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的嫡次子為何也沒能繼位
努爾哈赤的嫡次子為何也沒能繼位?感興趣的讀者和對百科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明朝萬歷十一年,努爾哈赤的發(fā)妻哈哈納扎青
,為其生下兒子代善
。在此之前
,哈哈納扎青已經(jīng)生了一兒一女
,所以代善是努爾哈赤的嫡次子。

此時的努爾哈赤還整日面臨著仇家的暗殺
,每當(dāng)仇家來襲
,哈哈納扎青便帶著幾個孩子躲起來。因此代善和哥哥褚英自小見慣了廝殺的場面
,令他們骨子里更加勇敢
。不過兄弟倆不同的是,長大之后
,褚英性格上比較躁烈
,而代善就比較溫和。
母親哈哈納扎青去世早
,褚英19歲就跟著父親上了戰(zhàn)場
,代善更是16歲就隨父親從征哈達(dá)部、輝發(fā)部
、葉赫部
,并且立下戰(zhàn)功,被封為貝勒
。努爾哈赤也很器重他
,只是上面還有個優(yōu)秀的哥哥褚英,因此后者一開始才是努爾哈赤認(rèn)定的繼承人
。
萬歷三十五年
,蜚悠城主策穆特黑前來歸順努爾哈赤,并請求建州派兵前去迎護(hù)其家眷和部眾
。努爾哈赤認(rèn)為此番任務(wù)重大
,便特地派了弟弟舒爾哈齊、長子褚英和次子代善前去
。
在行軍路上
,恰好遇到天有異象,舒爾哈齊覺得這不是好的征兆
,建議先退兵
。但代善兄弟倆不同意,他們鼓舞士兵道:
“吾父素善征討
,今雖在家
,吾二人領(lǐng)兵到此
,爾眾毋得愁懼?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瓲栁鹨源吮鵀槎?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天助我國之威,吾父英名夙著
,此戰(zhàn)必勝
。”
此話極大鼓舞了士氣
,士兵們紛紛表態(tài)
,愿意誓死效力。后來在對戰(zhàn)的時候
,褚英和代善各率領(lǐng)五百兵馬,分兩路夾擊敵軍
。褚英帶頭沖入敵營
,其氣勢嚇得敵軍紛紛逃竄,代善則是親自擒斬了敵方大將博克多
。
凱旋回師之后
,努爾哈赤以戰(zhàn)功賜號代善為“古英巴圖魯”,都知道“巴圖魯”在滿洲是勇士的意思
,而“古英”的意思則是“刀把頂上鑲釘?shù)拿弊予F”
,形容代善是鋼鐵般的勇士。
萬歷四十年
,大阿哥褚英與五大功臣
、四大貝勒矛盾激化,五大臣和四位貝勒聯(lián)合起來狀告褚英存在異心
。這里說明一下
,四大貝勒是指代善、阿敏
、莽古爾泰和皇太極
,其中阿敏是努爾哈赤的侄子,另外三位都是他親兒子
。由于之前褚英一直是繼承人身份
,所以他沒有位列四大貝勒之中,而是以代善為首
。
事情發(fā)生后
,努爾哈赤不得不將褚英幽禁起來,希望他能好好反省悔過
。但沒想到
,褚英不但不思悔改
,還變本加厲。于是在萬歷四十三年
,努爾哈赤下令將褚英處死
。
褚英失勢以后,代善因居長且戰(zhàn)功顯赫
,成為新的繼承人選
,不僅擁有正紅、鑲紅二旗
,還取代褚英代政
。之后的代善更加努力,因?yàn)樗蚋赣H證明
,自己會是最優(yōu)秀的繼承人
。
此后代善參與了撫順之戰(zhàn),在努爾哈赤有了退意時力勸其前進(jìn)
,結(jié)果取得大勝
。薩爾滸之戰(zhàn),代善身先士卒
,助后金取得此戰(zhàn)勝利
。當(dāng)努爾哈赤欲將朝鮮將卒趕盡殺絕時,代善出面阻止
,最終促成后金與朝鮮修好
。
其實(shí)代善此時的風(fēng)光,一點(diǎn)都不輸給當(dāng)年的褚英
,褚英目中無人
,而代善的人緣極好,大家都愿意擁護(hù)他
。既然如此
,為何他還是沒能繼承汗位呢?也就是說,他是因何被努爾哈赤放棄的?
