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既然不好色,道光為什么在六十歲還選秀
還不了解:道光選秀的讀者,下面對百科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介紹
,接著往下看吧~都說道光皇帝不好色
,那么
,他為什么六十歲了還在“選秀”?
道光皇帝
,愛新覺羅·旻寧
,是清代的第八位皇帝
,也是清軍入關(guān)后的第六位皇帝
,為嘉慶皇帝和孝淑?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屎笏?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但惋惜紅顏薄命,孝淑?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屎笊聝鹤硬痪煤缶退懒?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嘉慶的第二位皇后孝和睿皇后便成了旻寧的繼母
。然而
,這個繼母卻將旻寧視為己出,母子情深
,旻寧也將繼母視為生母
,稱其為皇母。

嘉慶皇帝去世后
,道光繼位
,孝和睿皇后被尊封為皇太后
。
歷史上道光皇帝雖以生活節(jié)儉
、不好聲色聞名,但一生之中后妃數(shù)量卻不少
。
在整個宮闈生活中
,孝和睿皇太后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840年
,道光皇帝最寵愛的第三位皇后孝全成皇后飲下太后賜的毒酒后暴斃而亡,年僅33歲
。道光帝悲痛之余
,覺得皇后死的可疑,但因太后對己有“擁立”之恩
,便不敢妄加追究
,只好隱忍下來
。
那么,婆媳之間究竟是什么原因鬧到非要置對方于死地呢?
原來
,這個孝全成皇后不僅人長得漂亮
,且才華出眾。太后六十大壽
,皇后為討皇帝和太后的歡心
,當(dāng)場賦詩祝賀一番,不想事后聊起來
,太后認(rèn)為皇后是故意賣弄才藝
。并且,皇后仗著自己生下了皇子倍受寵幸
,一再嘲笑婆婆
,使一些好事者以此大做文章,在婆媳之間搬弄是非
,導(dǎo)致婆媳關(guān)系越來越僵
。
終于,在皇后感染風(fēng)寒之際
,太后以探視為名送其一瓶毒酒
,致使皇后喝下后猝然身亡。
道光帝一向?qū)⑻笠暈橛H生母親一般奉養(yǎng)
,孝道有加
,便不敢懷疑慈親。再說
,道光能夠順利登基
,很大程度上離不開太后的支持。
1820年
,嘉慶皇帝在避暑山莊承德突然去世
,當(dāng)時,隨行的人員中有旻寧
。按說大臣們都了解旻寧為正統(tǒng)繼承人
,但是,當(dāng)時大家卻找不到密詔
,也不敢擁立旻寧登基
。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
,情急之下
,孝和睿皇后下旨讓旻寧繼承皇位
。
要了解
,當(dāng)時孝和?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屎笞约阂灿袃蓚€親兒子,她若想選擇其中一個來繼位也不是沒有機(jī)會
,但她卻毫不猶豫選擇了旻寧
,這讓世人非常敬佩。而且
,這個太后不僅深明大義,還不搞特權(quán)
。她從不干涉朝政
,對后宮之事也很少摻和,大小事情基本上都由兒媳婦打理
。
但像皇后冊立
,嬪妃晉升這些重要事情,道光帝還是會請示太后的
。此外
,道光帝提倡孝道,崇尚節(jié)儉
,讓后宮嬪妃們過著勤儉節(jié)約的日子
。但是,對太后卻非常大方
,盡量滿足太后需求
,甚至,還為太后舉辦了規(guī)模盛大的六十大壽
。
西方鴉片傳入我國
,太后對大煙很感興趣,受太監(jiān)宮女的教唆染上了煙癮
,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然而,道光帝感到國人深受其害
,開始大力禁煙
,對宮中吸煙者嚴(yán)懲不貸,唯獨(dú)不敢驚動太后
