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崔湜:三次拜相給皇帝戴綠帽子獻妻女給太子

      歷史典故 2023-07-22 17:09:40

      學而優(yōu)則仕,這句圣賢話激勵著一代代文人士子

      ,不顧槍林彈雨向政壇進軍
      。出于對權力的趨附和親和
      ,許多文人道德滑坡
      、心靈扭曲
      、行為變態(tài)
      ;為了高位
      、權勢、厚祿
      ,有相當一部分文人兜售靈魂
      ,出賣身體,甚至獻出自己的親人
      ,無所不用其極
      ,丑事做盡。唐代文人崔湜就是一個極其典型的例子

      崔湜出身博陵名門望族

      、官宦世家,祖父崔仁師
      、父親崔挹均做過官
      。崔湜兄弟四人
      ,均有文采
      ,均好詩詞,其中以崔湜最為拔尖
      。崔湜從小就以詩詞著稱
      ,而且中過進士,其文學上的造詣和名氣雖然比不上李白
      、杜甫
      、白居易,但在唐代躋身前二十名不成問題
      。崔湜若不是死得早
      ,其文學成就或許更大。

      然而

      ,相比于文學
      ,崔湜更熱衷追逐權力,盡管他最初只是一個小小的考功員外郎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吧颀埜锩焙?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中宗李顯復辟,大權漸漸落入了韋后
      、武三思一黨
      。為了對付武三思,侍中桓彥范上書勸諫中宗當心韋后
      、武三思
      ,但中宗不聽。不得已
      ,桓彥范找到下屬崔湜
      ,交給他一項特殊任務,即秘密監(jiān)視武三思

      這個差事

      ,讓崔湜很畏難。畢竟
      ,武三思是中宗的寵臣
      ,是韋后的情夫,朝中親信密布
      ,耳目眾多
      ,崔湜言行稍有不慎便會招來殺身之禍。以當時的形勢
      ,桓彥范決不是武三思的對手
      。思前想后,崔湜決定背叛桓彥范
      ,投靠武三思
      。為了一張投名狀,崔湜把桓彥范的計劃全盤告訴了武三思
      ,導致桓彥范被貶

      這次叛變,使崔湜獲得了一定政治利益

      ,官封中書舍人
      。然而,中書舍人僅為正五品
      ,負責繁瑣的日常事務
      。武三思挫敗了桓彥范,更加不可一世
      ,而崔湜仍默默無聞
      ,這讓崔湜很不甘心。為了上位,崔湜不斷地在尋找機會
      ,創(chuàng)造機會
      。在崔湜看來,武三思可以通過私通韋后而掌握實權
      ,他為何不能效仿呢

      其實,武三思的第一個高端情婦是昭容上官婉兒

      ,后又跟韋后打得火熱
      ,冷落了上官婉兒。崔湜抓住這個機會
      ,主動獻身
      ,成為上官婉兒的床笫密友。對于這段戀情
      ,《舊唐書》載“時昭容上官氏屢出外宅
      ,湜托附之”;《新唐書》載“湜附托昭容上官氏
      ,數(shù)與宣淫于外”
      。總之
      ,崔湜給中宗戴了綠帽子

      官婉兒是美才女,她之所以能看上崔湜

      ,是因為崔湜有文采
      ,有美貌,是當時難得的美才男
      。上官婉兒的地位雖比不上韋后
      ,但也是中宗的寵妃,對她有求必應
      。在上官婉兒的極力推薦下
      ,崔湜官運亨通
      ,“中宗遇湜甚厚
      ,俄拜吏部侍郎,尋轉(zhuǎn)中書侍郎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舊唐書·崔湜傳》)

      當了宰相后,崔湜變得驕縱起來

      ,大肆收受賄賂
      ,胡亂提拔干部,朝野非議,在御史的彈劾下
      ,崔湜被貶為襄州刺史
      。情夫被貶出京城,上官婉兒落了單
      ,情感無所寄托
      ,于是伙同安樂公主不斷向中宗求情吹風,沒過多久
      ,崔湜又回京任尚書左丞
      。中宗死后,韋后稱制
      ,崔湜復為吏部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

      二次拜相后,崔湜成為韋后

      、安樂公主
      、上官婉兒的三料密友。不過
      ,韋后
      、上官婉兒等人沒折騰幾天,就被臨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干掉
      ,睿宗李旦即位
      。對于這個靠賣身、取悅女人
      、淫亂宮廷而身居高位的無恥之徒
      ,睿宗非常反感,隨即將其貶為華州刺史
      ,后改任太子詹事
      ,崔湜由此與李隆基有了交往。

      當時

      ,李隆基雖身為太子
      ,但其權勢、能量和影響力遠不及太平公主
      。為了能夠再次當上宰相
      ,崔湜鼠首兩端,一面討好李隆基
      ,“妻美
      ,并二女并進儲闈”;一面向太平公主獻媚獻身
      ,“有馮子都
      、董偃之寵”(《朝野僉載》)。為了富貴,崔湜豁出去了
      ,不僅充任太平公主的面首
      ,還把妻女獻給了李隆基。

      在李隆基

      、太平公主的舉薦下
      ,崔湜再次為同中書門下三品,官拜中書令
      。而此時
      ,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為了爭權,也越發(fā)水火不容
      。崔湜判斷
      ,李隆基不是太平公主的對手,于是便鐵了心追隨太平公主
      。后來
      ,李隆基擊敗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
      。不久
      ,因危害李隆基的事件被揭發(fā),崔湜被賜死
      ,時年四十三歲

      崔湜一生三次為相,都是靠其無恥行徑換來的

      。前兩次
      ,他押對了寶,故飛黃騰達
      ,有驚無險
      ;最后一次,他運氣不好
      ,選錯了老板
      ,招來殺身之禍。柏楊先生雖說“專制政治和領袖至上的封建政體下
      ,站對了邊就有榮華富貴
      ,站錯了邊就身敗名裂,這里面不涉及賢愚忠奸”
      ,表示可以理解崔湜
      ,但崔湜的無恥始終令人作嘔。

      請詳細解說唐朝女官上官婉兒一生的具體情況?

