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國宗室、官員耶律喜隱生平簡介,為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之孫
揭秘歷史故事
2023-06-13 16:55:48
遼國宗室、官員耶律喜隱生平簡介,為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之孫
耶律喜隱(?―981年)
,字完德
,契丹族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之孫
,章肅皇帝耶律李胡長子
,遼國宗室
、官員
。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一起來看看吧!
耶律喜隱高大魁梧
,擅長騎射
,性輕浮無恒心,稍微得志便驕傲自得
。耶律喜隱初封趙王
,后因謀反事泄,致使其父耶律李胡受連而死
。但遼穆宗卻未治罪耶律喜隱
,并將其赦免。不久因再次謀反入獄
。

、官員耶律喜隱生平簡介,為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之孫.png" />
遼景宗即位后,赦免耶律喜隱
,將皇后蕭綽之姐蕭氏嫁給耶律喜隱
,并恢復其爵位,改封宋王
。保寧九年(977年)
,擔任西南面招討使。
乾亨二年(980年)
,耶律喜隱因誘導小人謀反
,遼景宗下令將其囚禁祖州。乾亨三年(981年)
,北宋降卒叛亂
,想劫持扶立耶律喜隱
,但沒有成功,于是擁立其子耶律留禮壽
。不久遼景宗誅殺耶律留禮壽
,并賜死耶律喜隱。
人物生平
謀反入獄
耶律喜隱
,字完德
,契丹族
,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之孫
,章肅皇帝耶律李胡的長子。耶律喜隱身材高大魁梧
,擅長騎馬射箭
,最初受封趙王。
應歷十年(960年)十月初十日
,耶律喜隱謀反
,事情敗露后,耶律喜隱的堂兄遼穆宗耶律璟臨視咨問
,得到憑據(jù)
,供辭牽涉到其父耶律李胡,致使耶律李胡下獄而死
。但遼穆宗卻沒有治耶律喜隱的罪
,于應歷十一年(961年)二月初二日,赦免耶律喜隱
,并親自給他解除繩縛
。不久,耶律喜隱再度謀反
,投入獄中
。
赦免復爵
應歷十九年(969年),遼穆宗遇害
,遼景宗耶律賢即位
,大赦天下。耶律喜隱聽說有赦令
,便自己解除鐐銬上朝
。遼景宗發(fā)怒說:“你是罪人,怎么竟敢擅自離開囚禁之所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痹t令誅殺看守官吏,并將耶律喜隱投入獄中
。
同年
,遼景宗改元保寧
,再度大赦天下,赦免耶律喜隱
,并將皇后蕭綽的姐姐蕭氏嫁給耶律喜隱為妻
。四月初一日,遼景宗恢復耶律喜隱的爵位
,并改封為宋王
。
勸諫景宗
耶律喜隱性情輕浮,沒有恒心
,稍微得志便驕傲自得
。遼穆宗曾經(jīng)召見耶律喜隱,沒有按時前往
,遼穆宗發(fā)怒鞭打他
,耶律喜隱因此惱怒怨恨,圖謀叛亂
。
保寧六年(974年)四月
,耶律喜隱再度因謀反遭到貶斥,不久遼景宗將其召回
。耶律喜隱回京時
,正好看見遼景宗給北漢皇帝劉繼元寫信,言辭語意卑躬謙遜
,耶律喜隱勸諫說:“本朝于北漢為祖父
,書信立意如此,恐怕有虧國體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边|景宗馬上改正。
囚禁賜死
保寧九年(977年)六月二十六日
,遼景宗任命耶律喜隱為西南面招討使
,并命令耶律喜隱到河東搜索吐蕃民戶,漸漸得到提升和任用
。
乾亨二年(980年)
,耶律喜隱因誘導眾小人謀反,遼景宗于是下令給耶律喜隱戴上腳鐐手銬
,修造獄城將他囚禁在祖州
。
乾亨三年(981年)五月初十日,北宋降卒兩百多人在上京(今內(nèi)蒙古巴林左旗)發(fā)動叛亂
,想要劫持扶立耶律喜隱
,但因獄城堅固無法進入,而擁立其子耶律留禮壽
,上京留守耶律除室擒獲耶律留禮壽
。七月二十九日
,遼景宗誅殺耶律留禮壽,同時賜死耶律喜隱
。
遼朝歷代皇帝列表簡介
遼朝(916年—1125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共傳九帝,享國二百一十年
。下面和我一起來看遼朝歷代皇帝列表簡介
,希望有所幫助!
