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明朝滅蒙用了一輩子,清朝滅蒙古到底花了多久的時間

      眾妙之門 2023-06-13 13:02:56

      明朝滅蒙用了一輩子,清朝滅蒙古到底花了多久的時間

      還不知道:明清滅蒙的讀者

      ,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
      ,接著往下看吧~

      在1368年的時候

      ,朱元璋在南京正式登基稱帝
      ,之后
      ,他就趕緊派兵繼續(xù)北伐戰(zhàn)爭
      ,最后他成功的占據(jù)了北京
      ,元朝就這樣滅亡了
      ,但是當時元朝還是有很多的殘余勢力
      ,并沒有被完全的消除干凈,所以在之后明朝的200多年期間
      ,蒙古人都一直在騷擾明朝
      。或者我們可以說的更明白一些
      ,到了后期
      ,明朝的實力已經(jīng)非常衰弱了,這些蒙古人是完全可以直接帶兵攻進來的
      ,會給明朝帶來重大的損失

      其實在明朝非常強盛的時候,有很多次的機會可以去消滅蒙古

      ,就比如說明成祖朱棣
      ,在他當皇帝的時候,曾經(jīng)派了五次兵去遠征蒙古
      ,這五次都很有效的打擊了蒙古當時的戰(zhàn)斗力
      ,但是蒙古就像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強,朱棣派兵遠征之后又過了25年
      ,蒙古人又再次的興盛了起來,這一次他不僅是騷擾明朝土地
      ,甚至還直接俘虜了皇帝明英宗
      ,在這次戰(zhàn)役當中損失了很多的精兵強將之后,他們又經(jīng)歷了很多的戰(zhàn)爭
      ,但是明朝一直都沒有能夠徹底的消滅蒙古
      ,就這樣,蒙古就傳到了他們第35任大汗林丹汗的手中
      ,而林丹汗也是蒙古的最后一位大汗

      在林丹汗即位的時候

      ,草原上的蒙古政權其實已經(jīng)非常的不穩(wěn)定了,因為那個時候那些部落們都是各自為政
      ,所以蒙古大汗真正能夠支配的其實只有蔡哈爾部
      ,在漠南的部落們只是名義上的共主,在漠北的部落根本就不承認蒙古大汗
      ,在漠西的部落就直接跟蒙古為敵了
      。所以那個時候,林丹汗的處境其實是非常兇險的
      ,在同一時期
      ,東北的女真族在努爾哈赤的帶領下,已經(jīng)開始發(fā)展的非常強大了
      ,他們走上了統(tǒng)一的道路
      。但是林丹汗這個人非常的有野心,他一直都在努力嘗試蒙古的統(tǒng)一
      ,希望能夠回到成吉思汗當時的那種雄圖霸業(yè)當中

      所以林丹汗一直都在養(yǎng)精蓄銳,隱忍的發(fā)展

      ,在他剛上位的十年當中
      ,他努力地提升了自己的實力和威望,之后就開始統(tǒng)一蒙古的部落了
      ,但是這個時候女真族也發(fā)展的很好
      。我們值得一提的是努爾哈赤這個人比林丹汗可有實力多了,他們是敢直接去挑戰(zhàn)明朝的權威的
      ,因為他們直接就是向大明朝開戰(zhàn)了

      在這種局勢下,林丹汗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跟明朝聯(lián)手

      ,先打敗努爾哈赤
      ,這樣就會有更多的機會來征服當時已經(jīng)重病的明朝。這么說的話
      ,感覺林丹汗還是挺聰明的一個人
      ,但是他犯了一個錯誤,他覺得襄外必先安內(nèi)
      ,但是當時對于他的處境來說
      ,其實根本沒有多的時間讓他去處理內(nèi)政。

      于是在這個時候

      ,努爾哈赤鉆了空子
      ,林丹汗就這樣被他挖了墻角,于是女真族就開始跟一些蒙古上的部落通婚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兩個民族一旦開始通婚
      ,那就意味著友好
      ,所以這就導致林丹汗開始對自己的部落起疑心,于是他直接帶兵就去打科爾沁了
      ,這樣就導致了蒙古內(nèi)部的戰(zhàn)爭爆發(fā)
      。在打科爾沁的時候,林丹汗覺得這都是因為努爾哈赤惹的禍
      ,所以他也和努爾哈赤開始交戰(zhàn)了

