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十三阿哥胤祥為什么能善終僅僅是因為他和胤禛親密的緣故嗎

    揭秘歷史故事 2023-06-13 12:34:44

    十三阿哥胤祥為什么能善終僅僅是因為他和胤禛親密的緣故嗎

    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于胤祥的文章

    ,歡迎閱讀哦~

    康熙是一位很有作為的皇帝,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父親,共育有55個子女

    。同時
    ,他也是一位非常糾結的父親
    ,兩廢太子
    ,臨終前都沒有公開繼承人是誰
    。后來
    ,四皇子胤禛成了雍正皇帝
    ,其余皇子除了十三阿哥胤祥善終外,當年參與奪位的均無好下場

    之所以如此

    ,難道僅僅是因為胤祥和胤禛親密的緣故嗎?

    其實

    ,這只是其中一個因素。

    胤祥14歲那年

    ,生母章佳氏去世
    ,后被胤禛的生母德妃烏雅氏撫養(yǎng)。當時
    ,胤祥比胤禛小8歲
    ,比胤禎大2歲?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赡?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這種陰錯陽差的安排,早早就把他與胤禛的命運聯(lián)系在了一起
    ,從此兩人形影不離
    。此外,這種密切的手足之情
    ,伴隨了他們一生
    ,也經(jīng)受了嚴峻的考驗。甚至
    ,可以說胤祥人生的得與失
    ,喜與悲,榮與損
    ,起與落
    ,都與他的哥哥胤禛有密切的聯(lián)系。

    早年

    ,胤祥很得康熙的喜愛
    。當時,胤祥和胤禎同是法海的學生
    ,一起學習10年
    。后來,兩兄弟才學俱佳
    ,與法海執(zhí)教有很大的關系
    。法海是康熙舅舅佟國綱的次子,是當時滿人中少有的博學之人
    ,23歲考中進士
    ,可進出南書房,是康熙的文學詞臣
    。在胤祥13歲時
    ,他隨康熙前往謁陵,這是他第一次離京
    。后來他隨駕南巡4次
    ,在諸皇子中次數(shù)最多
    。康熙離京巡幸時
    ,也多次帶著他

    從教育以及讓胤祥伴駕左右,都隱約可見康熙對于少年胤祥是有心培養(yǎng)

    那么

    ,康熙為何如此看重胤祥呢?

    《欽定八旗通志》有一段記載,說:胤祥幼年之時

    ,和皇兄們一起侍從皇帝
    。但是,因為個頭太矮
    ,看不見自己的父親
    。于是,胤祥伏于地面
    ,跟著履跡嗅之
    ,以表達自己對父親的仰慕和崇敬。

    不去計較這段描寫是否有夸大之嫌

    ,不過
    ,胤祥待人的確很是醇厚,這很符合康熙對子女的要求
    。但不知何故
    ,康熙第一次廢太子時,胤祥受到了牽連
    。于是
    ,給后人的感覺是:胤祥不受皇帝待見了。是胤祥惹皇帝不快了嗎?他始終站隊的是胤禛
    ,且很是低調
    ,皇帝不可能不清楚這一點。

    當然

    ,也不能將康熙想象成民間的普通父親
    ,權力比父愛通常會讓皇帝更有成就感。但誰能知道
    ,這位皇帝就沒有想過,希望他的兒子們能好好輔佐下一任皇帝呢?只是
    ,他的兒子們都太有野心了
    ,讓這位皇帝更加隱藏起了自己的心思,讓身邊人琢磨不透自己更加偏愛誰

    可見

    ,康熙培養(yǎng)兒子
    ,更多的則是為自己的江山考慮,他需要一位儲君
    ,也同樣需要輔佐儲君的人選

    看雍正上位后,胤祥竭盡全力效力

    ,似是在報答胤禛的知遇之恩
    。但那時候,胤祥已被康熙冷落了十幾年
    ,對于一位曾備受重視的皇子而言
    ,此事在他心里的落差只會讓他更看清何為政治。對此
    ,有人感慨胤祥的生平
    ,生母早逝,兩個胞妹也早早去了
    ,身邊只有這么一個兄長

    其實,縱觀胤祥一生

    ,給人的感覺更像是康熙有意訓練出來的
    。尤其是后期的不理不睬,不重用
    、不封官
    ,感覺忘了胤祥的存在。但是
    ,這樣的對待
    ,更像是在磨煉胤祥的意志。雖然
    ,胤祥在康熙朝的處境不是一帆風順
    ,但卻為日后他在雍正朝的作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康熙去世的第二天

    ,入承皇位的雍正帝便任命胤祥為四位總理事務大臣之一
    ,并身兼數(shù)職,從經(jīng)濟到軍事
    ,甚至是外國傳教士的事務
    。試想,若沒有當初十多年的培養(yǎng)
    ,怎會有如此能力?尤其胤祥對雍正死心塌地
    ,并不是生活多年就能培養(yǎng)出來的,而是那些年的被遺忘
    ,讓胤祥活得更現(xiàn)實

    對于這種君臣之間的毫無嫌隙

    ,后人一般都會用“棠棣情深”來形容。細細想來
    ,不得不佩服他們的父親康熙
    ,若非對自己兒子的秉性很是了解,又怎能給雍正培養(yǎng)出這么一位能干且忠心的“大臣”?

