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王立新品評三國人物:那些害人害己的亂人們

      人生百味 2023-07-22 10:34:30

      袁術顯然是個亂人

      ,而且是個沒譜的亂人
      。他希望天下大亂,好乘機得利
      ,他想乘機當皇帝
      ,只是他不懂,他不該當皇帝
      ,更沒有資格當皇帝
      ,他要是當了皇帝,天下不會都來聽他的
      ,會更加無節(jié)制的繼續(xù)亂下去
      。其實人最大的無知
      ,不是客觀知識的絕對匱乏
      ,而是缺乏自知。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誰
      ,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無知
      ,袁術就是這樣的人。

      像劉璋

      、劉表、張魯
      、公孫度等
      ,雖然乘亂一時割據(jù),但還不算真正的亂人
      ,他們都還想著能夠長期盤踞一地
      ,沒有內(nèi)亂
      ,沒有外兵
      ,自己就這么安然的在自己的山頭里,領著大家過下去

      有些人就不同

      ,他們既不希望誰來當皇帝管制自己
      ,也沒能力自己去平定天下當皇帝
      ,甚至還沒有來得及想一想,自己到底要不要去當皇帝
      。他們只求天下大亂
      ,只求把天下攪亂,只求在亂中亂下去
      。文革時期流行一句據(jù)說是出自《菜根譚》的話語,叫做“唯恐天下不亂”
      。其實這個世界上還真不是所有人都想過安生日子
      ,確實有那么一些人
      ,喜歡在亂中攪合,喜歡在亂中生存
      ,就像豬喜歡在污泥中取樂一樣。

      三國時期

      ,有很多亂人
      。我這里說的亂人,主要是那些希望天下永遠都不要安定下來的人
      。何進是亂人
      ,丁原是亂人
      ,李傕
      、郭汜、樊稠
      、張濟是亂人
      ,黑山賊張燕是亂人,楊奉
      、韓暹是亂人,公孫瓚是亂人
      ,董承是亂人
      ,伏完是亂人,陳宮也是亂人
      。呂布是亂人之首,劉封
      、孟達
      、申耽、申儀俱是亂人
      ,韓遂
      、馬騰是亂人,馬超其實原本也是亂人

      何進是從漢末轉(zhuǎn)進到三國的第一個亂人,心里始終盤算利害

      ,而又不知利害
      ;一再計較得失,結(jié)果卻得不償失
      。內(nèi)中無主
      ,外乏果斷
      ,是禍亂天下的第一人
      。像他這樣的人,做一個平常人
      ,湊合著活完這一生也就了事了
      ,可他偏偏站在那么重要的位置上。北方民間有句盡人皆知的俚語
      ,叫做“狗尿苔長在金鑾殿上了”。拿這話用來形容何進
      ,語文老師肯定會因為“用詞準確”給滿分
      !何進這個人,真正是成事不足
      ,敗事有余
      。不能使已亂的天下歸于寧靜
      ,卻能將已亂的天下
      ,陷入更加混亂的境地。有關他的事情
      ,前面已經(jīng)說過了
      ,這里就不再重提。

      丁原是亂人

      。《三國演義》里只說他參加了關東十八路諸侯討董卓
      ,在討伐董卓的前線中軍大帳中
      ,被自己的義子呂布殺掉了,所以大家還都很同情他
      。其實他同樣不是個什么好東西,不過是一個助亂的亂人而已
      。前面說到他奉何進之命
      ,率兵攻打自己的州縣,還放火燒毀自己管內(nèi)的民房等
      ,就是證明
      。不行這么玩的,這種賊喊捉賊的玩法其實也并不新奇
      ,而且太不仗義
      ,太無恩義,太不光明磊落
      ,太小家子氣
      ,解決不了問題,只能添亂而已

      李傕、郭汜

      、樊稠
      、張濟,從開場亮相
      ,就跟著董卓作亂
      。董卓這個大亂人,雖然他想乘亂當皇帝
      ,但是像董卓這種人,就是當了皇帝
      ,也不會讓天下安寧
      ,還會以各種名目,挑起各種事端
      ,制造各種理由
      ,繼續(xù)禍亂天下
      。只要天下人生活平靜
      ,他心里就不會舒服。這種亂人心理
      ,使得他不可能讓天下安寧
      ,更不會讓天下人過上一天安生日子。只不過我們已經(jīng)把他放在惡人之首
      ,亂人里咱就不再說他了。