      上官婉兒是陜州陜縣人,是唐高宗時宰相上官儀的孫女

      。麟德元年
      ,上官儀因替高宗起草將廢武則天的詔書
      ,被武后所殺,家族籍沒
      。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兒與母親鄭氏同被配沒掖庭。她十四歲的時候
      ,出落得妖冶艷麗
      ,秀美輕盈,一顰一笑
      ,自成風度
      ,加上天生聰秀,過目成誦
      ,文采過人
      ,下筆千言。儀鳳二年上官婉兒曾被武則天召見宮中
      ,當場命題
      ,讓其依題著文。上官婉兒文不加點
      ,須臾而成
      ,珠圓玉潤,調(diào)葉聲和
      ,尤其她的書法秀媚
      ,格仿簪花。武則天看后大悅
      ,當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
      ,讓其掌管宮中詔命。此后
      ,武則天所下制誥
      ,多出上官婉兒的手筆。
      當時的少女婉兒即使情竇初開
      ,這時的太子是時年二十四歲的李賢
      ,上官婉兒見得最多的男人,除了皇帝李治
      ,恐怕就得數(shù)李賢了
      。因此又有了這樣的傳說:婉兒是李賢的侍讀,與“容止端雅”的李賢之間產(chǎn)生了愛情
      。然而傳說中的愛情即使存在過
      ,也很快就被碾得粉碎

      八月二十二日,二十七歲的李賢被廢去太子位
      。而置他于死地的那份廢黜詔書
      ,正是十七歲的上官婉兒替武則天草擬的。宮廷中沒有愛情
      ,事實再一次證明
      ,婉兒已經(jīng)堅定了自己緊跟武則天的決心。而這樣的決心將跟隨她的一生


      武則天將上官婉兒倚為心腹
      ,甚至與張昌宗在床榻間交歡時也不避忌她。上官婉兒免不得被引動
      ,加上張昌宗姿容秀美
      ,不由地心如鹿撞。一天
      ,婉兒與張昌宗私相調(diào)謔
      ,被武則天看見,拔取金刀
      ,插入上官婉兒前髻
      ,傷及左額,且怒目道:“汝敢近我禁臠
      ,罪當處死
      。”虧得張昌宗替她跪求
      ,才得赦免
      。婉兒因額有傷痕,便在傷疤處刺了一朵紅色的梅花以遮掩
      ,誰知卻益加嬌媚
      。宮女們皆以為美,有人偷偷以胭脂在前額點紅效仿
      ,漸漸地宮中便有了這種紅梅妝

      以后,上官婉兒遂精心伺奉
      ,曲意迎合
      ,更得武則天歡心。從圣歷元年開始
      ,又讓其處理百司奏表
      ,參決政務,權勢日盛

      神龍元年
      ,中宗復位
      。中宗即位后政權掌握在韋皇后的手中。中宗一生顛沛流離
      ,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
      ,養(yǎng)成了一副柔弱性格
      。而韋后則一心學武則天
      ,勾結女兒安樂公主,把持了朝綱
      。早在唐高宗崩時
      ,上官婉兒那年十六歲,她母親早已去世
      。這婉兒善于修飾
      ,畫眉貼翠,搔首弄姿
      ,便和中宗皇帝偷了私情
      。后來中宗被廢,幽囚在房州地方
      ,只有韋氏伴著中宗皇帝在幽囚地方
      ,吃盡苦楚。中宗到了復位以后
      ,大權在握
      ,便接著把婉兒召幸,合成一個鸞鳳交
      ,冊為婕妤
      ,封婉兒母鄭氏,為沛國夫人
      。又令婉兒專掌起草詔令

      上官婉兒曾與武三思私通,武三思相貌不凡
      ,枕席上的功夫也很讓她滿意
      。后經(jīng)中宗召幸,她自嘆命不由人
      ,中宗年老
      ,難免床闈缺乏風情,她便把武三思薦給了韋后
      。韋后平日在宮中愛賭雙陸游戲
      ,她和武三思對坐著賭雙陸,韋后故意撒癡撒嬌
      ,逗著武三思玩笑
      ;中宗手中握著一把牙簽兒
      ,還替他二人算著輸贏的籌碼。
      由于有上官婉兒和武三思的加入
      ,韋后勢力大增
      ,把唐中宗的權柄完全架空。武三思依靠韋后和安樂公主等人的支持
      ,相繼設計貶殺了張柬之
      、桓彥范、敬暉
      、袁恕己和崔玄暐等五王
      ,權傾人主,不可一世
      。上官婉兒又與其私通
      ,并在所草詔令中,經(jīng)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
      ,致使太子李重俊氣憤不已
      。景龍元年七月,李重俊與左御林大將軍李多祚等
      ,矯皇帝旨意
      ,發(fā)左御林軍及千騎兵,在半夜時分
      ,分兩路軍馬直撲武三思
      、武崇訓府第。并誅其親黨十余人
      ,又統(tǒng)兵三千
      ,直趨肅章門,斬關直入
      ,搜索韋皇后
      、安樂公主、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急忙逃至唐中宗和韋后處
      ,并揚言說:“觀太子之意,是先殺上官婉兒
      ,然后再依次捕弒皇后和陛下
      。”韋后和中宗一時大怒
      ,遂帶著上官婉兒和安樂公主登上玄武門躲避兵鋒
      ,令右羽林大將軍劉景仁率飛騎二千余人,屯太極殿前
      ,閉門自守
      。太子兵敗被殺
      。中宗下詔將太子首級獻上太廟。這時
      ,韋皇后見死了武三思
      ,心中萬分凄涼,聽說太子首級到京
      ,便下懿旨:“將太子首級
      ,在三思、崇訓父子柩前致祭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表f皇后和安樂公主親自到靈前吊奠

