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曇晟很高興
,與高開道拜把子結(jié)為了兄弟,改封其為齊王
。
高開道的勢力遠(yuǎn)在高曇晟之上
,向高曇晟稱臣是不懷好意,目的是想吞并高曇晟
。沒過多久
,高曇晟就為自己引狼入室的行為付出了代價。高開道忽然變了臉
,找個機(jī)會就把高曇晟給殺了
,霸占了他的地盤。
高曇晟過了一把皇帝癮后
,就此玩完了
。他所建立的政權(quán)也灰飛煙滅,只存在了三個月
。
高曇晟以和尚的身份造反做了皇帝,還堂而皇之地立尼姑為皇后。和尚和尼姑不僅搞在了一起,還做了皇帝和皇后,這在中國歷史上應(yīng)該也是獨一無二的。
后唐莊宗皇后劉玉娘為何削發(fā)為尼?
導(dǎo)語:在這個兵荒馬亂的世道,只有和尚尼姑能夠過上穩(wěn)定的生活
。于是
,她用自己剩下的錢建了一所尼姑庵,自己削發(fā)做了尼姑頭子
。
后唐莊宗李存勖的皇后劉玉娘簡介:劉玉娘
,魏州成安人,父親為劉叟***自號劉山人***
。為后唐莊宗李存勖之皇后
。
五代十國為一動蕩不安的時代,因此劉玉娘自幼生活艱困
,曾隨父親劉山人乞討維生
,稍大后在市井中拍鼓賣唱維生
,之后晉王李存勖的將領(lǐng)袁建豐
,在攻討后梁的戰(zhàn)亂途她擄走
,劉玉娘和父親劉山人生離死別
。被擄的劉玉娘,因貌美艷麗
,因而被袁建豐獻(xiàn)給晉王府
,做了貞簡太后的婢女,學(xué)會了吹笙歌舞等技藝
。成年之后越落的容貌出眾
,晉王李存勖見了之后大感歡喜,貞簡太后本是養(yǎng)一歌舞姬
,無甚大用
,便將她給莊宗李存勖為妾。她和李存勖非常融洽
,生下長子李繼岌之后
,更加受寵。
劉玉娘
劉玉娘自知出身微賤
,有一次
,她的父親劉山人,知道女兒劉玉娘還活著
,甚至還成為晉王愛妾
,急忙趕來相認(rèn)。經(jīng)人通報后
,莊宗本欲以隆重之禮去迎待
,但劉玉娘正和正室相互夸耀家門,堅持不肯任父親
,還說;“妾去鄉(xiāng)時
,略可記憶,妾父不幸死于亂兵
,妾時環(huán)尸慟哭而去
。此田舍翁安得至此!”。意思就是;“臣妾小時候被亂軍擄走時
,還有一點記憶在,臣妾的父親不幸在戰(zhàn)亂中被亂兵殺死
,臣妾還記得
,臣妾還伏在父親的尸首通哭過。臣妾的父親既然已經(jīng)死了
,那現(xiàn)在這老翁
,分明是想要榮華富貴,因而冒名頂替臣妾的父親的!”說完
,劉玉娘并命人將親生父親劉山人處以笞刑
。
李存勖當(dāng)上皇帝不久
,便搞的天下大亂,李存勖劉玉娘夫婦四面楚歌
,所以要派遣軍對征討
,可是當(dāng)時的國庫早已枯竭,而皇帝夫婦的私房錢卻堆積如山
,于是大臣們請求用這個錢來發(fā)軍餉
,待以后有錢了再還上。李存勖沉默無言
,劉玉娘說:我們兩口子能君臨天下
,雖然是因為俺男人英明神武,可是歸根到底是天命所歸
,既然是天命
,那些流寇們能把我們怎么樣?