      董卓死后

      ,李傕
      、郭汜再度挑頭作亂,樊稠
      、張濟繼續(xù)跟著作亂
      。他們在作亂天下的同時
      ,互相間又殺來打去
      ,在亂中生亂
      ,亂中添亂,使已亂的天下更加混亂不堪
      ,直至被殺或者死掉才算了事

      當年漢獻帝逃出李傕

      、郭汜的魔爪
      ,楊奉和董承把漢獻帝偷偷“運走”
      ,楊奉害怕打不過李傕
      、郭汜,先把張揚找來
      ,又怕張揚得勢,把“白波賊”韓暹
      、胡才和李樂招到漢獻帝身邊
      。張揚發(fā)現(xiàn)被耍了,一走了之
      。當時跟在漢獻帝身邊的
      ,除了董承是外戚,剩下的都是白波賊
      。幾位表面護駕,實際是想一直挾持獻帝東奔西跑
      ,哪有吃喝就吃喝一頓
      ,哪有東西就搶掠一通,心里只有乘亂狂奔
      ,而且還互相攻伐
      ,時分時合
      ,害得漢獻帝一面跟著他們一路狂奔
      ,一邊還得調(diào)停他們之間的爭斗。后來多虧曹操以給天子送糧食為名
      ,才被允許進入洛陽拜見天子
      ,順勢把漢獻帝帶回了許昌。幾位發(fā)現(xiàn)上當
      ,跟曹操兵戎相見,到死了才算了事
      。要不然還要繼續(xù)作亂下去

      “黑山賊”張燕

      ,本姓褚,因為跟一個叫張牛角的亂者聯(lián)合
      ,張牛角受傷,死前讓部下全部聽從褚燕的指揮
      ,他感激張牛角
      ,于是改姓張了。漢靈帝末期
      ,借著黃巾軍起義的當口
      ,張燕乘機聚眾起事。二十年間
      ,蹂躪常山、趙郡
      、上黨
      、中山等地,使得這些地方的民眾日夜不得安寧
      ,聚眾最多時達到上百萬
      。好在建安十年(205)率十余萬眾認真徹底地投降了曹操
      ,不再亂上加亂
      ,也算是迷途知返了。

      公孫瓚完全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

      ,只想增強實力
      ,擴充地盤。一生被自己混亂的情緒所指使
      ,在混亂的情緒中亂戰(zhàn)一氣
      ,直到在這種情緒中敗死為止

      董承雖然貌似想要為漢獻帝“奪回”實際的權力

      ,但也不過是過去的外戚伎倆,完全不是心憂天下的那種人
      。我在這里將“為漢獻帝奪回實際的權力”中的“奪回”兩字加了引號
      ,意思是告訴大家,漢獻帝從來就沒有獲得過權力
      ,他只是名義上的皇帝。到了曹操手上之后,曹操以他的名義發(fā)號施令
      ,在當時的歷史情況下
      ,應該屬于“正當防衛(wèi)”。當年漢獻帝從洛陽登船逃跑
      ,伏皇后用絹帶拉扯隨行人員上船,董承卻命人割斷絹帶
      ,使一大批人不得跟隨
      。董承還親自揮起手中利劍,砍斷了無數(shù)人已經(jīng)扒住船邊的手指
      。一時間
      ,洛水河變成了流血的手指河。

      如果你只看《三國演義》電視連續(xù)劇中曹操殺董承那一段

      ,你會覺得曹操兇狠
      。其實
      ,董承比曹操更加心黑手很。曹操對付的是敵人
      ,他對付的卻是自己人
      ,而且都是伺候和追隨漢獻帝的人,完全是個沒人性的人
      。曹操得以“挾天子”,那是董承招引的
      。漢獻帝寫“血書衣帶詔”
      ,顯然也是在董承的蠱惑下進行的,不然漢獻帝不會冒那個險
      。董承當時眼看著已經(jīng)混亂不堪的天下
      ,除了曹操,沒人能夠扶持得起
      ,但卻鋌而走險,“勸”得漢獻帝的“血書衣帶詔”
      ,私底下聯(lián)系人準備暗殺曹操
      。他想僥幸殺掉曹操,但他顯然應該知道,就算殺了曹操,袁紹也不會重新推戴漢獻帝
      ,那怎么辦
      ?到時候再想辦法殺掉袁紹?接下去呢
      ,還要殺掉誰
      ?劉備嗎
      ?天下需不需要安定
      ,何時能夠安定,怎樣才能安定
      ?他心里壓根就沒想過這種問題
      。他只想著他是外戚,想著外戚跟皇帝的私親關系能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利益
      。這種外戚的齷齪心理,實際上實在利用女兒賣淫獲利
      ,只不過是長期賣給了皇帝而已
      。所以說,他也不過是個亂人而已
      。他要暗殺曹操
      ,只能使天下亂上加亂而已。