代善的前兩個兒子岳托和碩托
,都是嫡福晉李佳氏所生
,但代善對他們母子三人十分苛刻。天命五年
,努爾哈赤下令要為貝勒們修建府邸
,可代善卻看到,兒子岳托的宅地比自己要好
,一下就不高興了
,便企圖霸占兒子的宅地。
同樣也是在這一年
,他的次子碩托因忍受不了父親虐待而離家出走
,有人就說他是想投靠明朝了
。代善不問緣由,便堅信碩托是叛徒
,三番五次請求努爾哈赤將其斬殺
。
努爾哈赤派人去徹查此事,結(jié)果得知是代善平日就苛待李佳氏母子三人
,對待其他兒子就很好
。努爾哈赤很是震怒,斥責(zé)代善也是他嫡妻所生
,讓其好好對比一下
,自己是如何待他的,而他又是如何對待岳托
、碩托的
。最終,努爾哈赤讓岳托兄弟倆與代善分家
,同時宣布廢掉代善的繼承人身份
。
代善害怕落得與褚英一樣的下場,便親手殺了受寵的繼妻
,并發(fā)誓不會記恨弟弟們和大臣,這才得到努爾哈赤的原諒
。雖然保不住繼承人的身份
,但代善仍然位居四大貝勒之首,有參與治理國政的資格
。
天命十一年
,努爾哈赤病逝,此時擁護(hù)代善繼位的呼聲還是很高的
,畢竟他最為年長
,且戰(zhàn)功赫赫,手中握有正紅
、鑲紅二旗
,也曾是繼承人選,如今也列為四大貝勒之首
,兒子們也個個都是能征善戰(zhàn)的勇士
。
但是在關(guān)鍵時刻,代善卻主動表示放棄競爭
,轉(zhuǎn)向支持弟弟皇太極繼位
。因?yàn)榇浦溃缃竦暮蠼鹫?quán)并不穩(wěn)定
,誰繼位都會面臨非常大的壓力
。尤其不管是誰繼位
,都要面臨其他兄弟的覬覦,他覺得自己沒能力在繼續(xù)發(fā)展后金的同時
,鎮(zhèn)壓住有野心的弟弟們
,所以干脆退出。
就這樣
,皇太極在眾人的擁護(hù)下繼位
,改年號為天聰。正如代善之前考慮的一樣
,雖然自己有擁立皇太極之功
,但后者繼位后,仍然對他心存忌憚
,所以代善但凡有一點(diǎn)差錯
,皇太極都會小題大做,趁機(jī)列出其一大堆罪名
。
沒辦法
,代善為了自保,只能一面自居臣僚
,一面不斷向皇太極表忠心
。就比如天聰九年,代善就帶頭勸皇太極登基為帝
,皇太極表面謙虛不受
,實(shí)際心中樂開了花。最終
,皇太極登基稱帝
,建國號大清,改元崇德
。代善因此被封和碩禮親王
,世襲罔替。
皇太極駕崩后
,儲君人選再次懸而未決
,其中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和皇太極長子豪格呼聲最高
。這次代善學(xué)聰明了
,他保持中立,誰也不擁護(hù)
。果然
,最終兩人都沒有坐上皇位,而是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繼位
,即順治帝
。
不過
,因?yàn)轫樦蔚勰暧祝髾?quán)握在攝政王多爾袞手中
,代善遭到排擠
,便干脆閑在家中養(yǎng)老。順治五年
,代善在自己的禮親王府中病逝
,享年66歲,朝廷專門為其立碑紀(jì)念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滴跫次缓螅焚n謚號為“烈”
。乾隆年間
,入祀賢王祠,后來又與多爾袞
、豪格等人一同配享太廟
。
可見代善的結(jié)局,簡直與同母哥哥褚英大不相同
,褚英落得慘死
,代善卻安享晚年,更是名留青史
。代善得到一個好的結(jié)局
,那么其八個兒子結(jié)局如何,是誰承襲了他的親王爵位呢?
