為左衛(wèi)上將軍,李繼勛為右衛(wèi)上將軍

      周世宗第三次親征

      11月13日,周世宗從大梁出發(fā)

      ,當月27日抵達淮河
      ,并于當晚五鼓時分渡過淮河;28日抵達濠州城西側。濠州城東北方向十八里處有一片灘涂地
      ,南唐軍在上面設置了柵欄
      ,周圍還挖了護城河,他們認定后周軍隊無法通過
      。29日
      ,周世宗親自率軍攻打,并且派康保裔率領數(shù)百名士兵乘坐駱駝渡過護城河,趙匡胤率騎兵緊隨其后
      ,最終成功攻陷該地
      。李重進攻破了濠州的南關城。

      12月4日

      ,周世宗親自率軍攻打濠州
      ,王審琦攻拔南唐水寨。南唐軍在濠州城北屯了幾百艘戰(zhàn)船
      ,又把大木頭立在了淮河河道里
      ,用以限制后周軍活動。周世宗讓水軍發(fā)起進攻
      ,南唐軍在淮河上的布防沒過多久就崩潰了
      。南唐軍在戰(zhàn)斗中共有七十多艘戰(zhàn)船被焚,兩千余人被殺
      。后周軍隨即攻陷了南唐軍的羊馬城
      ,濠州主城內陷入一片恐慌。12月7日晚上
      ,濠州守將郭廷謂上表稱自己家人都在南唐
      ,“如果自己投降他們可能性命不保,請讓我先回金陵復命
      ,然后再回來投降”
      。周世宗批準了他的請求。

      12月12日

      ,周世宗得知南唐有數(shù)百艘戰(zhàn)船在泗水東側
      ,準備支援濠州,于是親自率軍前往迎擊
      ,并于兩天后在洞口大破南唐軍
      ,陣斬五千余人,俘虜兩千余人
      。于是后周軍乘勝東下
      ,所經(jīng)之處無不獲勝。12月16日
      ,后周軍抵達泗州城下
      。趙匡胤率軍攻打泗州城南,放火燒掉了城門
      ,攻破泗州城的水寨以及月城
      。周世宗來到月城城樓,親自督促將士們攻城

      12月26日

      ,南唐泗州守將范再遇舉城投降
      。周世宗任命范再遇為宿州團練使。周世宗來到泗州城下
      ,讓軍中割柴草的人不許割到百姓的莊稼
      。百姓們非常感激,爭相用收割來的稻谷勞軍
      。泗州城雖然攻下來了
      ,但是沒有一個士兵敢擅自入城。周世宗聽說南唐在洞口又集結了幾百艘戰(zhàn)船
      ,隨即派遣騎兵過去探察
      ,逼得南唐軍退保清口。12月29日
      ,周世宗親自率軍順著淮河北岸前進
      ,其余將領在淮河上前進,一同追擊南唐軍
      。當時的淮河河岸很久沒有走人了
      ,上面長滿了密密麻麻的蘆葦,泥淖和溝壑也到處都是
      ,但是后周軍隊乘勝前進
      ,早就忘記了疲勞。12月31日
      ,后周軍追上了南唐軍
      ,兩軍一邊打一邊走,戰(zhàn)鼓等聲音幾十里的范圍內都聽得到

      顯德五年(南唐中興元年

      ,958年)1月1日,后周軍在楚州西北大破南唐軍
      。有的南唐軍沿著淮河向東逃竄
      ,周世宗繼續(xù)親自率軍追擊,趙匡胤為前鋒
      ,追了六十里后
      ,成功俘獲了南唐保義節(jié)度使陳承昭。這次戰(zhàn)斗過后
      ,除了已經(jīng)燒沉的
      ,后周軍繳獲戰(zhàn)船共計三百余艘,俘獲南唐軍士兵七千余人
      。自此,南唐在淮河上的軍力已被全部肅清

      郭廷謂的使者從金陵城返回后

      ,知道南唐軍無法前來支援,就讓錄事參軍李延鄒起草降表。李延鄒責怪郭廷謂不夠忠義
      ,郭廷謂讓將士將李延鄒圍了起來
      ,李延鄒把筆扔到了地上,大罵道:“大丈夫不給叛徒寫降表!”郭廷謂殺掉了李延鄒
      ,舉城投降
      。投降后,后周得到了城中的上萬士兵和上萬斛軍糧
      。李璟則給郭廷謂的兒子封了官

      1月2日,周世宗渡過淮河

      ,在楚州城西北方向駐軍

      1月5日,南唐雄武軍使

      、漣水縣知縣崔萬迪投降

      1月6日,郭廷謂被任命為亳州防御使

      1月8日

      ,周世宗率軍攻打楚州,并于當天攻克楚州月城

      1月10日

      ,郭廷謂來到行宮面見周世宗,周世宗安撫了郭廷謂
      ,并讓郭廷謂率領自己的舊部攻打天長縣
      。周世宗派遣鐵騎左廂都指揮使武守琦率領數(shù)百騎兵直奔揚州。南唐地方官員燒毀了揚州內的所有房屋
      ,并把全部城中居民遷往南方
      。等后周軍趕到的時候,城中只剩下了十幾個老弱病殘
      。1月13日
      ,武守琦將這些情況上報給了周世宗。

