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元末明初五大猛將都有誰他們的戰(zhàn)績?nèi)绾?/h1>
      眾妙之門 2023-07-06 21:19:28

      元朝末年

      ,天下大亂
      ,此期間猛將層出
      ,能排到前五的人,都在朱元璋和陳友諒的隊伍之中
      。朱元璋手下陣容強大,最終一統(tǒng)天下
      。但陳友諒有一猛將以一當百
      ,天下無敵,朱元璋手下猛將無人能敵
      。下面我們來看看元末明初五大猛將:

      、王弼(?~1393年),號雙刀王
      ,安徽臨淮(安徽鳳陽)人
      ,明朝開國功臣、重要將領

      元朝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

      ,王弼集結鄉(xiāng)里起兵對抗元朝,因為擅使大刀
      ,被稱為“雙刀王”
      。之后,王弼率領鄉(xiāng)里投奔朱元璋
      。至正十七年(公元1354年)
      ,王弼率軍于湖州擊敗了張士誠的軍隊,攻下石埭縣
      。至正十八年(公元1355年)
      ,王弼攻打婺源州,率軍攻南門
      ,破城
      ,斬殺了婺源州守將鐵木兒不花,繳獲兵甲三千
      。因此被提升為元帥

      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八月,王弼隨軍攻打張士誠

      。張士誠親自率領精兵想要突破常遇春的防線
      ,王弼騎著馬,揮著雙刀沖進陣中
      ,小退張士誠軍
      ,常遇春率兵乘勝前進,張士誠軍大敗
      ,人馬多溺死在沙盆潭中
      。張士誠也落水
      ,險些身亡。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
      ,王弼隨大軍平定中原

      明朝建立后,王弼和藍玉統(tǒng)領騎兵剿滅蒙古殘軍

      、和藍玉統(tǒng)率騎兵征伐西番
      ,降服了西番十八族、隨傅友德征討云南
      。和沐英的部隊夾擊段世
      ,攻破了龍尾關,活捉段世
      ,隨后平定鶴慶
      、麗江諸郡。因征大理功勞被封為世襲定遠侯
      。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
      ,王弼跟隨藍玉北伐北元,探知北元后主 在捕魚兒海
      ,但未見元軍
      ,藍玉打算回師,王弼力勸藍玉繼續(xù)深入
      ,果然發(fā)現(xiàn)北元軍隊
      。藍玉命王弼為前鋒,突襲元軍
      ,斬殺了元太尉蠻子等
      ,僅元主與太子天保奴等數(shù)十騎逃走,繳獲了元軍的所有糧食
      、裝備

      之后的數(shù)年,王弼一直在大明各地邊境練兵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
      ,王弼受藍玉案牽連,被朱元璋賜死
      。王弼先后隨沐英
      、傅友德討伐西番、云南立功
      ,為明朝的邊境穩(wěn)定作出了貢獻

      廖永忠

      、廖永忠(1323一1375年)
      ,巢縣(今安徽省巢湖)人
      ,明初名將。

      至正十五年(1355)

      ,廖永忠跟隨兄長廖永安投奔朱元璋
      。之后,廖永忠協(xié)助廖永安率水師渡江之后
      ,攻取采石
      、太平府、蕪湖
      ,擒獲陳野先
      ,打敗蠻子海牙及陳兆先,平定集慶府(今江蘇南京)
      ,攻克鎮(zhèn)江
      、常州、池州
      ,征討江陰海盜
      ,都有功勞。 至正二十五年(1355)
      ,廖永安被俘被殺
      ,廖永忠接替兄長率領軍隊。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

      ,朱元璋和陳友諒戰(zhàn)于鄱陽湖
      。廖永忠與俞通海等駕著七艘滿載蘆荻的船,乘風縱火
      ,焚燒了敵軍樓船數(shù)百艘
      。又率六艘戰(zhàn)船深入敵陣搏擊,然后迅速繞出
      ,敵軍大驚
      ,以為遇到了神兵。又在涇江口攔截陳友諒
      ,陳友諒死去后
      ,廖永忠隨軍征討陳友諒之子陳理,分兵在四門設立柵欄
      ,又在江中將船只連成長寨
      ,斷絕其出入之路,陳理只得投降
      。朱元璋將寫有“功超群將
      ,智邁雄師”八字的漆牌賜給廖永忠。之后
      ,廖永忠隨軍接連平定方國珍
      、陳友定
      、何真。平定了福建
      、兩廣之地

