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即皇帝位
,年號貞觀任用人才
李世民即帝位不久
完善制度
李世民在位期間使隋制更趨于完善
從諫如流
李世民以隋煬帝拒諫亡國為戒
重視法治
貞觀時期在李世民的治理下
貞觀之治
隋朝楊廣造成隋末嚴重大亂
李世民十分重視吏治的清明
,曾命房玄齡省并冗員在軍事上,李世民多次對外用兵
經(jīng)李世民君臣二十三年的努力
,社會安定、經(jīng)濟恢復并穩(wěn)定發(fā)展,對外武功顯赫,至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人口達到三百八十多萬戶,奠下了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年間大唐盛世的基礎,史稱貞觀之治。唐太宗根據(jù)魏征的意見
,定出“偃武修文,中國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針,對唐朝同少數(shù)民族的矛盾采取了比較和緩的政策。626年,益州大都督奏報僚人反叛,請發(fā)兵征討。他不許出兵,并說,僚人居住在深山野林里,經(jīng)常出來搶奪,已經(jīng)成了習慣。地方官如果能正確對待,自然相安無事,不可輕動干戈,殺害他們。唐太宗采取緩和階級矛盾和各族間矛盾的辦法,以求國內(nèi)和平,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唐太宗非常重視官吏的任用
,對地方長官,更是特別重視。他把各州都督(地方掌管軍事的最高長官)和刺史(地方掌管行政的最高長官)的姓名都寫在宮里的屏風上,隨時記下他們的成績和過失,以備提拔或貶降。他很注意縣令的選擇,要五品以上的官員保舉能勝任縣令的人,而各州刺史則由皇帝親自選拔任命。唐太宗對士族地主集團的內(nèi)部關(guān)系進行了一些調(diào)整
。山東士族是漢魏以來的傳統(tǒng)勢力,社會地位最高。唐太宗在兼用關(guān)隴、山東和江南士族的同時,對山東士族采取既聯(lián)合又壓抑的政策。他在高士廉等人修的《氏族志》里,把山東老牌士族崔氏抑為第三等,從而提高皇族、勛貴、官僚的社會地位,加強皇帝的權(quán)力。與此同時,唐太宗極力選拔寒門庶族地主官僚出任中央政府要職。如少年時做過道士的魏征,官至秘書監(jiān),參與朝政,出身錄事、曾為王世充部下的戴胄,官至戶部尚書,參與朝政,自布衣而為卿相的馬周唐太宗還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恢復和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措施
從貞觀元年到三年(公元627—629年),關(guān)東
隋末
,華北地區(qū)的漢族人民有不少被北方的突厥貴族所擄掠。突厥貴族在唐初還不斷率兵南下,使北方人民的生產(chǎn)和生活受到騷擾和破壞。唐太宗即位后對突厥采取積極抵抗政策,解除了這一威脅。貞觀五年(631年)四月,唐太宗派使者把隋末被突厥貴族擄去的漢人用金帛贖回,得男女8萬口唐太宗又并省了很多州縣
唐太宗還注意到不奪農(nóng)時
上述做法
唐太宗死時53歲
唐太宗能任用賢能,從善如流
李世民繼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學館的模式,新設弘文館
,進一步儲備天下文才。寒門子弟入仕機會大增,為政壇帶來新氣象。此外,更接納封德彝之議,命宗室出任官吏,以革除其坐享富貴的惡習。
措施 1、不拘一格用人才
2、不獨斷專行
3
4
5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8684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上一篇:
唐太宗李世民統(tǒng)治時期采取的經(jīng)濟政策
下一篇:
唐朝真的一直在吃隋朝的糧食嗎
,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