      周世宗聽說泰州已經(jīng)沒有防備

      ,立刻派兵前往攻打
      ,并于1月16日攻下了泰州。

      1月25日

      ,后周廢除了匡國軍
      。當月,南唐改元中興

      1月27日

      ,右龍武將軍王漢璋上奏稱
      ,海州已經(jīng)攻克。

      1月29日

      ,侍衛(wèi)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擔任揚州軍府知府

      周世宗想把淮河上的戰(zhàn)艦全部引入長江,但是被堵在了北神堰

      ,而轉向楚州西北的鸛水
      ,前往勘探的使者稱地形不允許,如果要通過的話耗費的功力更多
      。周世宗親自前往視察
      ,并作出規(guī)劃,調動楚州當?shù)氐拿穹騺硗瓿晒こ?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十多天的時間工程就完成了
      。幾百艘巨型戰(zhàn)艦出現(xiàn)在長江的時候,南唐人還以為是神兵天降

      2月1日

      ,南唐靜海軍被攻陷。后周開始和吳越直接接壤

      后周軍已經(jīng)圍攻楚州長達四十多天了

      ,但是南唐守將張彥卿依舊堅守著。2月14日
      ,周世宗親自督戰(zhàn)
      ,并把行宮搬到了城下。2月16日
      ,后周軍攻克楚州
      。張彥卿和都監(jiān)鄭昭業(yè)依舊堅持巷戰(zhàn),直到刀和劍都拼完了
      ,張彥卿自殺
      ,其所部千余人,到死都沒有一個人投降

      南唐將天長縣改為雄州

      ,并任命建武軍使易文赟擔任刺史。2月23日
      ,易文赟舉州投降

      2月27日,周世宗從楚州出發(fā)

      ,并于3月8日抵達揚州
      。抵達揚州后,周世宗讓韓令坤派萬名丁夫在原城墻的東南角加蓋一座小城
      ,作為城的治所

      3月16日

      ,黃州刺史司超和控鶴右?guī)贾笓]使王審琦率部攻打南唐舒州
      ,抓獲南唐舒州刺史施仁望

      3月23日,周世宗抵達泰州

      4月1日

      ,周世宗抵達迎鑾鎮(zhèn)
      ,時不時地前往江口督戰(zhàn),讓后周水軍攻打南唐水軍,并成功擊破對方
      。周世宗得知南唐戰(zhàn)艦在東?州駐守,并扼守住了長江口以及通往蘇州
      、杭州的水路的時候
      ,立刻派遣殿前都虞候慕容延釗率領步兵和騎兵,右神武統(tǒng)軍宋延渥率領水軍順江而下
      。4月4日
      ,慕容延釗上奏稱在東?州成功擊潰南唐軍。周世宗隨即派李重進率兵趕往廬州

      趙匡胤陳橋兵變講述的是怎樣的故事?

      趙匡胤祖籍河北涿州

      ,出身于武官家庭
      ,祖父當過營、薊
      、涿等州的刺史
      。父親趙弘殷,是后唐的一名禁軍軍官
      。趙匡胤生于洛陽
      ,并在那里度過了他的童年。

      公元948年

      ,22歲的趙匡胤離家出走
      。起初,他曾去投奔與他父親有舊交的防御使王彥超
      ,但未被王彥超收留
      ;后來,他又投奔隨州刺史董本
      ,因為董本的兒子瞧不起他而離開隨州
      。這時,趙匡胤已身無分文
      ,連住宿的地方都找不到了

      一天

      ,趙匡胤投宿在一所廟中,廟中和尚見他如此貧困潦倒
      ,但舉止談吐又頗具雄才大略
      ,便開導他說:“我給你一點路費,你向北走
      ,會有好運的
      。”傳說
      ,當趙匡胤走到河南商丘的高辛廟時
      ,見到一個占卜者,便湊上去
      ,問訊自己的前程
      。他先問能否當一名小兵,卜顯示“不吉”
      ;又問能否當一名刺史
      ,卜又顯示“不吉”。他不解
      ,再問能否當皇帝
      ,卜上顯示:“吉”!于是,他向南投到后漢樞密史郭威的帳下
      ,郭威見趙匡胤氣質不凡
      ,便留在軍中。

      公元951年

      ,趙匡胤與一批將領擁立郭威
      ,奪取后漢政權,建立后周
      。在推翻后漢的過程中
      ,趙匡胤因為作戰(zhàn)有功,后來被提拔為禁軍軍官
      ,這激發(fā)了他繼續(xù)往上發(fā)展的勇氣
      。公元954年,周世宗柴榮即位
      ,趙匡胤又因智勇雙全
      、連戰(zhàn)連勝,先后被提升為“殿前都御侯”
      、“殿前都指揮使”
      ,成為禁衛(wèi)軍的高級將官。

      顯德三年(公元956年)春,周世宗柴榮親征淮南

      ,趙匡胤隨駕南征
      ,又立下大功,占領了南唐的滁州
      。在滁州
      ,趙匡胤部下捉到一百多名百姓,指認他們?yōu)楸I匪
      ,準備斬首示眾
      。新來滁州上任的軍事判官趙普卻不同意全殺,他說:“你不審問清楚就一律處死
      ,如有被誣陷者,豈不誤傷人命
      ?”趙匡胤說:“這里的百姓
      ,都是俘虜,我將他們全都赦免無罪
      ,已經(jīng)夠仁義了
      。可他們這些人還要做盜匪
      ,不動刑罰
      ,就不能儆戒他人?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趙普不同意趙匡胤的說法

