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景,李淵的第六子,最后結(jié)局如何
李元景:李淵的第六子
,最后結(jié)局如何?對百科小編為大家?guī)硐嚓P(guān)內(nèi)容
,感興趣的小伙伴快來看看吧!
提到唐高祖李淵的兒子
,絕大多數(shù)人的第一反應(yīng),可能就是李世民
、李建成、李元吉這幾個名字
。如果是對唐史了解稍多一些的朋友
,可能會想到李淵其實一共有二十二個兒子。但對于除了李建成
、李世民
、李元吉這哥仨之外的其他人,估計就沒什么了解了
。
局如何.png)
這很正常
。
因為李淵的其他兒子,在歷史上確實不太出名
,而且也沒多少貢獻
。
不過,在李淵其余的兒子當(dāng)中
,有一個人
,其實值得一提。這個人叫李元景
,是李淵的第六個兒子
。這個人雖然沒在歷史上留下過太重的痕跡,但是卻是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間
,一樁謀反案的核心人物
。而且他主導(dǎo)的這樁謀反案,對唐朝初期的高層政治格局
,產(chǎn)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
李元景生于公元618年,這一年
,恰好正是唐朝開國的那一年
。在李元景之前,李淵和他的正妻竇氏
,育有四子
。其中老三李玄霸早夭,剩下的就是李建成、李世民
、李元吉這哥仨
。老五名叫李智云,是李淵和他的一個小妾生的
。在李淵起兵反隋之后
,不幸被隋朝官員抓住后干掉了。
所以
,唐朝剛開國的時候
,李淵其實就只有李建成、李世民
、李元吉這三個兒子
。李淵好歹也是唐朝的開國皇帝,膝下只有三個兒子怎么能行?所以當(dāng)李淵占領(lǐng)長安之后
,李淵第一時間就開始娶妃子生孩子
。反正這時候,李淵的正妻竇氏
,已經(jīng)死了好幾年了
,也沒人管他了。
李元景
,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出生的
。
他是唐朝開國之后,李淵的第一個兒子
。
對于李元景的到來
,李淵應(yīng)該是很高興的。不過
,當(dāng)時李淵估計也顧不上高興太多
,因為唐朝剛開國那會兒,還僅僅只占有關(guān)中一地而已
,到處都在打仗
。而且就在李元景出生之后不久,山西那邊傳來消息
,劉武周進攻太原
,原本守衛(wèi)太原的老三李元吉,直接跑路了
。太原是李淵的龍興之地
,李淵自然不肯罷休,然后就派李世民去進攻劉武周
,又發(fā)生了很多很多事情
。
我們有理由相信
,當(dāng)時要面對這么多國家大事的李淵,應(yīng)該是顧不上管孩子的
。尤其是李元景還是一個庶子
,跟前面那三個哥哥
,那是沒法比的
。
不過好在,在接下來的幾年里
,唐朝逐漸統(tǒng)一了天下
,國力蒸蒸日上。李元景作為皇子
,日子倒也過得還算不錯
。李元景三歲受封趙王,八歲受封安州都督
。不得不說
,投胎真是個技術(shù)活。一個小屁孩
,什么都不懂的時候
,便已經(jīng)位極人臣,直接封王
。而那些在唐朝開國過程中
,為李家拋頭顱灑熱血的功臣們,替李家拼命一輩子
,也未必能拿到這些
。
比如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秦二爺秦瓊,死后也就只是被追贈為徐州都督
,和小屁孩李元景八歲的時候差不多
。
然而,到了李元景九歲那年
,長安城內(nèi)爆發(fā)了那場著名的玄武門事變
。他的二哥干掉了他的大哥和三哥,然后逼迫他爹禪位
,自己登基做了皇帝
。
網(wǎng)上曾有人問過這樣的問題:李淵有二十二個兒子,為啥只有李世民他們哥仨爭得那么厲害呢?原因其實就在這兒了!除了那哥仨之外
,當(dāng)時年齡最大的李元景
,也就只有九歲而已,還是庶子
,身后沒有任何背景
,爭個錘子啊?
