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大帝孫權(quán)寵妃簡介,是皇帝追封妃妾為后的最初案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于漢朝之后,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
。這一個時期
,先后出現(xiàn)了曹魏
、蜀漢
、東吳三個主要政權(quán)。那么下面對百科小編就為大家?guī)黻P(guān)于步練師的詳細(xì)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步練師 (?-238年),臨淮淮陰(今江蘇省淮安市)人
,吳大帝孫權(quán)的寵妃。丞相步騭族人
。
寵妃簡介,是皇帝追封妃妾為后的最初案例.png)
步練師生有二女全公主和朱公主
。孫權(quán)即帝位
,拜為夫人
。宮中以皇后禮節(jié)待之。赤烏元年(238年)
,步練師去世
,追封皇后,葬于蔣陵
。這是皇帝追封妃妾為后的最初案例
。
人物生平
寵冠后宮
步練師祖先為孔門七十二賢之一步叔乘,后人在秦漢時因戰(zhàn)功封淮陰侯
,為一方大族
。東漢末年,步練師的母親帶著她遷徙到廬江
。建安四年(199年)
,廬江被孫策所攻陷后,母子一起東渡長江
。
步練師年紀(jì)漸長后
,因出落得美麗而被孫權(quán)納為妾室,寵冠后庭并生下二女全公主和朱公主
。步練師性格不妒
,經(jīng)常推薦他人
,因此長久受到愛敬。
無冕之后
孫權(quán)后來當(dāng)吳王
,稱皇帝時
,曾幾次打算立步夫人為王后和皇后,而太子孫登及朝中群臣商議認(rèn)為應(yīng)該立太子的養(yǎng)母徐夫人為后
。大帝始終更屬意步氏
,故而遲疑了十余年沒有正式冊立皇后。不過內(nèi)宮都稱步氏為皇后
,步練師的親戚上疏時也都用中宮一詞稱呼步練師
。
去世追封
赤烏元年(238年),步夫人去世
,大帝追思不已
。大臣們依著大帝的心意,請求追正皇后的尊號
。同年二月
,大帝追正夫人步氏為皇后,追賜皇后印璽和綬帶
,并下策書
。將步練師安葬在蔣陵。
三國演義里孫權(quán)的老婆全名叫什么?
吳大帝謝夫人(?-
?)
,會稽山陰人。三國時東吳大帝孫權(quán)之妻
。
生平
謝夫人是由孫權(quán)母親吳夫人為孫權(quán)選聘的
,得到孫權(quán)寵愛。后來
,孫權(quán)又娶徐夫人
,謝氏遭到冷落 ,不得志
,早死
。
父輩
謝煚,謝夫人父親
,東漢尚書郎
,徐令。
謝貞,謝夫人叔父
,舉考廉
,東漢建昌長。 兄弟
謝承
,謝夫人之弟
,拜五官郎中, 后遷任長沙東部都尉、武陵太守
。著作有《后漢書》一百多卷
,《會稽先賢傳》等。
丈夫
孫權(quán)
,東吳大帝
。
袁夫人
袁術(shù)之女,也是孫權(quán)的愛妾之一
。她與其父袁術(shù)是完全不同的人
,為人頗有節(jié)行操守。袁術(shù)敗亡后
,女兒淪為孫權(quán)之妾
。雖然很得孫權(quán)寵愛,卻始終沒有生育
。孫權(quán)屢次將其他姬妾所生的兒子交給她撫養(yǎng)
,但也還是都沒有養(yǎng)活。
孫權(quán)雖然稱帝
,但是在立皇后方面卻一直舉棋不定
。原本想立最寵愛的步夫人為皇后,但是群臣卻又有認(rèn)為應(yīng)以徐夫人為皇后者
。后來步夫人過世
,孫權(quán)有意以袁夫人為皇后
,袁夫人卻以自己沒有生育為理由
,拒絕了孫權(quán)的好意。
孫權(quán)另有寵妾潘夫人
,因袁夫人不肯答應(yīng)做皇后一事
,而讓生有一子孫亮的潘夫人成為皇后。即使如此
,潘夫人一直到死