      董承既是亂人

      ,伏完就更是亂人。董承試圖謀害曹操
      ,是在建安五年(200)正月
      ,那時袁紹正準備跟曹操決戰(zhàn),北方還沒有安定
      ,仍在亂局之中
      。伏完想要暗殺曹操,是在建安十九年十一月
      。當伏完密謀殺害曹操的時候,赤壁大戰(zhàn)早已結(jié)束
      ,曹操也平定了西涼和隴西
      ,三分天下都已然成為定局,天下基本徹底安定下來了
      。而且
      ,漢獻帝早已不復存在于人們的心中,就連裝腔作勢的把漢獻帝當借口的劉備
      ,都把他忘到九霄云外了
      。整個北方,還有朝野上下
      ,一切都已盡在曹操掌控之下
      。這時的曹操早已深入人心,大家都會來幫忙曹氏
      ,把伏完等處死,而且殃及漢獻帝本人的生命

      曹操沒殺漢獻帝

      ,曹丕和曹睿也沒殺漢獻帝,這是人家曹氏對漢朝的恩德
      。但是如果伏完真的殺了曹操
      ,那曹氏的大臣和子孫一定會連伏完帶漢獻帝一起殺掉。伏完的行徑如果成功
      ,就等于轉(zhuǎn)手殺了漢獻帝,制造新的亂局
      。當然
      ,最多也不過就是制造一個宮廷大亂而已,連天下都亂不了
      ,因為天下已經(jīng)是人家曹氏的了。伏完明知如此
      ,可是還要這樣做,那就不止是無知
      、無識
      ,而只能被看做誠心想要攪亂天下,同時自己找死
      。除了這個結(jié)局
      ,另外的什么都不會得到。還想著恢復漢朝死透了幽靈
      ,進而使自己獲得像梁冀、竇武和何進那樣的權力
      。也不看看時晌
      ,連尸體都沒地方借了,哪里去還魂?做什么黃粱癡呆蠢夢

      伏完癡心妄想不說

      ,連漢獻帝的安危和后果都沒有認真考慮過
      ,真是自私而又愚蠢,狂妄到了完全沒有理性的地步

      陳宮原本是曹操的部將

      ,《三國志》沒記載他為了營救曹操,棄官追隨曹操逃走的事情
      。《三國演義》里說他因為曹操殺了呂伯奢一家之后
      ,覺得曹操手段太殘忍
      ,于是就跟曹操分道揚鑣了。這回事情
      ,也沒見《三國志》記載
      。與《三國演義》的說法不同,董卓死了都很久了
      ,陳宮還在曹操手下做事。

      當黃巾軍攻打兗州的時候

      ,兗州刺史劉岱
      ,不聽濟北相鮑信的勸告,在眾寡太過懸殊的情勢下
      ,不固守城池
      ,非要強行出戰(zhàn),結(jié)果被黃巾所殺
      。兗州危殆,陳宮提出要去兗州說服官員
      ,讓他們請曹操去做兗州刺史
      ,曹操同意。陳宮到了兗州
      ,跟兗州官員們說:“今天下分裂而州無主
      ,曹東郡(當時曹操任東郡太守),命世之才也
      ,若迎以州牧
      ,必寧生民?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闭趦贾莸臐毕圊U信接續(xù)陳宮
      ,進一步強調(diào)了同樣的意思,兗州官員們同意了
      ,就把曹操迎接到兗州
      ,做了兗州牧