長子岳托
,前面已經(jīng)提過了
,早年便跟隨祖父努爾哈赤征戰(zhàn)
,皇太極稱帝后
,將其封為和碩成親王,主管兵部
,足見岳托的能力
,以及皇太極對他的信任。不過因?yàn)槠湫郧楣⒅?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后來得罪皇太極
,被降為貝勒。崇德四年
,岳托因天花去世
,時年40歲,追封為克勤郡王
。乾隆年間入祀賢王祠
,配享太廟
,其郡王爵位世襲罔替,成功與父親一樣躋身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
。
次子碩托
,早期因?yàn)閼?zhàn)功授為貝勒,后來得罪皇太極被降為固山貝子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侍珮O駕崩后,碩托密謀打算擁立多爾袞為帝
,事發(fā)之后被削爵處死
,并廢黜宗室資格,算是下場極慘的一個了
,終年43歲
。
三子薩哈廉,早年因戰(zhàn)功封為貝勒
,后來也和父親一起擁立皇太極繼位
。薩哈廉對皇太極很是忠心,所以得到重用
。崇德五年
,薩哈廉病重,皇太極打算封他為多羅郡王
,結(jié)果不久薩哈廉就病逝了
,年僅33歲,皇太極就直接追封其為和碩穎親王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滴醭分u“毅”,乾隆朝入祀賢王祠
。
四子瓦克達(dá)
,順治元年隨多爾袞入關(guān),之后憑借戰(zhàn)功一路晉封至郡王
,可惜后來受別人牽連被罷官
。順治九年去世,享年46歲
,后追謚為“襄”
。
五子巴喇瑪,23歲就去世了
,無子女
,也沒有爵位。
六子瑪占,起初跟隨多鐸阻擊明軍
,因功被封為輔國公
。崇德三年,于軍中逝世
,年僅26歲
,一生無子。
七子滿達(dá)海
,起初封為輔國公
,入關(guān)后晉封貝子。順治六年
,滿達(dá)海承襲父親代善的親王爵位
,賜“巽親王”,執(zhí)掌吏部
。不過順治九年
,滿達(dá)海就去世了,時年30歲
,謚號“簡”
。順治十六年,滿達(dá)海遭追責(zé)侵占多爾袞財物
,追降為貝勒
。另外,他去世后
,原本兒子常阿岱承襲了親王爵位
,但滿達(dá)海被追責(zé)后,常阿岱也被降為貝勒
,代善的親王爵位則由常阿岱堂弟杰書(代善第八子祜塞之子)承襲
。
八子祜塞,順治二年封為鎮(zhèn)國公
,但是順治三年就去世了
,年僅18歲,追封為惠順親王
,由次子精濟(jì)襲爵
。順治十六年
,因其七哥滿達(dá)海被追責(zé)
,兒子杰書承襲代善的親王爵位,改封為康親王。此后,親王爵位就在這一脈承襲下去
。清朝最后一代禮親王為世鐸
,是代善的九世孫
,民國時期還承襲了三代
。
可見代善八個兒子中
,只有次子碩托的結(jié)局最為悲慘
,這是站錯隊的后果
,其余的都是善終
。在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中,有三個都是代善一家(分別是禮親王代善
、代善之子克勤郡王岳托
、代善之孫順承郡王勒克德渾),世襲罔替至民國時期
,除了皇帝一脈
,堪稱愛新覺羅氏最為顯赫的一支。
努爾哈赤為何不傳位給多爾袞?
因?yàn)榕瑺柟嗳ナ乐畷r,多爾袞的年齡與勢力都還比較弱
,不足以堪當(dāng)重任
。而皇太極卻恰恰相反,他的雄心和勢力都能讓后金在他的帶領(lǐng)下更上一層樓
。
稱努爾哈赤選擇多爾袞為繼承人
,主要是以朝鮮史料為依據(jù)。日本人稻葉君山在《清朝全史》中
,引用朝鮮人李肯翊《然藜室記述》內(nèi)容:就朝鮮所聞
,則太祖臨死時謂貴永介曰:九王當(dāng)立而年幼,汝攝位后
,可傳九王也
。貴永介為代善,洪太氏為皇太極
。而九王
,朝鮮人對多爾袞的稱呼。
擴(kuò)展資料:
皇太極在更定官制時
,便把六部之首的吏部交給多爾袞統(tǒng)攝
。根據(jù)他的舉薦,皇太極將希福
、范文程
、鮑承先、剛林等文臣分別升遷
,利用他們的才智治國
。根據(jù)他的建議,皇太極又對政府機(jī)構(gòu)作了重大改革,確定了八衙官制
。此外
,文臣武將的襲承升降、甚至管理各部的王公貴胄也要經(jīng)他之手任命
。在統(tǒng)轄六部的過程中
,多爾袞鍛煉了自己的行政管理能力,為他后來的攝政準(zhǔn)備了條件
。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愛新覺羅·多爾袞
努爾哈赤死后其實(shí)沒有冊立繼承人,為何皇太極脫穎而出?
