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溫:最能代表魏晉風(fēng)骨的男人
,一代英雄又怎會落得遺臭萬年?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桓溫要去攻打蜀國
,讓原本的一代英雄落得遺臭萬年的下場.png" />
桓溫急忙把大軍后退三里多地,一直撤到地勢開闊處才排兵列陣
桓溫這時已經(jīng)到了彭模(今彭山東南、岷江東岸)
,他的部下都建議兵分兩路進攻。唯有謀士袁喬認(rèn)為,兵分兩路,不好配合,如果有一路敗了,剩下一路孤軍深入,也不會有結(jié)果。不如全軍攜三糧,輕裝齊進,以示必勝之心。將士必一鼓作氣,拿下成都這時李福因攻不下彭模也已經(jīng)退回成都
,李勢城中尚有三萬兵馬,軍事力量也不弱。于是下令所有軍隊出擊,與晉軍在成都西南的笮橋大戰(zhàn),竟然打敗了桓溫的突擊部隊,參軍龔護戰(zhàn)死,一直跑在前面的桓溫也被流箭射中胯下所騎的馬。晉軍恐慌,便想退后,這時袁喬命鼓手猛擊戰(zhàn)鼓,并力催后邊的士卒奮力向前,晉軍遂拼了命地向前沖,又把蜀軍擊敗,一直攻入城中。李勢帶著殘兵逃出成都,逃出不久后,又回到成都。這回不是反攻成都,而向桓溫投降。東晉永和三年(347)三月
尚書左丞荀蕤等人都對桓溫的權(quán)勢有所擔(dān)心
桓溫一個被人們誤讀了千年的血性真英雄
皇帝的女婿,公主的老公,這樣的驕人地位,足以讓東晉朝的每一個人艷羨不已
本篇系精讀中國史連載170
,《兩晉南北朝史話》連載13(點擊藍字可查看上篇),歡迎收看。晉明帝司馬紹有一代明主的資質(zhì)
,可惜運氣不佳,在位三年就去世了,年僅27歲。司馬紹早死,五歲的皇太子司馬衍即位
,是為晉成帝。權(quán)力是每個人都不能拒絕的。不久,太后庾文君命其兄長庾亮,與王導(dǎo)、卞壸共同輔佐朝政,但因太后緣故,庾亮得以把持朝政。王導(dǎo)不與其一般見識
,主動退讓后 01 蘇峻 庾亮經(jīng)過一番合計 蘇峻本就是靠軍隊起家 蘇峻成功控制建康城后,封自己為驃騎將軍 最后 蘇峻之亂被平定以后,東晉朝廷暫時轉(zhuǎn)危為安 咸康六年(340) 在內(nèi)外矛盾的牽制下 02 永和元年(345) 桓溫娶晉明帝女兒南康長公主,拜駙馬都尉 桓溫一生最主要的活動,是發(fā)動了三次頗具規(guī)模和成效的北伐 桓溫到荊州后 桓溫見到當(dāng)時北方動亂,多次上疏請求北伐 桓溫共進行了三次北伐 第一次伐前秦開國君主 苻健 在北方人民的支援下 第二次伐羌人姚襄。 永和十二年(356) 升平五年(361) 但是東晉在江南統(tǒng)治已經(jīng)近50年 第三次伐前燕慕容氏。 興寧元年(363),桓溫加都督中外諸軍事 太和四年(369) 桓溫終因幾面受敵 03、密謀篡權(quán) 桓溫在第三次北伐前后,由于權(quán)力越來越大 參軍郗超獻計說:“要提高威信 桓溫覺得此話有理 桓溫本來希望簡文帝把皇位禪讓給他 寧康元年(373) 但其子桓玄卻還是忍不住 04、桓玄稱帝 桓玄是桓溫的庶子 晉安帝隆安元年(397年),尚書仆射王國寶 桓玄知道王恭面對王國寶亂政有憂國之言,故此勸說殷仲堪起兵討伐王國寶 397年 司馬元顯掌握權(quán)力后不久就發(fā)現(xiàn)權(quán)力的可愛,第一個念頭就是排除老爹 402年,司馬元顯21歲 桓玄正求之不得,立即率大軍順長江東下 桓玄以征服者姿態(tài)進入建康(江蘇南京) 可是桓玄的頭腦不能跟他的野心配合 劉裕是一個江南人,他是家庭貧寒的中級軍官 白癡皇帝司馬德宗復(fù)辟,寒門出身的劉裕掌握大權(quán)。 本文內(nèi)容編選自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中國讀本《經(jīng)典中國通史》之《兩晉南北朝史話》 《經(jīng)典中國通史》全套共有16本 這套書是由十多位出生于上世紀(jì)上半葉的老一輩 歷史 學(xué)家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8462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