      這個時候林丹汗其實又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兩邊都在同時打仗

      。在1628年的六月
      ,他帶著軍隊打入了大同,在那里
      ,他殺死了數(shù)百萬的明朝百姓
      ,這一次,他真的就差一點兒占領大同城了

      但是在當時的那種局勢之下

      ,林丹汗這么做,反而讓明朝和努爾哈赤迅速的結成了聯(lián)盟
      。于是兩家商量以后
      ,決定夾擊攻打他。這種情況之下
      ,他本來就很弱小
      ,怎么能夠經(jīng)受住兩邊的攻擊,于是在1631年的時候
      ,林丹汗下令
      ,準備西遷。

      就在這個時候

      ,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出現(xiàn)了
      ,他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于是他下令
      ,決戰(zhàn)林丹汗
      。林丹汗又打不過人家,只能選擇逃跑
      ,他就一路的向西狂奔
      ,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很多的部落主都選擇了投降
      ,因為逃亡的這個過程實在是太辛苦了,他們沒有糧食
      ,在軍隊當中
      ,甚至都出現(xiàn)了殺人易食的情況
      ,所以在這種非常艱苦的環(huán)境當中,林丹汗病逝了

      于是在1635年的時候

      ,林丹汗的老婆們和他的兒子額哲選擇了投降,并且送上了傳國玉璽
      ,就這樣
      ,蒙古帝國正式的滅亡了。

      明朝和蒙古打了一輩子

      ,可是直到明朝滅亡
      ,它都沒能夠徹底的消滅蒙古,最后還是在皇太極的追擊之下
      ,蒙古才正式的滅亡
      ,于是后來就有人評價說,這其實是因為皇太極的運氣
      ,實在是太好了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蒙古滅亡的主要原因還是要歸咎到林丹汗的身上,因為他下達的指令和政策
      ,其實一直都在犯錯
      ,所以這才讓皇太極鉆了空子,真正的滅掉了蒙古
      。那我們再說回明朝
      ,其實到了明朝后期,他們也沒有能力再發(fā)動一次遠征
      ,去和蒙古打仗了
      ,因為那個時候光是平定自己國家的農(nóng)民軍和打敗清軍就已經(jīng)非常讓他們難受了,所以最終能夠真正的了結蒙古這個大帝國的
      ,也只能是皇太極了

      明朝能抵抗蒙古200多年
      ,為何僅用幾十年就被女真人滅了?

      編者按:一直以來

      ,網(wǎng)絡上都有這樣的疑問
      ,“為什么蒙古人用了兩百年都沒能搞定明朝,八旗用了幾十年就搞定了
      ?”或“明帝國對抗蒙古鐵騎長達兩百多年
      ,為啥幾十年就被女真人滅亡了?”總之一句話
      ,很多人都好奇一個問題:女真人建立的后金為啥成為明朝的心腹大患
      ?甚至成為明帝國的終結者
      ?今天,筆者就簡單說一下后金的獨有優(yōu)勢

      ▲努爾哈赤攻打遼東地區(qū)路線圖

      后金所崛起的遼東土地

      ,對于明帝國來說是孤懸塞外,千里之遙
      。而且
      ,這是個兩面皆敵、一面藩籬的不利地形:正北是女真
      、西北是蒙古
      、東北是朝鮮。雖然前期朝鮮對女真存在威懾
      、抑制作用
      ,在成化年間還出兵一起剿滅建州。但經(jīng)過壬辰戰(zhàn)爭之后
      ,朝鮮國內(nèi)有生力量遭到極大破壞
      ,人口銳減,北方常年與女真交戰(zhàn)的精銳騎兵也損失殆盡
      ,因此對明朝來說猶如雞肋
      。薩爾滸之戰(zhàn)中,朝鮮軍隊甚至出賣明軍成建制投降

      同時

      ,因為地理原因,明朝要想動員大規(guī)模兵團作戰(zhàn)也遭到極大限制
      ,因為遼東兩面受敵
      ,所以本地軍隊是不能遭到太大損失的,不然蒙古人趁虛而入
      ,局面只會更糟
      。所以明朝只能從其他地方動員軍隊入遼作戰(zhàn)。但各地軍隊近的百余里
      ,遠的則上千里甚至數(shù)千里之遙遠
      ,集結時間大大加長,這也就給了后金政權以更充沛的準備時間
      。而且由于地理限制
      ,明軍也只能出山海關,走遼西走廊這一固定道路
      。后金只要在沿途布置間諜
      ,明軍動向的一覽無余,所以薩爾滸之戰(zhàn)中,努爾哈赤對明軍進軍方向了如指掌
      。憑借著單項透明的情報優(yōu)勢
      ,努爾哈赤才敢玩“憑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
      !”