    可見

    ,在江山和親情的選擇上
    ,更為負責的皇帝會選擇一位合格的繼承人,而不是選一位自己喜歡的皇子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滴跻簧隽四敲炊嗾_的選擇,雖有私心但他很是清楚自己的兒子誰該為君
    、誰該為臣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
    ,胤祥只是皇權的陪襯品罷了

    早年的各種待遇看似“恩寵”,只不過是能力和性格的錘煉

    。等時機到了
    ,就將你冷落于一邊,然后
    ,冷冷地看著你如何去應對
    。如果就此沉淪,對于皇室也無多大影響
    ,如果成了氣候
    ,他日就是國家的棟梁。而胤祥成了后者
    ,只是身體不太給力
    。如果說康熙不喜歡他,那他腿上長瘡后
    ,康熙還會時不時過問
    。雖然康熙心里很是希望兄恭弟謙,但他也知道性格過于純良是不適合做皇帝的

    也許

    ,這就是康熙的決定,既然做不了皇帝
    ,那就好好做個臣子
    。當然,先得將你的性子給磨平了。所以
    ,胤祥這一生的路,可能就是康熙給他設定好的

    重情重義的十三阿哥胤祥
    ,最后為何結局不好

    我為大家?guī)碡废榈墓适拢信d趣的小伙伴快來看看吧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

    ,皇十三子胤祥重情重義,被稱為“俠王”
    ,深受康熙贊許
    ,即使太子胤礽危在旦夕,胤祥仍然不顧一切地舍身相救
    ,兄弟情義
    ,可見一斑。然而
    ,通過翻閱清朝史料
    ,發(fā)現(xiàn)康熙最重情義的兒子其實另有他人,他就是被稱為“毒蛇”的九阿哥胤禟

    童年得幸保性命

    胤禟生于康熙二十二年

    ,生母是宜妃郭絡羅氏,郭絡羅氏是康熙中期最寵愛的妃嬪之一
    ,她為康熙生下了三個兒子
    ,分別為五阿哥胤祺、九阿哥胤禟和十一阿哥胤禌
    ,母親深受皇寵
    ,身為寵妃兒子的胤禟注定受不了半邊委屈,更何況他還是天潢貴胄
    ,據(jù)說
    ,胤禟小時候努力好學,非常聰慧
    ,有一定的語言和發(fā)明天賦
    ,這在康熙眾多兒子中并不多見。

    不過

    ,胤禟在十歲那一年卻險些丟掉性命
    ,這是怎么回事呢?

    康熙三十一年,十歲的胤禟耳朵患癰感染,高燒不退

    ,一度生命垂危
    ,幸好有一位來自意大利的傳教士盧依道,在他的治理下
    ,胤禟才得以痊愈
    ,并在隨后的涉獵中捕獲兩頭鹿和一只虎,可見胤禟的騎射功夫也是一流的
    ,對此
    ,康熙也曾說過:“九阿哥甚勇敢,騎馬強于其他阿哥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喜結連理兒女雙全

    胤禟嫡福晉董鄂氏是康熙親自指定的,董鄂氏來自正紅旗滿洲

    ,是清朝開國五大臣何和禮的后代
    ,屬于正兒八經(jīng)的勛貴世家,門第自然無可挑剔
    。不過
    ,胤禟與這位嫡福晉的感情卻很是一般,兩人只生了一個女兒
    ,即胤禟第四女

    除了嫡福晉董鄂氏之外,胤禟還有八個妾室

    ,這些妾室從康熙四十年到康熙五十九年先后生了13個子女
    ,從生育情況來看,九阿哥胤禟比他敬重的八哥胤禩就要強太多了

    重情重義幽禁致死

    史料記載

    ,胤禟喜好結交,樂善好施
    ,重義氣
    ,這是他的過人之處。

    康熙四十七年

    ,張明德謀欲刺殺皇太子案東窗事發(fā)
    ,康熙責備八阿哥胤禩妄蓄大志,結交黨羽
    ,妄圖謀害皇太子
    ,下令將其鎖拿。胤禟認為八阿哥胤禩冤屈
    ,便聯(lián)合十四阿哥胤禵一起為八阿哥胤禩求情
    ,殊不知更加激起了康熙心中的怒火
    ,康熙甚至打了胤禟兩個耳光,并將其降為閑散宗室
    。令人想不到的是
    ,胤禟并沒有因此氣餒,而是懷 *** 藥
    ,隨時準備以死赴命

    康熙五十年,八阿哥胤禩的母親良妃衛(wèi)氏病故

    ,在喪事期間,胤禟曾邀請雍親王胤禛一起為胤禩送飯吃
    ,卻遭到了拒絕
    。而且,康熙在暢春園附近為眾皇子修建了別墅
    ,皇四子胤禛
    、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與皇十子胤誐的別墅是修建在一起的
    ,皇三子胤祉的別墅則與其他三位皇子修建在另一處

    通過以上這幾個信息可知,或許胤禛(雍正)早年時期與八阿哥

    、九阿哥
    、十阿哥之間的關系并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么緊張,而且還能夠看出胤禟是一個沒有太多心機之人

    然而

    ,這位皇子的下場卻不太好。

    雍正繼位后

    ,胤禟先是被派到西寧軍中
    ,后來因胤禟暗中與胤誐、胤禵有信件往來
    ,雍正便將他幽禁在了保定
    。雍正四年,胤禟被革除黃帶子
    ,削除宗籍
    ,改名為塞思黑,同年死于幽所
    ,有人說胤禟是被折磨致死
    ,也有人說是被毒殺,至于真相如何
    ,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胤禟病故后,他的家人也一直被處于幽禁之中,胤禟的長子弘晸一直被關到了乾隆四十三年

