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個時期
鄭性之(1172年-1255年 ) 宋朝名臣
。字信之,初名自誠,號毅齋,因避宋理宗作藩王時貴誠名諱,遂改名,閩清人(葬于長樂),宋乾道八年(1172)生。簡介
少家貧
,勤讀,初受學于朱熹。曾任知樞密院事,最高軍事長官兼參知政事(相當于副丞相)。他一生勤奮好學,對朱熹感恩戴德,不但為朱熹理學"解禁"奔走呼號,后來還利用職權把朱熹理學上升到南宋官方哲學的高度人物生平
嘉定元年(1208)進士第一
。授承事郎,奉國軍節(jié)度判官。嘉定六年三月召對,以崇圣學教太子為先;次論立國根本在于人才,人才所以能立國,在于氣節(jié);三論錢法、邊防、軍政等事,受到寧宗的重視,任秘書省正字。嘉定八年正月遷秘書郎。他上奏說:現在的大患不在于垂亡的金朝,而在于新興的蒙古,應選擇二三員大帥,委以邊防重任。翌年兼任尚書右郎官。乞補外官,知袁州。嘉定十二年召為左侍郎官,上言從嚴處置貪官。嘉定十三年兼國史院編修官,又除將作監(jiān)。時太子未立,建議立長子,寧宗準其所請。嘉定十六年任右文殿修撰,知贛州。翌年,寧宗死,權相史彌遠廢太子,擁立皇侄沂王昀,是為理宗。性之任集英殿修撰,知隆興府端平元年(1234)拜吏部侍郎
端平三年(1236)拜參知政事(副承相)
。后因明堂禮成,雷雨大作,性之引咎辭職。理宗御筆勉留,命兼同知樞密院事,性之力辭不允。時淮東總領吳淵入朝,為御史唐鱗所論。理宗欲留淵,性之密奏不可,唐璘反疑性之庇之,遂劾性之“寬而無制,懦而多私”。唐璘系性之學生寶祐三年(1255)卒,年84歲
朱熹 中文名稱: 朱熹 又 名: 號晦庵 字仲晦 字元晦 *** 性 別: 男 所屬年代: 宋代 民 族: 漢族 生 卒 年: 1130~1200
生平簡介
朱熹(1130~1200) 南宋哲學家、教育家
朱熹
朱熹最初積極主張北伐抗金
,后來變?yōu)椤昂蠎?zhàn)、守之計以為一”,最后成為堅定的主守派。做地方官時,在福建、浙東實行社倉法,在漳州推行經界法,企圖補救時弊。朱熹早年研習儒家經典外,還學佛教禪學、道經、文學、兵法等,無所不學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7939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下一篇:
長孫皇后對李世民來說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