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龍元年,武則天以非常方式被迫離開了權(quán)力競技場
《唐中宗李顯本紀》
《舊唐書·列傳第四十一》是桓彥范
、敬暉、崔玄暐、張柬之、袁恕己五個人的合傳。《敬暉傳》只說他有誅殺張易之、張昌宗的功勞,對過程毫不涉及;《袁恕己傳》則只說他參與了誅殺奸臣的謀劃活動,參與了政變唐高宗李治駕崩后
李旦比李顯更軟弱
星移斗換
圣歷元年(698年)三月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
武則天無奈,只好先令太子監(jiān)國
(太平公主)
李顯被貶流放的時候
筆者管見李顯得了現(xiàn)代社會稱之為的抑郁癥
他在隨行妃子韋氏呵護下才存活下來
李顯復位后馬上把韋氏冊立為皇后
令人嘆息的是,韋皇后系武則天同類之人
(唐中宗皇后韋皇后)
李顯和韋皇后的女兒安樂公主是個“權(quán)利控”
李顯死后,其庶出幼子溫王李重茂被立為帝(史稱唐殤帝)
李旦資質(zhì)平庸 有白虎觀會議
1、白虎觀會議
白虎觀會議是東漢章帝時召集大夫
自漢武帝時
雖然漢宣帝時曾召開“石渠閣會議”加以統(tǒng)一,但是經(jīng)歷王莽新朝的戰(zhàn)亂之后
漢光武帝劉秀于中元元年(公元56),宣布圖讖于天下,把讖緯之學正式確立為官方的統(tǒng)治思想
為了鞏固儒家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
2
董卓之亂
次年關(guān)東諸侯推袁紹為盟主
歷時三年的董卓之亂,時間雖短
3
神龍政變,又稱神龍革命、五王政變
神龍元年正月二十二日癸卯(705年2月20日)
力圖擁立李顯為君,誣稱武則天男寵——麟臺監(jiān)張易之
次日
唐中宗打擊五大功臣的時候,先封他們?yōu)榭ね?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削奪他們的宰相權(quán)力:崔玄暐
4
洛陽兵變是發(fā)生在中國五代十國后梁時期的一場兵變
后朱友珪趕赴洛陽稱帝,群臣不服
朱友珪見大勢已去
5
白馬驛之禍又稱白馬之禍
事件發(fā)生在天祐二年(905年)
事后兩年的天祐四年(907年),朱溫逼唐哀帝李柷禪位
——神龍政變
——白虎觀會議
——董卓之亂
——洛陽兵變
——白馬驛之禍 武則天人生的最后一年,雖然衣食無憂
武則天的一生可以說是非常的波瀾壯闊,她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一入宮就被李世民賞識成為了才人
李治登基之后
武則天也會變老 以張柬之為首的五位大臣發(fā)動的神龍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
一
(1)張柬之(625~706年)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
神龍元年(705年)發(fā)動政變,擁唐中宗復位
史上評價張柬之亦是一時良相
(范文瀾《中國通史》):(武則天)?任用的主要宰相
(2)神龍政變
武則天晚年在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上,不得不陷于難以解決的困境
武則天晚年放縱武氏親族集團。侄兒梁王武三思把持朝政
二張亂政
而此時二張居中用事,暗蓄異謀
于是張柬之等決定采取非常手段
(趙文博《中國通史》):神龍元年(705年)正月二十二日
當日五人聯(lián)合左羽林將軍李湛
大臣張柬之等人擁李顯復位
二、滅頂之災
(1)武韋結(jié)盟
(范文瀾《中國通史》):武則天本人剛退下舞臺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906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求發(fā)生在河南洛陽的重大歷史事件
李顯復位之后
張柬之是復唐功臣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