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北宋
,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隴右都護府建立的背景
隴右都護府是北宋設(shè)置于河湟沿邊的軍事機構(gòu)
。北宋在哲宗
、徽宗兩次進入河湟之地
。最終在宋徽宗崇寧三年四月,建隴右都護
,以知西寧州兼領(lǐng)
。此后攻滅黃頭回鶻,把隴右都護府的管轄地域延伸到西域的邊緣
。其實就是貼著河西走廊南沿
,現(xiàn)在的青海和甘肅的一部分一直延伸到西藏和新疆的結(jié)合部
。

隴右都護府的建立始于宋神宗
,神宗決心一改前朝歷代皇帝消極軟弱的外交策略
。希望以開疆拓土的秦皇漢武為榜樣,徹底改變宋朝積貧積弱的現(xiàn)實
。也因為此才任用王安石變法積累財富后才滅吐蕃角廝羅政權(quán)
,收復(fù)河湟之地;五路攻伐夏,西夏差點被滅國
。這就是河湟開邊
,大宋隴右都護府的來源(可惜神宗三十多歲英年早逝,否則也不會到到徽宗欽宗就亡國)
。用南宋史學(xué)家南宋李心傳所言就是:
“神宗始用師于西方
,歷哲宗、徽宗
,遂漸奪橫山之地
,又傍取熙河湟鄯以制之?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隴右都護府對西部各國的影響
既然大宋把觸手伸到了西北
,那么這個存在了20多年的隴右都護府對周邊的西夏、吐蕃
、回鶻各國都有哪些影響呢?
西夏
北宋本來就和西夏是仇敵
,西夏的建立可以說是在北宋多次失敗的基礎(chǔ)上建立起來的。而在宋神宗時期
,擔(dān)任攻取河湟的是《平戎策》的作者大臣王韶
。正是他詳論取西夏之略,其大意為奪取西夏左廂橫山之地
,切斷西夏賴以生存的右臂
,傍取熙河湟鄯之地,隔絕西夏與吐蕃的聯(lián)系
,從右翼邊境壓迫西夏
,徹底解決西夏威脅,消除西部邊患
。
看到?jīng)]有
,依照王韶的觀點攻取河湟建立隴右僅僅是滅西夏的一個步驟。最后的重點肯定是平定西北
,滅掉西夏
。這就讓西夏陷入了北宋的東和南兩個方向的包夾。原來西夏還可額以憑借賀蘭山脈作為天險和北宋對峙,但是如果兩個方向用兵對于人口基數(shù)本來就少的西夏是個嚴(yán)峻的考驗
。
所以西夏的就是在自救的同時
,采用圍魏救趙的策略。一方面聯(lián)系遼國對北宋施壓減輕自己的壓力;另一方面聯(lián)系吐蕃諸部陳曉厲害
,和西夏一起從南北兩面包夾北宋
。
吐蕃
吐蕃自從末代贊普被殺后作為統(tǒng)一的高原政權(quán)就不復(fù)存在了。而生于997年唃廝啰是吐蕃亞隴覺阿王系的后裔
,這么算先來也算是吐蕃贊普的后裔
。當(dāng)時,吐蕃國勢早已衰微
。西藏本土
,四分五裂;河隴一帶更是族種分散,無復(fù)統(tǒng)一
。而河西地區(qū)的黨項人逐漸強大起來,他們殺掉吐蕃西涼六谷部領(lǐng)袖潘羅支
。河隴吐蕃大有被西夏軍隊吞食的危險
,形勢十分緊迫。
唃廝啰作為名義上吐蕃贊普
,慢慢親政后建立角廝羅吐蕃政權(quán)
。吐蕃獨自對付處于上升期的黨項有點力不從心,所以角廝羅很容易就把目光投到了鄰居北宋身上
。他采取的措施正是聯(lián)宋抗夏
。
角廝羅去世后,三子董氈繼位仍然采取聯(lián)宋抗夏的方針被北宋冊封為武威郡王
。但是董氈去世后
,養(yǎng)子阿里骨篡奪了政權(quán)并改變了聯(lián)宋抗夏的國策反而與西夏聯(lián)手攻打北宋。這才讓北宋惱火后征伐青塘
,最后滅國后建立隴右都護府
。
當(dāng)隴右都護府建立后,吐蕃與西夏不再接壤自然也感覺不到黨項的威脅
。反而是北宋滅到吐蕃角廝羅政權(quán)對北宋不再友好
。所以當(dāng)西夏聯(lián)絡(luò)吐蕃攻擊北宋的時候,吐蕃也有意動
。
高昌回鶻
、喀喇汗國
高昌回鶻、喀喇汗國以及被西夏滅掉的甘州回鶻和沙州回鶻其實都脫胎于唐朝時期的草原霸主回鶻政權(quán)
。當(dāng)回鶻被新的草原霸主黠戛斯擊敗后部落紛紛離開草原進入西域地區(qū)建立各部政權(quán)形成的各個回鶻政權(quán)
。
黨項崛起后先后滅掉甘州回鶻和沙州回鶻占據(jù)了河西走廊建立起了西夏政權(quán),所以說回鶻和西夏是有仇的。同時西夏再往西就是高昌回鶻
,這個政權(quán)讓西夏吃盡了苦頭再也無法向西擴張
。西夏只能把重點放到東方的遼和宋兩個龐然大物身上。所以即使北宋建立的隴右都護府
,也無力對高昌回鶻和喀喇汗國造成什么威脅
。所以它們對誰占據(jù)這里沒有疑問,只要沒有影響它們就好
。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842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