李世民登基之后,對于李元景和其他幸存的弟弟,倒也還算不錯
。畢竟這些弟弟們
,對他沒什么威脅。年紀最大的李元景
,也就和李世民的長子李承乾差不多大
。
此后的二十多年里,李元景老老實實做他的王爺
,沒有任何不軌之心
。攤上李世民這么個哥哥做皇帝,不被干掉已經(jīng)是很大的幸運了
,哪還敢想更多?不過李世民對自己這個弟弟
,其實也還算很厚道。貞觀初年
,李元景被任命為雍州牧
、右驍衛(wèi)大將軍。貞觀十年
,改封荊王
,升任荊州都督,轉(zhuǎn)任鄜州(治所在今陜西富縣)刺史
。
簡單來說
,就是降爵、升官
。
從趙王到荊王
,爵位其實是降低了。雖然都是王爵
,但類似于秦王
、晉王之類,帶有春秋時期國家名字的王
,地位要更高些
。這倒也很正常,畢竟以前李元景是皇子
,現(xiàn)在是皇帝
。像趙王這種爵位,得封給人家李世民的兒子
。至于他這個皇帝
,自然就得讓出這個坑了。不過從實權(quán)的角度來說
,李元景反倒是更有實權(quán)了
。因為唐朝的宗室
,是可以出來做官的。所以李元景長大之后獲得的官職
,其實是有實權(quán)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李元景反倒是升官了
。
在李元景32歲那年
,他那位曾經(jīng)打遍半個天下,干掉了自己兄弟
、然后逼老爹禪位的哥哥李世民
,終于掛了。李世民死后
,其子李治登基,史稱唐高宗
。
李世民這一死
,李元景開始不安分了。
李世民活著的時候
,李元景自然是打死都不敢有別的想法
。但是如今李世民死了,而新登基的李治
,僅僅只有22歲而已
,勢力單薄,難以服眾
。
恰好在這個時候
,李元景做了個夢,夢到自己手持日月
。這種夢在古代
,往往被認為是某種預(yù)兆。所以李元景的某個念頭開始越發(fā)膨脹
,野心越來越大
。
但想要實現(xiàn)自己的野心,通過政變當(dāng)上皇帝
,顯然并不容易
。所以接下來,李元景找了幾個幫手
。
這幾個幫手
,分別是房玄齡的次子房遺愛、李世民的第十七個女兒高陽公主
、李世民的妹夫薛萬徹
、李淵的外孫子柴令武(他媽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平陽公主
,今天的娘子關(guān)就是因為他媽而得名,同時這哥們還娶了李世民的第七個女兒)
。
簡單來說
,除了薛萬徹之外,就是一堆熊孩子
。
雖然這些熊孩子
,當(dāng)時都已經(jīng)是成年人了,但其實一點都不影響他們熊孩子的本色
。因為這幾個人
,基本上都是唐朝最高層的直系后人,從小就沒怎么吃過虧
,也沒挨過打
。尤其是高陽公主,早些年還跟和尚鬧出過緋聞
,和玄奘和尚的弟子辯機通奸(確定不是豬八戒變得)
,結(jié)果被李世民一頓臭罵。
就這么幾個人
,要是能政變成功的話
,那才真的是見了鬼呢!
唯一的例外,就是薛萬徹
。薛萬徹確實是一員猛將
,早在隋朝的時候就很能打,后來跟過李建成
。玄武門事變的時候
,還曾帶著太子府的軍隊去玄武門救援,只可惜等他趕到的時候
,李建成已經(jīng)死了
。多虧了李世民大度,才饒了他一命
,而且愿意繼續(xù)重用他
。
薛萬徹之所以愿意和這群熊孩子攪在一起,唯一的原因
,就是因為他和新上位的李治不太對付
,怕李治回頭收拾自己,所以想要搶先下手
。
在這個政變小團體當(dāng)中
,薛萬徹應(yīng)該是唯一一個長腦子的參與者了。如果其他幾個人
,都能有薛萬徹這種水平的話
,估計還真能對李治造成一些威脅
。可惜除了他之外
,其他幾人都是豬隊友
,只有拖后腿的份。
這場政變
,有成功的可能嗎?
答案是否定的
。
實際上,從這幾人策劃政變開始
,這場政變就注定是一場鬧劇
。因為此時李治雖然還很年輕,但李世民留下的那批貞觀老臣
,此時都還健在
,哪一個都不是白給的!尤其是李治的舅舅長孫無忌,那可是凌煙閣功臣榜上的第一人
,當(dāng)年跟李世民一塊殺出來的猛人!就他們這個小團體的小手段
,長孫無忌會看不明白?