,都一直在設(shè)法陷害袁夫人。
大帝徐夫人(
?-
?),吳郡富春人
。徐琨之女
,吳大帝孫權(quán)之妻
。
生平
孫權(quán)被封為討虜將軍,駐屯吳郡時
,聘娶徐氏為妃子
,并由她養(yǎng)育庶生的長子孫登。后來孫權(quán)因?yàn)樾旆蛉硕始芍?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廢了她并貶回吳郡
。十余年后,孫權(quán)先成為吳王再稱帝
,并以孫登為太子
,群臣都要求立養(yǎng)大孫登的徐氏為皇后,連太子孫登自己亦要求先立徐氏為皇后
。但因?yàn)楫?dāng)時孫權(quán)寵愛步夫人
,執(zhí)意希望立步氏為皇后,所以始終沒有接納立徐氏為后的要求
。徐氏后來病死
。
親屬
祖父
徐真,娶孫堅(jiān)之妹
。
父親
徐琨
,徐真與孫堅(jiān)妹妹之子。追隨孫堅(jiān)及孫策
,屢立戰(zhàn)功
,封廣德侯,官至平虜將軍
。征討黃祖時中流矢死
。
兄弟
徐矯,徐氏之兄
,嗣廣德侯
,討代山越。官至偏將軍
。
徐祚
,徐氏之弟,襲封廣德侯
。官至蕪湖督
、平魏將軍。
丈夫
孫權(quán)
,吳大帝
。
子女
孫登,徐氏養(yǎng)子。東吳宣太子
。
步夫人
吳大帝步夫人(
?-238年),名練師
,臨淮淮陰人
。與東吳丞相步騭同族,吳大帝孫權(quán)之妻
。
生平
東漢末年
,步氏母親帶同步氏逃到廬江,廬江被孫策攻破后東渡長江
。孫權(quán)看見步氏的美貌
,就娶了她。她在幾位妻子之中最受孫權(quán)寵愛
,又因?yàn)椴绞喜欢始扇说男愿?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所以長期受寵。她又為孫權(quán)誕下孫魯班及孫魯育兩個女兒
。
孫權(quán)當(dāng)吳王
,后來稱帝,心中很想立步氏為皇后
,但朝中群臣都認(rèn)為應(yīng)該立太子孫登的養(yǎng)母徐夫人為皇后
,但孫權(quán)始終不接納臣下的要求,亦沒有立步氏為皇后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屎笠晃浑m然沒有給步氏,但宮內(nèi)人士都稱她為皇后
,而步氏的親戚上疏時都用中宮一詞稱呼步氏
。
赤烏元年(238年),步氏逝世
,孫權(quán)追封皇后
,葬於蔣陵。孫權(quán)自己對當(dāng)日沒有正式立她為皇后而感到后悔
。
子女
孫魯班
,孫權(quán)長女
,先嫁周循
,后嫁給全琮,故又稱全公主
。
孫魯育
,孫權(quán)幼女,先嫁朱據(jù),后嫁給劉纂
,又稱朱公主
。
大懿皇后
大懿皇后(?-
?)
,王氏,名不詳
,瑯邪人
。王盧九之女,孫權(quán)之妻
。孫皓繼位后追封皇后
。
生平
王氏被選入宮,到黃武年間得到孫權(quán)寵幸
,并且誕下三子孫和及四子孫霸
。當(dāng)時王氏是繼孫權(quán)另一妻子步夫人以后最受寵的一位妃嬪。
赤烏元年(238年)
,步氏逝世
。又赤烏五年(242年),孫權(quán)立孫和為太子
,并且有意讓王氏當(dāng)皇后
。但全公主因?yàn)樵骱尥跏希瑦阂庵袀?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后來有一次
,孫權(quán)病重,全公主等人散播傳言說王氏見此面露喜色
。孫權(quán)聽后大怒
,深深譴責(zé)王氏,最后王氏憂死
,而后來孫和亦被廢
。
吳景帝永安七年(264年),景帝孫休逝世
,丞相濮陽興等擁立孫和之子
,烏程侯孫皓為帝。孫皓即位后追封祖母王氏為大懿皇后
。她三個弟弟都封列侯
。
敬懷皇后(?-
?)
