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的軍事制度有什么優(yōu)點?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
晉朝的軍事制度沿襲曹魏
,采用世兵制西晉軍隊分為中軍、外軍和州郡兵
外軍為中央直轄的各州都督所統(tǒng)率的軍隊,都督一般由征
司馬炎頒布封國制,諸王分封郡國
西晉兵制
世兵制
世兵制的誕生
,是一個逐漸演變的過程。演變的第一步,是從兩漢的征兵制,過渡到漢末的多種集兵方式。這種募征來的兵三國鼎立期間
在東吳,同世兵制配套
,還實行世襲領兵制。規(guī)定將領享有領兵權,并且代代相傳,將領死后,子弟接替統(tǒng)領父兄故兵。由長子、長孫世襲;無子,由弟繼承;子弟幼弱,或有罪,經(jīng)吳主指定,由別人暫為代領,一旦子弟長大或有罪赦免,經(jīng)吳主批準,即歸還故兵。世襲領兵制使兵將結合空前緊密,并促進部隊戰(zhàn)隊力的提高。北府軍
北府軍,又名北府兵
,是中國東晉時謝玄主持創(chuàng)立的一支軍隊,一開始權力幾乎只屬于陳郡謝氏家族,后數(shù)度易主,并成為南朝軍隊主力。東晉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年),由于前秦已一統(tǒng)北部中國
,東晉王朝受到空前的軍事壓力,因此詔求良將鎮(zhèn)御北方。當時的權臣謝安遂任命其侄子謝玄應舉。朝廷任命謝玄為建武將軍其時廣陵和京口聚居著大量逃避北方戰(zhàn)亂而來的流民
,謝玄到任后,在這些人中選拔驍勇士卒如劉牢之等,建立了一支軍隊,太元四年(379年),謝玄改鎮(zhèn)京口,因為當時京口又名北府,故而其軍得名北府兵。太元八年(383年),北府軍在淝水之戰(zhàn)中一舉擊敗前秦大軍
,乘勢追擊,劉牢之一度追到鄴,北府軍從此一戰(zhàn),史上留名。太元十二年(387年),謝玄被解除了北府軍的領導權,司馬恬、王恭先后代之,北府軍軍閥化。晉安帝隆安元年(397年)
,王恭率北府軍起兵反晉,次年劉牢之殺之,代之為北府軍領袖。此后北府軍主要致力于鎮(zhèn)壓孫恩、盧循的天師道起義軍。晉安帝元興元年(402年),北府軍奉命征討在荊州割據(jù)的桓玄,劉牢之隨即投降桓玄,桓玄稱帝后削減劉牢之兵權,劉牢之意圖起兵對抗桓玄,然由于投降桓玄早已喪失人心,眾叛親離下自殺元興三年(404年),原北府軍參軍劉裕率余部在京口起兵反抗桓玄
兵制建設
西晉是世兵制的全盛時期
軍隊的主要兵種是步兵
,其次有騎兵和水軍。武器由政府統(tǒng)一供給。國家建武庫貯備兵器。中央設衛(wèi)尉總管武庫和冶鑄事宜。軍隊的糧食和布帛也由政府統(tǒng)一供給和管理。特點:世族政治
,政治制度由漢代的三公九卿制走向晉朝的三省制。魏晉南北朝時期長時間南北對峙,使得南北雙方都注意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揚長避短,力圖在南北抗爭中戰(zhàn)勝對方,從而促進了軍事制度的發(fā)展和進步?
魏晉南北朝沿東漢軍制,在繼承前代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如曹操依法治軍?諸葛亮演練八陣圖?孫權的世襲領兵制?劉宋為訓練士兵專修的宣武場等,都在軍史長河中留下了重要的一頁?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832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