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
,天下大亂,此期間猛將層出五
元朝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
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八月,王弼隨軍攻打張士誠
明朝建立后,王弼和藍玉統(tǒng)領騎兵剿滅蒙古殘軍
之后的數(shù)年,王弼一直在大明各地邊境練兵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王弼受藍玉案牽連,被朱元璋賜死。王弼先后隨沐英、傅友德討伐西番、云南立功廖永忠
四
至正十五年(1355)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
,朱元璋和陳友諒戰(zhàn)于鄱陽湖。廖永忠與俞通海等駕著七艘滿載蘆荻的船,乘風縱火,焚燒了敵軍樓船數(shù)百艘。又率六艘戰(zhàn)船深入敵陣搏擊,然后迅速繞出,敵軍大驚,以為遇到了神兵。又在涇江口攔截陳友諒,陳友諒死去后,廖永忠隨軍征討陳友諒之子陳理,分兵在四門設立柵欄,又在江中將船只連成長寨,斷絕其出入之路,陳理只得投降。朱元璋將寫有“功超群將,智邁雄師”八字的漆牌賜給廖永忠。之后,廖永忠隨軍接連平定方國珍、陳友定、何真。平定了福建、兩廣之地。洪武四年(1371年),廖永忠隨軍討伐在蜀地的明夏政權
。廖永忠率先鋒擊敗舊夔府守將鄒興。率軍進至瞿塘關,此處山峻水急,蜀人鋪設鐵鎖橋,橫據(jù)關口,船不能前進。廖永忠密派數(shù)百人攜帶干糧水筒洪武八年(1375年)三月,廖永忠因違法之事被朱元璋賜死
,終年五十三歲。三、傅友德(?-1394)
,漢族,安徽相城(今安徽淮北)人。明朝開國名將。傅友德早年先后跟隨紅巾軍
、明玉珍、陳友諒。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傅友德投奔朱元璋。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與陳友諒發(fā)生了鄱陽湖之戰(zhàn),傅友德從戰(zhàn)鄱陽湖,駕輕舟挫敗陳友諒軍前鋒。多處受傷,卻愈戰(zhàn)愈猛,又在涇江口攔擊敵軍之后
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任命傅友德為征虜前將軍
,與征西將軍湯和分道伐蜀。傅友德率步騎出隴西。傅友德暗地里率軍直趨陳倉,抵達階州洪武五年(1372年),傅友德隨征西將軍馮勝北征大漠
此后
二
元順帝至正十五年(1355年)
至正二十年(1360年)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八月
洪武二年七月七日(1369年8月9日)
張定邊
一
、張定邊(1318—1417),沔陽人,元末著名將領,元末第一猛將。張定邊最初便跟隨陳友諒,一開始起義到定都武昌
,轉戰(zhàn)荊楚,征伐兩江、閩、浙邊陲重鎮(zhèn),張定邊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沒有過敗績,為陳友諒勢力立下了汗馬功勞,他不僅能征善戰(zhàn),而且足智多謀。當時朱元璋部將康茂才詐降,張定邊一眼便識破,力阻陳友諒不要接受,但陳友諒沒有聽從,結果導致江東橋慘敗。之后陳友諒退守九江,被朱元璋逼近九江西門,造成驚惶失措,幸得張定邊冒死爭戰(zhàn),陳友諒才得以脫險,夜走武昌。之后陳友諒與朱元璋的鄱陽湖之戰(zhàn)中
,張定邊率領他的三條戰(zhàn)船直接沖向朱元璋的旗艦!張定邊勇不可擋,以孤軍沖進朱元璋水軍前陣,直奔朱元璋而去。張定邊身陷重圍,孤軍奮戰(zhàn)陳友諒死后
,朱元璋勸張定邊歸降,張定邊卻不愿意,于洪武元年(1368年),遁入空門為僧。洪武十年(1377年),張定邊在晨練時遭遇猛虎襲擊,他閃身躲開,一禪杖打在老虎腦袋上。猛虎頓時倒地身亡。張定邊一杖打死一只猛虎,天下再無二人。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802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劉禪在位長達41年,他真的很無能嗎
下一篇: 朱元璋的“洪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