      ,反駁道:“南唐雖屬敵國,但百姓有什么錯
      ?你既然想一統(tǒng)中原
      ,為何要把這里百姓看作俘虜?”趙匡胤無言爭辯
      ,只好說:“你若不怕辛苦
      ,就煩請代為審理這些人吧!”趙普對這一百多平民認真查問,絕大多數(shù)沒有作盜匪的證據(jù)
      ,除個別有物證定罪外
      ,其余無罪釋放。百姓們非常高興
      ,稱贊趙普英明
      。趙匡胤由此對趙普格外信任,凡有大事
      ,必同他商量

      周兵攻占滁州,南唐國主李璟害怕了

      ,向柴榮求和未果
      ,便命齊王李景達為帥帶6萬兵馬直奔揚州
      。揚州當時的守將是韓令坤,忙向滁州求援
      。趙匡胤率兵來到六合
      ,準備去支援揚州,但韓令坤已撤出揚州
      ,趙匡胤聞訊
      ,捎信批評了韓令坤。韓令坤立即下令回兵揚州
      ,與唐將張孟俊遭遇
      。周兵各個勇敢善戰(zhàn),唐兵大敗
      ,張孟俊被活捉

      過了幾天,唐兵主帥李景達發(fā)兵攻周

      。趙匡胤率兵迎戰(zhàn)
      。趙匡胤發(fā)現(xiàn)有幾位兵士畏懼不前,便用劍在他們的皮笠上砍出痕跡
      ,作為記號
      。這一仗,雙方不分勝負
      。收兵后
      ,趙匡胤將皮笠上有劍痕的兵士斬了,通報全軍
      。第二天再戰(zhàn)
      ,周兵以一當十,殺得唐兵一敗涂地
      ,最終平定南唐

      周軍節(jié)節(jié)勝利,直逼幽州

      ,但柴榮大病臥床
      ,不能繼續(xù)指揮作戰(zhàn),只好撤軍
      。趙匡胤隨柴榮皇帝征遼有功
      ,被任命為殿前都點檢掌管禁衛(wèi)軍,兼檢校太傅
      ,不久又增加了歸德(今河南商丘)軍節(jié)度使一職
      ,權力越來越大。

      公元959年,后周周世宗病亡

      ,周恭帝柴宗訓年幼
      。這時的趙匡胤由于屢建戰(zhàn)功,聲望日高
      ,他除了典掌禁軍外
      ,還兼宋州歸德節(jié)度使(今河南商丘),負責防守京師
      。于是
      ,當年占卜時得來的一顆當皇帝的心愿,便開始萌發(fā)
      ,并很快膨脹起來

      此時,趙匡胤得到率兵出征的命令后

      ,便有條不紊地行動起來
      。趙匡胤調兵遣將,大造聲勢
      ,像是真要去抵御大敵。其實
      ,這是趙匡胤等人設下的圈套
      。當大隊人馬開進到大梁城北40里的陳橋驛時,天色已晚
      ,便駐扎下來
      。夜里,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和謀士趙普
      ,按照趙匡胤的預先部署
      ,進行了緊張的活動。他們派人到將士中鼓動兵變
      ,擁立趙匡胤當皇帝
      。將士們很快地議論開了。大家說:“現(xiàn)在皇上年幼力弱
      ,未能親理政事
      ,我們?yōu)閲錾胨溃姓l知道
      ?不如先立點檢為天子
      ,再北征不遲?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壁w匡義和趙普見將士們行動起來
      ,立即派飛騎回京,與留在汴梁的禁軍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秘密約定
      ,待趙匡胤回師時作為內應
      。這天夜里,在陳橋驛的將士們都沒有入睡
      ,趙匡胤假裝酒醉不醒
      ,躺在床上。黎明時分
      ,趙匡義
      、趙普和諸將闖進臥室,個個手拿兵器說:“諸將無主
      ,我們愿立太尉(趙匡胤)做天子!”眾將士一邊叫喊著
      ,一邊團團圍住正打著哈欠的趙匡胤,并把早準備好的龍袍強行披到趙匡胤身上
      ,隨后叩頭便拜
      ,高呼:“萬歲!”這就是歷史上的“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一說的來由
      。這一年
      ,趙匡胤34歲。

      后世宗在歷史上有什么貢獻

      是后周世宗柴榮吧



      勵精圖治 為北宋奠基的周世宗
      能干的少年
      后周世宗柴榮
      ,又稱柴世宗,邢州龍岡(今河北邢臺西南)人
      ,父親柴守禮
      ,是后周太祖郭威妻子郭氏的哥哥,柴榮被姑父郭威收養(yǎng)后改名為郭榮
      。成人之前由于家道中衰
      ,柴榮就投奔姑父家生活。郭威見他為人厚道
      ,辦事也認真謹慎
      ,加上郭威當時還沒有兒子,家境也不太好
      ,就將柴榮收為養(yǎng)子
      ,而且讓他幫著做些生意,管理家政
      。柴榮也很能干
      ,精心經(jīng)營,還和其他的商人一起到南方去販賣茶葉等物
      ,以貼補家用
      。柴榮做生意之外還不忘讀書練武
      ,成為一個文武雙全的出眾人才。