1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
耶律阿保機
,漢名耶律億,872年出生
,是契丹的第一位皇帝
,926年9月6日逝世
。916年3月17日-926年9月6日在位
,共在位10年。916年3月17日
,耶律阿保機登基稱皇帝
,立國號“契丹”,建立“大契丹國”(947年2月24日
,遼太宗耶律德光改國號為“大遼”
,建年號為神冊。此外他還令人建立自己的契丹文
。耶律阿保機建國后繼續(xù)進攻其周圍的民族或政權
,渤海國、室韋和奚分別被他消滅
。926年9月6日去世于扶余城
,終年55歲。
2、遼太宗——耶律德光
遼太宗耶律德光
,902年11月25日出生,是大契丹國第二位皇帝
。927年12月11日至947年5月15日在位(共20年)
,字德謹,契丹名耶律堯骨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次子
。947年2月24日,遼太宗耶律德光將國號由“大契丹國”改為“大遼”
,成為遼朝首位皇帝
。
會同十年正月初一(947年1月25日)
,耶律德光以中原皇帝的儀仗進入東京汴梁,在崇元殿接受百官朝賀[2]
。大同元年二月初一(947年2月24日)
,耶律德光在東京皇宮下詔將國號“大契丹國”改為“大遼”,改會同十年為大同元年
,升鎮(zhèn)州為中京
。
大同元年四月初一(947年4月24日),因遼人實施的“打草谷”物資掠奪政策導致中原反抗不斷
,無法鞏固統(tǒng)治
,耶律德光被迫離開東京汴梁,引軍北返
,在臨城縣(今河北省臨城縣)得熱疾
。四月二十二日(947年5月15日),在欒城縣殺胡林(今河北欒城縣的西北)病逝
,遼人將其運回北方安葬
。途中為防尸體腐敗,以鹽漬腌其尸
,時人稱為“帝羓”
,即“皇帝腌肉”之意。
3 、遼世宗——耶律阮
世宗耶律兀欲(917-951)947年即位
,在位4年。耶律兀欲
,名阮
,阿保機孫,父耶律倍
,經(jīng)過內(nèi)戰(zhàn)爭得帝位
。951年被耶律察割等殺,時年35歲
。
4、遼穆宗——耶律述律
遼穆宗,后周為了避廟諱(信祖郭璟)而稱之為耶律明
,小字述律
,是遼太宗耶律德光的長子,母為靖安皇后蕭氏
。即位前封壽安王
。天祿五年(951年)九月,遼世宗耶律兀欲被耶律察割等人所殺,時耶律璟隨征在軍中
,誅察割
,即帝位,成為大遼第四任皇帝
,是為穆宗
。當年改元應歷。由此
,帝位再次回歸遼太宗一脈
。律璟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昏君和暴君,在位的18年是遼朝政治的黑暗時期
。應歷十九年(969年)二月
,為近侍小哥等人所殺。
5、遼景宗——耶律賢
遼景宗耶律賢(948年9月1日-982年10月13日)
,字賢寧,遼朝第五位皇帝(969年3月13日-982年10月13日在位)
,在位13年
,遼世宗的次子,其母為懷節(jié)皇后蕭氏
。即位后
,建立嫡長繼承制度,這是契丹社會封建化的標志
。他重用漢官,革除弊制
,遼國出現(xiàn)中興
,但收效有限。死于982年
,時年35歲
。
6、遼圣宗——耶律隆緒
遼圣宗耶律隆緒
,(972年1月16日-1031年6月25日)
,遼朝及契丹第六位皇帝(982年10月14日-1031年6月25日在位),契丹名文殊奴
。是遼國在位最長的'皇帝
,在位49年。遼景宗長子
。晚年時
,遼圣宗迷信佛教,窮途奢侈
,遼國勢走向下坡路
。遼圣宗死于太平十一年六月初三日(1031年6月25日)
,終年61歲,葬于慶云山
。謚號為文武大孝宣皇帝
。
7、遼興宗——耶律宗真
遼興宗耶律宗真
,(1016年4月3日-1055年8月28日)
,契丹第七位皇帝(1031年6月25日-1055年8月28日在位),契丹名只骨
。在位24年
,享年40歲,謚孝章皇帝
。他是遼圣宗的長子
,母乃宮女蕭耨斤。
8、遼道宗——耶律洪基
遼道宗耶律洪基(1032年9月14日-1101年2月12日)
,契丹及遼朝第八位皇帝(1055年8月28日-1101年2月12日在位),在位長達46年
