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的四大都督,歷任都督都是誰?下面對百科小編為大家?guī)碓敿毜奈恼陆榻B
214年劉備入主益州
,219年5月拿下漢中,12月關羽戰(zhàn)敗被擒殺劉備痛失荊州蜀漢立國后需要同時防備曹魏和東吳
,加上益州境內(nèi)也不太平,比如南部時有叛亂漢中都督
219年5月劉備從曹操手中奪取漢中
第一任漢中都督:魏延(219-227)
《三國志-魏延傳》記載:“先主為漢中王
劉備拿下漢中后力排眾議選定當時地位并不高的魏延都督漢中
第二任漢中都督:吳懿(234-237)
《三國志-后主傳》記載:“十二年春二月
,亮由斜谷出……以左將軍吳壹為車騎將軍,假節(jié)督漢中?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蜀漢建興十二年也就是234年
,這一年諸葛亮病逝,魏蜀兩國的軍事對攻暫時告一段落。第三任漢中都督:王平(237-248)
《三國志-王平傳》記載:“十五年
,進封安漢侯,代(吳)壹督漢中?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蜀漢建興十五年也就是237年
,王平在漢中都督任上待了12年一直到248年去世,他在任期間取得了244年興勢之戰(zhàn)的大勝。第四任漢中都督:胡濟(248-263)
《華陽國志》記載:“十一年
,鎮(zhèn)北(大)將軍王平卒。以中監(jiān)軍胡濟為驃騎將軍,假節(jié),領兗州刺史,代平督漢中事?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蜀漢延熙十一年也就是248年,胡濟是四任漢中都督中名氣最小之人
,也是最后一任漢中都督,此前的吳懿和王平都遵循魏延的防守策略,曹魏無機可乘;到了胡濟時候,姜維為了收縮兵力而代之以斂兵聚谷的防守策略庲降都督
第一任庲降都督:鄧方(214-221)
《華陽國志》記載:“建安十九年
建安十九年(214年)也就是劉備剛剛入主益州的這一年,鄧方是荊州南郡人
,是劉備在荊州招攬的人才,楊戲《季漢輔臣贊》稱鄧方為:“安遠強志,允休允烈,輕財果壯,當難不惑,以少御多,殊方保業(yè)。”看來他在庲降都督任上是頗有成效的。第二任庲降都督:李恢(221-231)
《三國志-李恢傳》記載:“章武元年
,庲降都督鄧方卒……遂以恢為庲降都督,使持節(jié)領交州剌史,住平夷縣?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第三任庲降都督:張翼(231-233)
《三國志-張翼傳》記載:“建興九年,為庲降都督
、綏南中郎將。 ”第四任庲降都督:馬忠(233-249)
《三國志-馬忠傳》:“十一年,南夷豪帥劉胄反
,擾亂諸郡。徵庲降都督張翼還,以忠代翼。忠遂斬胄,平南土。 ”第五任庲降都督:張表(249-253)
《華陽國志》記載:“以蜀郡張表為代
,加安南將軍。又以犍為楊義為參軍,副貳之。第六任庲降都督:閻宇(253-257)《華陽國志》記載:“(張)表后,以南郡閻宇為都督
,南郡霍弋為參軍。”第七任庲降都督:霍弋(257-263)
《華陽國志》記載:“(霍)弋甚善參毗之禮
七任庲降都督中
江州都督
蜀漢一共有五人出任過江州都督,分別是費觀
、李嚴、李豐(李嚴之子)、李福、鄧芝,鄧芝死后史書中再無有人出任過江州都督的記載,原因可能在于永安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作為支援永安后方的江州地位下降,東防的重心全部東移到永安了。永安都督
自夷陵之戰(zhàn)大敗、劉備退守白帝城并將其改名為永安之后
,永安成為了防守東吳的最前線,蜀漢在此布有重兵,自223年劉備病逝前托孤于諸葛亮和李嚴,李嚴出任第一任永安都督開始到263年蜀漢亡國,一共有五人出任過永安都督,分別是李嚴、陳到、宗預、閻宇和羅憲《華陽國志》記載:“以尚書令李嚴為都督
《襄陽耆舊記-卷二-羅憲》記載:“時黃皓預政
李嚴之后是陳到(李嚴223-226年先是出仕永安都督
蜀漢四大戍衛(wèi)重鎮(zhèn)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785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