      上官婉兒慫恿中宗設立修文館
      ,大召天下詩文才子,邀請朝中善詩文的大臣入修文館
      ,摛藻揚華
      。多次賜宴游樂,賦詩唱和
      ,連流竟夕
      ,醉不思歸。上官婉兒每次都同時代替中宗
      、韋后和安樂公主
      ,數(shù)首并做,詩句優(yōu)美
      ,時人大多傳誦唱和
      。對大臣所做之詩,中宗又令上官婉兒進行評定
      ,名列第一者
      ,常賞賜金爵,貴重無比

      相傳婉兒將生時
      ,母親鄭氏夢見一個巨人,給她一秤道:“持此稱量天下士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编嵤狭舷敫怪校厥且粋€男子
      ,將來必能稱量天下人才
      ,誰知生下地來,卻是一個女兒
      ,鄭氏心中甚是不樂
      。這婉兒面貌美麗
      ,卻勝過她母親,自幼兒長成聰明伶俐
      ,出世才滿月
      ,鄭氏抱婉兒在懷中戲語道:“汝能稱量天下士么?”婉兒即呀呀地相應
      ,如今果然
      。因此,朝廷內(nèi)外
      ,吟詩做賦
      ,靡然成風。韋后本不工詩
      ,即由婉兒代為捉刀
      ,各文臣也明知非帝后親筆,但當面只好認她自制
      ,格外稱揚
      ,韋后遂把婉兒寵上加寵。
      婉兒趁此機會
      ,將兵部侍郎崔湜引做面首
      。從來佳人才子,沒有不相憐相惜的
      !當初上官婉兒和武三思尚結一份私情
      ,見了崔湜,神情之間
      ,若接若離
      。如今武三思被韋皇后管住,丟下婉兒一個人孤凄凄的
      ,一縷癡情
      ,便全寄在崔湜身上。崔湜年少多才
      ,與婉兒堪為一對佳偶
      ,如今結成露水緣,婉兒才得如愿以償
      ,但尚有不滿意處
      ,崔湜在宮外,婉兒在宮內(nèi)
      ,宮闈雖然弛禁
      ,究竟有個中宗在上面,終究不方便。婉兒又想出一法
      ,請營外第
      ,以便游賞。中宗派人在上官婉兒居地穿池為沼
      ,疊石為巖
      ,窮極雕飾,常引大臣宴樂其中
      。此地亭臺閣宇
      ,園榭廊廡,風雅為洛陽第一家
      ,上官婉兒與崔湜從此日日鴛鴦戲浴
      。崔湜的弟兄崔蒞、崔液
      、崔滌弟兄四人個個都生成眉清目秀
      ,面如冠玉,崔湜一個一個地引他們進宮來
      ,和上官婉兒見面
      。婉兒見了這許多美貌少年,一時里愛也愛不過來
      。從此,上官婉兒行走坐臥
      ,無時無刻都有這崔家弟兄四人追隨陪伴在一旁
      。上官婉兒常常在宮中設宴,一個美人兒中間
      ,坐著四個少年兒郎
      ,在兩旁陪著飲酒說笑,行令賦詩
      。后來崔湜又在主持銓選時
      ,多有違失,被御史李尚隱彈劾
      ,以罪被貶外州司馬
      ;也因上官婉兒和安樂公主為其申理,仍官復原職

      景龍四年
      ,勢力日盛,上官婉兒又陰附太平公主
      。六月
      ,唐中宗被韋后與安樂公主毒死后,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一起草擬遺詔,立溫王李重茂為皇太子
      ,是為睿宗
      。韋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參決政務
      。七月
      ,臨淄王李隆基率羽林將士沖入宮中,殺韋后及其黨羽
      。婉兒本是個聰明人物
      ,竟帶著宮人,秉燭出迎
      ,并把她與太平公主所擬遺詔拿給劉幽求觀看
      ,且托他婉告隆基,期免一死
      。劉幽求見她嬌喉宛轉(zhuǎn)
      ,楚楚可憐,便滿口答應
      。湊巧李隆基入宮
      ,就將草制呈上,替上官婉兒代為申辯
      。但李隆基卻說:“此婢妖淫
      ,瀆亂宮闈,怎可輕?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今日不誅,后悔無及了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彼鞖⒘松瞎偻駜骸?
      上官婉兒是歷史上最有才氣的女子
      ,她的一生可謂是坎坷傳奇
      。雖然沒有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實
      ,武則天甚至一度要把她立為女皇
      。到了開元年間,唐玄宗追念上官婉兒的才華
      ,下令收集其詩文
      ,輯成二十卷,張說為她寫:“敏識聆聽
      ,探微鏡理
      ,開卷海納
      ,宛若前聞,搖筆云飛
      ,成同宿構
      。古者有女史記功書過,復有女尚書決事言閥
      ,昭容兩朝兼美
      ,一日萬機,顧問不遺
      ,應接如意
      ,雖漢稱班媛,晉譽左媼
      ,文章之道不殊
      ,輔佐之功則異?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贝思褙?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全唐詩》僅收其遺詩三十二首。貞元時
      ,呂溫曾做《上官昭容書樓歌》
      ,尚可見其文學生活的片段。上官婉兒在唐代歷史中是個極有魅力的后宮女性
      ,在《舊唐書》
      、《新唐書》的“后妃傳”中都有專篇記載。
      盡管上官婉兒也曾一度享盡榮華與權力
      ,但她仍要仰皇上
      、皇后、公主的鼻息
      ,仍要曲意逢迎,這個中甘苦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
      。后來
      ,她仍未逃脫厄運,做了皇權爭斗的犧牲品

      唐朝皇帝的19位公主是誰

      1.