,王氏
,名不詳。南陽人
。孫權(quán)之妻
。孫休繼位后,追封為皇后
。
生平
王氏被選入宮
,到嘉禾年間得到孫權(quán)寵幸,并且誕下六子孫休
。
赤烏五年(242年)
,孫權(quán)立孫和為太子,因?qū)O和之母王夫人尊貴
,宮中所有曾被孫權(quán)寵幸的女子
,都要離宮居住,於是王氏被遷居至公安
。后來逝世并下葬
。
會稽王太平三年(258年),孫綝廢黜孫亮
,擁立瑯邪王孫休繼位
,并派遣使者追尊王氏為敬懷皇后,并且改葬敬陵
。
親屬
丈夫
孫權(quán)
,東吳大帝。 兄弟
文雍
,王氏同母弟
,追封王氏皇后時,因王家無后
,封他為亭侯
。
子女
孫休,孫權(quán)六子
,東吳景皇帝
。
吳大帝皇后潘氏(?-252年)
,會稽句章人
。三國時東吳大帝孫權(quán)的妻子,后被立為皇后
。
生平
最初
,潘氏與其姊姊都在織室 工作,一次被孫權(quán)看見
,孫權(quán)覺得她特別
,召她進(jìn)宮充實(shí)后宮
。后來得到孫權(quán)寵幸
,并且懷孕
,據(jù)說懷孕時她夢見有人賜授龍頭給她。最后生了七子孫亮
。
赤烏十三年(250年)
,孫權(quán)廢孫和太子之位,并且賜死孫霸
,兩宮之爭告終
。同年改立孫亮為太子。并為姊姊出嫁
。翌年(251年)
,立潘氏為皇后。潘氏性格險妒容媚
,雖然當(dāng)了皇后
,仍一直都中傷袁夫人等其他宮中妃嬪。神鳳元年(252年)
,孫權(quán)病重
,潘氏便向中書令孫弘詢問昔日西漢呂雉臨朝聽政的事,結(jié)果宮中人心惶惶
,暗中傳說潘氏一旦成為皇太后就會將妃嬪們都做成「人彘」
。潘氏因?yàn)槭毯虮Р〉膶O權(quán)而過度疲勞患病,一天
,眾女趁她臥床
,聯(lián)手將她勒死,聲稱她暴病而死
。后來事情敗露
,多人被處死。不久孫權(quán)亦逝世
,與潘氏合葬蔣陵
。
家屬 親族
譚紹,潘氏姊姊的丈夫
,孫亮繼位后任騎都尉
,并給兵統(tǒng)領(lǐng)。孫亮被廢后與家屬一同送回家鄉(xiāng)廬陵郡
。
丈夫
孫權(quán)
,東吳大帝。
兒子
孫亮
,孫權(quán)七子
,東吳廢帝
。
順治皇帝其中有一個妃子,烏云珠登為皇后沒?
有的,妃子上千
,妻子比較少皇帝的妻子
,是一個外圍可寬可窄的概念。
從廣義上說
,凡是宮里的女子(皇帝本人的親生母親及女兒除外)都有可能是皇帝的妻子
,但若是如此劃分,則嫌太過寬泛
,事實(shí)上皇宮里百分之九十的女子是不能得到皇帝垂青的
,唐詩、宋詞中有許多關(guān)于宮中怨女的描寫
。所謂“淚濕羅巾夢不成
,夜深前殿按歌聲。紅顏未老恩先斷
,斜倚熏籠坐到明”(白居易)
,所謂“十二樓中盡曉妝,望仙樓上望君王”(蘇逢)
,真是舉不勝舉
。
因此,我們并不認(rèn)為這些在皇帝的勢力范圍之內(nèi)的女人就算是皇帝的妻子
,我們采用的是“于史有證”的標(biāo)準(zhǔn)
,本著實(shí)事求是的原則來界定皇帝妻子(包括“妾”)的數(shù)目的。還是讓事實(shí)說話最好
。
統(tǒng)計(jì)仍然是從西漢時代開始
,中國著名史學(xué)家柏楊先生在其巨著《中國帝王皇后親王公主世系錄》一書中把秦代以前,乃至上古傳說時代中的君主之妻都列入“皇后”篇內(nèi)