所以,還沒等這幾個人真的開始發(fā)動政變
,長孫無忌就逮捕了他們。
被逮捕之后
,薛萬徹好歹還硬氣了一下
,死扛著不說。而其他幾個熊孩子
,面對嚴刑逼供
,早就嚇哭了,直接說出了全部的計劃
。
至于李元景
,其實也只是個熊孩子而已。自以為很牛
,但在長孫無忌這種真正的高手面前
,連一個回合都走不過去。最終
,李元景和他的兒子李則一同被殺
。
李元景的經(jīng)歷,清晰地告訴了我們
,什么叫‘不作死就不會死’
。
然而李元景的這次謀反行動,對于唐朝的影響
,其實遠沒有隨著這個小團體被消滅而結(jié)束
,反倒是在以后的歲月里
,間接引發(fā)了更大的影響。
其實從始至終
,身為貞觀老臣之首的長孫無忌
,一直都牢牢掌控著局面。李元景這個造反小團體的謀劃
,一直都沒能逃出長孫無忌的掌控
。然而這位貞觀老臣,卻借此機會順水推舟
,將這個小團體當(dāng)成了自己的棋子
。在這場謀反案被揭發(fā)出來以后,長孫無忌趁機株連了很多很多人
,一舉奠定了自己朝堂第一人的地位
。
但同時,也威脅到了李治的地位
。
長孫無忌本就是凌煙閣榜上的第一功臣
,又是李治的舅舅,位高權(quán)重
。剛開始的時候
,長孫無忌還會盡力輔佐李治。但隨著李治逐漸掌權(quán)
,這對舅舅和外甥之間的矛盾
,開始越來越嚴重。長孫無忌的權(quán)力越大
,李治便會越覺得是障礙
。
所以最終,李治為了除掉勢大的長孫無忌
,不得不和自己的妃子武媚娘合作
,最終干掉了長孫無忌,繼而引發(fā)了武則天的上位
。
如果沒有這場謀反案
,長孫無忌說不定還不會有那么大的權(quán)勢,說不定也就不會有后來的那么多事情了
。
唐高祖李淵的19個女兒,分別嫁給了誰?
唐高祖李淵的19個女兒分別嫁給了誰?
唐高祖李淵的19個女兒·分別嫁給了誰
?
李淵一生有22子19女
,其中5子6女是登基前所生
。19個女兒中只有三女平陽昭公主確認生母為太穆竇皇后,其余皆不詳
。比照22子出生時間
,長女長沙公主應(yīng)該比李建成大,幼女常樂公主約出生于貞觀二年(628年
,李元嬰出生之年)
,時年李淵62歲。
1.長女長沙公主
,下嫁馮少師
作為李淵的長女(也極有可能是李淵的第一個孩子)
,長沙公主的事跡是空白,只知道她嫁給了馮少師
。這位馮少師同樣履歷不詳
,有資料說他是李世民的親信。
2.次女襄陽公主
,下嫁竇誕
襄陽公主于義寧元年(617年)嫁給竇誕
,比三妹、四妹
、五妹出嫁都要晚
,如此看來她極有可能不是二公主,而是五公主
。當(dāng)然也有一種可能
,即竇誕是襄陽公主的第二任丈夫。襄陽公主是不是二婚僅僅是猜測
,但她肯定不是竇誕的第一任妻子。竇誕時年已經(jīng)37歲
,所以襄陽公主應(yīng)該是續(xù)房
。
竇家與李家有特殊的淵源,李淵的嫡妻就是竇家人
,竇誕的父親竇抗是竇皇后的族兄
,且李淵與竇抗早年交好。李淵起兵時
,竇抗聞訊大喜:“這是我竇家的女婿
,撥亂反正之主也!”于是前往投奔
。李淵登基后授竇抗納言
,任其隨意出入宮禁,甚至留宿宮中
。李淵一輩子都稱呼竇抗為“兄”
,宮中人都稱竇抗為“舅”
。
李淵對竇誕也是寵愛有加,他把子女們的家事全都交給了竇誕處理
。竇誕協(xié)助李元吉留守晉陽期間
,因為失職丟了太原,差點搞垮新生的大唐
。即便如此
,李淵也舍不得處罰這個女婿。襄陽公主給竇誕生有一子竇孝諶