      、魏國憲穆公主

      魏國憲穆公主,始封義陽
      。下嫁王士平

      主恣橫不法,帝幽之禁中
      ;錮士平于第
      ,久之,拜安州刺史,坐交中人貶賀州司戶參軍
      。門下客蔡南史
      、獨孤申叔為主作《團雪散雪辭》狀離曠意。帝聞
      ,怒
      ,捕南史等逐之,幾廢時士科
      。薨
      ,追封及謚?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新唐書·諸帝公主》

      2
      、衛(wèi)國文懿公主
      衛(wèi)國文懿公主,郭淑妃所生
      。始封同昌
      。下嫁韋保衡。
      咸通十年薨
      。帝既素所愛
      ,自制挽歌,群臣畢和
      。又許百官祭以金貝
      、寓車、廞服
      ,火之
      ,民爭取煨以汰寶。及葬
      ,帝與妃坐延興門
      ,哭以過柩,仗衛(wèi)彌數(shù)十里
      ,冶金為俑
      ,怪寶千計實墓中,與乳保同葬
      。追封及謚
      。—— 《新唐書·諸帝公主》

      3
      、萬安公主
      ,天寶時為道士。
      開元新制:長公主封戶二千
      ,帝妹戶千
      ,率以三丁為限
      ;皇子王戶二千,主半之
      。左右以為薄
      。帝曰:“百姓租賦非我有,士出萬死
      ,賞不過束帛
      ,女何功而享多戶邪?使知儉嗇
      ,不亦可乎
      ?”于是,公主所稟殆不給車服
      。后咸宜以母愛益封至千戶
      ,諸主皆增,自是著于令
      。主不下嫁
      ,亦封千戶,有司給奴婢如令

      ——出自《新唐書·諸帝公主》

      4
      、鄭國溫儀公主
      唐憲宗有十八個女兒,第十女鄭國溫儀公主
      ,始封汾陽
      ,下嫁韋讓。開成四年(公元839年)十二月
      ,光祿卿
      、駙馬都尉韋讓為澧州長史,公主亦隨行
      。韋讓及公主的生平事跡
      ,史書上很少記載,《全唐詩》曾收韋讓詩一首《八月十四日月夜》
      ,詩云:“中秋垂一宿
      ,延頸望金波。素魂雖微缺
      ,清光已覺多?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br>鄭國溫儀公主
      ,始封汾陽。下嫁韋讓
      。薨
      ,追封及謚
      。——《新唐書·諸帝公主》

      5
      、漢陽公主
      名暢
      ,莊憲皇后所生。始封德陽郡主
      。下嫁郭鏦
      。辭歸第,涕泣不自勝
      ,德宗曰:“兒有不足邪
      ?”對曰:“思相離,無他恨也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钡垡嗥櫶釉唬骸罢娑右?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br>永貞元年,與諸公主皆進封
      。時戚近爭為奢詡事
      ,主獨以儉,常用鐵簪畫壁
      ,記田租所入
      。文宗尤惡世流侈,因主入
      ,問曰:“姑所服
      ,何年法也?今之弊
      ,何代而然
      ?”對曰:“妾自貞元時辭宮,所服皆當時賜
      ,未嘗改變
      。元和后,數(shù)用兵
      ,悉出禁藏纖麗物賞戰(zhàn)士
      ,由是散于人間,內(nèi)外相矜
      ,忸以成風
      。若陛下示所好于下,誰敢不變
      ?”帝悅
      ,詔宮人視主衣制廣狹
      ,遍諭諸主,且敕京兆尹禁切浮靡
      。主嘗誨諸女曰:“先姑有言
      ,吾與若皆帝子,驕盈貴侈
      ,可戒不可恃
      。”開成五年薨

      ——《新唐書·諸帝公主》

      6
      、豫章公主:
      她是由長孫皇后養(yǎng)大的公主,《新唐書·列傳一長孫皇后傳》里有這么句話:下嬪生豫章公主而死
      ,后視如所生
      ;也就是說豫章公主的生母地位很低,并且似乎因為生她難產(chǎn)而死了
      。不過幸虧豫章公主遇上長孫皇后這么好的嫡母(可沒捧皇后的意思
      ,史書里寫著呢),所以很平安地長大了
      。呃
      ,新唐書把豫章公主的丈夫的名字搞錯了,不是唐義識而是唐善識
      ,他是唐儉的兒子
      。唐儉嘛,也是大唐功臣之一

      豫章公主應該挺得李世民喜歡
      ,《魏鄭公諫錄》記載她死后太宗久著素服,魏征勸說李世民:“伏愿割無已之痛
      ,從先王之禮
      ,改御常服以副群下之心?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崩钍烂襁@才改穿常服

      豫章公主,下嫁唐義識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缎绿茣ぶT帝公主》

      7、清河公主:
      清河公主的名字叫做李敬
      ,字德賢
      。看著名字想來公主當是個賢良女子。
      她的丈夫名叫程懷亮
      ,是程知節(jié)的兒子,程知節(jié)也就是《隋唐演義》里的那個草包程咬金的原型
      。其實歷史上的程咬金并不草包
      ,還算挺有才的。他的本名叫做程咬金
      ,后來不知怎地改名叫知節(jié)了
      。演義里用的正是他的本名。
      不過很奇怪
      ,公主傳里稱程處亮是“懷亮”
      ,程知節(jié)傳里卻叫“處亮”,小小疑問下(聽說他的墓志上寫的“處亮”
      ,那似乎該是處亮了)
      。程處亮算是子承父業(yè),封為終寧遠將軍

      清河公主于麟德年間去世
      ,陪葬昭陵。

      8
      、長寧公主
      是唐中宗嫡女
      ,韋后所生,先后嫁楊慎交
      、蘇彥伯二人
      。頗受寵愛。圣歷年間
      ,她與安樂公主
      、太平公主等設立府衛(wèi),十步一人
      ,加以騎兵巡邏
      ,僭肖宮省。
      長寧公主
      ,韋庶人所生
      ,下嫁楊慎交。造第東都
      ,使楊務廉營總
      。第成,府財幾竭
      ,乃擢務廉將作大匠
      。又取西京高士廉第、左金吾衛(wèi)故營合為宅
      ,右屬都城
      ,左頫大道
      ,作三重樓以馮觀,筑山浚池
      。帝及后數(shù)臨幸
      ,置酒賦詩。又并坊西隙地廣鞠場
      。東都廢永昌縣
      ,主丐其治為府,以地瀕洛
      ,筑鄣之
      ,崇臺、蜚觀相聯(lián)屬
      。無慮費二十萬
      。魏王泰故第,東西盡一坊
      ,潴沼三百畝
      ,泰薨,以與民
      。至是
      ,主丐得之,亭閣華詭捋西京
      。內(nèi)倚母愛
      ,寵傾一朝,與安樂宜城二主
      、后?胃郕國崇國夫人爭任事
      ,賕謁紛紜。東都第成
      ,不及居
      ,韋氏敗,斥慎交絳州別駕
      ,主偕往
      ,乃請以東都第為景云祠,而西京鬻第
      ,評木石直
      ,為錢二十億萬。開元十六年
      ,慎交死
      ,主更嫁蘇彥伯。務廉卒坐贓數(shù)十萬,廢終身