因?yàn)榛侍珮O當(dāng)時是正黃旗旗主,并且皇太極還有很多軍功,他與其他滿清的貴族關(guān)系非常好,得到了他們在支持,所以在努爾哈赤去世后沒有冊立繼承人的前提下
,皇太極被滿清貴族們擁護(hù)而登基為帝
。
努爾哈赤一生有很多兒子,而且他的兒子們都很優(yōu)秀
,當(dāng)時努爾哈赤晚年最喜愛的一個皇子便是多爾袞
,可惜當(dāng)時多爾袞才14歲,努爾哈赤死的時候
,還沒來得及將他立為太子
,不過多爾袞的母親是努爾哈赤當(dāng)時的大妃,按道理來說
,多爾袞會是帝位最合適的繼承人
,可是當(dāng)努爾哈赤去世的時候,皇太極等人進(jìn)入后宮之后逼著多爾袞的母親殉葬了努爾哈赤之后
,
皇太極便被眾人擁護(hù)為帝了,多爾袞也就失去了登基為帝的機(jī)會。
皇太極之所以可以順利登基為 帝,靠的就是滿清貴族的支持,而且當(dāng)時后金政權(quán)還是帝王與滿清貴族共治的制度,所以帝王的皇權(quán)很弱
,
所以皇太極因?yàn)樽约旱囊簧姽υ跐M清貴族面前威望很高,再加上當(dāng)時他是四大貝勒之一,又是正黃旗的旗主 ,手下又有兵
,而且他還是皇子,所以皇太極才會在被眾人擁護(hù)登基為帝
。
可是多爾袞當(dāng)時年紀(jì)小不說
,而且他唯一的指望便是他的生母,他的生母阿巴亥是努爾哈赤的大妃也就是正妻
,所以只要他的生母在世他也是有希望爭奪帝位的
,
可是皇太極他們動作太快,努爾哈赤剛剛?cè)ナ?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便逼著阿巴亥殉葬
,所以最后皇太極便在爭奪帝位中勝出。
努爾哈赤死后,為何是皇太極而不是多爾袞繼承了汗位呢?
1626年
,即后金天命十一年,農(nóng)歷八月十一
,清朝的奠基人努爾哈赤走到了生命的終點(diǎn)
,享年68歲。在努爾哈赤死后
,他的汗位由第八子皇太極繼承
,即清太宗。其實(shí)努爾哈赤子嗣眾多
,一共有16個兒子
,那么為何由皇太極即位呢?一直以來
,許多人都認(rèn)為皇太極是篡位者
,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人們認(rèn)為努爾哈赤在生前已經(jīng)確立汗位的繼承人
,他就是第十四子多爾袞
!努爾哈赤死后,皇太極逼迫多爾袞的母親
、大妃阿巴亥殉死
,從而謀奪汗位的。
原來努爾哈赤確實(shí)立過繼承人
,他們分別是長子褚英
、次子代善?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墒呛髞?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兩人都被努爾哈赤廢黜
,長子褚英還被殺死。在處理完代善后
,努爾哈赤再也沒有立過繼承人
,還是采取了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的制度,其中以四大貝勒為主
。四大貝勒分別是代善
、阿敏、莽古爾泰
、皇太極
。
1622年,努爾哈赤召集諸子
,進(jìn)行訓(xùn)誡
,明確提出了選擇汗位繼承人的方法,那就是由諸王貝勒們推舉
,而且這種制度還要延續(xù)下去
。所以在努爾哈赤死的那天,就開始討論汗位繼承人的問題
。最優(yōu)先的自然是四大貝勒
,其中阿敏最先被排除,因?yàn)樗桥瑺柟嗟闹蹲印?/p>
代善雖然資格老
,地位高
,但他畢竟被努爾哈赤廢黜過,所以也被排除
。三貝勒莽古爾泰有勇無謀
,行事粗魯,也得不到眾人的擁護(hù)
。那么四貝勒皇太極有哪些優(yōu)勢呢
?首先,他手中握有兩個旗的兵力
,實(shí)力雄厚
;其次,皇太極智勇兼?zhèn)?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屢立?zhàn)功
,因此威望很高。無論是軍事才能
,還是政治素質(zhì)
,皇太極都高于其他人。
那么為什么不是多爾袞呢
?此時的多爾袞年僅15歲
,不僅沒有什么威望
,而且手中沒有足夠的實(shí)力。
努爾哈赤一直推行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
,此時后金外有強(qiáng)敵
,他怎么可能將汗位交給一個毫無政治經(jīng)驗(yàn)的男孩呢?努爾哈赤死后
,代善的長子岳托
、第三子薩哈廉向父親提議擁立皇太極
。
第二天
,在推舉大會上,代善將自己的主張說了出來
,得到了阿敏
、莽古爾泰等諸貝勒,眾人一致通過
。到了九月初二
,皇太極帶領(lǐng)諸貝勒對天盟誓,明確表示自己的汗位是由眾人推舉的
,他要繼續(xù)遵行共議國政的制度
。所以后金出現(xiàn)一個非常其他的現(xiàn)象,在舉行朝會時
,皇太極與?三大貝勒
,俱南面而坐?。
努爾哈赤有16個兒子,為何后金貴族卻一致?lián)碜o(hù)皇太極繼位?