      ▲努爾哈赤畫像

      這種地理環(huán)境也導致明帝國在大兵團戰(zhàn)敗后,便沒辦法在短時間里重新迅速集結大軍再次進攻

      。這就給了后金充足的時間去休養(yǎng)生息和攻城略地
      。與之相比,同樣發(fā)生在天啟年間的奢安之亂就沒這么好的運氣了
      。當時
      ,四川土司奢崇明、貴州土司安邦彥發(fā)動叛亂
      。明軍集結11萬大軍分兩路討伐
      ,結果在陸廣河中伏戰(zhàn)敗,損失士兵四萬多人
      ,其影響不亞于薩爾滸之戰(zhàn)
      ,整個西南大震。但奢
      、安就沒有后金的地理優(yōu)勢
      ,四川、云南
      、廣西停止援遼
      ,之前囤積的援遼物資全部轉為平定奢安之亂的供應,四川一省甚至動員了十六萬大軍數(shù)十萬民夫
      。所以
      ,盡管奢崇明安邦彥取得了堪比薩爾滸的大勝,卻沒有時間慢慢消化
      。幾個月后
      ,明軍就再次集結十萬大軍討伐。也就是說
      ,半年內(nèi)奢
      、安就遭受明軍兩次共二十多萬人的大規(guī)模持續(xù)進攻,結果其最終戰(zhàn)敗

      ▲圖片來源微博@鷹眼發(fā)

      除了地理優(yōu)勢

      ,出乎一般人意料的是,雖然后來的清王朝總喜歡宣傳自己以少勝多
      ,但在遼東戰(zhàn)場上
      ,其實后金是擁有兵力優(yōu)勢的。對于后金軍的兵力,由于后金早期牛錄人數(shù)多寡不一
      ,少的一百多
      ,多的三百人,不能一概而論
      。因此學者陳佳華與傅克東先生以皇太極時期所規(guī)定的200丁一牛錄為平均數(shù)
      ,進行過推算。1588年以前
      ,努爾哈赤有戰(zhàn)兵3400人
      ,人口在一萬七千名之上;到1601年建立四旗
      ,有戰(zhàn)兵八千人
      ,人口當在四萬名之上;到1615年建立八旗時候
      ,后金有兵六萬人
      ,人口當在35萬人以上;1618年努爾哈赤攻陷撫順后更是獲得了三十萬人口
      ,力量得到極大增強
      。而在1619年薩爾滸之戰(zhàn)時,后金八旗兵加上蒙古辛塞部一萬五千名聯(lián)軍及其他各部落聯(lián)軍
      ,兵力已經(jīng)達到8~10萬人之多
      。而明軍出戰(zhàn)的實際兵力不過7~9萬之間,且四路分兵
      ,被后金以優(yōu)勢兵力各個擊破

      ▲圖片來源微博@鷹眼發(fā)

      等到后金占據(jù)整個遼東之后,大量漢人被其統(tǒng)治

      。根據(jù)《舊滿洲檔》的記載
      ,天命五年(1620年)努爾哈赤設置十六游擊管轄各地諸申、漢人男丁
      ,每游擊兩萬丁
      ,可見此時后金已經(jīng)達到了擁有32萬男丁的強大力量。按三抽一或二抽一為披甲來計算
      ,后金可動員10~16萬大軍
      。而對明朝來說,遼東最強時也不過九萬多邊軍
      。因此
      ,后金在1620年就已經(jīng)成為了遼東最強大的軍事集團。更為重要的是
      ,對后金來說
      ,他們手中的兵力不需要強過整個明帝國
      ,只需要保證強過遼東的明軍,就已經(jīng)能借助地利處于不敗之地了