    ,被幽禁了五十多年
    ,從一個翩翩少年變?yōu)楣畔±衔蹋坏貌徽f
    ,這就是政治斗爭的殘酷

    歷史上的雍正和十三王爺?shù)年P系有多好

    歷史 上真實的雍正跟十三爺?shù)年P系好到超乎想象

    ,在古代皇帝和兄弟關系好到如此地步真不多見,甚至沒有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适谊P系特別好又最出名的要屬朱元璋父子,其次是雍正和十三爺
    。父子關系最好的朱元璋和朱標
    ,朱標被稱為 歷史 上最穩(wěn)妥的太子,從不擔心被廢
    。朱元璋雖然寵愛朱標
    ,但跟朱標好歹還有分歧,還有政見不合的時候
    。雍正跟十三爺完全沒有隔閡
    ,兩人從來沒有過任何矛盾和分歧,雍正對他是絕對信任
    ,甚至還怕十三爺權利不夠大

    十三爺胤祥的母親是章佳氏敏妃,十來歲就沒了母親

    ,康熙將他交給德妃撫養(yǎng)
    。德妃就是雍正和老十四的生母,所以胤祥從小跟雍正親
    ,其實雍正也不是德妃養(yǎng)大的
    ,而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親自撫養(yǎng)的。老十四才是德妃其中撫養(yǎng)的
    ,按理說老十三和老十四關系好
    ,一個媽帶大?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善鲜赫P系更鐵
    ,一直是雍正的跟班。雍正從小得不到母愛
    ,又看著十三爺也是個沒娘的孩子
    ,對他特別照顧
    ,后來雍正說過胤祥的數(shù)學是自己教的。雍正跟德妃關系可不好
    ,跟佟佳皇后一家關系才好

    雍正從小就對十三爺好,兄弟感情深厚

    ,已經(jīng)超過同母兄弟
    ,而且這份手足之情維系了一輩子。尤其是“九子奪嫡”的時候
    ,胤祥始終跟四哥站在一起
    。由于兩人患難與共,關系更加牢固
    。雍正最后奪取成功
    ,登基繼位,放開手腳治理天下
    ,實施自己惠民強國的新政。胤祥是強有力的支持者
    ,雍正的政敵兄弟們虎視眈眈
    ,要是沒有老十三的話真不知道雍正有多累。

    等雍正把老八

    、老九
    、老十、老十四這些最大的政敵
    、八爺黨核心骨干一個個收拾完了
    ,終于可以大干一場的時候,老十三病情加重了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删退悴≈厥隣斠琅f處理公務,最后活活累死了
    ,雍正自己也是被工作給累死的
    。他是全年無休,只有自己過生日的時候給自己放半天假
    ,所以雍正是清朝最勤快的皇帝
    ,也是最不好色的皇帝,他一心只想怎么治理好國家

    那么雍正對十三爺?shù)降子卸嗪媚兀?/p>

    1

    在賜封爵位和各種賞賜方面

    老十三在康熙時期只是一個貝子的爵位,雍正上臺后直接封為怡親王

    。雖然雍正也封了三爺和老八親王爵位
    ,但那待遇跟胤祥比是天壤之別
    。雍正賜給胤祥錢糧23萬兩,十三爺百般謙虛辭讓不肯收
    ,雍正就一直給
    ,最后沒辦法胤祥勉強只要了十三萬。這還不算
    ,特準許胤祥分封后可支用官物6年
    ,胤祥仍是辭謝。

    雍正覺得對十三弟還是不夠好

    ,又把原來只歸皇帝本人兼管的佐領人丁全部劃歸十三爺王府屬下
    ,又于親王定額之外增加一、二
    、三等護衛(wèi)共17員
    ,儀仗中也增加豹尾槍、長桿刀各二
    ,老十三已經(jīng)不受
    ,雍正不許。

    這還沒有完

    ,到了雍正三年(1725年)
    ,又以胤祥“總理事務謹慎忠誠,從優(yōu)議敘”
    ,特在親王之外又加封一個郡王爵位
    ,允許他在兒子中任意指封一人,雍正這是破了祖制封賞老十三
    ,胤祥堅辭不受
    ,又下旨給他增加俸銀10000兩,以為獎勵
    。雍正稱老十三為“柱石賢王”

    2、 雍正對十三弟信任到無以復加

    雍正對胤祥的信任可以用無以復加來形容

    ,雍正一上臺就讓胤祥總理大臣
    ,康熙后世交給胤祥。半年后雍正生母孝恭仁皇后的后世也是胤祥處理
    。后來為了西北戰(zhàn)事成立軍機處之后
    ,胤祥又被委任為領班軍機大臣。不僅這些
    ,還要水利方面
    ,教育,軍需
    ,圓明園禁軍
    ,還要過問重大案件
    。雍正還讓胤祥負責“會考府”,“會考府”就是核算錢糧這東西
    ,這可是個命脈部門
    ,可見雍正對他信任,甚至雍正讓胤祥代行祭祀
    。凡事宰相做的事情他都要負責
    ,被人調侃為“常務副皇帝”是有道理的,胤祥也是因為責任太重
    ,太繁瑣
    ,工作壓力太大又累,導致活活累死的
    。雍正也發(fā)出感慨 :“朕實賴王翼贊升平
    ,王實能佐朕治平天下。咸謂圣王賢臣之相遇數(shù)千百載而一見
    ,今且于本支帝胄之間得之
    。”
    夸十三爺有王佐之才