。他是遼興宗的長子
,契丹名查剌。道宗篤信佛教
,在位期間曾大修佛寺佛塔
。遼的腐朽統(tǒng)治引起了各族人民的不滿,其間被遼統(tǒng)治者壓迫的女真族開始興起
,最終成為遼的掘墓人
。壽昌七年正月十三日(1101年2月12日),遼道宗去世
,終年70歲
。
9、遼天祚帝——耶律延禧
遼天祚帝耶律延禧(1075年6月5日-1128年(或1156年))
,字延寧
,小名阿果,是遼朝西遷前的最后一位皇帝
,他的統(tǒng)治時間是從1101年2月12日至1125年3月26日
,在位24年。
鑌鐵王朝的創(chuàng)建者,他是《燕云臺》強盛大遼的首位“主上”
《燕云臺》作為近年來少有的一部尊重史實的影視劇,一經(jīng)播出,就深受喜愛,備受好評;更為重要的是之前過往反映大遼 歷史 的作品少之又少,而《燕云臺》的出品,則很好地彌補了這段 歷史 的空白,也讓大家對于大遼這個鑌鐵王朝,對于契丹這個雄鷹民族,有了更加客觀的認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那么這個起源于 “白馬青?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泵利悅髡f 的神奇民族
,這個遵循了 “東向拜日”燔柴冊禮 的強悍政權,卻在千年前神秘消失了
,以至于契丹文字時至今日也依然是個謎
,留下了深深的 歷史 遺憾;但對契丹文化的研究
,自古以來
,從未間斷,大家對這段 歷史 的興趣也始終保持
,那么這個契丹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民族
,又是怎樣建立起國家的呢,這就要從他們的王朝創(chuàng)建者說起
。
歷朝歷代,太祖基本都是創(chuàng)基立業(yè)之主,也幾乎都是經(jīng)天緯地的人物
,雄才大略自不必說
,知人善任更是其標配。無論是大漢太祖劉邦“斬白蛇起義
,刑白馬立誓”;還是大宋太祖趙匡胤“陳橋驛兵變
,杯酒釋兵權”
;抑或“鄱陽湖大戰(zhàn),北驅(qū)元順帝”的大明太祖朱元璋
,他們都是不世出的英主
,更是漢家開國皇帝之楷模。而少數(shù)民族政權的太祖也不遑多讓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
,漁獵起家,打造的軍隊“滿萬可天下無敵”,他創(chuàng)立的政權能夠滅大遼
,滅北宋
,其勢不可擋也;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號稱“一代天驕”
,彎弓射雕
,橫掃漠北,統(tǒng)一蒙古諸部
,政權橫跨亞歐
,威服世界寰宇;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以十三副鎧甲開始統(tǒng)一女真
,“七大恨”而興兵
,后世最終入主中原,享國近三百年
。
作為本文主人公
,大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是實現(xiàn)契丹八部統(tǒng)一的英雄人物
,在 歷史 上他擁有著極其輝煌的功績
,更有著卓越的 歷史 地位,他建立的
“契丹” ,甚至直到今天依然是中國的代名詞
,俄語中對于中國的發(fā)音也是來源于契丹,這足以說明契丹遼國對于世界的影響
,對于中國的貢獻
。
耶律阿保機,漢名為耶律億,又稱耶律啜里只
,乃契丹迭剌部人,阿保機父親是遼德祖耶律撒剌
,母親為宣簡皇后蕭氏
。
在中國古代,英雄人物的出生往往都帶有一定神秘色彩
,比如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的出生就是天色大變
,白蛇與劉母交而孕,而耶律阿保機的出生同樣也有一個神奇的傳說
,阿保機的母親睡覺做夢的時候曾夢到有太陽墜入其懷中
,于是醒來就懷了孕,我們知道游牧民族往往有東向拜日的習慣
,而耶律阿保機是夢日而懷的
