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情”鼻祖宋徽宗》
本文摘自《民間故事選刊》2008年第7期
,作者:陳然,原題:《“地下情”鼻祖宋徽宗》。徽宗皇帝沉迷于東京城的美景
,也愛上了東京城的美人,那就是艷名一時的歌伎李師師。徽宗皇帝本來就風流好色
,他嬪妃眾多,從后來金兵掠走的那份嬪妃名單來看,就不下百名。其中,最受寵愛的是劉貴妃,就是林靈素拍馬稱為九華玉真安妃的那位。后來劉妃在34歲的蠱年夭亡,使皇帝十分傷心,追封她為“明達皇后”徽宗聽他把師師夸耀得色藝雙絕,自然是心癢不已
李師師如此倨傲
而李師師本是東京名妓,又性格豪爽喜交往
并刀如水
低聲問:向誰行宿
大詞人的詞作
徽宗把情敵踢出國門
這李師師使斂翠袖
柳陰直
徽宗皇帝也是音律行家,聽到好詞
要說這徽宗和周邦彥君臣遇合
關于李師師的結局,眾說紛紜
。在流傳一時的《李師師外傳》中,是說她面對金人的威逼利誘,堅貞不屈,吞金簪自盡了。如此貞節(jié)烈女的形象,自然為人們所津津樂道,所以也最被接受因為宋徽宗本就是一個藝術型的荒唐君王,他在聽到李師師吟唱
,周邦彥所寫的《蘭陵王?柳》時覺得周邦彥是個有才之士,于是就赦免并提拔了他。宋徽宗自登基以后,宋朝的發(fā)展局勢就開始大幅度下滑。相比起治國才能,宋徽宗在書畫等藝術領域的造詣要更為出色,所以他對藝術才華出眾的人也就比較偏愛。而十分擅長音律的周邦彥就屬于這一類人,當時的歌女只要唱到他所寫的詞,身價就一定會跟著上漲。宋徽宗與周邦彥之所以會成為情敵,是因為他們二人都是著名花魁李師師的入幕之賓
后來這首詞被李師師不小心當著宋徽宗的面唱了出來
李師師聽到這個問題之后就將周邦彥最新創(chuàng)作的《蘭陵王?柳》拿了出來
,隨后在徽宗的命令下輕聲吟唱了起來。徽宗聽完之后覺得這首詞寫得甚好,也因此覺得周邦彥確實是個有才華的人。于是他便下令赦免了周邦彥,之后又將他提拔為大晟府提舉。宋徽宗重用周邦彥可能是因為他跟周邦彥志趣相投
,十分欣賞周邦彥的才華吧,畢竟這樣一個不稱職的皇帝還能指望他能看出周邦彥治國安邦的才能嗎?
宋徽宗上位之后對國家大事漠不關心
,一直醉心于歌舞娛樂、詩詞歌賦
這件事情是這樣的,宋徽宗在宮里玩膩了之后,他身邊的宦官為他出謀劃策修建地道方便宋徽宗與李師師私會
但是天有不測風云,誰知道李師師在一次唱曲兒的時候不小心讓宋徽宗聽到了
事情的經過就是這樣了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9708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