      ▲皇太極畫像

      到了皇太極時期

      ,明朝內(nèi)地戰(zhàn)火連綿,后金(清)通過數(shù)次入關劫掠獲得了百萬級別的人口
      ,加上對朝鮮的進攻掠奪而來的50~60萬人口
      ,以及掠奪的黑龍江海西等各地女真部落和原有人口。保守估計
      ,皇太極時期后金與清在遼東
      ,已經(jīng)是一個人口兩百萬左右的強大奴隸制政權了,而非一些人所說的那樣
      ,只是一個二十萬人的小部落。

      還有

      ,一些人認為
      ,女真人是漁獵民族,仍以原始的狩獵采摘作為生活方式
      ,是邊緣地區(qū)的原始野蠻部落
      。但這只是一廂情愿的想象罷了,雖然女真人在明末依然保留漁獵習慣
      ,但早已轉入農(nóng)耕
      。15世紀末,女真人還“惟知射獵
      ,本不知耕稼。”到了正統(tǒng)年間
      ,前往建州部的官員吳良就驚奇地發(fā)現(xiàn)
      ,建州女真“家多中國人,驅使耕作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背r官員也稱“潛渡婆豬江,直抵兀喇山北隅吾彌府
      ,見水兩岸大野
      ,皆率耕墾,農(nóng)人與牛散布田野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嘉靖六年(1527),監(jiān)察御史盧瓊發(fā)現(xiàn)女真人“諸夷環(huán)徼而居

      ,皆有室廬
      ,而建州為最。”海西女真甚至讓這位明朝官員有了“俗尚耕稼”的極深印象
      。萬歷年間
      ,有兩個去過建州的朝鮮人申中一、李民郄帶回來一份報告
      ,他們發(fā)現(xiàn)建州部此時“無墅不墾
      ,至于山上亦多開墾;田地品高
      ,則一斗落種
      ,可獲八九石,瘠者僅收一石
      ;土地肥饒
      、禾谷甚茂,旱田諸種
      ,無不有之
      。”由此可見
      ,到了萬歷末期
      ,女真人在跟遼東漢人長達兩百年的接觸下,已經(jīng)慢慢普及農(nóng)耕
      ,且農(nóng)業(yè)技術在跟漢人的學習過程中也不斷加強
      ,最終成為以農(nóng)業(yè)為主要經(jīng)濟生產(chǎn)來源的民族,而農(nóng)業(yè)的興盛在古代其實就意味著國力的強大

      之后的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還把俘獲來的漢人

      、蒙古人實行編民戶政策,統(tǒng)一分配到各處去開墾耕地
      。根據(jù)統(tǒng)計
      ,后金僅在遼河以東地區(qū)就有三十萬日耕地(每日六畝),因此遼東以東地區(qū)后金共有耕地1981038畝
      。根據(jù)記載
      ,沈陽附近各莊田產(chǎn)出比例最高的1:36,最低的1:30
      ,平均在1:31之間
      。而屯監(jiān)禁軍私賃田由于是私人耕地,因此積極性較高
      ,產(chǎn)出比例高達1:48
      。在古代社會,糧食就意味著兵源與動員能力
      ,而這也是后金政權為什么能擁有很強攻擊性和動員能力的根本原因

      而且

      ,憑借著發(fā)達的農(nóng)業(yè)及伴隨著的手工業(yè)發(fā)展,后金也擁有了大量工匠技人
      。沈陽附近甚至出現(xiàn)了大片冶煉區(qū)域
      ,這成為了后金軍隊盔甲武器來源的重要保障。而且之后
      ,在明朝降軍和工匠的幫助下
      ,后金的火器制造工藝和規(guī)模也大幅度增強。在大凌河之戰(zhàn)中
      ,后金已經(jīng)能一次性投入一萬余斤火藥
      ,彈重在8斤~20斤的各型加農(nóng)炮已高達45門。

      簡單說

      ,擁有天時(明帝國已經(jīng)存在了200多年
      ,積重難返)、地利和人和(后金政權整合內(nèi)部勢力時相當果斷與迅速
      ,比如努爾哈赤對自己的弟弟舒爾哈齊和侄子稱得上絕對的心狠手辣
      。皇太極也是心硬手黑
      ,甩那些忙于黨爭的明朝士大夫十條街)后金正是憑借這這些優(yōu)勢才長時間保持一支戰(zhàn)斗力強悍、規(guī)模龐大的軍隊與明朝相抗衡
      。而這種力量可絕對不是連個鐵鍋都要南下?lián)尩拿晒湃怂鼙葦M的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chuàng)稿件。主編原廓

      、作者黑云
      ,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jīng)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清朝是如何打敗了中國和蒙古兩個世界強國?