大臣們還不死心,苦苦哀求不已
。劉玉娘說:好吧
,我給你們!你們給老娘等著!不一會,宮人推出了一個梳妝盒和兩個銀盆
,里面坐著三個小孩
,劉玉娘一把把他們推到大臣們面前,說:你們都以為我們兩口子有很多錢
,其實早就花光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啊!你們不是要錢嗎?現(xiàn)在就這三個小兒了
,你們拿去賣了當(dāng)軍餉吧!
李存勖終于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亂戰(zhàn)之中
,被人一箭射中面門
,伸手拔掉,鮮血如注
。據(jù)說
,失血過多的人,都很悶渴難耐
,喝水能夠緩解一些
,喝酪漿則死的更快。李存勖到處找水喝
,并大聲呼叫劉玉娘要水喝
。劉玉娘一看:這個滿臉鮮血的男人廢了,指不上了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胺蚱薇臼峭著B,大難臨頭各自飛”,為了怕這個男人連累自己
,她讓人送給了李存勖一碗酪漿
,李存勖喝完,嗚呼哀哉了
。
李存勖死后
,劉玉娘竭盡所能的拿了金銀細(xì)軟,和小叔子李存渥率領(lǐng)七百騎兵衛(wèi)隊逃出宮門
。逃命途中
,劉玉娘春心難耐,也怕李存渥扔下自己跑了
,使出自己的狐媚大法
,勾引李存渥,李存渥哪里經(jīng)得起如此美貌婦人的誘惑?于是
,逃亡之途變成了*** *** 顛鸞倒鳳的蜜月之旅
。再后來,李存渥被殺
,劉玉娘輾轉(zhuǎn)流離
,她的所見所聞讓她明白了一個道理:在這個兵荒馬亂的世道,只有和尚尼姑能夠過上穩(wěn)定的生活
。于是
,她用自己剩下的錢建了一所尼姑庵,自己削發(fā)做了尼姑頭子
。
她哪里是真心做尼姑?她哪里離得開男人?她哪里離得開權(quán)勢?她哪里離得開金銀財寶?于是她趁著兵荒馬亂
,以建寺廟為借口,大搞“征地”和“拆遷”
,巧取豪奪
,不僅如此,她還大肆發(fā)放***
,瘋狂的斂聚財物
。
有個豪強(qiáng),垂涎她的美色和巨大的財富
,趁機(jī)***她
,于是,她便和此人打上了民事官司
。這件事層層上報
,終于讓繼位的李嗣源知道了,李嗣源大罵:你這個妖婦
,終于出現(xiàn)了!派人讓她自盡。
劉玉娘向李嗣源哀求道:我塵緣已盡,都成尼姑了
,就讓我侍奉佛祖
,終了此生,如何?李嗣源說:佛門是清凈之地
,你也不看看自己到底有多臟!怎么能玷污佛門?正是佛祖讓我清理門戶的!劉玉娘道:我佛慈悲為懷
,不殺生的,你怎么忍心殺我呢?李嗣源不再理她
,令人用毒酒喂她喝下
,一代蛇蝎美女劉玉娘就此了賬。
千古奇聞:明成祖為何用和尚去追殺尼姑
尼姑
,本是出家修行的佛門女教徒
,講究的是六根清凈,四大皆空
,與紅塵姻緣了斷
,更與朝廷素?zé)o瓜葛。
但是
,明朝永樂年間的尼姑卻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侵?jǐn)_和追殺