,竊以為不妥
,因?yàn)槲覀儽疚挠懻摰氖腔实壑薅蔷髦蕖?br>
皇帝之妻本應(yīng)從秦始皇算起,但秦始皇時代卻既無皇后妃嬪之名
,又無任何有關(guān)的記載
,我們只能采取暫付闕如的態(tài)度,從西漢時代開始我們的統(tǒng)計(jì)
。
西漢一代一共有皇帝12人
,其中在正史中一夫多妻者7人,他們是:高祖劉邦
、文帝劉恒
、景帝劉啟、武帝劉徹
、宣帝劉詢
、元帝劉奭
、成帝劉驁。
其中劉邦有妻5人
,她們是:高皇后呂雉
、戚夫人、趙夫人
、管夫人
、孝文太后薄氏
;劉恒有妻3人
,她們是:孝文皇后竇氏、慎夫人
、尹妃
;劉啟有妻3人,她們是:孝景皇后薄氏
、孝景皇后王娡
、栗姬;劉徹有妻6人
,她們是:孝武皇后陳嬌
、思皇后衛(wèi)子夫、尹婕妤
、李夫人
、王夫人、鉤弋夫人趙氏
;劉詢有妻3人
,她們是:恭哀皇后許平君、孝宣皇后霍成君
、王婕妤
;劉奭有妻3人,她們是:孝元皇后王政君
、孝元皇后傅氏
、中山太后馮媛;劉驁有妻4人
,她們是:孝成皇后許氏
、孝成皇后趙飛燕、昭儀趙合德
、班婕妤
。
另有5位皇帝據(jù)正史記載是一夫一妻,他們是:惠帝劉盈
、少帝劉弘
、昭帝劉弗陵
、哀帝劉欣、平帝劉衎
。
東漢王朝有皇帝9人
,9人全部一夫多妻,其中武帝劉秀有妻2人
,她們是光武皇后郭圣通
、光烈皇后陰麗華;明帝有妻2人
,她們是
,明德皇后馬氏、賈貴人
;章帝劉恒有妻3人
,她們是:孝德皇后竇氏、恭懷皇后梁氏
、敬隱皇后宋氏
;和帝劉肇有妻2人,她們是:孝和皇后陰氏
、和嘉皇后鄧綏
;安帝劉祜有妻2人,她們是:安思皇后閻姬
、恭愍皇后李氏
;順帝劉保有妻2人,她們是:順烈皇后梁納
、虞貴人
;恒帝有妻4人,她們是:懿獻(xiàn)皇后梁女瑩
、孝恒皇后鄧猛女
、恒思皇后竇妙、采女田圣
;靈帝劉宏有妻3人
,她們是:孝靈皇后宋氏、靈思皇后何氏
、靈懷皇后王氏
;獻(xiàn)帝劉協(xié)有妻5人,她們是:孝獻(xiàn)皇后伏壽
、獻(xiàn)穆皇后曹節(jié)
、貴人董氏、夫人曹憲、夫人曹華
。
三國時代
,曹魏有皇帝5人,3個一夫多妻
,2個一夫一妻
。
一夫多妻的3個皇帝中,文帝曹丕有妻2人
,她們是:文昭皇后甄洛
、文德皇后郭女王;明帝曹睿有妻3人
,她們是:明悼皇后毛氏
、明元皇后郭氏、虞夫人
;三任帝曹芳有妻3人
,她們是甄皇后
、張皇后
、王皇后。
一夫一妻的兩個人是四任帝曹髦
、五任帝曹免
。
蜀漢帝國有皇帝2人,全部一夫多妻
。其中昭烈帝劉備有妻3人
,她們是:昭烈皇后甘氏、穆皇后吳莧
、孫夫人
;后主劉禪有妻3人,她們是:敬哀皇后張氏
、皇后張氏
、昭儀李氏。
東吳有皇帝4人
,一夫多妻者2人
,一夫一妻者2人。
一夫多妻者中大帝孫權(quán)有妻7人
,她們是:夫人謝氏
、夫人徐氏、皇后潘氏
、皇后朱氏
、大懿皇后王氏、敬懷皇后王氏、夫人袁氏
;末帝孫皓有妻3人
,她們是:皇后滕氏、美人張氏
、左夫人張氏
。
二任帝孫亮和景帝孫休均為一夫一妻。
兩晉時代有皇帝15人
,一夫多妻者6人
,他們是:武帝司馬炎(有妻6人)、惠帝司馬衷(有妻3人)
、元帝司馬睿(有妻3人)