      ——《新唐書·諸帝公主》

      9
      、襄陽公主
      唐順宗只做了一年皇帝就病死了,他有十一個女兒
      ,大都沒有故事
      。只有這個襄陽公主,非常不安分
      ,她最不耐煩的,就是做公主了
      。整天關在屋子里
      ,錦衣玉食也沒有什么意思,還是做民間女子更自由愜意


      她下嫁給張克禮
      。張克禮是軍閥的兒子,這樁婚事是皇家對藩鎮(zhèn)的籠絡手段
      。襄陽公主從來就沒有喜歡過這個丈夫
      。不過,出嫁之后
      ,最大的好處是終于離開皇宮了——也許她從來就沒有住過皇宮
      ,就嫁到地方官家里這一點看,她當時地位還比較低
      ,只是個縣主
      ,行動相對自由。她出嫁之后
      ,最喜歡的
      ,就是換上布衣服,化裝成民女或者青年男子
      ,在大街上逛
      ,吃吃路邊攤,混混小酒館

      在大街上
      ,不知憑什么樣的邂逅,襄陽公主認識了貴族子弟李元本
      ,以及薛樞
      、薛渾兄弟。特別是薛家兄弟
      ,是風流倜儻的公子——或者說
      ,是自以為風流倜儻的爛仔。
      襄陽公主跟這幾個年輕人同時發(fā)展著,后來發(fā)現(xiàn)
      ,最喜歡的還是薛渾
      。有一種觀點,認為衡量女子是不是真愛那個男子
      ,就看她對他的父母好不好
      。看來襄陽公主是真的真的好喜歡薛渾
      ,喜歡到她自認已經(jīng)是薛渾的女人了
      ,若是薛家點頭,她索性要搬到薛家住去
      。一時不好搬去
      ,她三天兩頭就微服一趟,跑到薛渾家
      ,帶了禮物
      ,去看望薛母。完全不知害羞地說:“媳婦給您請安了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卑蜒δ竾樀模芩话菀膊皇?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不受也不是

      這樣地在光天化日下大大方方地出軌,有關的人不是不知道
      ,但公主都用一點小恩小惠堵住他們的嘴
      。張克禮也知道自己戴穩(wěn)了綠帽子,但哪個駙馬不是冒著戴綠帽的危險結婚呢
      ?混一日是一日罷了
      。襄陽公主被周圍的默默反應所縱容,越發(fā)大膽
      ,情夫干脆帶回家來
      ,當丈夫看待。張克禮出來進去
      ,都看見他二人“達令”長“達令”短
      ,根本沒把合法丈夫看在眼里。
      駙馬一怒之下
      ,進宮告狀去了

      當政的并不是公主的爹,她爹已死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实垡褤Q了兩任
      ,是她爹的孫子她的侄兒唐穆宗了。唐穆宗本不想管這姑媽的事兒
      ,但無奈駙馬不依
      。皇帝只好接了這案子
      ,找人核對事實
      ,竟有不少人是目擊者,親眼看見公主和薛渾在大街上拍拖
      。即使還沒有發(fā)明狗仔隊拍照
      ,也足以證明駙馬所言不虛。要是真有狗仔
      ,這事恐怕早就被八卦的頭版轟炸得過于頻繁
      ,市民們茶余飯后談得太多,以至于有了新的爆料都懶得再看了

      唐穆宗不發(fā)飆也不行了,立刻下令把公主捉了來
      ,關在冷宮里
      ,一輩子也別想邁出大門一步,那段瘋狂的微服出行的日子
      ,換來的是永久的無期徒刑
      。薛渾兄弟被發(fā)配到崖州,就是現(xiàn)在的海南島
      ,遠得不能再遠
      ,一輩子也別想再跟公主見面了。
      襄陽公主
      ,始封晉康縣主
      。下嫁張孝忠子克禮。主縱恣
      ,常微行市里
      。有薛樞、薛渾
      、李元本皆得私侍
      ,而渾尤愛,至謁渾母如姑
      。有司欲致詰
      ,多與金,使不得發(fā)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硕Y以聞
      ,穆宗幽主禁中。

      ——《新唐書·諸帝公主》

      10
      、太平公主(約665年-713年)是唐朝的女性政治家
      ,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同胞妹妹
      ,生平極受父母兄長尤其是其母武則天的寵愛
      ,權傾一時,被稱為“幾乎擁有天下的公主”
      。有人依《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一文認為她的本名是李令月

      太平公主,則天皇后所生
      ,后愛之傾諸女
      。榮國夫人死,后丐主為道士
      ,以幸冥福
      。儀鳳中,吐蕃請主下嫁
      ,后不欲棄之夷
      ,乃真筑宮,如方士薰戒
      ,以拒和親事
      。久之,主衣紫袍玉帶
      ,折上巾
      ,具紛礪,歌舞帝前
      。帝及后

      武則天大笑曰:“兒不為武官
      ,何遽爾?”主曰:“以賜駙馬可乎
      ?”帝識其意
      ,擇薛紹尚之。假萬年縣為婚館
      ,門隘不能容翟車
      ,有司毀垣以入,自興安門設燎相屬
      ,道樾為枯
      。紹死,更嫁武承嗣
      ,會承嗣小疾
      ,罷昏
      。后殺武攸暨妻,以配主
      。主方額廣頤
      ,多陰謀,后常謂“類我”
      。而主內(nèi)與謀
      ,外檢畏,終后世無它訾