,淪入了十八層地獄。而此時的和尚卻成為了朝廷的座上客
,朝廷不僅對他們寵信有加
,而且還封官許愿,讓他們成為追殺尼姑的鷹犬
。
永樂十八年
,即公元1420年,明成祖朱棣突然下令
,將全國所有的尼姑以及女道士
,一律捉拿送到京師進(jìn)行勘問,以驗明她們真實身份
。這場史無前例的追殺天下尼姑案
,不僅打破了千年來與世無爭的佛門清靜,而且也給社會帶來了很不安定的因素
。
而主要追殺尼姑的主要人馬恰恰是與尼姑同為佛門的和尚
。那么,朱棣為什么要捉拿天下尼姑
?又為什么命令和尚追殺同門女性
?這其中究竟有什么鮮為人知的秘密呢?這還要從朱棣建立大明王朝的秘密部隊“東廠”特務(wù)組織說起
。
明朝的東廠是在錦衣衛(wèi)之后
,于永樂十八年,即公元1420年建立起來的又一個直屬于朝廷的特務(wù)組織。東廠的全名叫做東緝事廠
,由朱棣親信太監(jiān)出任首領(lǐng)
,心腹和尚擔(dān)任顧問。
東廠和錦衣衛(wèi)一樣
,是世界歷史上最早設(shè)立的國家特務(wù)情報機(jī)關(guān)
,其分支機(jī)構(gòu)遠(yuǎn)達(dá)朝鮮半島。而東廠權(quán)力在錦衣衛(wèi)之上
,只對皇帝負(fù)責(zé)
,不經(jīng)司法機(jī)關(guān)批準(zhǔn),可隨意監(jiān)督緝拿朝中大臣和黎民百姓
,從而開明朝太監(jiān)干預(yù)朝政的先河
。
震驚中外的“靖難之役”之后,朱棣從侄子建文帝朱允手中奪取了大明王朝的政權(quán)
,成為了明朝的第三個皇帝
,是為明成祖,改元永樂
,因此朱棣史稱永樂皇帝
。
一方面,建文帝魂歸何處的流言不時出現(xiàn);另一方面
,朝廷中的很多大臣對永樂政權(quán)并不十分支持
,而朱棣對朝廷大臣也多不信任。
同時
,他覺得原來由其父明太祖朱元璋設(shè)在宮外的錦衣衛(wèi)使用起來并不是很方便
,于是,就決定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直接掌控的新的特務(wù)機(jī)構(gòu)
。
朱棣由北京起兵南下“靖難之役”的過程中
,許多太監(jiān)與和尚曾出過大力,如三寶太監(jiān)鄭和與學(xué)貫佛道的和尚道衍
。所以在朱棣的心目中
,還是覺得太監(jiān)與和尚比較可靠,而且他們身處皇宮
,聯(lián)系起來也比較方便
。
于是朱棣一反其父朱元璋關(guān)于太監(jiān)不得干預(yù)朝政的禁令,重用太監(jiān)
。于是
,東廠這個身兼情報、監(jiān)察
、警察于一身的特務(wù)機(jī)構(gòu)橫空出世
,成為朱棣鎮(zhèn)壓政治上的反對力量和加強(qiáng)中央集權(quán)的御林軍
。
那么,學(xué)貫佛道德的和尚道衍又是何方神圣
?為什么一個和尚能成為永樂皇帝的心腹親信呢
?