。并且
,為了保障太后吸食鴉片的需求,還秘密為其留了一個禁煙的通道
,并下令不許任何人向太后提及禁煙運(yùn)動
。
可見,道光帝用心之良苦
。此外
,對太后的兩個兒子皇三子綿愷和皇四子綿忻
,道光帝也是極盡兄弟情義,與其相處融洽
。但是
,因綿愷屢犯錯誤,道光帝不得以只能對其責(zé)罰
。兄弟二人都先于太后而逝
,道光帝親臨祭奠,太后雖心痛
,但始終未干預(yù)皇帝對兄弟的管教
。
道光帝被歷史標(biāo)榜為不好聲色的皇帝,但是
,通過史料我們卻發(fā)現(xiàn)他一直在廣納美女
,充實(shí)后宮。這是為什么呢?原來
,道光皇帝在很長時間內(nèi)子嗣不豐
,對于皇帝來說,皇位的傳承是很重要的事情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实蹧]有兒子,勢必會引起內(nèi)亂
,皇位最終也會拱手讓人
,這是非常不利的事情。
而且
,道光帝27歲才得子
,在過去來說已經(jīng)算是很晚了。但遺憾的是
,在他50歲的時候兒子病死
,此時的他,膝下一個兒子也沒有
。
皇室無嗣
,道光帝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懼和危機(jī),于是
,他開始廣納后宮
。
道光帝先后擁有四位皇后,是大清帝王中冊立皇后較多的一位
,前三位是他自己冊封的
,后一位是兒子咸豐帝替他追封的。
第一位皇后孝穆成皇后
,是道光帝的結(jié)發(fā)之妻
,早在道光帝旻寧15歲的時候倆人就結(jié)了婚
。當(dāng)時的旻寧還沒當(dāng)上皇帝,孝穆成皇后也只能算作是嫡福晉
。而這位嫡福晉雖出身高貴
,卻能和節(jié)儉的旻寧同甘共苦,夫妻二人穿的都是著打補(bǔ)丁的衣服
,用的是簡單的家具器皿
,吃的也和平常百姓家沒什么兩樣。
但不幸的是
,嫡福晉不僅早早去世
,還沒有留下一兒半女。道光帝繼位后
,非常懷念嫡福晉,便追封其為孝穆成皇后
,后遷葬于龍泉峪所建的陵寢
。嫡福晉去世后,側(cè)福晉佟佳氏晉升為繼福晉
,道光帝繼位后
,冊立其為皇后。為了節(jié)儉
,道光帝對后宮的經(jīng)費(fèi)也壓縮得非常厲害
,善解人意的佟佳氏就帶領(lǐng)宮女們縫縫補(bǔ)補(bǔ),省吃儉用
。
但苦苦支撐下還是入不敷出
,無可奈何之下,佟佳氏建議皇上將大內(nèi)倉庫里進(jìn)貢的物品拿出來
,換點(diǎn)錢補(bǔ)貼日常開銷
。之后,皇帝把瓷器
、綢緞
、皮毛等貢物都恩賜給群臣,大臣們也都知趣的交上了銀兩
,這樣才勉強(qiáng)支撐了后宮的生活
。沒有享受到皇后應(yīng)有的榮華富貴
,卻一生操勞,吃盡了苦頭
,道光帝對這位皇后心存感激。
1833年
,賢惠的佟佳氏因病去世
,道光帝異常傷心
,為其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并葬于龍泉峪陵寢
,史稱孝慎成皇后
。
由此可見,為了大清王朝后繼有人
,道光皇帝真的是煞費(fèi)苦心
。他廣納美女,甚至
,60歲時還在“選秀”
,一生嬪妃眾多,在清代歷史上也算是屈指可數(shù)的了
。
參考資料:
【《清代野史大觀》
、《清宣宗實(shí)錄》、《清史稿·列傳一·后妃》】
67歲的道光獨(dú)寵一少女后連生四胎,后人出了兩位天子,佩服
俗話說:不怕天干
,就怕地旱。這本來是一句農(nóng)村諺語
,但常被民間戲喻為男女生育之事
。你別不信,在男女生育方面
,男人年老并不妨礙生育
,但女人年紀(jì)大了,還真的就不行
。
這在我們現(xiàn)實(shí)生活中比比皆是
,在我國古代,這樣的例子也屢見不鮮
。我國清朝時
,就有這樣一例:67歲的道光獨(dú)寵一少女后連生四胎,后人出了兩位天子
,佩服
!
這名少女便是莊順皇貴妃烏雅氏,她出生于道光二年十月十六日
,此時的道光皇帝已經(jīng)40歲了
。誰能知道,這位剛出生的女娃15年后會成為道光皇帝的女人呢?
