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
趙佶先后被封為遂寧王
、端王。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時無子,太后向氏于同月立趙佶為帝,次年改年號“建中靖國”。佶在位期間追求奢靡、政治腐敗、外交不力,以致民怨四起并埋下北宋靖康年間亡國的禍根。但趙佶在書法繪畫等藝術(shù)領(lǐng)域天賦非凡,獨創(chuàng)“瘦金體”書法,《芙蓉錦雞圖》《池塘秋晚圖》等都是傳世名作。靖康之變后趙佶被俘北上,1135年死于五國城,廟號徽宗。 南宋紹興十二年(1142年)三月,棺槨被迎回南宋,葬于紹興永佑陵。人物評價
章惇:端王(指趙佶)輕佻
,不可君天下。《宋史》:跡徽宗失國之由
,非若晉惠之愚、孫皓之暴,亦非有曹、馬之篡奪《書史會要》:徽宗行草正書,筆勢勁逸
,初學(xué)薛稷,變其法度,自號瘦金書,意度天成,非可以形跡求也。脫脫:宋徽宗諸事皆能
,獨不能為君耳!于慎行:宋徽宗時
,立書據(jù)明人《良齋雜說》記載:李后主亡國,最為可憐
1964年3月24日,毛澤東在一次談話評點知識分子型皇帝說:可不要看不起老粗
軼事典故
青樓天子
隨著年齡的增長
,趙佶迷戀聲色犬馬,游戲踢球更是他的拿手好戲。趙佶身邊有一名叫春蘭的侍女,花容月貌,又精通文墨,是向太后特意送給他的,后來逐漸變成了他的玩物。但趙佶并不滿足,他以親王之尊內(nèi)侍楊戩在徽宗面前夸耀另一劉氏有傾國傾城之貌,不亞于王昭君
盡管后宮粉黛三千
交好王詵
趙佶結(jié)交了一批與他臭味相投的朋友。他的摯友王詵
趙佶對王詵如此大方
,王詵自然投桃報李后宮生活
徽宗17歲成婚,娶德州刺史王藻之女
,即位后,冊王氏為皇后。王皇后相貌平平,生性儉約,不會取悅徽宗,雖為正宮,但并不得寵。此時,徽宗寵幸的是鄭、王二貴妃,二人本是向太后宮中的押班(內(nèi)侍官名),生得眉清目秀,又善言辭?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三次河清
三國時期曹魏李康《運命論》:“夫黃河清而圣人生
在黃河中下游
,河水也有短時間變清的時候,即史書中作為祥瑞記下的“河清”,并不是五百年乃至一千年才一遇。據(jù)地質(zhì)學(xué)史專家李鄂榮先生考證,中國歷史上的“河清”,有記載可查的便有43次,首見于漢桓帝延熹八年(165年),如從此時起算,平均不到40年就有一次根據(jù)《宋史》,宋徽宗在位年間的三次“河清”
大觀元年(1107年)“乾寧軍言黃河清
可是立碑后僅僅15年
出題作畫
宋徽宗還親自出題
趙佶曾用“深山藏古寺”為題來考畫院學(xué)生。第一個學(xué)生畫了整個寺院
收藏名畫
著名的《清明上河圖》
列子修道九年之后
因家中貧窮,常常吃不飽肚子
一年后,鄭國發(fā)生變亂
,子陽被殺,其黨眾多被株連致死,御寇得以安然無恙。這樣的列子遺事至今鄭州民間還在流傳,康熙三十二年《鄭州志》也記載了這個故事。列子貴虛尚玄
“至人之用心若鏡
,不將不迎,應(yīng)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故智之所貴
,存我為貴;力之所賤,侵物為賤。然身非我有也,既生,不得不全之?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天地無全功
,圣人無全能,萬物無全用?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不逆命
,何羨壽?不矜貴,何羨名?不要勢,何羨位?不貪富,何羨貨?”“五情好惡,四體安危
,世事苦樂,古猶今也,人猶我也。人人相猶,損一秋豪而利人,悉天下以奉天下人?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憂苦犯性,逸樂順性
“天哺育眾生但不能承載萬物,地承載萬物但不能施行教化
,圣人施行教化但不能違背事物的本性,事物的本性被規(guī)定后就不能超越各自的地位?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善為化者
,其道密庸,其功同人。五帝之德,三王之功,未必盡智勇之力,或由化而成。孰測之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8298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