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老子《道德經(jīng)》|為之于其無有治之于其未亂

    人生百味 2023-07-20 15:49:53

    其安也,易持也

    ;其未兆也
    ,易謀也
    ;其脆也
    ,易泮也;其微也,易散也
    。為之于其無有也
    ,治之于其未亂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九層之臺
    ,作于累土
    ;百仞之高
    ,始于足下
    。為之者敗之;執(zhí)之者失之
    。是以圣人無為也
    ,故無敗也;無執(zhí)也
    ,故無失也。民之從事也
    ,恒于其幾成而敗之
    。故慎終如始,則無敗事矣
    。是以圣人欲不欲
    ,而不貴難得之貨
    ,學(xué)不學(xué),而復(fù)眾人之所過
    ,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為
    。—《老子》第64章

    事物在安定的時候容易控制把握它

    ,在事情沒有出現(xiàn)征兆的時候容易圖謀它。在事物還沒有出現(xiàn)萌芽的時候更容易控制
    。欲望在剛剛出現(xiàn)的時候容易控制
    。人需要安靜的狀態(tài)來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心態(tài)。事物剛剛萌生還脆弱的時候容易被破壞
    ,事物在微小的時候容易被散掉
    。有先知的人,用智慧預(yù)為防止可能發(fā)生的問題
    ,使社會能夠得到長久的安定
    。所以,一個有道的領(lǐng)導(dǎo)者處理事務(wù)
    ,如果決策完善
    ,則功德無量
    ,所造成的影響不止一個地區(qū)
    ,不止幾十年。有時候好的政策可使社會安定幾百年之久
    ,其中的道理
    ,都是在這個地方。

    《朱子家訓(xùn)》第四句“宜未雨而綢繆

    ,勿臨渴而掘井”,未雨綢繆
    ,在表面的文字上來講
    ,還沒有下雨,就得先將我們的房屋
    、門窗都得補好
    ,看看有什么漏的
    ,不要等下了雨我們補漏就遲了
    。這句話是告訴我們要及早做好準備的意思,古人講的“凡事豫則立”
    ,要想把事情做成功
    ,必須預(yù)先做好準備?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拔闩R渴而掘井”也是這樣,不要到口渴了你才去挖井
    ,那已經(jīng)來不及了
    ,要預(yù)先挖好,你渴的時候才有井水可以用
    。不能夠遇到事情再臨時抱佛腳
    ,人有遠見
    ,能夠事事提早一步想
    ,這個人是有智慧的
    ,他的事業(yè)、學(xué)業(yè)都能夠成功
    ,做人也能夠做得成功
    。而我們現(xiàn)在可以說都是生活在安定的日子里
    ,但是也要“未雨而綢繆”
    ,那是什么?古人講的居安思危

    道德經(jīng)》|為之于其無有治之于其未亂.png" />

    現(xiàn)在雖然是安樂

    ,但是你要知道,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
    ,往往可能會遇到挫折,可能遇到困境
    。那我們現(xiàn)在在安逸的時候
    ,有沒有想到困境的時候如何?

    人生我們有多少福分

    ,可以說就像銀行里面的存款一樣
    ,你要是不斷的去使用
    ,它就愈用愈少
    ,聰明的人在用的時候,他會想到要不斷的往存款帳戶里面加錢
    ,使得我們的存款一直都保持豐足
    ,就不至於到口渴了就沒有水喝。所以人在安逸的時候應(yīng)該多修福
    ,人有福,無論在什么困境當中
    ,他都能夠絕處逢生
    ,所謂是化險為夷。修福就是要多幫助人
    ,使得我們的福分增加
    。試想想我們幫助人的時候
    ,人家對我們就生起感恩的心,這分感恩的心就帶有能量
    ,就給我們在我們的福分的銀行帳戶里頭加錢
    。在事情還沒有出現(xiàn)的時候把握它
    ,在事情還沒有混亂的時候管理它
    。要有對事情還沒出現(xiàn)苗頭的時候進行干預(yù)的能力
    ,這是人生的歷練中產(chǎn)生的智慧。

    “為之于其無有也”

    ,真正做事業(yè)的人
    ,在開始還沒有一點影子的時候,已經(jīng)把基礎(chǔ)打好了
    ,這就是高明的人在處事。多年以后
    ,發(fā)展到某個階段
    ,這里已經(jīng)有預(yù)先的準備,起了大作用
    ,收到大功效
    ,政治上則可以使天下不亂

    “治之于未亂”

    ,有道的領(lǐng)導(dǎo)者或者大政治家在天下未亂的時候,已經(jīng)把亂的根源先平掉了
    。社會上有人犯罪
    ,把犯罪的人捕獲,繩之以法
    ,不錯,執(zhí)法的人很有功勞
    。但是
    ,真正的大功勞是使人根本不會犯法,這就是法治的道理
    ,出于道家的精神

