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做的最錯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就是不聽天啟的告誡一定要殺魏忠賢
明朝是由漢族所建立的最后一個封建王朝
天啟皇帝朱由校是明朝的第15位皇帝,也是一位被稱為”木匠“皇帝的人
1627年
天啟臨終前曾告誡崇禎
1644年
,大明王朝走到了盡頭,這正是崇禎繼位的第17年,也是在這個年頭,崇禎終于明白了哥哥天啟不讓殺魏忠賢的原因,而他因籌款救國未果,在煤山自殺,留下著名遺言“諸臣誤我”。我們從大多數(shù)的史實來看,明末時期
,魏忠賢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奸臣,他大肆貪污享受,提撥無能之人,將朝政搞得是烏煙瘴氣,而崇禎,則是一個有能力,但是生不逢時的皇帝,他出生時,明朝大勢已定,他本身能力出眾,但終究無法力挽狂瀾,背了滅國的黑鍋東林黨人在明末時期,并非全部都是忠君愛國的人
東林黨人與魏忠賢的閹黨水火不相容,今天你殺我一個
,我明天滅你一對,這是常態(tài),當(dāng)時的明朝,內(nèi)憂外患,這些朝廷大臣整天忙著整人,明朝豈會不亡?在天啟的默許下
,魏忠賢掌握朝中大權(quán),將東林黨人打壓的非常低,那個時候的東林黨人簡直是無處可去,而崇禎一繼位,支持東林黨,將閹黨全部干掉,還逼迫魏忠賢自殺,我們都知道,”負心多是讀書人“這句話是有道理的,東林黨人掌了權(quán),第一個便是報復(fù),他們面對對手,就算他不是閹黨,也要把他列為閹黨,最終,使得朝廷所有大權(quán)被東林黨人掌握。東林黨人得權(quán),也不是不辦事
,確實是辦,但是大多數(shù)人當(dāng)時已經(jīng)有了私心,他們并不為國家著相,而是滿足自己,崇禎在位,國庫空虛,連前線士兵的俸祿都發(fā)不出來,李自成攻到北京,在京城的官員中搜出白銀7000萬兩,當(dāng)時崇禎年間,國庫一年的收成才400萬兩,這難道不是滅國之兆?崇禎臨死前或許也明白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820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