道衍,真名叫姚廣孝
,十四歲時出家為僧,取法名道衍
。他先學(xué)習(xí)天臺宗
,后研習(xí)密宗瑜珈三密。二十歲受具足戒后
,又慕禪宗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
,道衍到杭州參訪徑山智及禪師
。
智及為當(dāng)時著名禪師,一見道衍
,就十分賞識他的才華和佛學(xué)見地
,便把法衣、拂子授予他
,希望他將來能成為佛教弘法的繼承人
。三年后,道衍離開徑山
,住持臨安普慶寺
。接著,遷居杭州天龍寺和嘉慶留光寺
。一次
,偶然巧遇道士席應(yīng)真,得傳道教陰陽術(shù)數(shù)之學(xué)
。
和尚出身的朱元璋
,打下天下,建立明朝政權(quán)
,下令選拔高僧入京
,道衍被推選入京考試,但他硬是不愿做官
,朱元璋只好賜他僧服
,準(zhǔn)他回山。道衍離開南京
,北上參學(xué)
,游到河洛
,在嵩山遇到當(dāng)時的知名相士袁珙。
武則天十四歲進(jìn)宮,二十四歲當(dāng)尼姑,接下來呢?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
,唐太宗逝世
,武才人依唐后宮之例,入感業(yè)寺剃發(fā)出家
。永徽元年(650年)五月
,唐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日入感業(yè)寺進(jìn)香之時,又與武氏相遇
,兩人相認(rèn)并互訴離別后的思念之情
。這時,無子而失寵的王皇后看在眼里
,便主動向高宗請求將武氏納入宮中
,企圖以此打擊她的情敵蕭淑妃。[8][注 8]唐高宗早有此意
,當(dāng)即應(yīng)允
。永徽二年(651年)五月,唐高宗的孝服已滿
,武氏便還俗
,再入宮,入宮前武氏已懷孕了
,入宮后生下兒子李弘
。次年五月,被拜為二品昭儀
。
永徽六年(655年)六月
,在后宮有人放出不利王皇后之謠言,傳說:王皇后與其母柳氏找來巫師
,她們想企圖用魘鎮(zhèn)之術(shù)將武昭儀詛咒而死亡
。但這不利謠言無所證據(jù)下傳到皇帝耳里后,在高宗大怒之下
,聽信并將其母柳氏趕出皇宮
,而且還想把武昭儀由昭儀升為一品宸妃(唐朝后宮四夫人中本來并無宸妃此封號,而原本的四夫人名額已滿
,唐高宗為了武氏
,才創(chuàng)宸妃封號),由于受到宰相韓瑗和來濟(jì)的反對
,最后不能成事
。不久,中書舍人李義府等人得知高宗欲行廢皇后而立武昭儀消息后
,許敬宗
、崔義玄
、袁公瑜等大臣也向唐高宗接連投遞了請求立武昭儀為后的表章。唐高宗看到有不少人支持
,廢立之意再次萌生
。
十月十三日,唐高宗又在李勣等朝廷重臣的支持下
,終于頒下詔書:以“陰謀下毒”的罪名
,將王皇后和蕭淑妃廢為庶人,并加囚禁
;她們的父母
、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嶺南
。七天以后,唐高宗再次下詔
,將武昭儀立為皇后
;與此同時,又將反對最力的宰相褚遂良貶為外州都督
。
顯慶四年(659年)四月
,武皇后與唐高宗達(dá)成共識:將長孫無忌、于志寧
、韓瑗
、來濟(jì)等人削職免官,貶出京師
。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
,唐高宗病逝,臨終遺詔:太子李顯于柩前即位
,軍國大事有不能裁決者
,由武則天決定。四天以后
,李顯即位
,是為唐中宗。武后被尊為皇太后
。
光宅元年(684年)二月
,中宗欲以韋后父韋玄貞為侍中,裴炎力諫不聽
,武后遂廢唐中宗為廬陵王
,并遷于房州。立第四子豫王李旦為帝
,是為唐睿宗
,武后臨朝稱制