      洪武四年(1371年),廖永忠隨軍討伐在蜀地的明夏政權

      。廖永忠率先鋒擊敗舊夔府守將鄒興
      。率軍進至瞿塘關,此處山峻水急
      ,蜀人鋪設鐵鎖橋
      ,橫據(jù)關口,船不能前進
      。廖永忠密派數(shù)百人攜帶干糧水筒
      ,抬著小船翻山渡關,到達上游
      。之后廖永忠率領精銳兵分兩路攻蜀軍水
      、陸寨。廖永忠攻破陸寨
      ,會合抬船出江的將士
      ,一并齊發(fā),上下夾攻
      ,大破蜀人
      ,鄒興戰(zhàn)死、擒獲蜀將八十余人
      。廖永忠率水師直搗重慶
      ,駐扎銅鑼峽。夏主明升請降
      。之后蜀地全部平定
      。朱元璋寫成《平蜀文》表彰其功,其中有“傅一廖二”之語
      ,對廖永忠獎賞甚厚

      洪武八年(1375年)三月,廖永忠因違法之事被朱元璋賜死

      ,終年五十三歲

      三、傅友德(?-1394)

      ,漢族
      ,安徽相城(今安徽淮北)人。明朝開國名將。

      傅友德早年先后跟隨紅巾軍

      、明玉珍
      、陳友諒。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
      ,傅友德投奔朱元璋。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
      ,朱元璋與陳友諒發(fā)生了鄱陽湖之戰(zhàn)
      ,傅友德從戰(zhàn)鄱陽湖,駕輕舟挫敗陳友諒軍前鋒
      。多處受傷
      ,卻愈戰(zhàn)愈猛,又在涇江口攔擊敵軍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
      ,朱元璋攻打武昌。傅友德率數(shù)百人先登攻城
      ,面頰雖中一箭
      ,并未因此退卻,拔箭再戰(zhàn)
      ,繼而肋下又中一箭
      ,仍不為所動,最終奪下武昌

      之后

      ,傅友德隨徐達平定江南。明洪武二年(1369年)
      ,傅友德進軍陜西
      ,攻克臨洮,平定陜西
      。而后出潼關
      ,西進甘肅,克慶陽
      ,搗定西
      ,大破擴廓帖木兒。而后
      ,率軍伐蜀
      ,奪取漢中。 明洪武三年(1370年)
      ,朱元璋大封功臣
      。傅友德以其超群的武略,平定天下的大功,位列第二十八
      ,封為潁川侯

      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任命傅友德為征虜前將軍

      ,與征西將軍湯和分道伐蜀
      。傅友德率步騎出隴西。傅友德暗地里率軍直趨陳倉
      ,抵達階州
      ,擊敗蜀將丁世珍,攻克此城
      。之后接連攻破五里關
      、文州、綿州
      、漢州
      ,進而圍困成都。明夏丞相戴壽驅象來戰(zhàn)
      。傅友德下令以強弩火器沖擊
      ,身中飛箭卻毫不后退,將士也殊死作戰(zhàn)
      。大象調頭而跑
      ,踩死許多蜀人。戴壽獲悉其主明升已降
      ,才投降
      。蜀地全部平定。朱元璋寫作《平西蜀文》
      ,盛贊傅友德功勞第一