      永淳之前
      ,親王食實戶八百,增至千輒止
      ;公主不過三百
      ,而主獨加戶五十。及圣歷時
      ,進及三千戶
      。預誅二張功,增號鎮(zhèn)國
      ,與相王均封五千
      ,而薛、武二家女皆食實封
      。主與相王衛(wèi)王成王、長寧安樂二公主給衛(wèi)士
      ,環(huán)第十步一區(qū)
      ,持兵呵衛(wèi),僭肖宮省
      。神龍時
      ,與長寧、安樂
      、宜城
      、新都、定安
      、金城凡七公主
      ,皆開府置官屬,視親王
      。安樂戶至三千
      ,長寧二千五百,府不置長史
      。宜城
      、定安非韋后所生
      ,戶止二千。主三子:崇簡
      、崇敏
      、崇行,皆拜三品


      韋后
      、上官昭容用事,自以謀出主下遠甚
      ,憚之
      。主亦自以軋而可勝,故益橫
      。于是推進天下士
      ,謂儒者多窶狹,厚持金帛謝之
      ,以動大議
      ,遠近翕然響之。

      玄宗將誅韋氏
      ,主與秘計
      ,遣子崇簡從。事定
      ,將立相王
      ,未有以發(fā)其端者。主顧溫王乃兒子
      ,可劫以為功
      ,乃入見王曰:“天下事歸相王,此非兒所坐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蹦艘赐跸拢〕溯浄M睿宗
      。睿宗即位
      ,主權由此震天下,加實封至萬戶
      ,三子封王
      ,余皆祭酒、九卿
      。主每奏事
      ,漏數(shù)徙乃得退,所言皆從
      。有所論薦
      ,或自寒冗躐進至侍從
      ,旋踵將相。朝廷大政事非關決不下
      ,聞不朝
      ,則宰相就第咨判,天子殆畫可而已
      。主侍武后久
      ,善策人主微指,先事逢合
      ,無不中
      。田園遍近甸,皆上腴
      。吳
      、蜀、嶺嶠市作器用
      ,州縣護送
      ,道相望也。天下珍滋譎怪充于家
      ,供帳聲伎與天子等
      。侍兒曳紈谷者數(shù)百,奴伯嫗監(jiān)千人
      ,隴右牧馬至萬匹


      長安浮屠慧范畜貲千萬,諧結權近
      ,本善張易之
      。及易之誅,或言其豫謀者
      ,于是封上庸郡公,月給奉稍
      。主乳媼與通
      ,奏擢三品御史大夫。御史魏傳弓劾其奸贓四十萬
      ,請論死
      。中宗欲赦之,進曰:“刑賞
      ,國大事
      ,陛下賞已妄加矣,又欲廢刑
      ,天下其謂何
      ?”帝不得已
      ,削銀青階。大夫薛謙光劾慧范不法
      ,不可貸
      ,主為申理,故謙光等反得罪

      玄宗以太子監(jiān)國
      ,使宋王、岐王總禁兵
      。主恚權分
      ,乘輦至光范門,召宰相白廢太子
      。于是宋璟
      、姚元之不悅,請出主東都
      ,帝不許
      ,詔主居蒲州。主大望
      ,太子懼
      ,奏斥璟、元之以銷戢怨嫌
      。監(jiān)察御史慕容珣復劾慧范事
      ,帝疑珣離間骨肉,貶密州司馬
      。主居外四月
      ,太子表追還京師。

      時宰相七人
      ,五出主門下
      。又左羽林大將軍常元楷、知羽林軍李慈皆私謁主
      。主內(nèi)忌太子明
      ,又宰相皆其黨,乃有逆謀
      。先天二年
      ,與尚書左仆射竇懷貞、侍中岑羲
      、中書令蕭至忠崔湜
      、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長史李晉、右散騎常侍昭文館學士賈膺福
      、鴻臚卿唐晙及元楷
      、慈、慧范等謀廢太子
      ,使元楷
      、慈舉羽林兵入武德殿殺太子,懷貞
      、羲
      、至忠舉兵南衙為應。既有日矣
      ,太子得其奸
      ,召岐王、薛王
      、兵部尚書郭元振
      、將軍王毛仲、殿中少監(jiān)姜晈
      、中書侍郎王琚
      、吏部侍郎崔日用定策。前一日
      ,因毛仲取內(nèi)閑馬三百
      ,率太仆少卿李令問王守一、內(nèi)侍高力士
      、果毅李守德叩虔化門
      ,梟元楷、慈于北闕下
      ,縛膺福內(nèi)客省
      ,執(zhí)羲、至忠至朝堂
      ,斬之
      ,因大赦天下。主聞變
      ,亡入南山
      ,三日不出,賜死于第
      。諸子及黨與死者數(shù)十人。簿其田貲
      ,瑰寶若山
      ,督子貸,凡三年不能盡
      。崇簡素知主謀
      ,苦諫
      ,主怒,榜掠尤楚
      ,至是復官爵
      ,賜氏李。始
      ,主作觀池樂游原
      ,以為盛集,既敗
      ,賜寧
      、申、岐
      、薛四王
      ,都人歲祓禊其地。

      11
      、永和公主
      是唐肅宗的一個女兒
      。她從小就跟和政公主生活在一起,和政公主的母親去世
      ,便由永和公主的生母韋妃撫養(yǎng)
      ,姐妹倆不是一母所生,但感情很好
      。和政公主從小就正直精明
      ,很得唐肅宗喜歡。姐姐得了什么賞賜
      ,總要給妹妹也爭一份