眾所周知
, 歷史 上的道光皇帝是一位刻薄寡恩的人
,這不僅表現(xiàn)在他對自己的后人,就連他身邊的女人也一樣
。所以
,道光皇帝一生很少有他盛寵的女人。
他身邊的嬪妃經(jīng)常會被道光寵幸一段時間后就被降級
,烏雅氏剛進(jìn)宮時也未能逃脫這樣的一劫
。當(dāng)年的烏雅氏在清朝例行的三年一選的秀女中獨(dú)占鰲頭,成為那一年唯一被選上的秀女
。
可見
,當(dāng)時的道光對烏雅氏還是情有獨(dú)鐘的。當(dāng)烏雅氏被那些太監(jiān)麼麼們送進(jìn)圓明園后
,烏雅氏自己都認(rèn)為
,自己的人生或許會迎來最輝煌的時刻。
那一天是道光十七年二月十七日
,當(dāng)時的烏雅氏年僅15歲
,就被道光封為了秀貴人!民間常說的“老牛愛吃嫩草”可能說的就是道光這種情況吧
!
殊不知烏雅氏為道光侍寢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在當(dāng)年十一月初六日
,道光突然下旨將烏雅氏降為了秀常在
。由此可見,當(dāng)年的道光
,在感情方面是何等的變化無常了
!
不過,像烏雅氏的這種情況
,在當(dāng)時的大清皇宮還真是屢見不鮮
,很多嬪妃都常常在被道光寵幸一段時間后便被降級拋棄了。不過
,對于烏雅氏來說
,上天好像還是挺眷顧她的。
就在烏雅氏遭到道光冷遇二年后
,在道光十九年七月的一天晩上
,烏雅氏的牌子突然又被道光翻到了!這對當(dāng)時的烏雅氏來說
,真可謂是千載難逢的機(jī)會?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br>
于是,她決定要重新抓住這次機(jī)會
,牢牢地俘獲道光的心
,使自己的人生迎來嶄新的時刻。果不其然
,那一晚
,烏雅氏成功復(fù)寵,她再次被道光封為琳貴人
。
復(fù)寵后的琳貴人知道
,要想自己在皇宮有立身之地,就必須為道光繁衍子嗣
,于是
,她在后來便對道光投其所好,讓他不斷地寵幸自己
,并開啟了自己的生育之路
。
其實(shí),當(dāng)年的道光皇帝
,子嗣本來也不多
,他甚至因此擔(dān)心自己的繼承人!然而
,就在第二年
,也就是道光二十年,烏雅氏便為道光生下了皇七子奕譞
,這讓道光歡喜不已
!
于是他將烏雅氏晉升為琳嬪,這或許就是古代皇宮的“母憑子貴”吧
!過了一年
,烏雅氏又臨盆生產(chǎn),生下了九公主(史稱孝莊固倫公主)
。
緊接著
,在道光二十四年,烏雅氏又生下皇八子奕詥
。然后還沒過一年時間
,烏雅氏又生下皇九子奕譓。這讓當(dāng)時的道光欣喜若狂
!他將烏雅氏視為了重寶
,并將她再次晉升為琳貴妃。地位僅僅低于皇貴妃博爾濟(jì)吉特氏
。
也就是說
,當(dāng)時的烏雅氏的地位已經(jīng)僅低于孝靜成皇后了!由此可見,那個時候的烏雅氏在道光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了
!
不過
,這也從另一方面證明,烏雅氏在之后短短五年之中
,晚上將這位六十多歲的道光折騰得有多慘
!就在道光去世前兩年,烏雅氏還懷上了道光的龍種
,不過
,后來小產(chǎn)了!
或許是油盡燈枯吧
!這位刻薄寡恩的老頭子終于在1850年正月十一日撒手人寰
。而當(dāng)時的烏雅氏也剛剛二十出頭!可見古代女子是多么的可憐?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
不過幸運(yùn)的是,她的后人可了不得
,雖然她兒女們不怎么樣
,但在她的孫子輩中便出了一位天子,他便是奕譞之子載湉
,也就是 歷史 上的光緒皇帝
,而后來的宣統(tǒng)溥儀也是她的曾孫。真可謂是“寡居皇宮般般苦
,換來后代帝王孫”?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道光皇帝簡介(清朝十二位皇帝列表)
道光皇帝簡介
道光皇帝
,清朝的第八位皇帝,值得一提的是
,道光皇帝是清朝歷代皇帝中唯一一個以嫡子之身繼承皇位的
,道光帝在位期間正好是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之時,這一時期中國被迫簽訂了喪權(quán)辱國的條約《南京條約》
,或許是與先輩歷經(jīng)了九龍奪嫡相比道光帝的皇位來得太過容易以至于不知道珍惜
,下面我將為大家介紹道光是怎么做皇帝的,一起來看道光皇帝簡介
。
道光皇帝簡介
道光帝清宣宗道光皇帝
,原名綿寧,即位后改為寧
。是清朝第八位皇帝
,也是清軍入關(guān)后的第六位皇帝。是清朝唯一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帝。嘉慶皇帝第二子
,母為孝淑?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屎笙菜D氏,生于乾隆四十七年九月十六日
。
據(jù)記載
,道光皇帝是嘉慶病死后繼位,他是清入關(guān)后的第六個皇帝
,在位30年
。病死,終年69歲
,葬于慕陵
。
清朝皇帝道光帝生平事跡及個人解析
道光皇帝是清代唯一一位以嫡長子身份即位的皇帝。雖然嘉慶皇帝很早就決定傳位給寧
,但嘉慶十八年發(fā)生的一件事
,更堅定了他的決心。
道光帝即位之前起義軍攻入北京城