    3

    把十三爺?shù)哪赣H追封為皇貴妃

    老十三的母親敏妃章佳氏得不得寵不知道,但去世的早

    ,胤祥十來歲的時候就沒了娘?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滴蹩蓱z他
    ,把他交給比較受寵的德妃撫養(yǎng)。但胤祥從小沒娘跟其他兄弟們的關系也不大好
    ,別人都不跟他玩
    。只有老四跟他同病相憐,兩人結下情誼
    ,雍正既是大哥又是老師
    ,什么都教他。等雍正繼位后
    ,除了封胤祥為怡親王之外
    ,又追加其母為“敬敏皇貴妃”,并重新賜葬
    ,按照皇貴妃的標準重新葬入康熙的景陵地宮
    。這是雍正繼位后給老十三第一個恩賜,后面的恩賜還會更多

    4

    雍正對胤祥言聽計從

    雍正對老十三提的意見是言聽計從

    ,從來沒有不聽的時候。由于九子奪嫡太過于慘烈
    ,雍正對兄弟們基本都有防備心理
    ,除了老十三就不信任任何兄弟。胤祥提議:“十七弟居心端方
    ,乃忠君親上
    、深明大義之人”。雍正馬上重用老十七
    ,而且一直受雍正重用
    ,直到雍正駕崩還被任命為乾隆的托孤大臣。雍正還提議重用岳鐘琪
    ,因為年羹堯驕橫跋扈
    ,雍正已經(jīng)不大信任他了,十三爺也看出來了
    。提拔重用漢人岳鐘琪
    ,岳鐘琪在雍正和乾隆兩朝都深受重用。雍正有時候一高興想享受一下
    ,胤祥當面制止
    ,說這是勞民傷財。雍正馬上取消
    ,然后跟大臣們說
    ,王不讓,所以取消
    ,以后只要王不允許
    ,你們都要提醒我,別讓王不高興

    5

    胤祥雖然恩寵無比,但進退有度

    雍正對胤祥除了封爵就是賞賜財寶

    ,還生怕給的不夠多
    。但胤祥卻沒有恃寵而驕,而是恭謙禮讓
    ,雍正賞給他二十三萬錢財
    ,胤祥跪恩,堅持不受
    。雍正一直要給
    ,胤祥只好要了十三萬。雍正又要封給他兒子一個郡王爵位
    ,胤祥覺得這是破壞祖制
    ,如何都不肯接受
    ,雍正只好給他加一萬俸祿。更夸張的是雍正甚至要把自己的吉地送給胤祥
    ,這事把胤祥嚇壞了
    ,趕緊上書推遲。胤祥病重的時候雍正又想把吉地給他
    ,跪地磕頭請求雍正收回成命
    ,不要開這種玩笑,雍正這才作罷
    。胤祥馬上讓人去吉地取了些土自己吃了
    ,然后對身邊人說,這樣我才能安心
    ,子孫也才有福氣
    。就因為老十三從不恃寵而驕,進退有度
    ,工作任勞任怨
    ,為國事操碎了心。雍正夸他“柱石賢弟”

    6

    生前尊寵,死后哀榮

    胤祥在強大的工作壓力下

    ,本來身體一直就不太好
    ,終于在雍正八年累死了,年僅四十四歲
    。老十三的死讓雍正悲傷過度
    ,悲慟異常,吃不下睡不著
    ,還親自素服一月。這君為臣服素服一個月
    ,古往今來雍正還是第一個
    。老三胤址因為在胤祥葬禮上遲到被雍正一頓罵,將其削爵并圈禁在景山永安亭
    。因為胤祥在端午節(jié)前夕就去世了
    ,雍正為其撰寫祭文,以示哀思
    。并且下令禁止各地連續(xù)三年端午節(jié)不得搞大型活動
    。雍正還特命此建怡親王陵墓。雍正對十三爺?shù)倪@份情誼別人可沒有

    最最重用的是雍正為了感念兄弟情誼

    ,已經(jīng)十三弟嘔心瀝血的為國家賣命和對雍正的絕對支持
    ,將胤祥封為大清國第九個鐵帽子王,這鐵帽子王的價值那才叫值錢
    ,前面那八位可都是開國親王
    ,都是建國時期打天下的王爺。不僅如此還把胤祥一個兒子封為郡王
    ,雍正駕崩前叮囑乾隆一定要善待胤祥后人
    ,像他跟胤祥一樣把這種關系維持下去。

    總之雍正對胤祥的信任可以說在 歷史 上是罕見的

    ,沒有哪個皇帝能做到如此
    。而雍正和胤祥卻做到了,反觀雍正對乾隆感情一般般
    ,乾隆繼位之前根本接觸不到權利核心
    。而老十三除了皇帝的位置,其他沒有什么事他不能過問的
    ,還是雍正特意要求國家大事全部要讓胤祥知道
    。大臣們把奏折交給雍正御批的時候,雍正都要問一句王知道嗎
    ?要是大臣回答看過了馬上蓋章
    ,要是十三爺沒看過,他會說先交給王看
    ,或者自己再看一遍
    。雍正胤祥沒有隔閡,沒有矛盾
    ,信任到無以復加
    。這也導致十三爺不僅要管理宗室事物,還要做宰相做的事情
    ,天下所以大事沒有他不做的
    ,所給活活累死了。

    老十三也是沒有愧對四哥對自己的信任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一心為公,為國事操碎了心
    。嘔心瀝血
    ,殫精竭慮,除了工作還是工作
    ,真正做到了權利與能力相匹配
    。用“忠、敬、誠
    、直
    、勤、慎
    、廉
    、明”這八個字形容老十三是最合適不過了。

