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文:東坡此詩似李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處
(黃庭堅跋)
(黃州寒食詩帖)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黃庭堅(1045年-1105年),字魯直
《黃州寒食帖》作者是蘇軾。
《寒食帖》又名《黃州寒食詩帖》或《黃州寒食帖》
此帖是蘇軾行書的代表作
。這是一首遣興的詩作,是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jié)所發(fā)的 人生之嘆。詩寫得蒼涼多情,表達了蘇軾此時惆悵孤獨的心情。此詩的書法也正是在這種心情和境況下,有感 而出的。通篇書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氣勢奔放,而無荒率之筆。《寒食詩帖》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lǐng)袖,在詩
、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黃州寒食帖作者是蘇軾。
蘇軾的《黃州寒食帖》,是其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jié)所發(fā)的人生之嘆
。這部作品與王羲之的《蘭亭序》、顏真卿的《祭侄稿》,共同被譽為“天下三大行書
作品賞析
一:從內(nèi)容上看
北宋著名書法家黃庭堅對此詩做出了評價:“東坡此詩似李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處
。”言下之意,東坡的這首詩和李白的很相似,即使李白在世,也未必能寫成這樣。吳震啟表示,因為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重大事件發(fā)生,人生也有著不同的際遇,那么詩人的才華和感慨也都不一樣。所以,從內(nèi)容上看這個評價很高。2、從書法上看
從書法上仔細分析
,吳震啟認為有幾個點值得我們特別關(guān)注。一:寫的非常瀟灑自如
。盡管他的情緒波動很大,但你看他的字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肥有瘦、有寬有窄、有斜有正,用筆既有中鋒又有側(cè)鋒,把所有矛盾點放到一起,就能用線把它串起來。這根線就是它的情感二:節(jié)奏美。一般人錄自己的詩
創(chuàng)作背景
1080年
,蘇軾因政治對手的誣告,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團練副使在宋朝是個閑差,因此蘇軾在精神上郁郁寡歡,生活上窮愁潦倒作者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
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的書法作品是《蘭亭序》
1
《蘭亭序》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
2、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祭侄文稿》
元代鮮于樞評此帖為 “天下第二行書”
3
《黃州寒食詩帖》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 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
行書分類大致可歸納為三大系:
1
2
3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931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宋代馬遠《山徑春行》
下一篇:
宋代趙佶《閏中秋月詩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