      即位創(chuàng)偉業(yè)
      后漢時
      ,郭威任樞密使
      ,掌握了朝廷軍政大權,柴榮也不再經(jīng)商
      ,任左監(jiān)門衛(wèi)大將軍
      ,開始進入政界。等郭威從鄴都發(fā)兵進軍開封時他奉命看守鄴都
      ,抵御契丹
      。不久養(yǎng)父做了后周天子,他也被任命為澶州節(jié)度使
      ,又封太原郡侯
      。柴榮將當?shù)刂卫淼镁袟l,在澶州遭洪水襲擊后
      ,他又率領軍民重修道路
      ,拓寬街道,擴建市區(qū)
      ,受到官民的好評
      。由于郭威的兒子們在首都政變時全被殺死,郭威就將希望寄托在唯一的養(yǎng)子身上
      ,想再委以重任
      ,但王峻經(jīng)常阻撓,等王峻被貶后
      ,才讓柴榮擔任了開封尹,加封晉王

      養(yǎng)父死后
      ,柴榮被眾人擁立繼位,柴榮繼承了郭威的大業(yè)
      ,繼續(xù)深入改革
      ,心懷統(tǒng)一大志,短短五年的時間
      ,中原地區(qū)開始強盛起來
      ,他為北宋的基本統(tǒng)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剛繼位時
      ,柴榮就立下了三十年的宏志:“以十年開拓天下
      ,十年養(yǎng)百姓,十年致太平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弊詈箅m然只有五年
      ,但他的成績已經(jīng)非常突出了。
      后漢剛滅
      ,劉崇在太原又建立北漢
      ,和后周對峙,而且聯(lián)合契丹趁柴榮新繼位時發(fā)兵來攻
      ,也想學石敬瑭勾結契丹滅后唐那樣
      ,自己做中原皇帝,但柴榮不是李從珂
      ,柴榮親自領兵出征
      ,像當年的李存勖一樣沖鋒在前,加上趙匡胤等勇將的奮勇廝殺
      ,竟以少勝多
      ,徹底擊潰了劉崇,還將太原圍困起來
      ,雖然柴榮不久退兵
      ,但劉崇也驚嚇過度,最后得病死了

      柴榮戰(zhàn)后對驕兵悍將進行了徹底整頓
      ,處死一批貪生怕死的將領,然后建立精銳的禁軍
      ,為此后的南征北戰(zhàn)創(chuàng)造了基本的條件

      勵精圖治
      為實現(xiàn)統(tǒng)一大業(yè),柴榮勵精圖治
      ,在各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柴榮首先從自己做起,他一是生活儉樸
      ,為群臣為將士做出了表率
      。二是虛心納諫,為此他還專門下詔要求群臣進言
      。詔書說得極為誠懇
      ,他說自己治理國家處理政務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沒有一點過失
      ,但大臣們卻沒人指出他的過失
      ,沒人說過施政的缺陷。柴榮并沒有一味責備大臣
      ,而是將責任攬到自己身上
      ,說大臣們不能這樣做,是因為自己這個皇帝沒有和大臣推心置腹地求良言
      。他說如果沒有人上書言事
      ,他就沒機會了解大臣的才干與品德
      ,從而不能量才重用。所以他要求文武大臣以后盡量上書言事
      ,即使說的是皇帝的過錯也沒關系
      。文筆差一點的也不必顧慮,直書其事即可
      ,然后他根據(jù)大臣的表現(xiàn)升降其官職

      為更好地讓大臣進言,柴榮還點名讓王樸和二十多名翰林學士都寫兩篇文章:《為君難為臣不易論》和《平邊策》
      。由此
      ,柴榮得到了王樸那篇著名的《平邊策》,以此制定了統(tǒng)一大計

      其次
      ,柴榮進行了徹底改革,包括政治
      、經(jīng)濟和文化等各個方面

      第一、政治方面
      。柴榮打破常規(guī)
      ,破格任用有才干的人,充實政府主要部門
      ,提高其辦事效率
      。他又命人整頓了弊病較多、不能選拔人才的科舉制度
      ,以便使有真才實學的人能進入政府機構發(fā)揮作用
      。柴榮對吏治的整頓極為重視,懲處貪官污吏毫不手軟
      。主持稅收事務的孟漢卿由于私自加派稅額
      ,被揭發(fā)出來,柴榮將他賜死
      ,負責查處的人說法律沒有要將他處死的條文,柴榮則說:“朕知道
      ,這樣做是為了威懾眾人
      !”在重修永福殿時,柴榮親自視察工地
      ,見內供奉官孫延常竟克扣工食
      ,虐待役夫,有的役夫還用瓦盛飯吃
      ,不禁大怒
      ,當場將孫延常斬首
      。其他貪財?shù)暮蜑E殺投降過來將士的人也毫不留情地處死。就連自己生身父親的故友犯法也不徇私情
      ,最后罷官流放
      。對妄加推薦官員以及騙取官職的也或貶官或罷官,嚴懲不怠
      。對于五代時期以嚴酷出名的法律
      ,柴榮也進行了徹底修訂。廢除了隨意處死的條款
      ,廢除一些凌遲(即千刀萬剮)之類的酷刑
      。斬殺了幾個私自殺死犯人的官員,以示懲戒
      。又以人道措施來對待犯人
      ,打掃骯臟的監(jiān)獄,洗刷枷拷
      ,給犯人充足的飯食
      ,有病的允許探視,無主的病人官府負責治療
      ,嚴禁使犯人無故死亡
      。柴榮命人主持修改不合時宜不和情理的法律,成書后又讓大臣討論
      ,最終完成了五代有名的《大周刑統(tǒng)》
      ,這對北宋的《宋刑統(tǒng)》起了直接的影響。
      第二
      ,經(jīng)濟方面
      。這方面主要有減輕百姓負擔,興修水利
      ,整頓錢幣等