,竇孝諶有個女兒(竇德妃)嫁給了李淵的曾孫李旦
,這位竇德妃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生母。你可以這么記憶:李隆基爺爺?shù)臓敔斒抢顪Y
,姥爺?shù)睦褷斶€是李淵
。
3.三女平陽公主,下嫁柴紹
平陽公主在《舊唐書》單獨列傳
,她去世后打破了男尊女卑的傳統(tǒng)
,是唯一獲得謚號(昭)的公主,且是歷史上唯一以軍禮下葬的女性
。平陽公主為何能有此殊榮
?原來她是巾幗英雄。李淵起兵時
,丈夫柴紹從郵縣趕往晉陽
,平陽公主獨自留在老家。
但她沒有坐等父兄成功
,而是孤身一人在老家拉起了一支隊伍積極響應(yīng)
。平陽公主賣掉老家的宅邸,用這些錢招募士卒
,并在家奴馬三寶的幫助下
,收編了四五支農(nóng)民武裝。此后她主動出擊
,率領(lǐng)大軍接連攻克四個縣
,隊伍擴展到七萬人。
她的隊伍紀律嚴明
,對百姓秋毫無犯
,被親切地成為“娘子軍”。比較遺憾的是
,武德六年
,不到三十歲的平陽公主英年早逝,未能為大唐的統(tǒng)一戰(zhàn)爭繼續(xù)書寫傳奇。
4.四女高密公主
,初嫁長孫孝政
,改嫁段綸
高密公主初嫁長孫孝政,生有一女長孫氏
。長孫孝政去世后又改嫁段綸
,生有一女段簡璧和一子段儼。有意思的是
,高密公主與兩任丈夫的女兒
,分別嫁到對方的家族去了,而段儼則娶了巢刺王李元吉的女兒文安縣主
。
需要重點交代的是
,李淵起兵時,段綸在藍田聚集起了一萬人的隊伍
,成為繼平陽公主和李神通之后
,第三支李家在關(guān)中的武裝。不能不讓人感慨
,李淵家族的優(yōu)勢實在太大了
,難怪他能成功。
5.五女長廣公主
,初嫁趙慈景
,改嫁楊師道
跟大多數(shù)丈夫有故事的公主不同,長廣公主自己有故事
。長廣公主自幼聰慧
,工于詩詞,且充滿思辨
,有點哲學(xué)家的味道
。生活上她又奢華無度,行事恣放
,不拘小節(jié)
。總之
,怎么看長廣公主都不像個女人,如果說平陽公主是巾幗
,長廣公主則像魏晉名士
。武則天的老媽楊氏與老爸武士覆的婚禮,就是由長廣公主主持的
。
表面上看長廣公主活得很瀟酒
,其實很不幸。趙慈景與長廣公主生下兩個兒子趙節(jié)和趙斌后不久,就犧牲在討伐堯君素的戰(zhàn)場上
,為李唐統(tǒng)一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趙慈景死后,長廣公主改嫁楊師道
,又生一子楊豫之
,楊師道就是武則天的老媽楊氏的堂兄。長廣公主這一生
,為兒子們操碎了心
。
首先是趙節(jié)參與李承乾謀反下獄,而負責(zé)審理案件的就是楊師道
。楊師道出于對妻子的關(guān)愛
,有意從輕發(fā)落趙節(jié),結(jié)果被李世民處罰
,擼掉了宰相的位置
。長廣公主為了救兒子,給二弟下跪求情
,李世民哭著回絕了姐姐:國法不容徇私情
,辜負姐姐了。
如果說趙節(jié)的死多少讓人扼腕嘆息
,那么楊豫之的死則讓人恨得牙癢癢
。楊豫之是典型的惡少,在給父親守孝期間他公然違禮“肆情為惡
,虧犯名教”
。短短八個字,以隱晦的方式揭示了楊豫之的本性
。為了懲罰楊豫之
,朝廷將他一半的家產(chǎn)分給了同母哥哥趙斌。
可楊豫之依然我行我素
,越滑越遠