      洪武五年(1372年),傅友德隨征西將軍馮勝北征大漠

      ,大敗元將失刺罕于西涼至永昌
      ,大敗元朝太尉朵兒只巴,獲馬牛羊十萬余匹
      。而后
      ,又攻占甘肅,射殺平章不花
      ,降太尉鎖納兒等
      ,至瓜沙州,獲金銀印及雜畜二萬余匹
      。當時
      ,朱元璋共派出三路大軍北伐
      ,唯有傅友德大獲全勝,七戰(zhàn)七捷
      ,創(chuàng)下傳奇式的戰(zhàn)功
      。洪武十四年(1381年)秋,朱元璋命傅友德為征南將軍
      ,藍玉
      、沐英為副將軍,率步騎30萬征云貴
      。 傅友德僅用百余日就平定了貴州
      、云南。洪武十七年(1384年)
      ,朱元璋論功行賞,晉封傅友德為潁國公

      此后

      ,到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傅友德還曾多次參與北伐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
      ,傅友德被朱元璋賜死。

      、常遇春(1330年—1369年)
      ,字伯仁,號燕衡
      ,南直隸鳳陽府懷遠縣(今安徽省懷遠縣)人
      。明朝開國名將。

      元順帝至正十五年(1355年)

      ,常遇春歸附朱元璋
      ,常常自請為前鋒,每戰(zhàn)都沖鋒在前
      ,經(jīng)常說能率軍十萬眾
      ,橫行天下,軍中稱“常十萬”
      。至正十五年(1355年)
      ,在采石磯戰(zhàn)役中,面對著元朝水軍元帥蠻子海牙的嚴密防守
      ,常遇春乘一小船在激流中冒著亂箭揮戈勇進
      ,縱身登岸,沖入敵陣
      ,左右沖突如入無人之境
      ,朱元璋即揮軍登岸,元軍紛紛潰退。朱元璋乘勝率軍攻占太平
      。常遇春開始受到朱元璋的信任
      ,升至元帥。

      至正二十年(1360年)

      ,陳友諒率水軍在南京龍灣與朱元璋軍展開一場惡戰(zhàn)
      。常遇春馮國勝率軍三萬人設伏,為全軍主力
      。在龍灣登陸的陳友諒兵
      ,遭到常遇春、馮國勝伏兵的沖殺
      ,死傷慘重
      ,潰不成軍。正值江水落潮
      ,龍灣水淺
      ,陳友諒一百多艘巨艦全部擱淺,朱元璋揮水陸軍并進
      ,陳友諒大敗而逃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陳友諒與朱元璋軍展開鄱陽湖水戰(zhàn)
      。朱元璋座船擱淺
      ,陳友諒的大將張定邊率船隊來圍攻,情況危急
      。常遇春奮勇當先
      ,射傷張定邊,又用自己的戰(zhàn)船撞擊朱元璋的座船
      ,使其脫離淺灘
      。戰(zhàn)斗中常遇春組織火攻,發(fā)揮小船優(yōu)勢
      ,乘風縱火
      ,陳友諒的艦隊被燒得烈焰沖天,兵將損失過半
      。陳友諒率殘艦撤逃
      ,又受到朱元璋諸將的追擊和常遇春的迎頭堵截。陳友諒在混戰(zhàn)中被流矢射中死去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八月

      ,徐達和常遇春,率兵二十萬東征張士誠
      。經(jīng)過長達十個月的圍攻
      ,平江城破
      ,張士誠敗死。常遇春以功進封為鄂國公
      。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
      ,徐達、常遇春率二十五萬大軍出師北伐
      。徐達
      、常遇春出師三個多月,即平定山東
      。洪武元年
      ,明軍在洛陽的塔兒灣與元軍遭遇,常遇春單騎突入敵陣
      ,麾下壯士從之
      ,勇猛沖殺,在洛水之北擊潰元軍五萬
      ,俘獲無算
      ,史稱塔兒灣大捷。洪武元年(1368年)
      ,徐達
      、常遇春一舉攻占大都
      ,滅亡元朝
      。洪武二年(1369年),常遇春又率軍徑取元上都開平
      。常遇春奪取開平
      ,全殲留守元軍,繳獲車萬輛
      、馬三萬匹
      、牛五萬頭。

      洪武二年七月七日(1369年8月9日)

