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48年4月的一天,大唐右衛(wèi)率府長史王玄策率領的使團隊伍一路跋山涉水
那一次大唐使團受到了極為熱烈的歡迎,但是這次天竺官兵面色凝重
,手放在了腰間的長刀上。不好
!王玄策心中暗叫。已經晚了
,人多勢眾的天竺士兵紛紛抽刀,將使團包圍,短暫交手后,包括正使王玄策和副使蔣師仁在內,所有使團人員悉數(shù)被擒,他們攜帶的大量貴重禮物也被搶掠。原來早在使團旅行的途中
,中天竺橫遭突變——戒日王在恒河沐浴時溺亡,國內局勢大亂,戒日王的大臣阿羅那順乘機篡位自立。他自知得位不正,擔心周邊的強國,特別是與戒日王友好的大唐干涉,索性一不做而不休,襲擊了唐朝使團使臣怒目
嚴峻的形勢擺在王玄策和蔣師仁面前
不管怎么說,此時的王玄策完全可以沿著來路返回長安
主意打定
松贊干布當即答應派精兵千余歸王玄策調遣。王玄策轉而又來到吐蕃鄰國尼婆羅
,鼓動唇舌借來七千騎兵助戰(zhàn)。二人還傳檄周邊各小國,旬日之間就建立起一支萬余步騎組成的多國聯(lián)軍,浩浩蕩蕩殺奔天竺而來。大唐聯(lián)軍與天竺軍隊大戰(zhàn)于茶镈和羅城
,只用了三天時間就取得了斬首三千級,溺死萬余人的重大戰(zhàn)果。王玄策遣副將蔣師仁乘勝追擊,一舉將阿羅那順本人擒獲。殘余敵人負隅頑抗
。蔣師仁再次進攻,俘獲阿羅那順王妃、王子及余部12,000多人,雜畜3萬,580多座城邑望風而降。面對大唐聯(lián)軍一連串的勝利
,東天竺國深受震動,趕緊給聯(lián)軍送來牛馬三萬匹,此外弓箭、刀矛、寶纓絡等物不計其數(shù)。迦沒路國也為聯(lián)軍送來奇異寶物和地圖,對大唐俯首稱臣。水滿則溢,月滿則虧
王玄策幾乎以一人之力
,取得了征伐中天竺的最終勝利,大唐王朝在天竺和南亞的威望,也達到了一個新頂點。一雪前恥的王玄策沒有在天竺過多停留,他將叛首阿羅那順關入囚車,帶著俘虜和珍寶返回大唐。在長安宮城
阿羅那順的結局不得而知
,但無論斬首,還是囚禁,都無關宏旨。王玄策則被唐太宗擢升為朝散大夫,登上了仕途和人生的頂點。水滿則溢
、月滿則虧。無論對王玄策還是唐太宗,這句話都恰如其分。除了戰(zhàn)俘和珍寶
,王玄策還帶來一名印度方士,這正中希望長生不老的唐太宗下懷。由于服食這個方士修煉的丹藥,中毒日深,唐太宗次年就駕崩于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繼位的高宗對修煉飛升之事深惡痛絕,王玄策自然受牽連
。雖然并未獲罪,但他的仕途也走到頭了。高宗朝,王玄策又一次出使天竺,從此便湮沒無聞。他平定中天竺的功業(yè),也最終只剩下零星史料、只言片語。盡管如此
,王玄策“一人”平定中天竺,將大唐無遠弗屆、聲震寰宇的威望定格在歷史永恒的瞬間更多>>(接下文評論)
王玄策一人滅一國的歷史故事:
王玄策是唐朝時期的一位外交家,去過三次印度
貞觀十七年三月
四年之后
當時,因為通訊很不發(fā)達
但是
,王玄策并沒有直接跑回國,而是來到了尼泊爾王國。王玄策和尼泊爾的阿姆修瓦爾曼王談判,很是成功地“說服”了對方,借給他了7000騎兵最終
王玄策
中國歷史上能做到一人滅一國這種偉績的人僅一人----王玄策! 遠在一千多年前的貞觀二十一年
而后由于東印度曾幫助阿羅那順,復仇心切的王玄策又向東印度發(fā)出進攻
一人僅憑租賃招聘來的幾
千散兵和雇傭軍就滅掉了整個印度,史上可謂僅有王玄策一人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966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上一篇:
唐太宗之子李佑簡介李佑是怎么死的,
下一篇:
如何評價李泰,李泰受寵為何還被降封,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