      十七世紀初

      ,東方蒙古國和明朝相繼衰落,明朝和蒙古天災不斷
      ,明朝內(nèi)部自萬歷三大征后
      ,國勢日益衰落,東北女真部趁機反叛明朝
      ,天啟時期
      ,宦官專權,朝政混亂
      ,國勢衰敗
      ,崇禎時期,天災不斷
      ,對后金戰(zhàn)爭屢戰(zhàn)屢敗
      ,內(nèi)部起義此起彼伏
      ,內(nèi)憂外患,后金趁虛而入占領了整個遼東地區(qū)
      。滿清占領蒙古后
      ,實力大增,而明朝內(nèi)部也由于農(nóng)民起義
      ,失去了北方
      ,1644年,明朝宗室相繼在南方建立朝廷對抗?jié)M清
      ,由于內(nèi)部矛盾重重
      ,導致抗清相繼失敗,1662年
      ,明昭宗永歷皇帝朱由榔被吳三桂殺死在昆明
      ,明朝滅亡。
      蒙古自林丹汗繼位大汗以來
      ,蒙古國早已分崩離析了
      ,內(nèi)部斗爭不斷,漠南蒙古分為東西兩部
      ,漠北蒙古碦兒碦部早已獨立
      ,不聽調(diào)遣,甚至與林丹汗控制的漠南東部分庭抗禮
      ,林丹汗在內(nèi)部斗爭中
      ,加大了內(nèi)部的矛盾,蒙古的分崩離析和衰敗
      ,后金趁虛而入
      ,隨著科爾沁部等部落的投降,林丹汗被兩面夾擊
      ,與滿清的決戰(zhàn)中
      ,大敗而歸,逃往青海蒙古土默特部
      ,林丹汗死后
      ,其子投降滿清,漠南蒙古滅亡
      ,漠北也投靠了滿清
      ,1760年,漠西蒙古準格爾汗國被滿清滅亡
      ,蒙古汗國就此滅亡

      滿清能奪得天下,確實是幾千年來第一次
      ,超級撿漏王
      ,滿清建立時
      ,是明朝和蒙古衰弱的時候,兩個大國
      ,都未能阻擋住滿清撿漏
      ,兩國內(nèi)部都是矛盾重重,難以調(diào)和
      ,給了滿清可乘之機
      ,若蒙古和明朝都是太平時代,滿清只能被吊打的分
      ,滿清正是利用了兩國的天災人禍之際
      ,打敗了明朝和蒙古

      蒙古帝國滅亡的四十多個國家的具體名稱和時間

      蒙古帝國滅亡的四十多個國家的具體名稱和時間:

      大蒙古國建立后

      ,不斷向外擴張,1217年
      ,滅亡西遼

      1219年,西征花剌子模

      ,一直打到伏爾加河流域
      ,1222年,滅花刺子模
      ,于1225年東歸

      1227年,滅西夏

      。?

      1229年,窩闊臺繼任蒙古帝國大汗

      ,1231年征服高麗

      1233年,滅東真國

      1234年

      ,滅金國。

      1236年

      ,大敗欽察
      ,滅保加爾人卡馬突厥國。

      1238年

      ,占莫斯科

      1240年,占基輔

      1241年

      ,占亞美尼亞
      、格魯尼亞。

      1251年

      ,蒙哥繼蒙古帝國大汗位

      1254年,滅大理國

      1257年

      ,滅木剌夷。

      1258年

      ,占領阿拉伯帝國首都巴格達
      ,滅阿拔斯王朝。

      1259年

      ,蒙古帝國的軍隊占領大馬士革
      ,滅馬木留克王朝。

      1279年

      ,滅南宋

      擴展資料:

      蒙古帝國形成于13世紀初,后成為橫跨歐亞大陸的大帝國

      ,為元朝與四大汗國的聯(lián)合體
      。蒙古帝國1294年國土面積達3300萬平方公里? ,一說2800萬平方公里
      ,占世界土地面積的22%
      ,超越了五分之一,涵蓋了當時版圖內(nèi)的1億人口