      ,常遇春自開平率師南歸
      ,突然病卒,年僅四十歲
      。追封開平王
      ,謚號忠武,配享太廟

      張定邊

      、張定邊(1318—1417),沔陽人
      ,元末著名將領
      ,元末第一猛將

      張定邊最初便跟隨陳友諒,一開始起義到定都武昌

      ,轉戰(zhàn)荊楚
      ,征伐兩江、閩
      、浙邊陲重鎮(zhèn)
      ,張定邊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
      ,沒有過敗績
      ,為陳友諒勢力立下了汗馬功勞,他不僅能征善戰(zhàn)
      ,而且足智多謀
      。當時朱元璋部將康茂才詐降,張定邊一眼便識破
      ,力阻陳友諒不要接受
      ,但陳友諒沒有聽從,結果導致江東橋慘敗
      。之后陳友諒退守九江
      ,被朱元璋逼近九江西門,造成驚惶失措
      ,幸得張定邊冒死爭戰(zhàn)
      ,陳友諒才得以脫險,夜走武昌

      之后陳友諒與朱元璋的鄱陽湖之戰(zhàn)中

      ,張定邊率領他的三條戰(zhàn)船直接沖向朱元璋的旗艦!張定邊勇不可擋,以孤軍沖進朱元璋水軍前陣
      ,直奔朱元璋而去
      。張定邊身陷重圍,孤軍奮戰(zhàn)
      ,卻越戰(zhàn)越勇
      ,先后斬殺明軍大將韓成、陳兆先
      、宋貴等人
      。朱元璋差點被俘。常遇春一箭射中張定邊
      ,才救下朱元璋
      。最后,陳友諒在鄱陽湖大戰(zhàn)中身死
      ,張定邊身披數(shù)箭逃走

      陳友諒死后

      ,朱元璋勸張定邊歸降,張定邊卻不愿意
      ,于洪武元年(1368年)
      ,遁入空門為僧。洪武十年(1377年)
      ,張定邊在晨練時遭遇猛虎襲擊
      ,他閃身躲開,一禪杖打在老虎腦袋上
      。猛虎頓時倒地身亡
      。張定邊一杖打死一只猛虎,天下再無二人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802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揭秘蒙古帝國“長子軍西征“不可告人的秘密
      談到蒙古帝國的疆域
      ,一定要談到長子西征
      。這只由各部落首領長子構成的西征軍
      ,先后征服了北歐、西歐
      ,中亞等廣大區(qū)域
      ,迅速擴大了元朝的地盤。元朝的疆域最大時達到2000萬平方公里
      拓跋浚僅活了26歲皇后李未央被賜死(歷史上《錦繡未央》中的李未央是誰)
      最近有唐嫣羅晉主演的歷史大劇《錦繡未央》熱播
      ,這部電視劇雖然制作有些粗糙,但還是深受好評
      七十二賢之閔損簡介閔損是個什么樣的人,
      隨著西方文化不斷輸出中國
      ,以前常用來當孩子睡前故事的各種典故
      ,漸漸的變成了西方的童話故事?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痘夜媚铩肥恰陡窳滞挕分械囊粋€故事
      ,還被迪士尼拍成了動畫電影。對這個故事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
      蘇烈為什么會被人誤會唐高宗都替他平反
      蘇烈為什么會被人誤會唐高宗都替他平反你真的了解蘇烈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nèi)容。中華璀璨的文明中
      ,有無數(shù)鐵血將士保家衛(wèi)國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中國是最早發(fā)明紙的國家
      ,早在東漢末年造紙術被改進之后,紙變成為了人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物件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今天給大家?guī)砹讼嚓P內(nèi)容
      ,和大家一起分享
      。有一句話叫:“唐之元載,宋之蔡京
      ,明之嚴嵩
      ,清之和珅”,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說唐代元載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 onerror="nofind(this)" >
      秦始皇屬意扶蘇,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
      秦始皇屬意扶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秦始皇屬意扶蘇
      年羹堯為什么被雍正下令自殺年羹堯犯了雍正哪些禁忌
      年羹堯為什么被雍正下令自殺?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碓敿毜奈恼陆榻B
      。年羹堯(1679-1726)是清代康熙
      、雍正年間之人,進士出身
      ,官升至四川總督
      、川陜總督、撫遠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