      柴榮認識到了民眾的重大作用,因而采取措施盡量減輕百姓的負擔
      ,以促進生產(chǎn)
      ,增強國力。首先是降低了稅收
      ,罷黜正稅之外的一切不合理的稅收
      。其次是頒布了唐朝時元稹的《均田圖》,元稹看到百姓的近河地被洪水沖毀后
      ,仍按照原來的田數(shù)交納租稅
      ,加重了負擔,就奏請按照實有土地收租稅
      。柴榮看到后非常欣賞
      ,就下令頒布給各州縣
      ,也按照實有土地收稅,防止地方官吏和豪紳將自己的賦稅轉嫁到百姓身上
      。這就大大地減輕了人民的負擔
      ,提高了農(nóng)民的生產(chǎn)積極性。此后
      ,柴榮又召集流亡的人給他們田地耕種
      ,既安定了百姓,又能增加國家的收入
      。同時
      ,對于一些退休的貴族也不再免收租稅,和百姓一樣交納租賦
      ,即使是歷代優(yōu)惠的孔子的后代也免除了特權
      ,照章繳納稅租。這又間接地減輕了百姓負擔

      為從根本上創(chuàng)造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良好環(huán)境
      ,柴榮又命人主持興修水利,疏通漕運
      。他還認真治理了大運河和黃河
      、汴河,水路的暢通進一步促進了經(jīng)濟的發(fā)展

      整頓錢幣 治理佛教
      整頓錢幣是柴榮整頓經(jīng)濟秩序的一項重要措施
      ,為此他還大膽地毀掉了銅佛像來鑄錢幣,促進商業(yè)發(fā)展
      。有人勸阻他
      ,他說:“佛主張施善于民,只要是做好事就是奉佛
      。而銅像怎么能是佛呢
      ?況且我還聽說佛以利民為先,即使頭和眼也肯獻出來施舍眾人
      。假如朕的身體可以救濟百姓
      ,我也不會吝惜的?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边@些話說得合情合理
      ,毀佛像鑄錢不僅整頓了錢幣市場,對當時泛濫的佛教也起到了限制的作用
      。同時,柴榮還從根本上治理佛教
      ,讓一些假和尚還俗
      ,因為戰(zhàn)亂時期有的盜匪
      、逃避徭役、兵役的人以及罪犯就以出家作為對抗手段
      ,而且寺廟發(fā)展太快使免租稅的田地增多
      ,嚴重影響了國家的收入。柴榮加強了對寺廟的管理
      ,禁止私自剃度出家
      ,廢除了三萬多所寺廟,剩下兩千六百多所
      ,僧尼剩六萬多人
      ,估計還俗的有六十萬人。
      柴榮的改革沒多久就收到了效果
      ,國家的實力逐步增強
      ,有了堅實的經(jīng)濟基礎,柴榮就順應民意
      ,順應當時南北人民渴望統(tǒng)一
      ,永久結束戰(zhàn)亂,和平生活的愿望
      ,開始了統(tǒng)一戰(zhàn)爭
      。柴榮的南北征戰(zhàn)分為三個階段,一是收復西面的四州
      ,二是南征南唐
      ,三戰(zhàn)取得南唐江北之地,三是北伐奪取了契丹占領的部分領土
      ,柴榮還想繼續(xù)驅逐契丹勢力出長城以外
      ,但不幸得了急病,回來不久便英年早逝
      。中原與江南的統(tǒng)一到北宋初年才最終完成
      ,柴榮則為統(tǒng)一奠定了基礎。

      南征北戰(zhàn)為統(tǒng)一
      首先
      ,柴榮向西用兵
      ,西面的四州即秦(今甘肅天水)、成(今甘肅成縣)和階(今甘肅武都東)
      、鳳(今陜西鳳縣東)
      ,這四州原來歸中原政權管轄,在契丹勢力進入中原時
      ,就被后蜀兼并了
      。百姓將士無法忍受后蜀的統(tǒng)治,重新歸附中原的愿望很大,柴榮便順應民意
      ,派向訓和王景發(fā)兵征討
      ,不到半年就將這四州全部占領。
      其次
      ,柴榮將兵鋒指向了南唐
      。南唐在十國中實力最強,經(jīng)過柴榮三次親征
      ,長達兩年五個月的戰(zhàn)爭結束
      ,南唐的江北領地被迫割讓給了后周。第一次時
      ,后周軍隊進展順利
      ,但由于后唐將領劉仁贍死守壽州(今安徽壽縣),無法攻克
      ,只好退兵
      。第二年柴榮又一次親征,強攻拿下了壽州
      ,因為季節(jié)不利
      ,撤歸北方。第三次用兵
      ,因為準備充足
      ,又總結了前兩次的經(jīng)驗,柴榮注意收攏民心
      ,結果后周軍隊一鼓作氣拿下了南唐的江北十個州
      ,并準備渡江南下進攻南唐京城。
      南唐中主李景為保江南
      ,派大臣李得明和鐘謨前去求和
      ,再獻出四州,這樣
      ,江北南唐的十四州六十四縣盡歸后周所有
      ,南唐以后每年還進獻大批貢物。
      南征取得了全勝
      ,不僅得到江北土地
      ,還鎮(zhèn)懾了南漢和后蜀,特別是后蜀
      ,此后再不敢輕舉妄動

