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統(tǒng)一天下
隆中對的提出使劉備的事業(yè)有了轉機
,興復漢室成為可能。但也應看到該路線的缺陷:第一,隆中路線與孫權集團的戰(zhàn)略方針大相徑庭,加上劉表與孫權有殺父之仇,所以孫權是要吞并荊州而不是聯(lián)合荊州。劉備寄人籬下無立足之地,沒有聯(lián)吳資本,所以赤壁之戰(zhàn)前,隆中路線只不過是劉備集團的單相思,當時并沒出現(xiàn)孫劉聯(lián)盟的政治氣候,隆中路線能否實現(xiàn),有待天下之變但老謀深算的曹操是不允許劉備從容占有荊州的
鼎足三分的目的是建立兩路北伐基地,“興復漢室
,還于舊都”。公元219年劉備取得了漢中,又奪得上庸,關羽北伐,威震荊襄。正當隆中路線順利發(fā)展之時,風云突變,“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曹丕稱帝”,蜀漢從節(jié)節(jié)勝利的頂峰驟然跌落下來,元氣大傷,統(tǒng)一化成了泡影,隆中路線半道夭折。世事為何如此,十分耐人尋味。眾所周知
,隆中路線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聯(lián)吳,但蜀漢占據(jù)荊州就很難同東吳建立鞏固的聯(lián)盟。荊州不僅是軍事要沖,北伐基地,它對東吳來說還是上流門戶,從荊州南下南部四郡均暴露在視線內;從荊州東向可取江夏,直搗東吳柴桑大本營,且誰占據(jù)荊州誰就與東吳共享長江天險。孫權不得荊州,門戶洞開,他就坐臥不安,因此孫權必定會傾盡全力奪回荊州綜上所述
,由于諸葛亮對東吳奪取荊州的決心認識不足,導致隆中路線制訂時就存在著缺陷。如此說來
,隆中對是無法行得通,興復漢室只是南柯一夢嗎?非也!隆中對的主旨是依靠人謀引導歷史且看劉備在執(zhí)行隆中路線中之失:
一
二
劉備不肯用權詐奪取荊益,而以寬仁信義號召天下
,深得人和,在政治上的確爭得了主動,這是得;但劉備不用權詐,遲得了荊益和漢中,使得一些人才流失,又折了一個龐統(tǒng),這是失。也許得大于失,但以下幾點,劉備不達權變,只有失而無得。三
,劉備得益州,不立即北進漢中,卻于公元214年東下與孫權爭江南三郡,結果是既失聯(lián)吳信義,又未能保住三郡,還失奪取漢中的戰(zhàn)機。劉備北定中原的外部環(huán)境有賴于同盟四
,關羽在同盟出現(xiàn)裂痕之時北伐更是一種冒進,同時劉備從荊州抽走了孟達,使荊州成了一座空城。此時的劉備驕狂自大,對形勢的判斷估計不足。五
,劉備既委孟達去攻上庸,卻又信人不專,派養(yǎng)子劉封去監(jiān)軍,造成劉孟二將不和,荊州告急卻坐視不救。六
,最為可悲的是劉備執(zhí)迷不悟,復仇東伐。從權變的立場來看,為了興復漢室,策略應當靈活,奪劉表劉璋之地不為過,不討孫權不為失。趙云就勸諫說:“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劉備應“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兇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丟荊州
綜上所訴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852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淺談三國時期荊州對于吳蜀兩國的重要性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