    你看清朝王爺神道碑就可以看出來

    清代順行漢族的輩分關系

    ,如果誰當皇帝必定有名字重復字的避諱!雍正名胤禛
    ,其他兄弟胤字輩的全部改為允

    唯獨十三爺!康熙帝時期名胤祥

    ,死后神道碑依舊提名胤祥
    !其他王爺無一例外全部允字提名!縱觀清史也是空前更是絕后

    所以關系微妙可想而知

    一句話,十三爺是雍正朝的常務副皇帝

    雍正和胤祥關系的融洽

    ,確實是 歷史 級別的。 歷史 上的君臣關系
    ,很難有雍正和胤祥這么融洽
    ,雍正給予胤祥賞賜無度,對他夸贊無度
    ,還給予了他很高的權力
    ,對他也無限信任。

    說起來

    ,雍正可不是一個相信臣下的君王
    。他對他的臣下,其實是很不信任的
    。如年羹堯是他在當皇子的時候最好的朋友
    ,年羹堯的妹妹也是雍正的妃子,而且更為關鍵的是
    ,在雍正登上皇位的過程中,年羹堯發(fā)揮了關鍵的作用
    。正是因為他掌控著陜甘一帶的軍隊
    ,同時也掌控著胤禵的糧草。所以最終,盡管胤禵不服雍正當皇帝
    ,他的手中也掌控著軍政大權
    ,但是他根本就不敢造反,這使得雍正奪皇位非常順利

    另一個和雍正關系密切的大臣是隆科多

    。隆科多是年羹堯的舅舅,在康熙皇帝去世的時候
    ,隆科多作為九門提督
    ,把整個京城控制了起來。這使得駐扎在京城里面的那些皇子們
    ,雖然也對雍正繼承皇位很不服
    ,議論紛紛,蠢蠢欲動
    ,但是依然沒有一個人敢起來造反

    在雍正當皇帝之前,胤禵和胤禩等人

    ,是有著嚴密的布防的
    。胤禵主外,手里還掌握著兵權
    ;胤禩主內
    ,在京城里面嚴密監(jiān)視著皇帝以及大臣們的一舉一動。他們內外結合
    ,一有風吹草動
    ,就能夠立刻行動。但是由于年羹堯和隆科多的存在
    ,因此
    ,雍正得以順利當上皇帝。

    但是雍正當了皇帝以后

    ,這兩個人卻受到了雍正的嚴厲打擊
    ,不得善終。從這里可以看出
    ,雍正對他的成長
    ,確實并不怎么好。

    包括另一個對雍正來說至關重要的大臣岳鐘琪

    ,雍正也是多次打擊他
    。在雍正晚年的時候,甚至把岳鐘琪抓起來
    ,在監(jiān)獄里面關了兩年的時間
    ,也不給他定罪
    ,把岳鐘琪嚇得半死。

    可見

    ,雍正對臣下確實并不好

    不過,雍正對胤祥卻一直都非常好

    ,自始至終他都沒有打擊過胤祥
    ,自始至終他,他都對胤祥有各種各樣的賞賜
    。那么為什么雍正對待胤祥
    ,和對待其他大臣完全不一樣呢?

    事實上

    ,雍正對年羹堯
    、隆科多也不是一開始就打擊他們的。一開始
    ,他對這兩個人還是非常好的
    。他喊隆科多,喊的都是“隆科多舅舅”
    。事實上
    ,他和隆科多并沒有多大的血緣關系,而且他是皇帝
    ,這樣喊隆科多
    ,顯然就是對他極為尊重和喜愛。對年羹堯也一樣
    ,他多次表揚年羹堯
    ,朝中很多人事敏感事情,他都會和年羹堯討論
    。并且
    ,他還對年羹堯說他想和年羹堯做那種古今最好的君臣關系。所有這些
    ,都是雍正在剛剛當皇帝時的一系列表現(xiàn)

    雍正之所以是這樣的表現(xiàn),有人可能會說

    ,這是雍正立足未穩(wěn)
    ,因此才極力拉攏大臣們。就像他剛上臺時
    ,并沒有打擊胤禩等人
    ,反而給予他高官一樣。

    我們不否認雍正對隆科多

    、年羹堯很好
    ,是拉攏他們的表現(xiàn)
    。但是我們也應該相信,雍正當初這樣做
    ,是真心要這樣做。他想的是通過做這些事情
    ,表現(xiàn)出他是一個好領導
    ,同時也希望大家真心擁戴他。如果大家真心擁戴他
    ,他也愿意做一個對臣下非常仁愛的好皇帝

    但是雍正所做的這一切,在臣下那里沒有得到極好的回應

    比如隆科多和年羹堯

    ,他們逐漸就驕傲起來,甚至有些輕視雍正表現(xiàn)出來的那些謙遜
    。雍正稱隆科多是舅舅
    ,隆科多就說,當年如果不是他控制了京城
    ,雍正就當不了皇帝
    。雍正把人事關系拿來和年羹堯討論,年羹堯就真的把自己當成了一號人物
    ,大肆接受那些想當官人的賄賂
    ,拉攏自己的勢力。這些做法
    ,顯然不是雍正想要看到的
    ,所以雍正才非常生氣,才不斷地敲打他們

    當雍正不斷敲打他們的時候

    ,他們不是非常警惕,反而覺得雍正在過河拆橋
    。他們心中引起了強烈反彈
    ,因此最終他們和雍正之間的矛盾越鬧越大,雍正不得不痛下殺手
    ,嚴厲打擊他們

    胤祥則完全不是這樣的人。

    雍正對胤祥很好

    ,胤祥自始至終
    ,做人非常謹慎。不該說的話不說
    ,不該做的事不做
    。他從來不會自己去攬功勞
    ,他像雍正一樣,兢兢業(yè)業(yè)干事情
    ,以至于把自己的身體都搞垮了
    ,真的是做到了任勞任怨。雍正給他大量賞賜
    ,但他不領受
    ,他都給雍正退了回去。他表示
    ,自己不敢承受這么大的恩寵