,自專朝政。同年九月
,徐敬業(yè)
、徐敬猷兄弟聯(lián)合唐之奇、杜求仁等以扶支持廬陵王為號召
,在揚州舉兵反武
,十多天內(nèi)就聚合了十萬部眾。武后當(dāng)即以左玉鈐大將軍李孝逸為揚州道大總管
,率兵三十萬
,前往征討。十一月
,徐敬業(yè)兵敗自殺
。
垂拱二年(686年)三月,武后下令制造銅匭(銅制的小箱子)
,置于洛陽宮城之前
,隨時接納臣下表疏。同時
,又大開告密之門
,規(guī)定任何人均可告密。凡屬告密之人
,國家都要供給驛站車馬和飲食
。即使是農(nóng)夫樵人,武后都親自接見
。所告之事
,如果符合旨意,就可破格升官
。如所告并非事實
,亦不會問罪。同時
,武后又先后任用索元禮
、周興、來俊臣
、侯思止等一大批酷吏
,掌管制獄,如果被告者一旦被投入此獄
,酷吏們則使用各種酷刑審訊
,能活著出獄的百無一二。這樣
,隨著告密之風(fēng)的日益興起
,被酷吏嚴(yán)刑拷打致死的人日漸增多
。于是在朝廷內(nèi)外便形成了十分恐怖的政治氣氛,以致大臣們每次上朝之前
,都要和家人訣別
,整天都惶惶不可終日。為獎勵告密
,武后對告密者破例授官
,以賣餅為生的侯思止,是一名無賴
,因誣告舒王元名與恒州刺史裴貞謀反
,被任命為游擊將軍、侍御史
。王弘義
,以無德行見稱,告鄉(xiāng)里謀反
,擢授游擊將軍
、殿中侍御史。是年殺安南王穎等宗室十二人
,又鞭殺故太子李賢二子,唐之宗室至是殺戮殆盡
,其幼弱幸存者亦流嶺南
,又誅其親黨數(shù)百家。
武后謀奪李唐的社稷
,翦除唐宗室
,諸王不自安,欲起兵對抗
。還未有共識的時候
,博州刺史瑯邪王李沖,垂拱四年(688年)八月于博州(今山東聊城東北)舉兵
。豫州刺史越王李貞起兵豫州(今河南汝南)呼應(yīng)
。武后分遣丘神勣、魏崇裕擊之?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樞巴趵顩_起兵七日敗死
;九月,越王李貞兵敗自殺
。武后想盡除李氏諸王
,使周興等審訊之,迫韓王李元嘉
、魯王李靈夔
、黃國公李撰
、東莞郡公李融、常樂公主等自殺
,親信等均被誅
。
這年命令僧薛懷義率令萬多人,毀乾元殿
,建明堂
,花了近一年落成,高二百九十四尺
,闊三百尺
。共三層,上為圓蓋
,有條九龍作捧著的姿態(tài)
。上有鐵鳳,高一丈
。飾以黃金
,稱為“萬象神宮”。明堂既成
,又命僧薛懷義鑄大像
,大像的小指也可以容納數(shù)十人,于明堂北起五層高的天堂來收納這個大像
。所花費用以萬億計
,政府財政為之枯竭。是年武承嗣命人鑿白石為文曰:“圣母臨人
,永昌帝業(yè)
。”號稱在洛水中發(fā)現(xiàn)
,獻(xiàn)給武后
,武后大喜,命其石曰“寶圖”
。之后武后加尊號為“圣母神皇”
。
武后當(dāng)政期間進(jìn)一步發(fā)展科舉制度。貞觀年間共錄取進(jìn)士205人
,高宗武后統(tǒng)治期間共錄取一千余人
。平均每年錄取人數(shù)比貞觀時增加一倍以上。武后載初元年(690年)武后在洛城殿對貢士親發(fā)策問
,是“殿試”之始
。是年遣“存撫使”十人巡撫諸道,推舉人材,一年后共舉薦一百余人
,武后不問出身
,全部加以接見,量才任用
,或為試鳳閣(中書?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崛恕⒔o事中
,或為試員外郎
、侍御史、補(bǔ)闕
、拾遺
、校書郎,試官制度自此始
,時人有“補(bǔ)闕連車載
,拾遺平斗量,把推侍御史
,腕脫校書郎
。”之語
。武后雖以官位收買人心
,但對不稱職的人亦會加以罷黜;明察善斷
,故當(dāng)時的人亦樂于為武后效力
。
次年七月,僧法明等撰《大云經(jīng)》四卷