      第三,柴榮北伐
      ,擊退契丹
      。柴榮率領步兵和騎兵共數(shù)萬人從滄州北上出擊,僅僅用了四十天的時間,就一舉占領了契丹把守的三關:瓦橋關(今河北雄縣境內)
      、益津關(今河北文安縣境內)和淤關(今河北霸縣境內)
      ,還有寧州(今河北青縣)瀛州(今河北河間)和莫州(今河北任丘北)三州,總計有十七個縣
      ,是五代時和遼交戰(zhàn)取得的最大勝利。柴榮還想繼續(xù)進軍
      ,奪取幽州
      ,但不幸突然得病。無奈只好在派將固守各州之后退兵南下
      ,回到開封不久
      ,便病逝于宮中。年僅三十九歲
      ,大志未酬
      ,英年早逝,三十年的宏愿無法實現(xiàn)
      ,確實讓人替他惋惜

      《舊五代史》對柴榮的評價極高,說他“神武雄略
      ,乃一代之英主......而降年不永
      ,美志不就,悲夫
      !”
      總結周世宗的文治武功
      ,堪列五代君主第一,所以
      ,柴榮被稱為五代時期最杰出的政治家

      二、周世宗帶孝出征 勇戰(zhàn)高平敗劉崇

      北漢劉崇乘人之危
      后周顯得元年(公元954年)的正月
      ,太祖郭威病逝
      ,死前留下遺命:“晉王榮可于柩前即位?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惫酿B(yǎng)子也就是柴榮在大臣們的擁戴下在郭威的靈柩前即位
      ,柴榮就是后周世宗,在封建帝王即位時一般都在前一個皇帝的靈柩前即位
      ,以示地位的合法性
      。世宗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南征北戰(zhàn)
      ,使中原地區(qū)的統(tǒng)一拉開了序幕
      ,為北宋的基本統(tǒng)一奠定了基礎。
      在周世宗稱帝不到十天,北漢世祖劉崇就領兵南下
      。想趁郭威剛死的有利時機
      ,聯(lián)合契丹效仿石敬瑭滅后周。劉崇派人到契丹求兵相助
      ,契丹遼穆宗派楊袞率領騎兵上萬人
      ,還有奚部等部落軍隊五萬多人,對外號稱十萬
      ,配合劉崇進攻后周

      周世宗柴榮像李存勖在李克用剛死時出奇兵一樣,也親自領兵出征
      ,這是劉崇萬萬沒有想到的

      劉崇率領主力部隊騎兵三萬,首先進攻潞州(今山西長治)
      。他命張元徽為先鋒
      ,張元徽在太平驛(今山西襄垣西)和后周軍隊遭遇,兩軍展開了激戰(zhàn)
      。后周的昭義節(jié)度使李筠先派屬將穆令均率領步騎兵兩千人迎戰(zhàn)
      ,自己則率領主力在太平驛集結接應。
      后周軍初戰(zhàn)失利 柴榮親征御敵
      張元徽和穆令均剛交戰(zhàn)不久便佯裝戰(zhàn)敗退走
      ,穆令均不知是計
      ,下令緊追不舍,張元徽用埋伏的軍隊圍攻穆令均
      ,穆令均最后戰(zhàn)死
      ,后周士兵被殺被俘的有一千余人。后周軍隊初戰(zhàn)失利
      ,李筠撤到上黨郡(治所在今山西長治)
      ,據(jù)城固守,等待援兵

      柴榮得到消息后
      ,想親自領兵出征,抵御后漢和契丹聯(lián)軍
      。而馮道等大臣卻勸阻道:“劉崇自從在平陽戰(zhàn)敗退走以后
      ,力量大損,士氣也非常低落
      ,不可能有再振作復蘇之理
      ,恐怕是虛張聲勢,擾亂我朝廷上下的軍心和民心
      ,讓我們上當
      。所以
      ,劉崇一定不敢親自領兵來進犯。陛下剛剛繼位
      ,據(jù)有天下日子不長
      ,人心也沒有穩(wěn)定下來,因而最好不要輕舉妄動
      ,派得力的大將前去就完全可以了
      ,陛下沒有必要親征?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
      柴榮說:“劉崇是想趁我父新喪之機攻擊我們
      ,而且又輕視我年輕,剛即帝位
      ,覺得軟弱可欺。所以他肯定會定下狂妄的計劃
      ,想一舉吞并我大周領土
      ,再加上契丹發(fā)兵相助,更會驕橫
      。因此朕料想他劉崇必定會親自領兵來犯
      ,我也就不能不親自出征抵御,以免眾將輕敵遭遇不測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
      柴榮決心已下,但馮道等人仍然勸阻不止
      ,柴榮就說:“以前唐太宗平定天下的時候
      ,都是他親自領兵出征,我怎么能茍且偷安
      ?我又有什么可害怕的呢
      !”
      馮道不知趣地說:“陛下沒有必要輕易學唐太宗?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
      柴榮不高興地說:“劉崇之輩不過是烏合之眾
      ,假如遇到王師,一定就像累卵壓在大山底下
      ,必然大?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 ?
      馮道竟諷刺地說道:“不知陛下能做成大山嗎
      ?”
      柴榮聽了
      ,瞪了馮道一眼,壓下心頭怒火
      ,甩袖子走了
      。馮道一生以圓滑著稱
      ,所以在五代時才在許多朝代做高官而不倒,但他總算還有兩次犯顏直諫
      ,一次是在劉守光手下時
      ,被劉守光打入大牢,后被人救出
      ,再一次就是這次說柴榮
      。柴榮沒有報復他,但對他也很失望
      ,于是沒有讓他隨軍出征
      ,而是任命他為山陵使,負責修建郭威的陵墓