,居然與姨媽房陵公主穢亂,甚至在老媽的喪期依然行獸行
。結(jié)果他被忍無可忍的姨夫竇奉節(jié)
,以五刑所殺。
6.六女萬春公主
,下嫁豆盧懷讓
萬春公主是李淵登基前最年幼的公主
。李淵攻入長安時,有個叫豆盧寬的梁泉縣令率眾前來歸降
。這位豆盧寬職位不高
,但身份高貴
,他是隋文帝楊堅的外甥。豆盧氏源于北魏慕容氏
,后改姓盧
。豆盧寬的主動歸降讓李淵很高興,當(dāng)即應(yīng)下兒女親家
,將萬春公主嫁給豆盧寬的兒子豆盧懷讓
,并賜封豆盧寬為芮國公。
7.七女房陵公主
,初嫁竇奉節(jié)
,改嫁賀蘭僧伽
與長廣公主的兒子楊豫之發(fā)生不倫之情的房陵公主出場了。房陵公主初封永嘉公主
,她出生于武德二年
,是李淵登基后的第一個女兒,被嫁給了竇奉節(jié)
。竇奉節(jié)跟竇誕一樣
,都是太穆竇皇后的娘家侄兒。
與皇家聯(lián)姻沒有給竇奉節(jié)帶來榮耀
,因為生性風(fēng)流的房陵公主給他戴了一頂綠油油的帽子
,更讓竇奉節(jié)難以啟齒的:房陵公主還是楊豫之的姨媽。竇奉節(jié)雖然用私刑殺了楊豫之
,但始終抬不起來頭
。估計李世民也嫌丟臉,干脆準許竇奉節(jié)與房陵公主離婚
。當(dāng)然
,堂堂公主也不能閑著,她改嫁了賀蘭僧伽
。
我們不大清楚出身貴族的賀蘭僧伽
,哪來的勇氣敢娶房陵公主。有史料說
,這位賀蘭大仙很超脫
,整天忙著跟李叔慎、杜善賢等人游獵
,根本不管自家后院有多綠
。或許賀蘭僧伽是為了家族的未來而自我犧牲吧
。房陵公主與賀蘭僧伽加有一子賀蘭尚同
,是章懷太子李賢的紅人。
8.八女九江公主
,下嫁執(zhí)失思力
九江公主是第一個嫁給突厥的李唐公主
,其丈夫執(zhí)失思力是突厥的一個部落酋長。武德九年
,李世民剛即位
,頡利可汗就率兵南下,一路攻打到渭河邊
,搞得長安人心惶惶
。執(zhí)失思力奉頡利之命覲見李世民,以窺探長安的虛實
,結(jié)果他被“不講理”的李世民扣押
,囚禁于門下省。后來李世民與頡利達成渭河之盟
,突厥退兵
,執(zhí)失思力被釋放。
貞觀三年
,李靖率軍滅了突厥
,頡利可汗被俘。執(zhí)失思力只好舉手投降
,并護送隋朝蕭皇后和隋煬帝的孫子楊政道歸唐
,被李世民封為左領(lǐng)軍將軍。此后執(zhí)失思力為大唐屢立戰(zhàn)功
,因此被賜婚尚九江公主
。終太宗一朝,執(zhí)失思力忠心耿耿
,功勛卓著
,只可惜高宗朝時,他卷入了房遺愛案件
,被流放嶲州
。
患難之際,九江公主表現(xiàn)出了難能可貴的精神
,她向高宗請求
,自廢封號以換取與執(zhí)失思力一同流放。剛到嶲州不久
,水土不服的九江公主就病逝了
。十年后執(zhí)失思力案件得到平反,九江公主重新獲得公主封號
。
9.九女廬陵公主
,下嫁喬師望
廬陵公主事跡不詳,駙馬喬師望追隨侯君集滅高昌國后
,被任命為第一任安西都護
。
10.十女南昌公主
,下嫁蘇勖
南昌公主在某些資料也被寫成“南康公主”,駙馬蘇勖是天策府“十八學(xué)士”之一
。蘇勖最杰出的成就是主持編撰了《括地志》
。
11.十一女安平公主,下嫁楊思敬
安平公主的附馬楊思敬
,是長廣公主的丈夫楊師道的侄子
,弘農(nóng)楊氏與李家關(guān)系千絲萬縷:楊雄生楊演、楊恭道
、楊師道和兩個女兒
,楊師道尚長廣公主,一女嫁李世民楊德妃)
,一女嫁豆盧寬