      陳宮此時是有功勞的

      。后來李傕、郭汜殺了王允
      ,呂布逃到南陽依靠袁術
      ,袁術本來待他很厚,他卻跟袁術宣稱:殺董卓是替袁氏報仇
      。他哪有那份心思?呂布還以“有功于袁氏”自居
      ,在袁術的營中燒殺搶掠
      。不為袁術所容,又逃到河內(nèi)去依靠張楊
      。河內(nèi)離洛陽近
      ,李傕打著為董卓報仇的旗號,追索呂布甚緊
      ,呂布不敢久住,又跑到河北去依靠袁紹
      。在袁紹那里一樣驕橫跋扈
      ,趕上李傕等要跟關東諸侯和解,呂布也被赦免
      ,想要回洛陽去當大官。袁紹按照“朝廷”的旨意
      ,上表奏請呂布為司隸校尉
      ,呂布很高興。袁紹知道此人早晚必為禍患
      ,派人前往護送,準備在途中結(jié)果掉他
      。呂布總算聰明了一回
      ,夜里休息時
      ,命人在自己的寢帳中彈琴,裝作自己在里面聽琴的樣子
      ,逃跑了。從袁紹那里逃出來以后
      ,呂布一時又沒著落
      ,再去投靠河內(nèi)太守張揚。中間路過陳留
      ,跟陳留太守張邈喝酒發(fā)誓
      ,要同心協(xié)力,永結(jié)盟好
      。張邈無識
      ,被他蒙了個昏頭脹腦

      不久之后

      ,陳宮私底下有危害曹操的動作,害怕曹操殺他
      ,竟然跑到陳留
      ,去勸說曹操的老伙伴陳留太守張邈,還有張邈的弟弟泰山太守張超
      、青州刺史田楷等,要他們跟自己一同背叛曹操
      。陳宮離間張邈跟曹操的關系說:“今天下分崩
      ,雄杰并起,君以千里之眾
      ,當四戰(zhàn)之地
      ,撫劍顧盼,亦足以為人豪
      。而反制于人
      ,不亦鄙乎
      ?”接下去的話語更加令人莫名其妙:“呂布壯士
      ,善戰(zhàn)無前,若權迎之
      ,共牧兗州
      ,觀天下形勢,俟時勢之變
      ,此亦縱橫之一時也
      。”跟當時向兗州官員推薦曹操的話語差不多
      。敢情在他的心目中
      ,呂布差不多可以跟曹操平起平坐,什么見識

      張邈跟曹操原來是至交

      ,當時曹操為父報仇率重兵首次攻打徐州陶謙時,志在必死
      ,囑咐家人說:“如果我戰(zhàn)死了,你們就去投靠張邈
      。他是我老鐵中的老鐵
      。”后來曹操歸來
      ,張邈還跟曹操相對而泣了一場

      共3頁:123下一頁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9647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文章
      揭秘蒙古帝國“長子軍西征“不可告人的秘密
      談到蒙古帝國的疆域
      ,一定要談到長子西征。這只由各部落首領長子構成的西征軍
      ,先后征服了北歐、西歐
      ,中亞等廣大區(qū)域,迅速擴大了元朝的地盤
      。元朝的疆域最大時達到2000萬平方公里
      拓跋浚僅活了26歲皇后李未央被賜死(歷史上《錦繡未央》中的李未央是誰)
      最近有唐嫣羅晉主演的歷史大劇《錦繡未央》熱播,這部電視劇雖然制作有些粗糙
      ,但還是深受好評
      七十二賢之閔損簡介閔損是個什么樣的人,
      隨著西方文化不斷輸出中國
      ,以前常用來當孩子睡前故事的各種典故
      ,漸漸的變成了西方的童話故事?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痘夜媚铩肥恰陡窳滞挕分械囊粋€故事
      ,還被迪士尼拍成了動畫電影。對這個故事
      ,想來大家都不陌生
      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背后有何原因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鮮卑族
      ,南北朝時北魏的開國皇帝
      ,拓跋珪曾經(jīng)看上了一個女人,叫賀夫人
      ,這個賀夫人是拓跋珪母親的妹妹,也就是拓跋珪的姨母
      ,拓跋珪和這位姨母生下了一個兒子叫拓跋紹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今天給大家?guī)砹讼嚓P內(nèi)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有一句話叫:“唐之元載
      ,宋之蔡京,明之嚴嵩
      ,清之和珅”
      ,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說唐代元載、宋代蔡京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