      大臣王溥和馮道相反
      ,他堅持應該親征,柴榮聽從了他的建議

      為了招募強壯士兵
      ,增強戰(zhàn)斗力,柴榮下詔讓各地節(jié)度使招募山林中的勇力之人
      ,送到京城
      ,加以訓練重用。柴榮覺得勇猛之士大多出自盜賊之中
      ,于是命各地招降
      ,如果有應募的就寬恕其罪,錄用為禁軍
      。但這樣也出現(xiàn)一些弊端
      ,有的人早晨殺人劫貨,晚上卻到了軍隊里受到重用
      ,仇人見了不敢直視
      。柴榮也知道這些情況,所以以后根據(jù)實際情況
      ,將一些罪大惡極的人也依法嚴懲了

      劉崇在太平驛擊退后周軍隊后,乘勝直逼潞州
      。柴榮遣將派兵抵御:命天雄節(jié)度使符彥卿領兵從磁州(今河北磁縣)固鎮(zhèn)迂回到北漢軍隊背后
      ;以鎮(zhèn)寧節(jié)度使郭崇為副將;命河中節(jié)度使王彥超率軍從晉州(今山西臨汾)東進截擊北漢軍
      ;以保義節(jié)度使韓通為副將
      ;命馬軍都指揮使樊愛能和步軍都指揮使何徽,以及義成節(jié)度使白重贊
      ,鄭州防御使史彥超
      ,前耀州團練使符彥能率兵進軍澤州(今山西晉城)

      柴榮領兵從開封出兵,到懷州(今河南沁陽)時
      ,想晝夜兼程進軍
      ,控鶴都指揮使趙晁私下對通事舍人鄭好謙說:“敵人現(xiàn)在士氣正旺,應該穩(wěn)重緩進
      ,尋機殲敵
      。”鄭好謙告訴了柴榮
      ,柴榮大怒:“你從哪里聽來的這些話
      !肯定是受他人教唆,說出來饒你性命
      ,不然就立即斬首
      。”鄭好謙只好如實招認
      ,柴榮便命人將趙晁和鄭好謙一同押赴懷州監(jiān)獄

      柴榮繼續(xù)進兵,經(jīng)過澤州時
      ,夜里宿營于澤州東北。
      輕敵的劉崇
      劉崇沒有想到柴榮親征
      ,更沒有想到他會這么快領兵到達
      。就領兵繞過潞州向南而去,晚上駐扎于高平(今山西高平)以南

      第二天
      ,后周軍隊的前鋒和北漢軍遭遇,發(fā)兵強攻
      ,將北漢軍擊退
      。柴榮擔心敵人逃脫,就率軍急追

      北漢軍隊列隊相迎
      ,張元徽領兵在東面列陣,契丹援軍楊袞的軍隊在西邊列陣
      ,劉崇則率中軍列陣居中
      ,三軍陣形非常嚴整。與北漢軍對峙的后周軍隊由于河陽節(jié)度使劉詞的接應部隊沒有到達
      ,加上看到北漢和契丹聯(lián)軍氣勢很盛
      ,將士們顯得十分驚恐。但柴榮卻斗志極其旺盛
      ,命令白重進和侍衛(wèi)馬步都虞侯李重進率軍在西側列陣
      ,樊愛能和何徽率軍在東側列陣
      ,向訓和史彥超領精騎在中央列陣,殿前都指揮使張永德領禁軍護衛(wèi)柴榮
      ,柴榮騎馬到陣前親自督戰(zhàn)

      劉崇見后周的軍隊比他的少很多,就非常后悔請契丹軍隊來支援
      ,他對眾將說:“我只用我們的漢軍就可以取勝
      ,何必用契丹軍!今天我不僅要打敗周軍
      ,還要讓契丹佩服
      。”眾將都很贊同
      。契丹將領楊袞騎兵到陣前去觀察后周軍隊的情況
      ,回來后對劉崇說:“敵人的戰(zhàn)斗力很大,請不要冒險進軍開戰(zhàn)
      !”劉崇震動著胡須驕橫地說:“時機不可錯過
      ,請你不要再多說了,試看我如何戰(zhàn)勝敵人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睏钚柡懿桓吲d,沉著臉不說話
      ,退回到自己陣中坐山觀虎斗去了

      這時,東北風刮得正猛
      ,不一會兒風忽然轉成了南風
      ,這使后周將士的士氣陡然高漲起來,以為有神相助

      北漢的副樞密使王延嗣讓司天監(jiān)李義對劉崇說:“現(xiàn)在正是交戰(zhàn)的好時機
      。”劉崇聽從了
      ,想立即進兵
      。而樞密直學士王得中卻勒馬勸說劉崇:“李義應該殺頭!風勢這樣怎么會對我有利呢
      !”劉崇根本不聽
      ,反而喝斥道:“我決心已下,老書生不要再亂說
      ,否則就殺了你
      !”然后劉崇便率領東陣軍隊先發(fā)兵攻擊,張元徽領一千騎兵攻擊后周的右翼

