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百科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大臣上朝要是沒帶笏板會發(fā)生什么事情?歷史上就發(fā)生過這樣的事情
明朝崇禎年間
不久后
不巧這事被一直關(guān)注他的董令矩知道了
一晃幾年過去
,在一個中秋之夜,董令矩邀請宋千敏一家喝酒賞月,酒過三巡后,董令矩提出了一個要求心有靈犀的宋千敏知道好友的心意
董令矩伸出一個指頭
董令矩哈哈大笑,“一文!”
就這樣
,宋千敏用半截笏板機(jī)智地救了好友一命,好友又慷慨地回贈給他一座精致的房舍。兩人的故事,留下千古佳話。那么
,“笏”是什么?為何朝臣上朝,手里要拿著這么一塊板子呢?“笏”也叫“笏板”或“朝笏”
,是指古代朝臣在在上朝時手持的狹長板子。3000多年前的商周時期
,朝中就有了笏,它是大臣覲見皇帝時必帶之物,一直沿用至明末清初時,才逐漸廢除。笏上窄下寬,有一定的彎曲度。它具體的尺寸,在《禮記》中有這樣的記載:“笏長兩尺六寸,中寬三寸?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卑凑找怀叽蠹s相當(dāng)于20厘米來計算,笏大約長50厘米,寬5厘米。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8220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國古人禿頭怎么辦古代有假發(f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