、成帝司馬衍(有妻2人)、簡文帝司馬昱(有妻2人)
、孝武帝司馬曜(有妻3人)
。
懷帝司馬熾、愍帝司馬邯
、明帝司馬紹
、康帝司馬岳、穆帝司馬聃
、哀帝司馬丕
、廢帝司馬奕、安帝司馬德宗
、恭帝司馬德文均為一夫一妻
。
五胡十六國成漢帝國有皇帝3人,武帝李雄和末帝李勢為一夫一妻
,昭文帝李壽有妻2人
。
前趙帝國有皇帝4人,3人為一夫多妻
,其中文帝劉淵有妻3人
、昭武帝劉聰有妻14人,末帝劉曜有妻4人
。
隱帝劉粲為一夫一妻
。
后趙有皇帝4人,2人為一夫多妻
,其中明帝石勒有妻2人
,武帝石虎有妻5人。最后兩任皇帝石世
、石遵均為一夫一妻
。
冉魏帝國兩任帝均為一夫一妻。
前秦帝國除宣昭帝苻堅(jiān)有妻3人、高帝苻登有妻2人以外
,其余四位皇帝均為一夫一妻
。
后秦帝國有皇帝2人,這2人均為一夫多妻
,其中武昭帝姚萇有妻2人
,文恒帝姚興有妻2人。
西秦未稱帝
,不予統(tǒng)計(jì)
。
前燕帝國有皇帝3人,2人為一夫多妻
,其中文明帝慕容皝有妻2人
,景昭帝慕容俊有妻2人,另有1人(幽帝慕容■)為一夫一妻
。
后燕帝國有4個皇帝
,3個一夫多妻,其中武成帝慕容垂有妻3人
,惠愍帝慕容寶有妻2人
,昭文帝慕容熙有妻2人,另有1人(二任帝慕容盛)是一夫一妻
。
南燕帝國有皇帝2人
,1人為一夫多妻,此人是二任帝慕容超(有妻2人)
,1人為一夫一妻,此人是一任帝慕容德
。
北燕有皇帝3人
,2人為一夫多妻,他們是:文成帝馮跋
、昭成帝馮弘(各有妻2人)
,另有1人是一夫一妻,此人是惠懿帝高云
。
后涼帝國有皇帝4人
,除懿武帝呂光一夫多妻(有妻二人)外,其余三任帝均為一夫一妻
。
大夏帝國二任皇帝均為一夫一妻
。
南北朝時南朝劉宋帝國有皇帝9人,4個人是一夫多妻
,這4個人是:武帝劉裕(有妻3人)
、文帝劉義隆(有妻4人)、孝武帝劉駿(有妻2人)、明帝劉或(有妻3人)
。其余5個人均為一夫一妻
。
南齊有皇帝7人,除第六任帝蕭寶卷有兩個妻子以外
,其余均為一夫一妻
。
蕭梁帝國有皇帝5人,除武帝蕭衍有妻子3人
、元帝蕭繹有妻子2人以外
,其余均為一夫一妻。
陳帝國有皇帝5人
,除一任帝陳霸先有妻2人
,五任帝陳叔寶有妻3人以外,其余均為一夫一妻
。
北朝北魏有皇帝十八人(包括東魏和西魏)
,其中除道武帝拓跋珪有妻3人,明元帝拓跋嗣有妻2人
,太武帝拓跋燾有妻3人
,文成帝拓跋浚有妻2人,孝文帝元宏有妻4人
,宣武帝有妻3人
,文帝元寶矩有妻2人以外,均為一夫一妻
。
北齊有皇帝8人
,其中除文宣帝高洋有妻3人,武成帝高湛有妻2人
,后主高緯有妻4人以外
,全部為一夫一妻。
北周有5個皇帝
,其中除武帝宇文邕有妻2人
、宣帝宇文赟有妻5人以外,其余均為一夫一妻
。
隋代有皇帝5人
,除文帝楊堅(jiān)有妻3人,煬帝楊廣有妻2人以外
,其余3人均為一夫一妻
。
唐代計(jì)有21位皇帝,一夫多妻者包括:太宗李世民(有妻2人)
、高宗李治(有妻3人)
、中宗李顯(有妻3人)
、睿宗李旦(有妻2人)、玄宗李隆基(有妻5人)
、肅宗李亨(有妻2人)
、代宗李豫(有妻2人)、德宗李適(有妻2人)
、憲宗李純(有妻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