    可以說,胤祥是最明白怎么給雍正當臣子的人

    。所以
    ,他讓雍正很放心,而雍正也和他的關系處理得極好

    (參考資料:《清史稿》等)

    一直以來

    ,雍正都將他與十三阿哥胤祥之間的關系視為“千古君臣兄弟”的典范,并且對于胤祥是極盡封賞
    ,就連胤祥的后代都得到了雍正的極度善待
    ,這便與人們印象中雍正的“弒兄屠弟”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那么

    , 歷史 上的雍正為何與十三阿哥胤祥之間會建立如此親密的關系
    ,他們這對君臣兄弟之間的關系究竟好到了什么程度呢,看完這篇文章之后
    ,您就會明白了


    “九子奪嫡”中,胤祥是雍正最為“鐵桿”的支持者

    其實
    ,雍正與胤祥之間從小便建立起了非常親密的關系。

    胤祥生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的時候
    ,他的生母章佳氏便去世了,于是在康熙皇帝的安排下
    ,胤祥被交由雍正的生母德妃烏雅氏撫養(yǎng)

    只不過,這一時期的烏雅氏將全部的精力都用來撫養(yǎng)自己的另外一個親生兒子

    ,即十四阿哥胤禵
    ,因而對于胤祥的撫養(yǎng)并不傷心。與此同時
    ,由于胤祥的生母章佳氏之前僅僅是沒有得到正式冊封的庶妃
    ,在其去世后才被追封為敏妃
    ,因而胤祥的出身非常的卑微,這就使得他自幼便經(jīng)常遭受到太子胤礽
    、九阿哥胤禟
    、十阿哥胤?以及十四阿哥胤禵等一眾出身較為高貴的皇子的欺凌?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梢哉f
    ,胤祥的童年生活非常非常的凄涼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

    ,雍正對于胤祥的主動關心與照顧,讓胤祥倍感溫暖
    ,再加上雍正與胤祥一樣
    ,都有過被其他康熙后妃撫養(yǎng)的經(jīng)歷,于是兩人之間迅速建立了同理心
    ,關系也就此變得愈發(fā)的親密
    ,以至于胤祥在陪同康熙皇帝離開京城期間,都要與雍正時刻保持著書信往來

    然而

    ,真正讓雍正與胤祥結下患難之交的情誼,還是在康熙皇帝“一廢皇太子”期間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

    ,康熙皇帝以“太子不孝,所行不善”為由
    ,第一次廢黜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
    ,而其他康熙皇子也就此開始為徹底扳倒胤礽,爭奪儲君之位而積極奔走
    ,這其中就包括了胤祥

    由于胤祥自幼便與太子胤礽關系交惡,所以胤祥的表現(xiàn)是格外的積極

    ,也正是因為如此
    ,胤祥的行為被康熙皇帝所察覺?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闪钊烁械揭馔獾氖?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不管康熙皇帝怎樣責問,胤祥都將所有事情的責任攬到了自己身上
    ,對于他一直幫扶的雍正是只字不提

    就這樣,對于胤祥失望至極的康熙皇帝將胤祥圈禁了起來

    ,而也正是這一年多的圈禁
    ,對胤祥產(chǎn)生了極為重大的影響

    一方面,胤祥的身體狀況大不如前

    ,并且還患上了嚴重的腿疾
    ,“起白泡,破后成瘡
    ,時流稀膿水”
    ,直至其去世,都沒有好轉
    ,曾經(jīng)文武雙全的“拼命十三郎”
    ,如今卻成為了半個“殘疾人”,確實讓人唏噓不已

    另一方面

    ,胤祥就此遭到了康熙皇帝的厭惡,不僅徹底退出了康熙朝晚年的政治舞臺
    ,并且直到康熙去世
    ,他也沒有得到任何的封賞,生活上極為窘迫
    ,以至于需要雍正的接濟才能勉強度日

    只不過,雍正沒有忘記胤祥對于自己的這份“恩情”

    ,在他登基之后
    ,給予了胤祥極高的封賞與極為豐厚回報,算是對于胤祥當年這份“義舉”的感恩與補償


    胤祥明事理

    ,知進退,成為雍正最為倚重的兄弟大臣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康熙皇帝去世,雍正皇帝登上了皇位

    而就在雍正登基后的第二天

    ,雍正就將胤祥晉封為和碩怡親王,并委以其總理大臣的重任
    ,胤祥也就此成為權勢
    、地位僅次于雍正的整個大清王朝的國家“二把手”。不僅如此
    ,雍正還將胤祥的生母章佳氏追封為敬敏皇貴妃
    ,就連其棺槨也被葬入到景陵地宮之中與康熙皇帝合葬。

    雍正的這一系列舉動讓胤祥頗為感動,同時

    ,胤祥也沒有辜負雍正對于他的信任和器重
    ,并且給予了雍正最為堅決有力的支持,甚至可以說雍正皇帝所取得的改革成績
    ,應該將其中一半的功勞記在胤祥頭上

