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宣宗遷都汴京的歷史事件
,史稱貞祐南遷。金朝經(jīng)過章宗短暫的盛世之后,經(jīng)衛(wèi)紹王,至宣宗,國勢日趨衰弱,統(tǒng)治階級內部矛盾激化。成吉思汗統(tǒng)率蒙古軍發(fā)動對金國的戰(zhàn)爭。為茍延殘喘,宣宗遣使向蒙古軍求和,并不顧群臣的反對,南遷汴京,使金國向滅亡的深淵又邁進了一步。金宣宗完顏珣(1163~1224)
,女真名吾暏補,是世宗之孫至寧元年(1213)八月
,權右副元帥紇石烈執(zhí)中(胡沙虎)和他的黨羽發(fā)動政變,弒衛(wèi)紹王。丞相徒單鎰等人以昇王完顏珣是世宗長孫,勸執(zhí)中立為帝。于是遣人迎于彰德府金宣宗的性格和南唐后主李煜頗多相似之處
金宣宗即位時
貞祐元年(1213)十月
術虎高琪為相后,把持朝政
面對蒙古軍隊的強大攻勢,金宣宗放棄積極抵抗的主張
雖然解圍,金宣宗認為中都離蒙古軍太近
如果要遷都
貞祐三年(1215)五月,蒙古軍攻克中都
金宣宗的南遷,僅以重兵屯駐河南以鞏固汴京的防御
貞祐二年(1214),錦州(今屬遼寧)張鯨
金宣宗在南遷以避蒙古軍的同時
,卻盲目往南方擴張,連續(xù)發(fā)兵攻宋,企圖通過剽掠南宋來彌補蒙古軍造成的損失。這無異緣木求魚的軍事行動,不但分散了北面抵抗蒙古的兵力,而且進一步給南宋人民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完全失去了金宋攜手抗蒙的可能性。哀宗時,宋拒絕金的和議,最終聯(lián)蒙滅金就證明了此點。南遷也加重了山東
、河北等地人民的負擔,進一步激化了矛盾元光二年(1224)
,金宣宗去世,金朝北方防線全面崩潰,蒙古鐵騎轟然南下,國內統(tǒng)治階層分裂還在加劇,農民起義不斷削弱金朝的統(tǒng)治基礎,金朝在內外交困下迅速走向衰亡。《金史》評價宣宗南遷稱:“再遷遂至失國
,豈不重可嘆哉!”可見這次南遷可謂哀宗遷蔡州的前兆,算是徹底關閉了金朝中興的大門,開啟了滅亡的道路。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8540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遼國文字是怎么發(fā)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