      1271年

      ,忽必烈依據(jù)漢法,建國號“大元”
      ,自此蒙古帝國改稱為“大元大蒙古國”
      。四大汗國直至1304年元成宗時期方才一同承認元朝的宗主地位。元廷又在1310年元武宗時期與察合臺汗國瓜分了窩闊臺汗國
      ,取得漠西領地

      后元順帝被明朝于1368年逐出漢地,元廷逃往漠北

      ,史稱“北元”
      。北元亡于1402年 ,其后中國的明朝長期和漠北的韃靼
      、瓦刺
      、吐魯番等汗國并存,直到17世紀蒙古帝國漠南蒙古被清朝囊括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蒙古帝國

      不斷侵擾大明邊境,清朝建立之后為何蒙古就消停了

      明朝在“土木堡之變”后國勢開始衰落

      ,北方的蒙古部落開始不斷的南下劫掠,這一邊患問題一直困擾明朝近200年
      ,直到明朝滅亡
      。為了解決邊患問題,明朝在長城沿線部署重兵
      ,建立“九邊”防線
      ,每年消耗明朝軍費幾百萬兩,嚴重制約了明朝的發(fā)展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墒窃谇宄y(tǒng)治時期卻沒有出現(xiàn)過北方蒙古部落南下劫掠的事情,這又是為什么呢

      清朝對蒙古的政策不同于以往任何朝代

      ,但卻非常行之有效。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武力征服

      清朝對蒙古的征服分為三個階段:

      1、努爾哈赤在進行女真統(tǒng)一戰(zhàn)爭時期

      ,在古勒山一帶大敗海西女真葉赫等九部聯(lián)軍
      ,聯(lián)軍中就有蒙古科爾沁部。在1624年正式與蒙古科爾沁部結盟

      2

      、努爾哈赤死后,皇太極繼位
      ,三征林丹汗
      ,征服了蒙古察哈爾部,之后漠南和漠北蒙古先后歸順后金

      3

      、康熙年間
      ,兩次征討噶爾丹
      ,平定準噶爾部叛亂,漠西蒙古歸附清朝
      ,至此蒙古各部全部歸順清朝


      明朝末期北方蒙古部落位置圖

      二、聯(lián)姻制度

      滿蒙之間的政治聯(lián)姻活動

      ,早在清朝入關之前就開始了
      。努爾哈赤3個兒子娶了蒙古女子為妻
      ,努爾哈赤本人也娶一名蒙古女子為妃,并且將3個女兒嫁給蒙古王公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侍珮O時期,更是將政治聯(lián)姻的作用發(fā)揮到了極致
      。在皇太極的9位后妃中
      ,有6位是蒙古后妃,而且所立五宮皇后全是蒙古女子
      ,其中非常有名的孝莊皇后就是其中之一
      。皇太極又將10名親生女兒
      、2名養(yǎng)女嫁給了蒙古貴族
      。這12位下嫁皇女中,有6位是孝端文皇后和孝莊文皇后的親生女
      ,有2位是蒙古側妃和貴妃所生
      。蒙古后妃所生女再返嫁回蒙古各部,可謂親上加親


      孝莊文皇后像

      據(jù)統(tǒng)計縱觀整個清朝

      ,滿蒙聯(lián)姻達586次,入關前聯(lián)姻的32年間
      ,為84次
      ,入關後的268年間,為502次
      。這總計586次的通婚
      ,滿族皇家出嫁給蒙古的女子(包括皇女公主及其他宗女格格)多達430名,滿族皇帝及宗室王公子弟娶蒙古王公之女156名

      滿蒙聯(lián)姻是清朝籠絡蒙古的重要措施

      ,長期的滿蒙聯(lián)姻,使蒙古很多部落的領主貴族世代與清朝皇家保持姻親關系
      ,也正是這種姻親關系
      ,加強了蒙古貴族對清朝的向心力,鞏固了清朝對蒙古的統(tǒng)治