    而更加難能可貴的是,胤祥明事理

    、知進退
    ,這樣的精神和品質,才是真正值得人們去思考和學習的

    關于這一點

    ,在兩件事情上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

    第一件事情

    ,便是胤祥多次拒受雍正的封賞

    雍正在冊封胤祥為和碩怡親王的時候,希望按照他當年被康熙皇帝晉封為和碩雍親王時的標準

    ,賞賜給胤祥二十三萬兩白銀,結果胤祥以不敢與雍正等同受賞為由予以了拒絕
    ,最終在雍正的堅持下
    ,胤祥只要求得到十三萬兩的賞賜。

    之后

    ,雍正準備將原來歸屬與自己的統(tǒng)領的鑲白旗滿洲第三參領下的全部人口和財產(chǎn)賞賜給胤祥
    ,結果同樣遭到了胤祥的拒絕,于是雍正只得給他添置親軍與侍衛(wèi)數(shù)量
    ,以示恩寵

    再后來,雍正希望再賞賜給胤祥家族額外的一個郡王爵位

    ,讓其人選一子來襲承
    ,當然,雍正如此恩賞再一次毫無意外的遭到了胤祥的拒絕

    第二件事情

    ,便是著名的“吞土受陵”事件了。

    雍正將為自己陵寢選址的工作交給了胤祥

    。起初
    ,胤祥在清東陵地區(qū)的九鳳朝陽山下為雍正找到了一片上吉土壤,雍正予以了同意并且已經(jīng)將大量的建筑材料運到了當?shù)?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但是在修建的過程中
    ,發(fā)現(xiàn)此處為砂石土壤,并不適合修建陵寢
    ,于是雍正在與胤祥商議后
    ,決定另找一塊吉壤

    于是,胤祥在經(jīng)過了新一輪的挑選后

    ,在河北易縣的永寧山下
    ,為雍正找到了陵寢新址,并稱此地為:

    雍正對此是非常滿意

    ,并且還專門在自己的陵區(qū)旁給胤祥劃撥了一塊中吉土壤
    ,希望他們這對君臣能夠在百年之后繼續(xù)相互陪伴,誰料想
    ,如此恩典依然遭到了胤祥的拒絕

    最終,胤祥在河北淶水縣的云溪水峪地區(qū)挑選了一塊地方作為自己的陵寢所在地

    ,又命人前去該地取回一捧泥土
    ,并且直接吞了下去,意思就是告訴雍正
    ,自己已經(jīng)同他選擇的土地融為了一體
    ,希望雍正能夠成全。雍正在得知此事后非常的感動
    ,同時也就此同意了胤祥的請求

    從上述的兩件事情上我們不難看出,胤祥能夠時刻擺正自己的位置

    ,并且做到了謙遜低調
    、沉穩(wěn)內斂,這樣的舉動不僅使得雍正對其極度的放心
    ,更是能夠讓他與他的家族在紛繁復雜的朝局中得以充分的保全

    正如胤祥在“吞土受陵”后所說的那句 “臣心安,子孫蒙福

    ,這或許就是胤祥一生最大的愿望了


    胤祥去世,雍正給予了其極高的身后殊榮

    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
    ,胤祥因病去世,終年只有四十四歲
    ,雍正對此是悲痛欲絕
    ,為此他專門下旨罷朝三日,并且親自前往胤祥的府上進行吊唁

    雍正遵照胤祥的遺愿

    ,將其安葬在了淶水地區(qū),并為其修建了一座占地面積數(shù)倍于親王陵寢規(guī)格的龐大陵園,還將在雍正四年(1726年)由他親書贈予胤祥的“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八字冠于謚前
    ,之后更是不顧勞頓來到此處
    ,親自主持了胤祥的安葬儀式。

    而除了給胤祥修建了一座超規(guī)格的陵寢外

    ,雍正還給予了胤祥極高的身后殊榮

    首先,雍正為胤祥上謚號為“賢”

    ,賜予其配享太廟的殊榮
    ,同時還將其名字由“允祥”重新改回了“胤祥”,使其不用避諱

    其次

    ,雍正安排胤祥第五子弘曉襲承了和碩怡親王的爵位,并就此確定了胤祥家族后世子孫可享受“隔代不降爵”的“鐵帽子王”待遇

    再次

    ,胤祥之前拒絕掉的額外郡王爵位,雍正還是予以了“兌現(xiàn)”
    ,并將胤祥的第四子弘晈封為寧郡王

    縱觀整個清朝時期,胤祥所享受到的身后殊榮

    ,可謂是絕無僅有的
    ,而這些也都是胤祥用他對雍正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換回來的

    綜上所述

    ,雍正與胤祥之間的關系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熬抛訆Z嫡”中,他們是最為親密的戰(zhàn)友和伙伴
    ,而胤祥也是雍正最為堅定的擁護者與支持者
    ,甚至為了保全雍正不惜犧牲自己的政治前途。雍正登基之后
    ,他們是“千古君臣兄弟”的典范
    ,胤祥竭盡所能地輔佐雍正,而雍正也對胤祥及其整個家族予以了厚待

    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

    ,兩人之間如此親密無間的關系,不是一方刻意為之能夠實現(xiàn)的
    ,而是兩個人共同努力
    、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結果。

    而這也正如雍正在評價胤祥時所說的那樣:

    若論帝王家的兄弟情深

    ,大概只有雍正和十三爺胤祥之間的兄弟之情最真摯
    ,也最深厚了!“每歲塞外扈從
    ,形影相依
    。賢弟克盡恭兄之道,朕兄深篤友弟之情
    。天倫至樂
    ,宛如昨日事也!”