      和姐姐關心朝政不同,永和公主一心研究美容養(yǎng)顏
      ,并給后世留下了兩個護膚的秘方

      永和公主,韋妃所生
      。始封寶章
      。下嫁王詮。薨大歷時

      ——《新唐書·諸帝公主》

      12
      、定安公主,始封新寧郡
      。下嫁王同皎
      。同皎得罪,神龍時,又嫁韋濯
      。濯即韋皇后從祖弟
      ,以衛(wèi)尉少卿誅,更嫁太府卿崔銑
      。主薨
      ,王同皎子請與父合葬,給事中夏侯铦曰:“主義絕王廟
      ,恩成崔室
      ,逝者有知,同皎將拒諸泉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便娀蛟V于帝,乃止
      。铦坐是貶瀘州都督

      ——《新唐書·諸帝公主》

      13、唐高祖女平陽公主(
      ?年——623
      ?年),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個女兒
      ,也是李淵嫡妻竇氏的愛女
      。她是一個真正的巾幗英雄,才識膽略絲毫不遜色于她的兄弟們
      。但她的名字和年齡在記錄其事跡的《舊唐書》和《新唐書》中沒有記載


      南北朝統(tǒng)一之后不久,中國又一次陷入了大分裂的狀態(tài)
      。這次分裂的時間很短
      ,隋文帝的外甥李淵只用了7年時間就擊敗群雄,再一次統(tǒng)一了天下
      。李淵能當上皇帝
      ,固然與他個人的條件分不開,但更重要的
      ,是他實在生了一群杰出的兒女
      。這群兒女中功績最大的就是太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和三女兒平陽公主

      李淵將自己的三女兒嫁給了武將柴紹為妻
      。這位柴紹在唐朝的凌煙閣24功臣中排名第14,謀略出眾
      ,善于以少勝多
      ,消滅薛舉
      、劉武周、王世充
      、竇建德都有他一份功勞。消滅唐朝最后一個對手梁師都他還是主將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楹螅窠B攜妻定居長安城


      《舊唐書 列傳八》

      平陽公主平陽公主
      ,高祖第三女也,太穆皇后所生
      。義兵將起
      ,公主與紹并在長安,遣使密召之
      。紹謂公主曰:“尊公將掃清多難
      ,紹欲迎接義旗;同去則不可
      ,獨行恐罹后患
      ,為計若何?”公主曰:“君宜速去
      。我一婦人
      ,臨時易可藏隱,當別自為計矣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苯B即間行赴太原。公主乃歸鄠縣莊所
      ,遂散家資
      ,招引山中亡命,得數(shù)百人
      ,起兵以應高祖
      。時有胡賊何潘仁聚眾于司竹園,自稱總管
      ,未有所屬
      。公主遣家僮馬三寶說以利害,潘仁攻鄠縣
      ,陷之
      。三寶又說群盜李仲文、向善志
      、丘師利等
      ,各率眾數(shù)千人來會
      。時京師留守頻遣軍討公主,三寶
      、潘仁屢挫其鋒
      。公主掠地至盩厔、武功
      、始平
      ,皆下之。每申明法令
      ,禁兵士
      ,無得侵掠,故遠近奔赴者甚眾
      ,得兵七萬人
      。公主令間使以聞,高祖大悅
      。及義軍渡河
      ,遣紹將數(shù)百騎趨華陰,傍南山以迎公主
      。時公主引精兵萬余與太宗軍會于渭北
      ,與紹各置幕府,俱圍京城
      ,營中號曰“娘子軍”
      。京城平,封為平陽公主
      ,以獨有軍功
      ,每賞賜異于他主。六年
      ,薨
      。及將葬,詔加前后部羽葆鼓吹
      、大輅
      、麾幢、班劍四十人
      、虎賁甲卒
      。太常奏議,以禮
      ,婦人無鼓吹
      。高祖曰:“鼓吹
      ,軍樂也。往者公主于司竹舉兵以應義旗,親執(zhí)金鼓
      ,有克定之勛。周之文母,列于十亂;公主功參佐命
      ,非常婦人之所匹也。何得無鼓吹
      !”遂特加之
      ,以旌殊績;仍令所司按謚法“明德有功曰昭”
      ,謚公主為昭。

      子哲威(柴哲威)
      ,歷右屯營將軍
      ,襲爵譙國公。坐弟令武(柴令武)謀反
      ,徙嶺南
      。起為交州都督,卒官
      。令武尚巴陵公主(即北景公主)
      ,累除太仆少卿、衛(wèi)州刺史
      ,封襄陽郡公
      。永徽中,坐與公主及房遺愛謀反
      ,遣使收之
      。行至華陰,自殺
      ,仍戮其尸
      。公主賜死。

      《新唐書 諸帝公主》

      平陽昭公主
      ,太穆皇后所生
      ,下嫁柴紹。初
      ,高祖兵興
      ,主居長安,紹曰:“尊公將以兵清京師
      ,我欲往
      ,恐不能偕,奈何
      ?”主曰:“公行矣
      ,我自為計
      。”紹詭道走并州
      ,主奔鄠
      ,發(fā)家貲招南山亡命,得數(shù)百人以應帝
      。于是
      ,名賊何潘仁壁司竹園,殺行人
      ,稱總管
      ,主遣家奴馬三寶喻降之,共攻鄠阝
      。別部賊李仲文
      、向善志、丘師利等各持所領會戲下
      ,因略地盩厔
      、武功、始平
      ,下之
      。乃申法誓眾,禁剽奪
      ,遠近咸附
      ,勒兵七萬,威振關中
      。帝度河
      ,紹以數(shù)百騎并南山來迎,主引精兵萬人與秦王會渭北
      。紹及主對置幕府
      ,分定京師,號“娘子軍”
      。帝即位
      ,以功給賚不涯。武德六年薨
      ,葬加前后部羽葆
      、鼓吹、大路
      、麾幢
      、虎賁、甲卒
      、班劍
      。太常議:“婦人葬
      ,古無鼓吹?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钡鄄粡?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曰:“鼓吹,軍樂也
      。往者主身執(zhí)金鼓
      ,參佐命,于古有邪
      ?宜用之
      。”