當(dāng)時反清復(fù)明的組織天理教在京畿非?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钴S
,一部分義軍準(zhǔn)備趁嘉慶皇帝出宮之際,拿下北京
,他們的主攻目標(biāo)是紫禁城
,而且已經(jīng)買通了幾個太監(jiān)做內(nèi)應(yīng),義軍按計劃混入城中
,準(zhǔn)備從東
,西華門沖入紫禁城。但東華門的義軍過早暴露了身份
,不得已總攻提前開始
。
義軍在太監(jiān)的帶領(lǐng)下迅速沖進(jìn)了宮中,此時嘉慶皇帝正在避暑山莊
,宮內(nèi)一切由寧掌管
,正在乾清宮上書房讀書的寧得到報告后,帶著另兩位親王沖了出去
,當(dāng)時內(nèi)宮的大門已經(jīng)關(guān)上
,但還是有幾個義軍爬上了墻頭。綿寧用鳥槍當(dāng)場射殺了兩個義軍
,其中一個因為找不到彈藥
,把黃金做的紐扣給扯下來當(dāng)炮彈。
這時清軍援兵到了
,沖進(jìn)紫禁城的義軍被全部殺害
。由于綿寧的行動
,保住了內(nèi)宮女眷沒有受到傷害。事后
,得到了嘉慶皇帝的贊許
,并封他為智親王,寧嗣皇帝的位子也就更加穩(wěn)固了
。
道光帝即位之初史稱“嘉道中衰”
道光即位之初
,中國正面臨最嚴(yán)重的內(nèi)外危機(jī)。清王朝已經(jīng)開始走下坡
,史稱“嘉道中衰”
,其突出表現(xiàn)在吏治腐敗,武備張弛
,國庫空虛
,民眾反清斗爭頻頻;在外,西方列強(qiáng)勢力東侵
,鴉片荼毒國民
。道光頗想有一番作為,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企圖中興
。他雖然朝綱獨(dú)斷,事必躬親
,以儉德著稱
。但內(nèi)政事物,如吏治
,河工
,漕運(yùn),禁煙等均無起色
。勤政圖治而鮮有作為
。
虎門銷煙之后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
道光處于歷史轉(zhuǎn)折的關(guān)鍵時刻,“守其常而不知其變”
。來自東南海上的鴉片流毒使他寢食不安
。最后下決心嚴(yán)厲禁煙,道光十九年初
,道光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
,到廣東禁煙
。林則徐將收繳的鴉片
,共19179箱、2119袋
,總計2376254斤
,在虎門當(dāng)眾銷毀
。是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銷毒數(shù)量最多的一次
。
清朝十二位皇帝列表
清朝十二位皇帝分別是:努爾哈赤
、皇太極、福臨
、玄燁
、胤_、弘歷
、_琰
、?_寧、奕_
、載淳
、?載_、溥儀
。
1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生于1559年,死于1626年9月30日
,赫圖阿拉人
,女真族。清朝奠基者
,后金第一位大汗
。
2、愛新覺羅·皇太極
生于1592年11月28日
,死于1643年9月21日
,又譯黃臺吉、洪太主
,滿族
。后金第二位大汗、清朝開國皇帝
,杰出的軍事家
、政治家,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八子
。
3
、愛新覺羅·福臨
生于1638年3月15日,死于1661年2月5日
,清朝第三位君主
,清朝定都北京的首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
,生母為孝莊文皇后博爾濟(jì)吉特氏
。
4
、愛新覺羅·玄燁
生于1654年5月4日,死于1722年12月20日
,清朝第四位皇帝
,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
蒙古人稱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
;西藏方面尊稱為“文殊皇帝”
。順治帝第三子,生母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
5
、愛新覺羅·胤_
生于1678年12月13日,死于1735年10月8日
,清朝第五位君主
,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
蒙古尊稱為“納伊拉爾圖托布汗”
,西藏稱呼為“文殊皇帝”
。康熙帝第四子
,母為孝恭仁皇后
,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宮。
6
、愛新覺羅·弘歷
生于1711年9月25日
,死于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
,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
。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
在位六十年
,禪位后又繼續(xù)訓(xùn)政,實(shí)際行使最高權(quán)力長達(dá)六十三年零四個月
,是中國歷史上實(shí)際執(zhí)掌國家最高權(quán)力時間最長的皇帝
,也是最長壽的皇帝。
7
、愛新覺羅·_琰
