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記載了一組組血淋淋的數(shù)字
中國歷代皇帝
自遠古時代起
上古時代的百姓在戰(zhàn)爭中如何慘遭屠戮
,缺乏文字記載,到了戰(zhàn)國與秦漢時期,開始有了屠殺百姓的記錄?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秦國在吞并六國的戰(zhàn)爭中,究竟屠殺了六國多少百姓
,史無可考,而被斬首的戰(zhàn)敗國的將士,史籍中卻有一些記載?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翦伯贊先生主編的《中外歷史年表》對秦軍斬首的數(shù)量做過統(tǒng)計:“公元前331年,敗魏
,斬首八萬這個統(tǒng)計當然也只能是一部分
皇甫謐《帝王世紀》說:“計秦及山東六國
由于古今史學家大多熱衷于頌揚秦始皇嬴政統(tǒng)一中國的豐功偉業(yè)
戰(zhàn)勝者對百姓的屠殺
《漢書·高紀第一》記載:劉邦派人拉攏楚國的大司馬周殷。周殷架不住劉邦的利誘
《項籍傳》記載:項羽來到函谷關,見有劉邦的軍隊在關上把守
《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記載:陳豨起兵叛亂,劉邦命周勃率軍討伐陳豨
《后漢書·耿弇》記載:耿弇為將
《三國志·魏志·荀彧傳》記載:自董卓在京城叛亂以來
圖片來源于網絡《朱粲傳》記載:朱粲自稱皇帝
,改年號為“昌達”。他的部隊在作戰(zhàn)時缺乏糧草,一時又搶掠不到可以充饑之物,于是便把百姓的嬰兒殺死,蒸熟以后當作食物。朱粲對士兵說:“鮮美的食物,哪里還有超過人肉的上述幾例記載之中
東漢王朝是在新朝皇帝王莽死后
,經歷了21年的大混戰(zhàn)而建立的。柏楊先生在《中國人史綱》中對這場曠日持久的改朝換代的大混戰(zhàn)所造成的人口減少做了統(tǒng)計:“首都長安與其余十六郡的人口平均減少77%
。長安的人口戰(zhàn)亂前為682000人,戰(zhàn)亂后人口只剩下286000人,減少了58%;人口減少最多的西河郡(今內蒙準格爾旗西南),戰(zhàn)亂前有699000人,戰(zhàn)亂后只剩下21000人,減少97%;戰(zhàn)亂前全國人口為6005000人,戰(zhàn)亂后人口減少到834400人。也就是說共有5170600人死于改朝換代的戰(zhàn)亂,這些人除了陣亡的將士和餓病而死者,其余皆被屠殺?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中國歷史上改朝換代的戰(zhàn)亂
,少則數(shù)年,多則數(shù)十年。其中清朝取代明朝的戰(zhàn)亂,自1627年陜西農民發(fā)起暴動,到1682年吳三桂等三藩被平息,長達55年,死于戰(zhàn)亂的百姓超過一億。柏楊先生這一統(tǒng)計,可以用來大致推斷其他朝代更替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和被屠殺的情況。由此可見,許多皇帝的寶座,是建立在百姓如山的尸骨上的。1、秦朝的興起歷史:
秦本是西方小國
,幾代人都前赴后繼與戎狄戰(zhàn)斗,逐漸強大起來。西周孝王曾封給養(yǎng)馬人非子一塊土地,地名秦(甘肅清水縣),在戎狄間。宣王封非子曾孫秦仲做大夫。秦仲攻西戎戰(zhàn)死,子孫都戮力攻戎,國勢漸盛。秦仲孫秦襄公因為救幽王有功
,又護送平王東遷洛邑,因此平王封襄公做諸侯,逐漸擁有了西周故地,成為西方強國德公建雍,秦穆公更是一個有遠見卓識的國君
秦孝公任用商鞅為相,先后兩次主持變法
。他獎勵軍功,禁止私斗;鼓勵個體小家庭生產經過惠王、武王的苦心經營
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10年間,先后滅韓
2
大興土木
實行苛政
六國人心不服
胡亥亂政,秦二世胡亥總是聽信奸臣趙高的讒言
擴展資料: 為鞏固大一統(tǒng)格局,鞏固中央集權
第一
第二
第三,統(tǒng)一貨幣
,以秦的“半兩”錢作為流通貨幣。第四
,統(tǒng)一交通工具,實行“車同軌”、“行同倫”,確定車軌的標準寬度。第五
,統(tǒng)一文字,以當時在各國流行的小篆為基礎,略加整理,作為標準文字通行天下。第六,修長城
,秦始皇下令將原來六國各自修造的長城拆毀,然后統(tǒng)一修造抵御北面匈奴的長城第七
第八
第九
,遷徙六國貴族和豪富到咸陽,以利于對他們的控制。-秦朝
秦始皇繼承祖輩基業(yè),而且發(fā)揚光大
,在秦始皇手下,有一批很有才干的文臣武將,文臣如謀士李斯和尉繚,善于間諜活動的姚賈和頓弱,武將則有蒙恬、蒙武、王翦和王賁。秦始皇用“遠交近攻”的戰(zhàn)略方針,前后用了十年的時間滅掉了六國,統(tǒng)一了中國。 時間/都城/君王:最先滅掉的是韓國(國都:新鄭),秦王十四年,即公元前233年,韓國割地稱臣秦滅六國之戰(zhàn)又稱為秦滅六國、秦朝統(tǒng)一之戰(zhàn)
? 秦國攻打六國的戰(zhàn)役
? 1.滅韓國
? 秦王政首先選擇的攻擊目標為趙國。因為趙國的實力在六國中最強
? 2.滅趙國
? 公元前229年
? 3.滅燕國
? 在滅趙的過程中
,秦國大軍已兵臨燕國邊境。燕王喜惶惶不可終日,眼見秦國掃平三晉,就要向自己殺來,卻無計可施。燕太子丹最終想出了孤注一擲的暗殺行動,即歷史上有名的荊軻刺秦王,時值公元前227年。刺殺行動最終失敗,但是秦王政差一點死于荊軻的匕首下,他深恨燕國,立即增兵大舉進攻。公元前226年,秦軍攻下燕都薊(今北京市),燕王喜與太子丹逃亡遼東郡。秦將李信率領秦軍數(shù)千人,窮追太子丹至衍水。太子丹因潛伏于水中幸免于難。后來,燕王喜經過權衡利害關系,派人將太子丹殺掉? 4.滅魏國
? 公元前231年
,魏景湣王迫于秦國的強大威力,主動向秦獻出麗邑,以求緩兵。此時,秦王政正調集兵力準備向趙國發(fā)起總攻,不想分散兵力攻魏,就接受了獻地。這使得魏國又維持了數(shù)年殘局。公元前225年(秦王政二十二年),就在秦軍主力南下攻楚之時,秦王政派出年輕將領王賁,率軍圍攻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魏軍緊閉城門,堅守不出。由于大梁城防經過多年修建? 5.滅楚國
? 南方大國楚國
? 6.滅齊國
?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