    十三爺胤祥 愛新覺羅·胤祥

    ,出生于康熙二十五年
    ,生母是章佳氏,生他的時候僅是一名宮女
    。胤祥小時候就很聰明
    ,康熙皇帝非常喜歡他。從12歲開始
    ,康熙每次出巡都帶著胤祥
    ,直到康熙四十七年胤祥失寵。

    與《雍正王朝》中的形象不同

    , 歷史 上的十三阿哥胤祥是個能文能武的全才
    。論武功,胤祥精于騎射
    ,百發(fā)百中
    。有一次跟著康熙皇帝去打獵,樹林里突然躥出來一只猛虎
    ,十三阿哥胤祥表現(xiàn)得非常鎮(zhèn)定
    ,手里拿著一把鋒利的刀就向這只猛虎刺去。論文采
    ,胤祥精通六藝
    ,禮、樂
    、射
    、御、書
    、數(shù)都很拿手
    。有一次康熙南巡,在行宮里邀請眾大臣欣賞胤禛和胤祥的書法
    ,大臣們“無不歡躍欽服”
    ,雖有阿諛奉承之嫌
    ,但仍可看出胤祥的書法在康熙眼中還是拿得出手的。

    從康熙四十七年開始

    ,胤祥就突然不得寵了
    ,或許是受到廢太子事件的影響。在《雍正王朝》里
    ,胤祥被康熙圈禁了十年
    ,原因是出于保護這個十三兒,以免讓他卷入九子奪嫡的漩渦之中
    。但是在真實的 歷史 上
    ,胤祥到底有沒有被圈禁還存在爭議,就算是被圈禁了
    ,也是很短暫的一段時間
    。不過,從這一年開始
    ,胤祥失寵倒是真的
    。廢太子胤礽被復立之后,康熙給成年阿哥們封賞爵位
    ,唯獨十三阿哥胤祥沒有被封爵
    ,直到康熙去世,胤祥還是一個沒有爵位的閑散阿哥

    雍正即位后

    ,胤祥才真正得到重用。雍正一朝
    ,胤祥負責處理了康熙和孝恭仁皇后的喪事
    ,管理內務府,負責西北用兵的后勤供給
    ,統(tǒng)領圓明園八旗禁衛(wèi)軍
    ,負責審理重大案件,負責治理水患
    ,負責勘察建造皇帝的陵寢
    ,負責外國傳教士事務
    ,負責營田水利
    。可以說
    ,家事國事天下事
    ,十三爺胤祥都替雍正操勞著,并且處理得非常得體
    ,雍正很滿意
    。有人說
    ,雍正一朝,十三爺胤祥是名副其實的“常務副皇帝”

    但是十三爺胤祥身體不好

    ,從康熙年間就患有一種叫做鶴膝風的病,到了雍正年間病情加重
    ,又因為日夜操勞國事
    ,所以胤祥在雍正八年就英年早逝了,年僅四十四歲

    棠棣情深 雍正常稱自己的十三弟為“柱石賢弟”

    。盡管二人在朝堂上更多的是政治盟友關系,但是二人是因為兄弟和睦才結為政治盟友
    ,又因合作融洽使得兄弟之情更深
    ,這兩種因素其實是相互交融、相互影響的
    ,最終形成了中國 歷史 上罕見的“棠棣情深”

    雍正即位的第一天,就封自己的十三弟為和碩怡親王

    。一朝之間
    ,從一個沒有爵位的邊緣皇子到晉封為最高等級的親王爵位,十三爺胤祥也是獨一份了
    ,可見雍正對十三弟的感情之深

    同時,雍正下令將原來歸自己管理的佐領人丁統(tǒng)統(tǒng)劃到十三爺名下

    ,在親王定額之上再增加十七名護衛(wèi)
    ,在怡親王儀仗中額外增加豹尾槍、長桿刀
    ,用以突出十三爺胤祥的皇恩殊隆

    到了雍正三年,雍正下令在親王的爵位之外

    ,再給十三爺加封一個郡王爵位
    ,讓他從自己的兒子當中任選一名授封該爵位。

    十三爺胤祥為雍正選了一塊“上吉之壤”的陵址

    ,雍正認為這是十三弟的功勞
    ,所以就在自己的“上吉之壤”旁邊選了一塊“中吉之壤”賜給他,后被十三爺胤祥堅決推辭掉

    十三爺胤祥去世后留下遺囑

    ,遺言自己的陵墓要從簡不要奢華,雍正帝沒有遵從
    ,反而給十三弟建造了一個親王當中最大
    、最奢華的陵墓
    ,占地四十萬平方米,陵園里修建了三十多座建筑

    胤祥死后

    ,雍正帝特意將十三爺?shù)拿謴脑氏楦幕亓素废椋@在清朝 歷史 上是獨一份

    雍正和十三爺?shù)年P系有多好

    、感情有多深,用雍正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咸謂圣王賢臣之相遇數(shù)千百載而一見
    ,今且于本支帝胄之間得之
    !”后世常用“棠棣情深”來形容兩人的兄弟情深。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864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一生為人正直嫉惡如仇" rel="prev"> 揭秘歷史上真實的劉伯溫
    ,一生為人正直···

    下一篇:

    相關文章
    揭秘蒙古帝國“長子軍西征“不可告人的秘密
    談到蒙古帝國的疆域
    ,一定要談到長子西征。這只由各部落首領長子構成的西征軍
    ,先后征服了北歐
    、西歐,中亞等廣大區(qū)域
    ,迅速擴大了元朝的地盤
    。元朝的疆域最大時達到2000萬平方公里,相當于現(xiàn)在中國的2倍多
    拓跋浚僅活了26歲皇后李未央被賜死(歷史上《錦繡未央》中的李未央是誰)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中國是最早發(fā)明紙的國家
    ,早在東漢末年造紙術被改進之后,紙變成為了人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物件
    。但是在古時候的紙是非常貴的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