,因此他的出生就代表著祥瑞
。據(jù)記載,阿保機出生的時候整個屋子里都光彩照耀
,并有香氣溢出
,更為奇異的是他一出生個頭就特別大,猶如三歲孩童
,落地就能爬
,百天以后就能開口說話,從小便有未卜先知的神通
,與普通人家孩子相比
,多有過人之處,顯示了他的不同尋常
。
如同后世的鐵木真一樣
,阿保機的小時候也飽經(jīng)部落攻伐之苦,契丹諸部之間為了爭權奪利
,曾互相殘殺
,阿保機的爺爺
勻得實 就在其中被殺,其家人也處于了危險之中
。據(jù)記載
,耶律阿保機的奶奶非常喜歡他,為了防止他被害
,將他專門藏了起來
,同時還專門把阿保機的臉涂臟,不讓外人見到他
,就這樣讓阿保機逃過了殘酷的斗爭與無情的殺戮
。
根據(jù) 歷史 記載,耶律阿保機自小就不同凡響
,小小年紀便知天下大事
,當時契丹貴族掌權者都會向他咨詢,他為人又豪爽
,文武雙全
,他的伯父
耶律釋魯 管理契丹的時候,就特別賞識他
,并讓他組建親衛(wèi)軍
,這助力了耶律阿保機的快速成長。
耶律阿保機在軍中成長得特別快
,他率軍征戰(zhàn),屢立戰(zhàn)功
,耶律釋魯被殺以后
,耶律阿保機就成為了契丹的于越
。
契丹地位最高的是三個人,一個是可汗,相當于中原皇帝,名義上統(tǒng)治契丹諸部;一個是于越,相當于王朝宰相,負責契丹的軍事和政治,另外一個就是夷離堇,相當于太尉,是軍隊總司令,負責軍事調(diào)度與管理。
阿保機憑借著能力與資歷成為契丹于越
,史稱
“總知軍國事” ,耶律阿保機率軍先后把小黃室韋
、越兀
、六奚等諸部落平定,因此契丹人都特別愛戴與擁護阿保機
,稱他為
“阿主沙里” 。
耶律阿保機年輕征戰(zhàn)的時代正處于唐末,那是一個大變革時代
,中原王朝藩鎮(zhèn)割據(jù)
,而耶律阿保機那個時候又成為契丹的夷離堇,軍權在握
,他四處征伐
,為契丹擴展的地盤越來越多,獲得的戰(zhàn)利品也頗為豐盈
,而且無論對室韋也就是后來的蒙古
,還是對中原李唐的作戰(zhàn),耶律阿保機都常能取勝
,因為威望的不斷增長
,阿保機逐漸成為了契丹諸部的實際掌權人。
李唐被滅
,后梁建立以后
,梁太祖
朱溫 與阿保機也曾多有交集,朱溫其人貪得無厭
,他對于阿保機的冊封請求
,顯得態(tài)度很曖昧,他要求契丹要供應戰(zhàn)馬
,而且要求契丹去討伐
李克用 ,阿保機此時看到了中原勢力之間的爾虞我詐
,血雨腥風,因此這個時候他心無旁騖
,專心地為契丹撈了很多好處
,賺得可謂體滿缽滿;因為游牧民族的騎兵非常驍勇
,因此契丹幾乎每戰(zhàn)必勝
,欲攻必取,契丹阿保機在中原的威名也越來越盛
。
在阿保機與中原王朝作戰(zhàn)節(jié)節(jié)勝利
,與漠北諸部作戰(zhàn)也可賓服四方之際,契丹的老可汗去世了
,阿保機就順理成章地被推選為新可汗
,從此阿保機正式進入了契丹政治舞臺的最中心,由于當時契丹可汗需要三年改選一次
,但阿保機在接受了中原漢人
韓延徽 等大臣們的建議后
,廢除了憑借旗鼓儀仗便可民主選舉可汗的制度,同時實施了
“做天子、家天下” 的皇帝終身制與后代世襲制
。
歷史 上阿保機獲得皇帝位,是經(jīng)過了一番大周折的
。本來
,耶律家作為可汗之位的合法繼承氏族,本來大家都有希望過一把“可汗癮”
,實現(xiàn)輪流坐莊
,但阿保機連干九年也不想讓位,因此耶律家族的兄弟們便起兵謀反
,想要爭奪地位
,在 歷史 上這叫
“諸弟之亂” ,而且爆發(fā)多次
,契丹人愛造反真可能是基因里帶來的
。
阿保機在第一次平叛后,就帶兄弟們一起登上高山
,殺牲口共盟誓
,因為他不忍殺害兄弟們,便赦免了他們
;然而在次年
,這些人還不長記性,繼續(xù)作亂
,阿保機沉著應對
,率先舉辦
“燔柴禮” ,即契丹合法的可汗就職典禮,讓諸多兄弟起兵作亂又失去了輿論基礎
;本以為兄弟們從此會變成“乖寶寶”,可事與愿違
,
耶律剌葛、耶律迭剌、耶律安端 等人繼續(xù)發(fā)動第三次叛亂
,甚至想劫持阿保機
,在妻子契丹可敦
述律平 的幫助下,阿保機終于平定叛亂
,更為有意義的是
,這次行動成功從根本上解決了耶律家族的反對勢力。