      、盟旗制度

      清朝為了分化蒙古族,并嚴格控制上層統(tǒng)治階級

      ,實行了盟旗制度
      。原蒙古各部落被設置成旗,如果部落規(guī)模龐大,還要將部落分化成若干個旗
      。各旗設置固定的場所
      ,不許越界放牧。旗是蒙古最基本的行政單位
      ,旗主為札薩克
      ,是各旗的最高行政、軍事長官
      ,可以世襲
      ,受理藩院與將軍、都統(tǒng)節(jié)制
      。幾個旗上設置一盟
      ,每個盟設盟長一人,由皇帝指派人選
      。盟長沒有派兵權
      ,也不能干涉各旗內(nèi)各項事務。他的職責有兩個
      ,一是負責監(jiān)督各旗札薩克的日常生活
      ,是否有違反清朝的各項政策或者有無謀反;二是組織盟內(nèi)各旗會盟
      ,主要是解決各旗之間矛盾
      ,舉行各種蒙古傳統(tǒng)的活動,交流感情

      盟旗制度是清朝根據(jù)蒙古的實際情況制定的管理制度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蒙古部落之間的交流,有利于牧業(yè)的發(fā)展和社會的安定
      。同時由盟長監(jiān)督各旗
      ,也杜絕了個別部落通過兼并其他部落而做大,有利于朝的統(tǒng)治
      。并且此項制度最大限度的保持了蒙古的民族傳統(tǒng)
      ,又建立起了有效的地方管理組織,加強了清朝中央對蒙古的控制
      ,可以說是一種蒙古族化的“郡縣制”

      四、推行喇嘛教

      清朝在蒙古大力推行喇嘛教

      ,在精神上麻痹蒙古的上層貴族
      。并且每年清朝對蒙古上層貴族都有大量的賞賜,在物質上也腐化了上層的蒙古貴族
      。在精神和物質的雙重作用下
      ,使他們逐漸喪失了進取之心。

      、外部壓力

      清朝建立之初

      ,來自歐洲的俄羅斯帝國已經(jīng)把觸角伸到了遠東地區(qū),他對土地的渴望一直使他處在不斷的擴張之中
      。從清朝建立之初一直到康熙年間
      ,俄羅斯不斷向南方蠶食蒙古各部的土地,并且其軍事力量龐大
      ,給蒙古各部非常大的壓力
      ,這也導致了部分蒙古部落決定歸附清朝的一個重要原因。


      明末清初北方各勢力分布圖

      通過上述各項政策的實施

      ,蒙古各部在清朝統(tǒng)治時期在沒有南下劫掠過
      ,并且還成為清朝一支重要的武裝力量,為清朝在入主中原和維護邊疆的戰(zhàn)爭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87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文章
      拓跋浚僅活了26歲皇后李未央被賜死(歷史上《錦繡未央》中的李未央是誰)
      最近有唐嫣羅晉主演的歷史大劇《錦繡未央》熱播
      ,這部電視劇雖然制作有些粗糙
      ,但還是深受好評
      七十二賢之閔損簡介閔損是個什么樣的人,
      隨著西方文化不斷輸出中國,以前常用來當孩子睡前故事的各種典故
      ,漸漸的變成了西方的童話故事
      。《灰姑娘》是《格林童話》中的一個故事
      ,還被迪士尼拍成了動畫電影
      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背后有何原因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鮮卑族
      ,南北朝時北魏的開國皇帝,拓跋珪曾經(jīng)看上了一個女人
      ,叫賀夫人
      ,這個賀夫人是拓跋珪母親的妹妹,也就是拓跋珪的姨母
      ,拓跋珪和這位姨母生下了一個兒子叫拓跋紹
      蘇烈為什么會被人誤會唐高宗都替他平反
      蘇烈為什么會被人誤會唐高宗都替他平反你真的了解蘇烈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nèi)容
      。中華璀璨的文明中,有無數(shù)鐵血將士保家衛(wèi)國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中國是最早發(fā)明紙的國家
      ,早在東漢末年造紙術被改進之后
      ,紙變成為了人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物件。但是在古時候的紙是非常貴的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今天給大家?guī)砹讼嚓P內(nèi)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有一句話叫:“唐之元載,宋之蔡京
      ,明之嚴嵩
      ,清之和珅”,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說唐代元載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 onerror="nofind(this)" >
      秦始皇屬意扶蘇,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
      秦始皇屬意扶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秦始皇屬意扶蘇
      年羹堯為什么被雍正下令自殺年羹堯犯了雍正哪些禁忌
      年羹堯為什么被雍正下令自殺?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碓敿毜奈恼陆榻B
      。年羹堯(1679-1726)是清代康熙
      、雍正年間之人,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