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避免外戚干政
,后宮生下皇子就得被賜死。開此先河的,是漢武帝;形成制度的,卻是拓跋氏。但幼子還是需要人照顧,因此就有所謂的保太后,即太子保母在繼位后成為皇太后。北魏有3種皇太后,一種是皇帝的生母(極少),另一種是皇帝的保姆,還有一種是未曾替前任皇帝生皇子因而存活的皇后。翻開《魏書·皇后傳》
,關(guān)于“子貴母死”的記載,讓人觸目驚心:“道武宣穆皇后劉氏
(道武帝拓跋珪畫像)
北魏時期
, 由君位傳承引發(fā)的動亂十分頻繁,賀蘭、獨孤、慕容等部落與拓跋部既為聯(lián)盟,又世代為婚,成為君位傳承中舉足輕重的力量。當(dāng)時北魏尚未確立一套父子傳承的嫡庶長幼之序,儲君的策立和登基往往有賴于母后和母族的強大,可謂“母強子立”。拓跋君長的妻族或母族也往往通過他們來控制拓跋部內(nèi)大事
,由于北族婦女沒有禮教束縛和對其用權(quán)的制約,所以她們要直接把握朝政也比較容易。道武帝拓跋珪即位,即賴于母后及舅族的干預(yù)和支持,但到這時,這一傳統(tǒng)已經(jīng)成為北魏由部落聯(lián)盟向帝國轉(zhuǎn)軌的負擔(dān)。為了改變這種局面,道武帝先用戰(zhàn)爭手段強制離散母族賀蘭部、妻族獨孤部、祖母族慕容部等大部落,統(tǒng)一代北
(道武帝拓跋珪雕像)
后來直到篤信佛教的北魏第八任皇帝宣武帝元恪立他的兒子元詡當(dāng)太子時,沒有按舊制處死太子的母親胡貴嬪
,才終于取消子貴母死制度,這時北魏已享國約120年。未被子貴母死的胡充華
,后來成了北魏的胡太后,因皇帝尚幼而臨朝聽政,一心佞佛,秏巨資廣建寺院。奢侈又荒淫無節(jié)制。朝堂上濃妝艷抹、后宮里養(yǎng)了許多面首...后來還把19歲的皇帝兒子毒死
(胡充華畫像)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9035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下一篇:
侯景最強封號:宇宙大將軍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