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三年(1370年)
,朱元璋采納謀臣建議,實施“食鹽開中”新政,將實施千年之久的政府食鹽專賣制度網(wǎng)開一面,允許民間商人向邊關(guān)輸送糧食換取食鹽經(jīng)銷的許可證“鹽引”,大約30斤糧食可換一份“鹽引”,而且是當時質(zhì)量最好、最能賺錢的淮鹽引。朝廷“國退民進”
,讓利于民,“淮鹽價貴,商多趨之”,邊防軍需難題一舉解決,而坐享地利的陜西商人本文摘自:人民網(wǎng),作者:譚洪安
明太祖朱元璋率義軍推翻元朝后
但邊地苦寒,人煙稀少
朝廷“國退民進”
相比之下
但陜西商人獨享的“特區(qū)”政策,到明朝中葉為之一變
。明弘治五年(1492年),主管財政和稅務(wù)的戶部尚書葉淇上任不久自此
正是在揚州
,他們與蓄勢已久、雄心勃勃的徽州鹽商狹路相逢了。失業(yè)率比較高的現(xiàn)狀是怎么形成的呢?
第一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9722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上一篇:
、鏤空式護耳(晚禮服(衣服)詳細資料大全)" rel="prev">
明代軍禮服注重時尚:有V字領(lǐng)、鏤空式···
下一篇:
中國四大直轄市名字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