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在位三十三年
劉秀以優(yōu)待功臣貴戚為名
尚書臺設尚書令一人,秩千石
,尚書仆射一人,六曹尚書各一人,秩皆為六百石,分掌各項政務。以下設有丞、郎、令史等官,所有一切政令都由尚書臺直接稟陳皇帝,由皇帝裁決。從此,“天下事皆上尚書,與人主參決,乃下三(公)府”;“雖置三公,事歸臺閣”,“三公之職,備員而已”。但是到了東漢后期,有權勢的大臣多加“錄尚書事”的職銜
,從而權柄再度下移,尚書臺又蛻變?yōu)闄喑紝U墓ぞ摺?/p>2.整頓吏治
劉秀鑒于西漢后期吏治敗壞、官僚奢侈腐化的積弊
,即位以后,注意整頓吏治,躬行節(jié)儉,獎勵廉潔,選拔賢能以為地方官吏;并對地方官吏嚴格要求,賞罰從嚴。因而經(jīng)過整頓之后,官場風氣為之一變。故有“內外匪懈,百姓寬息”之譽。劉秀對吏治的要求以嚴苛著稱
,史載當時“天子勤吏治,俗頗苛刻”“光武承王莽之余,頗以嚴猛為政”。這也導致了一些高官以微罪或無罪而受嚴懲,例如大司徒伏湛因為沒有報告河南尹和司隸校尉在高廟爭執(zhí)而被罷官;大司徒韓歆因為多次直言進諫而被罷官,終至受責自殺;大司徒戴涉因所舉薦的太倉令犯罪而死于獄中;大司空宋弘因在沒有證據(jù)的情況下彈劾上黨太守而被罷官;大司空朱浮因“賣弄國恩”而被罷官,等等。這種過于嚴苛的做法也受到了一些批評。3.精簡地方
建武六年(30年)光武帝下詔令司隸州牧各實所部
,省減吏員,縣國不足置長吏可合并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于是“條奏并有四百余縣,吏職省減,十置其一”。同時,廢除西漢時的地方兵制,撤銷內地各郡的地方兵,裁撤郡都尉之職,也取消了郡內每年征兵訓練時的都試,地方防務改由招募而來的職業(yè)軍隊擔任。但是,到了東漢后期,州牧刺史逐漸權重,兼有軍政財大權,地方兵力又逐漸興起。4.善待功臣
劉秀善待功臣,分封三百六十多位功臣為列侯
,給予他們尊崇的地位,只解其兵權。并且招攬大批文吏入朝光武帝以優(yōu)待功臣貴戚為名
5.中和矛盾
光武帝愛好經(jīng)術
于是任用吳漢為大司馬,授任景丹為驃騎大將軍
吳中興是什么意思?
人們經(jīng)常用“光武帝中興”來形容東漢光武帝劉秀統(tǒng)治時期對世界的治理
社會安定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8621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東漢時期就有防火服
下一篇: 漢明帝劉莊滅陰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