努爾哈赤有16個兒子
,各有各的風(fēng)格,雖然皇太極以及多爾袞是其中的佼佼者
,但不見得其他人就一無是處
,主要是這兩位一個做了皇帝,一個因?yàn)楹髞碚莆哲姍?quán)權(quán)勢大罷了
。
努爾哈赤時期
,后金還沒有形成自己的繼承制度,也并非中原王朝的嫡長子繼承制
,所以從出生上決定不了接班人的選擇
,當(dāng)時主要還是汗位推選制度。
很多人說皇太極之所以登基
,其實(shí)是努爾哈赤指定的
,這個還不是這樣
,努爾哈赤并沒有規(guī)定下一任大汗的人選。
皇太極之所以能夠順利登基
,其實(shí)是諸位貝勒推舉才繼承汗位的
。
那么問題來了,努爾哈赤16個兒子
,為何后金貴族卻一致?lián)碜o(hù)皇太極繼位
?
努爾哈赤確實(shí)有16個兒子,但是他們的年紀(jì)差距都很大
。有的早已在努爾哈赤之前就去世了
,還有的年紀(jì)很小,根本沒有什么競爭力
。
在努爾哈赤在世的時候
,四大貝勒在后金政權(quán)中實(shí)力最大,即大貝勒為代善
,二貝勒為阿敏
,三貝勒為莽古爾泰和四貝勒皇太極。
可以說這四人在很大程度上就能決定接班人的人選
。
代善是努爾哈赤次子
,在老大死后,他是最大的嫡子了
。他性格寬厚
,深得眾心,而且軍功多
、權(quán)勢大
。他是讓人放心的繼承人選,努爾哈赤也曾表示過要他繼承的意愿
。
但他卻傳出了巨大的丑聞
,有人舉報阿巴亥和代善有私情,先不說真假
,這種事一經(jīng)傳出
,就很難讓人不信。再說
,代善還有一個問題
,他對自己的幾個兒子待遇非常不同,尤其是老二
,他非常不喜歡
,甚至幾次要將自己的親生兒子碩托置于死地。代善的種種行為
,讓努爾哈赤最終放棄了他
。
代善做不了大汗
,那么就要選擇一個有實(shí)力的人,他也是皇太極最有利的支持者
。
二貝勒阿敏是皇太極的堂兄
,他的父親舒爾哈齊。就算他實(shí)力再強(qiáng)
,恐怕在努爾哈赤的眾多兒子當(dāng)中也不會選擇他作為接班人
。再說,他的父親是有罪的
,他也麻煩不少
,能夠成為四大貝勒之一已屬萬幸了。
三貝勒莽古爾泰是努爾哈赤的第五個兒子
,他也是唯一與皇太極能夠一爭高下的人了
。他的功勞也不少
,年紀(jì)也合適
。可是他有勇無謀
,這是與皇太極能力的比較
。
最關(guān)鍵的是他親手殺死了自己的母親,這樣大逆不道
,不得不讓很多人考慮一下
。所以他的支持者是不多的。
很多人說多爾袞也應(yīng)該是有利的競爭者
。但其實(shí)他當(dāng)時才15歲
。雖然努爾哈赤溺愛他,可溺愛不見得就要讓他接班
,多爾袞至少在當(dāng)時是毫無競爭力的
。?
雖然多爾袞的同母兄弟實(shí)力上來了,但是就算不是皇太極
,也絕對不會是多爾袞接班
。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8179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