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鰲拜和三藩的文章
,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康熙登基以后,干的第一件大事
,就是扳倒權(quán)臣鰲拜,這讓所有人都見識到,這位少年天子的魄力。鰲拜的倒臺,令康熙完全奪回朝政大權(quán),開始真正的親政階段。緊接著,康熙又著手準備削藩事宜。當時的藩鎮(zhèn)割據(jù)勢力,最大問題就是“三藩”
,其中又以吳三桂為首。也就是說,只要解決了吳三桂,就能進一步解決三藩問題他在對付鰲拜時特別謹慎
但是在解決三藩問題上
,康熙就變得十分大膽,一點都不懼怕吳三桂。他先是收了吳三桂的平西大將軍印,沒收兵權(quán)。接著下令云貴的督撫,不用再聽吳三桂的命令,解除其人事權(quán)。最后要求吳三桂名下的罪犯,不必再經(jīng)過吳三桂的審理,直接交送中央,這是讓其沒了司法權(quán)。康熙這樣大張旗鼓
康熙這么聰明一個人,沒道理不知道
康熙作為一國之君
但吳三桂不一樣
或許有的人會說
其實康熙收回的
隨著其余藩鎮(zhèn)勢力的響應(yīng)
所以說
(參考文獻《清史稿》)
康熙對于鰲拜始終心存愧疚
受各種清朝影視劇的影響,人們印象中的鰲拜基本都是個大白臉奸臣
,?鏟除鰲拜?也自然成了千古圣君康熙的英明之舉,和?平三藩?、?收臺灣平定準格爾叛亂?一同成為康熙皇帝的豐功偉績鰲拜出身于鑲黃旗
皮島就是今天的朝鮮椵島
此后鰲拜更是屢立戰(zhàn)功
,在對明軍作戰(zhàn)、追擊李自成、張獻忠等等戰(zhàn)斗過程中都有不俗的表現(xiàn),其本人也成為鑲黃旗的護軍統(tǒng)領(lǐng),成為滿清軍事集團中的重要人物。皇太極賞識鰲拜,鰲拜也對皇太極忠心耿耿,無論皇太極生前還是死后,他都竭盡全力地維護皇太極的利益。在皇太極猝死之后,多爾袞想自立為帝,以鰲拜為首的正黃旗與鑲黃旗將領(lǐng)們則堅決擁立皇太極的長子肅親王豪格,并且為此不惜調(diào)動部隊威脅多爾袞。最終雙方達成了妥協(xié),由皇太極的九兒子、當時只有六歲的福臨繼位,這就是順治皇帝。鰲拜雖然捍衛(wèi)了皇太極的利益,但由此也成為多爾袞的眼中釘肉中刺,有事沒事就給他穿小鞋,期間甚至幾次差點被迫害致死,日子過的十分憋屈。不過鰲拜運氣還是不錯的
,多爾袞還沒搞死他,自己年紀輕輕就歸天了。順治皇帝掌握了朝政大權(quán),鰲拜這個有擁立之功的忠臣自然也就迎來了春天,官職、爵位就像穿天猴一樣呼嘯著上升,成為順治的心腹重臣。順治皇帝對鰲拜極為重視,有一次鰲拜舊傷復(fù)發(fā)臥床不起,皇帝甚至親自去鰲拜家探視,這種舉動對于皇帝來說,可是極其罕見的。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
,順治皇帝臨終前指定了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人為顧命大臣,輔佐自己的兒子玄燁(也就是康熙皇帝)。順治選這四個人也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索尼、遏必隆和鰲拜都是出身正黃旗或鑲黃旗,是皇家嫡系人馬,忠誠方面沒有問題,而蘇克薩哈出身正白旗,是從多爾袞陣營反水投誠的,對上面的三個人又能起到制約作用。這種權(quán)力安排無疑對皇權(quán)是最有利的。不過順治皇帝算盤打得叮當響,事情的發(fā)展卻超出了他的預(yù)期
。鰲拜在軍隊系統(tǒng)影響力巨大,并且解決任何問題都有軍人的果斷和勇武,所以權(quán)力日盛,四個輔政大臣之中,索尼和遏必隆都退避三舍,唯獨蘇克薩哈經(jīng)常和鰲拜對著干時間到了康熙六年(1667年)
蘇克薩哈這招狠就狠在要和鰲拜同歸于盡:皇帝已經(jīng)親政了
蘇克薩哈圖窮匕見,鰲拜自然也不是吃干飯的
,他馬上發(fā)動黨羽對蘇克薩哈展開了攻擊,并且給對方羅織了24款罪名,不僅要殺蘇克薩哈,還要滅了他的全族?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權(quán)臣的勢力侵害了皇權(quán)
鰲拜雖然權(quán)力欲強
這一點康熙皇帝自己也心知肚明
縱觀鰲拜一生,不失為一名滿清忠臣
康熙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帝王之一,他是中國最后一個王朝盛世的開創(chuàng)者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920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為何還是沒能挽救清朝" rel="prev">
嘉慶上位后很勤政
下一篇:
北宋勤王總兵力上百萬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