      右翼潰退 趙匡胤立功
      在張元徽的強攻之下
      ,樊愛能和何徽不領兵迎戰(zhàn)
      ,反而先行敗退,張元徽斬殺后周一名監(jiān)軍使
      ,一千后周士兵繳械投降
      ,向劉崇大呼萬歲。后周的右翼軍隊由此被沖垮
      ,影響得全軍幾乎動搖
      。柴榮看形勢萬分危急,親自率侍衛(wèi)親軍冒著箭石沖鋒督戰(zhàn)

      后來的北宋太祖趙匡胤當時就在后周軍中
      ,是柴榮的宿衛(wèi)將,他對大家喊道:“我主處境危急
      ,我們怎么能不死戰(zhàn)保護呢
      !”他又對張永德說:“敵人士氣驕橫,但力戰(zhàn)可以破敵
      !你率領的部隊有很多善于從左側射擊
      ,就請率軍從左翼高處出擊,我率軍從右翼進擊
      。國家的安危就在此一舉啦
      !”張永德聽從了趙匡胤的計劃,他們于是各率軍兩千強攻北漢軍隊
      。趙匡胤和柴榮一樣身先士卒
      ,飛馬沖進敵陣,士卒見主將英勇
      ,無不以一當百,拼死與敵決戰(zhàn)
      ,北漢兵無法抵擋后周軍隊將士如此猛烈的沖擊
      ,紛紛敗退。后周大將對士兵說:“讓陛下和敵人交戰(zhàn)
      ,還要我們干什么
      !”于是上馬拉弓射敵,接連射死數(shù)十人
      ,士氣更加振奮
      。在他們的帶領下,眾將紛紛領兵殺入敵陣
      ,后周將士在柴榮的鼓舞下
      ,萬眾一心將后漢軍隊殺得大敗。
      劉崇這時才知道柴榮親征
      ,就在陣前
      ,就嘉獎張元徽
      ,讓他進兵,張元徽出戰(zhàn)時戰(zhàn)馬倒地
      ,將他摔到馬下
      ,被后周兵所殺。張元徽本是北漢的一員虎將
      ,他一死
      ,后漢軍的士氣立即喪盡。而南風這時刮得更猛了
      ,后周兵奮勇爭先
      ,北漢軍紛紛敗退,劉崇親自舉起紅旗收兵也無法將潰退的將士遏止
      。楊袞畏懼后周軍的強大實力
      ,也不敢救劉崇,而且還在怨恨劉崇剛才說的大話
      ,于是也率軍隊退走了

      樊愛能和何徽這兩個貪生怕死的將領,率領數(shù)千騎兵向南撤退
      ,竟敢拉弓持刀搶掠自己軍隊的輜重部隊
      ,役夫們嚇得逃走了很多。柴榮派近臣和親軍將領追上勸阻
      ,都不肯聽命回來
      ,有的使者還被士兵殺死,四處揚言:“契丹大軍以到
      ,官軍大敗
      ,其他部隊都已經(jīng)投降了?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痹娫趧⒃~的率領下趕到了
      ,路上遇到樊愛能,樊愛能竟勸他別去
      ,劉詞不相信他的話
      ,繼續(xù)北上。
      劉崇戰(zhàn)敗后
      ,仍有萬余部隊
      ,隔著山澗列陣和后周軍對抗,在黃昏的時候
      ,劉詞的援兵到達
      ,會師后,后周軍士氣更旺,又一同出擊
      ,北漢軍隊又被殺得大敗
      ,王延嗣也被殺死。后周軍猛追到了高平城
      ,北漢軍的尸體滿山谷都是
      ,丟棄的輜重、器械和雜畜不計其數(shù)

      柴榮取得了高平之戰(zhàn)的勝利
      ,但這一戰(zhàn)也暴露了后周軍隊中的致命弱點,戰(zhàn)斗結束后
      ,柴榮嚴厲整頓了后周軍隊
      ,先獎賞立功的將士,然后將樊愛能
      、何徽等臨陣脫逃險些導致全軍敗北的將校七十多人全部斬首
      ,此外被斬殺的還有潰退軍中軍使以上和監(jiān)押使臣,從此
      ,不用心作戰(zhàn)的將士無不畏懼
      ,軍紀得到初步整頓。后來
      ,柴榮又從根本上改革了后周軍隊
      ,下令各地節(jié)度使將戰(zhàn)斗力最強的士兵輸送到京城,柴榮建立了精銳的禁軍
      ,在此后南征北戰(zhàn)的過程中
      ,禁軍在戰(zhàn)斗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784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文章
      揭秘蒙古帝國“長子軍西征“不可告人的秘密
      談到蒙古帝國的疆域
      ,一定要談到長子西征。這只由各部落首領長子構成的西征軍,先后征服了北歐
      、西歐
      ,中亞等廣大區(qū)域,迅速擴大了元朝的地盤
      。元朝的疆域最大時達到2000萬平方公里
      拓跋浚僅活了26歲皇后李未央被賜死(歷史上《錦繡未央》中的李未央是誰)
      最近有唐嫣羅晉主演的歷史大劇《錦繡未央》熱播,這部電視劇雖然制作有些粗糙
      ,但還是深受好評
      七十二賢之閔損簡介閔損是個什么樣的人,
      隨著西方文化不斷輸出中國,以前常用來當孩子睡前故事的各種典故
      ,漸漸的變成了西方的童話故事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中國是最早發(fā)明紙的國家,早在東漢末年造紙術被改進之后
      ,紙變成為了人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