生于1760年11月13日
,死于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
,清朝第七位皇帝
,定都北京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
,生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
。在位二十五年。
8
、愛新覺羅·_寧
生于1782年9月16日
,死于1850年2月25日,原名綿寧
,清朝第八位皇帝
,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蒙古稱之為托爾格勒特汗
,年號道光
,是清朝唯一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帝。嘉慶帝第二子
,母為孝淑?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屎笙菜D氏。
9
、愛新覺羅·奕_
生于1831年7月17日
,死于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
,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
,清朝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后一位擁有實(shí)際統(tǒng)治權(quán)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過秘密立儲繼位的皇帝
。奕_是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
,生母是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
10
、愛新覺羅·載淳
生于1856年4月27日
,死于1875年1月12日,即清穆宗
,清朝第十位皇帝
,清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為清文宗咸豐帝長子
,生母為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
。
11、愛新覺羅·載_
生于1871年8月14日
,死于1908年11月14日
,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
。父親醇親王奕_
,生母葉赫那拉·婉貞為慈禧皇太后親妹。在位三十四年
。
12
、愛新覺羅·溥儀
清朝末代皇帝
,字曜之,號浩然
。也稱清廢帝或宣統(tǒng)帝
。是道光帝_寧的曾孫、醇賢親王奕_之孫
、攝政王載灃長子
,母親蘇完瓜爾佳·幼蘭。1908年到1912年
、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兩次在位
。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清朝君主
嘉慶道光咸豐誰最無能
個人感覺應(yīng)當(dāng)是同治皇帝。
同治帝載淳是咸豐與葉赫那拉氏的獨(dú)生子
。生于咸豐六年
。同治十二年親政。次年卒
,年19
。廟號“穆宗”。同治帝在位14年
,在此期間
,清朝政府依靠曾國藩,李鴻章
,左宗棠等一批重臣鎮(zhèn)壓了太平天國起義等一系列的農(nóng)民起義
。也辦了一些所謂的“洋務(wù)新政”。但這些與同治皇帝都沒多大關(guān)系
。當(dāng)時的統(tǒng)治者實(shí)際上是慈禧
。載淳幼年是一個少不更事的頑童,親政以后
,作為一個青年皇帝
,確實(shí)是辜負(fù)了朝野上下對他的殷切期望。親政兩年后
,死于天花
。
清朝12帝王中,努爾哈赤開創(chuàng)基業(yè)
,統(tǒng)一滿洲
;皇太極建立大清;順治成功入關(guān)統(tǒng)一中國
;康熙平三藩
、收臺灣,開創(chuàng)康乾盛世;雍正勤政剛猛
,大力推行改革
,刷新吏治,增加了國庫收入
,為乾隆朝社會的繁榮奠定了雄厚的基礎(chǔ)
;乾隆皇帝更不用說,文治武功赫赫有名
,號稱“十全老人”,將清朝的統(tǒng)治推向了頂峰
。
嘉慶雖然不如父祖
,但也是一位勤政圖治的守成君主;道光皇帝最大的功績就是支持林則徐嚴(yán)禁鴉片
,他為挽救清朝頹勢做了一些努力
;咸豐皇帝比較失敗,統(tǒng)治期間內(nèi)憂外患
,要說功績那就是平定了太平天國
;最失敗的我認(rèn)為是同治,6歲即位
,一直是慈禧太后當(dāng)政
,當(dāng)了13年的傀儡,19歲去世
,一生無所事事
;光緒雖然也是傀儡,但是卻認(rèn)識到了中國要抵抗外辱
,必須變法圖強(qiáng)
,發(fā)起了“戊戌變法”,雖然在慈禧的干預(yù)下最后失敗了
,但是精神可嘉
。最后一位溥儀,雖然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位帝王
,三次即位
、一生奔波,也不乏精彩
。
清朝12個皇帝順序
清朝十二位皇帝的排列順序如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