耶律家族的反對勢力被一一翦除后
,契丹其余七部依然還是反對阿保機繼續(xù)擔任可汗
,其余七部一開始的勢力比較強大,畢竟七比一的優(yōu)勢
;阿保機以退為進
,運用韜略,交出了汗位旗鼓這些形式上的儀仗
,但是他卻轉(zhuǎn)頭率部向漢人學習耕種
,同時大力發(fā)展鹽鐵經(jīng)濟,很好地麻痹了其他七部
,也給自己的軍隊贏得了養(yǎng)精蓄銳的時間
,在時機成熟的時候,阿保機提前跟述律平做好了一切謀劃
,他們召集其他七部的首領到
鹽池 來犒勞自己的部落
,當大家如約而至的時候,酒酣耳熱之際
,阿保機把其他諸部首領全部殺死
,從此契丹諸部得到統(tǒng)一,從此契丹內(nèi)部再也沒有能分庭抗禮的勢力山頭
,阿保機至此也為登基稱帝掃清了主要障礙
。
于是在開平元年,耶律阿保機稱契丹大首領
,實際上此時已經(jīng)成了皇帝
,同時立述律平為契丹皇后,就此形成了
“天皇帝、地皇后” 二圣共存的格局
。稱帝后
,阿保機對外繼續(xù)征討
室韋 ,向西也繼續(xù)拓展
,不斷擴大了契丹版圖
,他對內(nèi)設置官署,設立南北宰相
、惕隱宗正等
,逐步完善了國家的各項制度。
貞明二年
,阿保機正式建立契丹國
,并稱皇帝,建都
上京臨潢府 ,同時采納太子
耶律倍 的建議
,認真接受漢化,建立
孔廟尊教 ;同時發(fā)展經(jīng)濟生產(chǎn)
,進行政治體制設置,建國后的阿保機很忙
,契丹的一切都需要正規(guī)化與國家化
,同時他命人創(chuàng)制了
契丹大字 和
契丹小字 ,這極大地推動了契丹的發(fā)展
,契丹這一系列的大事基本都發(fā)生于神冊年間
,而
神冊 也成為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在位期間的最有名年號,也是他最勵精圖治的美好時代
。
在阿保機當年選定建都地的時候
, 歷史 上流傳下來耶律阿保機
“一箭定上京” 之美譽,他
“以金齪箭卜之” ,大遼都城由此而興
,大遼國祚也從此延續(xù)了二百多年。
阿保機的一生
,戎馬生涯
,征戰(zhàn)不斷,他的武功尤其厲害
,無論是針對漠北
、漠西的室韋還是突厥,他都保持了軍事的優(yōu)勢
,這期間拓地無數(shù)
,奠定了王朝版圖。針對中原軍閥政權之間的混戰(zhàn),阿保機更是坐收漁翁之利
,他趁中原王朝忙于內(nèi)亂
、無暇外戰(zhàn)之際,迅速把幽州和薊州都給納入到了契丹的勢力范圍
,更為關鍵的是他大舉攻打渤海國
,將
渤海國 一舉滅亡,同時占了其地
,并封其子
“人皇王”耶律倍 為該國新國主
,世稱
“東丹國” ,意為東方契丹國
。
耶律阿保機經(jīng)略中國東北,結(jié)束了唐末以來的北方分裂
,讓大遼威名遠播
,高麗、吐谷渾等都無不贊嘆阿保機的英偉
。然而就在一切欣欣向榮
,王朝蒸蒸日上之際,阿保機也走到了人生的盡頭
;天贊五年
,阿保機在攻占渤海國,并留太子耶律倍管理當?shù)刂?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便班師回京
,在回京途中,他駕崩于扶余
,也就是今天的吉林四平
,時年五十五歲,一代大圣皇帝
,草原雄主耶律阿保機帶著遺憾撒手人寰
,他駕崩后被定廟號為“遼太祖”。
耶律阿保機是大遼的第一位皇帝
,是王朝的奠基者
,更是王朝的開創(chuàng)者,他駕崩后
,契丹需要一位新的領導者
,在經(jīng)過“地皇后”述律平的一番操作后,太子耶律倍并沒能如愿繼位
,述律太后違背了阿保機的本意
,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契丹舊貴族的利益。為了震懾人心,述律平竟以
“斷腕之舉” ,正視聽立威嚴
,強勢地讓太祖次子
耶律德光 繼位,而阿保機親選的繼任者
,“人皇王”耶律倍卻沒能順利繼位
,不得不說這也是耶律阿保機生前未知的某種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