;楊演之子楊思敬尚安平公主,楊恭道之女嫁李世民
,豆盧寬與楊氏之女尚長沙公主
。你可以這樣記憶:李世民娶楊家姑侄;李家仁姐妹
,倆嫁楊家叔侄
,一嫁楊家外甥。
12.十二女淮南公主
,下嫁封言道
根據(jù)《大唐準南長公主墓志銘》記載
,淮南公主名李澄霞,出生于武德四年
,武周天授元年
,終年69歲。李澄霞是個琵琶演奏天才
,她三四歲就能彈奏
,五歲成曲,七歲就能熟練演奏
,讓李淵驚喜異常
。李澄霞18歲嫁給了封言道,封言道就是雙面人封德彝的兒子
。封德彝一直被李世民認為是自己安插在父親身邊的釘子
,事實上他卻通吃李建成和李世民哥倆。直到封德彝去世十六后
,他的真面貌才被揭露
。
13.十三女真定公主,下嫁崔恭禮
真定公主和駙馬崔恭禮的事跡都不詳
,人們從《崔器傳》才略微補充了一點他們的生平
。這位崔器就是《長安十二(時辰》中崔器的原型
,出身于清河崔氏,其曾祖就是崔恭禮
。崔恭禮是個大帥哥
,飲酒以斗量,且不醉
。
14.十四女衡陽公主,下嫁阿史那社爾
衡陽公主事跡不詳
,阿史那社爾是處羅可汗的次子
,頡利可汗的侄子。貞觀九年
,阿史那社爾率部內(nèi)附大唐
,被李世民任命為左驍衛(wèi)大將軍,并尚衡陽公主
。此后阿史那社爾為大唐東征西戰(zhàn)
,立下汗馬功勞。李世民駕崩時
,阿史那社爾請求殉葬
,被高宗李治禁止。
15.十五女丹陽公主
,下嫁薛萬徹
丹陽公主比薛萬徹至少小25歲
,所以應(yīng)該是續(xù)妻。薛萬徹原本是李建成的死黨
,在玄武門之變中他率軍突襲秦王府
,差點葬送李世民的勝利果實。后來尉遲敬德帶著李建成的頭顱給薛萬徹看
,薛萬徹的部下頓時喪失了斗志
,四散逃竄,他也逃亡南山避禍
。
李世民不計前嫌
,派人召回薛萬徹,從此這位猛將煥發(fā)了第二春
。薛萬徹哥仁都以勇猛著稱
,打起仗來不要命,要么大勝
,要么大敗
。李世民本也是猛將,所以很賞識薛萬徹
,將自己的妹妹嫁給了他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裳θf徹畢竟是糙哥,丹陽公主很不高興
,一連幾個月不肯“同席”
。席既指坐席,也指床
。
李世民知道后
,為了協(xié)調(diào)他們夫妻感情,與諸駙馬一起演了一場戲
。一天他令所有的附馬爺和公主一起入宮赴宴
,宴席間,李世民與薛萬徹比智力游戲
,又故意輸給薛萬徹
,眾駙馬們跟著狂贊薛萬徹。丹陽公主轉(zhuǎn)憂為喜:原來老薛粗皮糙肉下還是挺有內(nèi)涵的嘛
!于是夫妻倆勾肩搭背回家
。比較可惜的是,高宗時期
,薛萬徹卷入房遺愛謀反案被殺
。
16.十六女臨海公主,下嫁裴律師
臨海公主事跡不詳
,駙馬裴律師是大唐第一位宰相裴寂的兒子
。裴寂還有一個女兒,嫁給了李淵的第六子荊王李元景
。常樂公主的女兒趙氏
,嫁給了武則天與李治的第三子李顯。李治對常樂公主這位姑姑兼親家母一直禮遇有加
,本來和和睦睦的兩家人
,卻因武則天撕破了臉。
也搞不清楚武則天抽哪門子的瘋
,就不喜歡常樂公主母女
,于是她以趙氏對自己不恭為由,活活餓死了這個兒媳婦
。為了給女兒報仇
,常樂公主聯(lián)合越王李貞,高呼“宗社所托
,不舍生取義
,尚何須邪”,準備起兵反武。只可惜他們準備不足
,李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