,說武后是彌勒佛化身下凡,應(yīng)作為天下主人
,武后下令頒行天下
。命兩京諸州各置大云寺一所,藏《大云經(jīng)》
,命僧人講解
,并提升佛教的地位在道教之上。是年九月侍御史傅游藝率關(guān)中百姓九百人上表
,請改國號為周
,賜皇帝姓武。于是百官及帝室宗戚
、百姓
、四夷酋長、沙門、道士共六萬余人
,亦上表請改國號
。武后準(zhǔn)所請,改唐為周
,改元天授
。尊號圣神皇帝,以睿宗為皇嗣
,賜姓武氏
,以皇太子為皇孫。立武氏七廟于神都
,追尊周文王曰:始祖文皇帝
。立武承嗣為魏王,武三思為梁王
,其余武氏多人為王及長公主
。
河南博物館所藏武瞾金簡,中國唯一的皇帝金簡
。武氏在久視元年(700年)七月七日來嵩山祈福
,譴宮廷太監(jiān)胡超向諸神投簡以求除罪消災(zāi)。
同年九月
,武氏派右鷹揚衛(wèi)將軍王孝杰為武威軍總管
,與武衛(wèi)大將軍阿史那忠節(jié)率兵赴西域征討吐蕃。十月
,唐軍大勝
,連克于闐、疏勒
、龜茲
、碎葉等安西四鎮(zhèn),仍置安西都護(hù)府于龜玆
,發(fā)兵戍守
。
長壽三年(694年)武三思率四夷首領(lǐng)請以銅鐵鑄天樞,立于端門外
,以歌頌武后的功德
。武后親題曰:“大周萬國頌德天樞”。天樞鑄造歷時八月而成
,其形制若柱
,高一百零五尺,直徑十二尺
,八面
,每面各五尺
,下為鐵山,周一百七十尺
,以銅為蟠龍
、麒麟環(huán)繞之;上為騰云承露盤直徑三丈
,盤上四龍直立捧火珠
,高一丈。工人毛婆羅造模
,武三思為文
,刻百官及四夷首領(lǐng)之名于其上。用銅鐵二百萬斤
,“請胡聚錢百萬億
,買銅鐵不能足,賦民間農(nóng)器以足之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br>萬歲通天元年(696年)五月,契丹首領(lǐng)李盡忠和孫萬榮率兵起義
,攻陷營州
,殺都督趙文翙。武氏派將軍曹仁節(jié)
、張玄遇
、李多祚等率兵征討。由于誤中吐蕃伏兵
,全軍覆沒
。接著,武氏再派武攸宜
、王孝杰等率兵討伐
,均大敗而歸。神功元年(697年)四月
,武則天又派武懿宗
、婁師德、沙咤忠義率兵二十萬
,討伐契丹。六月
,孫萬榮兵敗被殺
,契丹余眾歸降于突厥。
神功元年(697年)武氏使武懿宗審訊劉思禮謀反事
,武魏宗說只要劉思禮指出哪些朝士有分謀反
,就免其死罪
,于是劉思禮誣告宰相李元素、孫元亨等三十六家“海內(nèi)名士”
,皆遭滅族
,親舊連坐流竄者千余人。時人以為武懿宗之殘暴僅次于周興
、來俊臣
。
是年,來俊臣欲羅告武氏諸王及太平公主(中宗之妹
,武則天唯一長大成人的親生女兒)
,又欲誣皇嗣(唐睿宗)及廬陵王(唐中宗)與南北衙共同謀反,擬一網(wǎng)打盡
。武氏諸王與太平公主都十分害怕
,共同揭發(fā)其罪行,下獄處以極刑
。仇家爭食其肉
,不一會就食盡。來俊臣兇狡貪暴網(wǎng)羅無辜
,織成反狀
,殺人不可勝計?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摆E賄如山
,冤魂塞路”,武后亦知天下憤怨
,下令數(shù)他的罪狀
,并沒收其家財。
圣歷元年(698年)武承嗣
、武三思謀求當(dāng)太子
,幾次使人對武后說:“自古天子未有以異姓為嗣者?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蔽浜螵q豫未決
,狄仁杰對武后說:“姑侄之與母子,哪個比較親近
?(武承嗣
、武三思皆武后之侄,中宗
、睿宗則武后之子)陛下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