    所以“立法”的目的

    ,能使民眾不會犯法
    ,那就是天下之大法;等到人犯了法再去懲罰
    ,已經(jīng)是下策
    ,不是上策了
    。上乘道是“為之于未有
    ,治之于未亂”
    ,可是如何做到呢?其中就有大學(xué)問了

    《老子》第64章中英文對照

    《Tao-Te Ching》Chapter 64

    That which is at rest is easily kept hold of

    ;before a thing has given indications of its presence
    ,it is easy to take measures against it
    ;that which is brittle is easily broken;that which is very small is easily dispersed. Action should be taken before a thing has made its appearance
    ;order should be secured before disorder has begun.

    The tree which fills the arms grew from the tiniest sprout

    ;the tower of nine storeys rose from a(small)heap of earth;the journey of a thousand li commenced with a single step.

    He who acts(with an ulterior purpose)does harm

    ;he who takes hold of a thing(in the same way)loses his hold. The sage does not act(so),and therefore does no harm
    ;he does not lay hold(so)
    ,and therefore does not lose his bold.(But)people in their conduct of affairs are constantly ruining them when they are on the eve of success. If they were careful at the end,as(they should be)at the beginning
    ,they would not so ruin them.

    Therefore the sage desires what(other men)do not desire

    ,and does not prize things difficult to get
    ;he learns what(other men)do not learn
    ,and turns back to what the multitude of men have passed by. Thus he helps the natural development of all things,and does not dare to act(with an ulterior purpose of his own)

    【易解】

    局面安定時容易維持

    ,情勢未明朗時容易圖謀
    ,事物脆弱時容易消解
    ,事物微小時容易散失。要在事情未開始時就有所打算
    ,要在禍亂未發(fā)作之前就早作預(yù)防

    合抱的大樹,長成于細小的萌芽

    ;九層的高臺,堆壘于土坯
    ;千里的遠行
    ,開始于腳下。對于這些漸進的過程
    ,如果妄逞權(quán)能而揠苗助長
    ,就會導(dǎo)致失敗
    ;如果執(zhí)意于某一情態(tài)而加抗拒
    ,就會反而使局面失去控制。因此
    ,圣人不妄逞權(quán)能
    ,所以不會失敗
    ;不抗拒漸進的演變,所以不會使局面失控
    。人們做事
    ,常在接近成功的時候失敗,慎終如慎始
    ,就不會有敗事
    。因此,圣人要別人之所不要
    ,不使稀貴資源的供應(yīng)更形緊張;學(xué)別人之所不學(xué)
    ,以便牽正人們的偏激過失
    。借此以輔導(dǎo)萬物行于其自然而不強加干涉。

    推薦閱讀:

    · 老子簡介

    、老子名言
    、道德經(jīng)簡介
    · 道德經(jīng)全文及譯文
    、道德經(jīng)下載
    · 道德經(jīng)全文講解
    、道德經(jīng)朗讀(道篇)
    · 道德經(jīng)朗讀(德篇)、道德經(jīng)逐句翻譯
    · 道德經(jīng)與風水學(xué)
    、“道”的意思
    · 人生感悟
    、老子故里、老子的思想
    · 老子的智慧
    、老子的故事
    · 《道德經(jīng)》全文概括、三句話了解《道德經(jīng)》
    · 歷代名家評《道德經(jīng)》
    、世界名人評《道德經(jīng)》
    · 趙孟頫小楷《道德經(jīng)》
    、王羲之小楷《道德經(jīng)》
    · 行書欣賞《道德經(jīng)》、羅大倫講《道德經(jīng)》
    · 南懷瑾講:《道德經(jīng)》
    、南懷瑾:《老子他說》
    · 《道德經(jīng)》無標點原版
    、《老子》中的成語大全
    · 《道德經(jīng)》中英文對照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9183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拓跋浚僅活了26歲皇后李未央被賜死(歷史上《錦繡未央》中的李未央是誰)
    七十二賢之閔損簡介閔損是個什么樣的人,
    隨著西方文化不斷輸出中國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中國是最早發(fā)明紙的國家,早在東漢末年造紙術(shù)被改進之后
    ,紙變成為了人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物件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今天給大家?guī)砹讼嚓P(guān)內(nèi)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有一句話叫:“唐之元載
    ,宋之蔡京,明之嚴嵩
    ,清之和珅”,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說唐代元載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 onerror="nofind(this)" >
    秦始皇屬意扶蘇,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
    年羹堯為什么被雍正下令自殺年羹堯犯了雍正哪些禁忌
    年羹堯為什么被雍正下令自殺?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碓敿毜奈恼陆榻B。年羹堯(1679-1726)是清代康熙
    、雍正年間之人
    ,進士出身,官升至四川總督
    、川陜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