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一直寫到魯哀公14年(公元前481年)
現(xiàn)在我們說的春秋時期
要知道,春
“三句話”
西周王朝滅亡后
正是在這種觀念大轉(zhuǎn)變的情況下,人們把反映天時的“春秋”嫁接到人事上
第一句話:春秋是大戰(zhàn)亂時期
春秋初諸侯國140余國,到孔子周游列國時“面70余君”
當時的春秋就是這樣一個大亂局
第二句話:春秋是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時期
。這句話可以從三個維度來加以說明
。一是世界的維度,這一時段在世界上被稱為“軸心時代”
。這是德國哲學(xué)家雅斯貝斯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一書中,提出的一個新概念。他認為,公元前500年前后是“奠定人性精神基礎(chǔ)”的時代。東西方出了一大批大師級的人物,東方有孔子、老子等,西方有蘇格拉底、柏拉圖等。二是中國五千年文明發(fā)展的維度。五千年文明史
,發(fā)展到公元前五世紀時,剛巧走了兩千五百年,錢穆先生稱為“中華文明發(fā)展的半程期”。他在《孔子傳》開頭有一段話:“孔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國歷史文化當已有兩千五百年以上之積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三是春秋時期本身的維度,即春秋時期本身就體現(xiàn)了承上啟下的精神
。從戰(zhàn)亂不斷到“彌兵”,從政界混亂到季文子的“相三君而無私積”,從普遍的無所作為到叔孫氏“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觀念的提出,都說明春秋后期正在從消極走向積極。第三句話:春秋是思想解放、朝氣勃勃的時期
。春秋時期的一個極為重大的文化現(xiàn)象是
,“學(xué)在官府”局面的打破和“學(xué)術(shù)下移”局面的形成?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四大圣”
共2頁:12下一頁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942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八卦史記之四十:奇葩的船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