      《唐會要 公主雜錄》

      平陽公主高祖第三女平陽公主
      。義兵起
      ,公主于鄠縣莊,散家資招引山中亡命
      ,得數(shù)百人。起兵以應高祖
      。略地至盩厔武功始平
      ,皆下之。每申明法令
      ,禁兵無得侵掠
      ,故遠近奔赴甚眾,得兵七萬人
      。公主間使以聞
      ,使者至,高祖大悅
      。及義軍渡河
      。公主引精兵萬馀,與太宗會于渭北
      ,與其駙馬柴紹
      ,各置幕府。營中號為娘子軍
      。京城平
      ,封為平陽公主。以獨有軍功
      ,每賞賜異于他主
      。及薨,追謚曰昭


      14
      、 萬春公主
      ,杜美人所生。下嫁楊朏
      ,又嫁楊锜
      ,薨大歷時?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x自《新唐書·諸帝公主》

      壹 事實上
      ,從生平履歷來看,萬春和玄宗其他的女兒都不大一樣
      。依性格而論
      ,她既沒有一般公主的刁蠻,也沒有貴族女性的內(nèi)斂
      ,每天活蹦亂跳
      ,二十幾歲的人還和小姑娘一樣。以相貌而言呢
      ,萬春長得雖不是藍眼睛黃毛兒
      、眼窩深陷,但看上去也不似正版漢族
      ,有時候玄宗也開玩笑說她像個洋妞


      和一些輕易懷疑自己骨肉非親的糊涂老爹相比,唐玄宗算是一個開明的男人
      ,并沒有在萬春的血統(tǒng)問題上做過多考慮
      。不光如此,對這個女兒他還格外喜愛
      ,經(jīng)常會帶著她出入教坊
      、書院之類的地方,有時甚至還會讓她跟著自己參加一些與文人雅士們的小型聚會

      也就是說
      ,在萬春的少年時代,其眼界是非常開闊的
      ,不光能接受正宗的高等教育
      ,還能偶爾在文藝圈里混上一混。這種堪稱靈活而豐富的教育方式
      ,讓萬春學會了不少其他公主們學不到的東西
      ,比如寫詩,又比如作曲
      。據(jù)說署名楊貴妃的《霓裳羽衣曲》其實就有萬春不少心思

      在那些日子里,年輕的萬春和靚麗的玉環(huán)在后宮之中你拉弦兒來我敲鼓,完全突破了二手母女之間的尷尬
      。這種五好家庭式的關系
      ,讓當家作主的李隆基非常高興,也讓后娘楊貴妃心中歡喜
      ,因此在選取駙馬的問題上
      ,她和老公李隆基可謂費了不少心思。

      貳 萬春二十三歲的時候
      ,楊玉環(huán)左挑右選把她嫁給了自己的侄子楊炪
      。結婚沒多久,楊炪便官升三品
      ,當上了主管外交事務的鴻臚寺卿

      按照當時情況而論,唐帝國算是地球上頂尖的大國
      ,繁榮昌盛非同一般
      。因此,雖然當時交通不算方便
      ,既沒有飛機也沒有輪船
      ,但長安城里還是住了不少外國人——波斯、安南
      、天竺
      、突厥、日本人
      ,比比皆是
      。這些外國人大多數(shù)都抱著對大唐帝國的無比崇敬來到這里
      ,其目的也是基本相同的
      ,要么是學習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要么是做點買賣掙點外快
      。按照保守的估計
      ,在當時的長安,外來人口足有數(shù)萬之多
      ,其中光是突厥人就有一萬多戶

      龐大的外來人口給長安帶來繁榮的同時也添了不少麻煩,因此管理這些人
      、與各國使節(jié)打交道就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而楊炪這個鴻臚寺卿管的恰好就是這些。萬春下嫁之后
      ,陪父親出席文藝界酒會的機會瞬間少了很多
      ,可偏偏她又是一個閑不住的性子,因此惟一的辦法就是抖擻精神殺入老公的社交圈中。

      叁 與文藝界聚會時的單一膚色不同
      ,在楊炪和外國人的聚會中
      ,棕的白的深的淺的各種顏色統(tǒng)統(tǒng)都有。由于長相習俗的不同
      ,除了各國遣唐使之外
      ,大多數(shù)混在長安的外國人都成了二等公民,達官貴人們沒幾個愿意和這些家伙攪在一起
      ,楊炪也是一樣
      ,每次聚會喝酒他都痛苦得要死。與此不同的是
      ,萬春在數(shù)次聚會后覺得這些外國人優(yōu)點還是蠻多的
      。除了性格開朗之外,甚至其中有些人還算得上人才
      ,比如他們有人精通天文地理
      ,有人善于冶金采礦,還有人帶來了截然不同的醫(yī)療技術
      。久而久之
      ,萬春覺得,這些外國人對唐帝國的用處并非是外來人口那么簡單

      隨著對外國人印象的改變
      ,萬春夫婦開始接二連三地為他們制造輿論,爭取正常的生存環(huán)境
      。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
      ,政府也慢慢意識到,外來的和尚也有可能是會念經(jīng)的
      ,于是慢慢放松了對這些人的監(jiān)管
      ,并且開始考慮允許這些外國人在中國擔當官職。

      肆 事實上
      ,如果當時真的如萬春所愿
      ,那么中外的文化交流一定會迅速發(fā)展,并且系統(tǒng)化
      、官方化
      。可惜的是
      ,就在萬春和楊炪的計劃即將實現(xiàn)的時候
      ,一場變故發(fā)生了。掌握著大半個北方兵權的安祿山突然起兵造反
      ,并且連戰(zhàn)連捷
      ,很快就打到了長安。萬春的老爹李隆基帶著楊玉環(huán)撇下長安,落荒而逃

      此時作為帝國的公主
      ,萬春很可能也希望自己能跟著老爹逃到一個安全的地方,然而
      ,作為主管外交事務的楊炪
      ,如何妥善安排這些人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是撒手不管
      ,還是先安置好他們再顧自己


      經(jīng)過一番仔細考慮,萬春和楊炪最終決定留下來
      ,先解決好這群外國哥們兒再說
      。于是在他們的安排下,長安城中的外籍人士或歸國或遁逃南方
      ,基本沒有受到太大的危害
      。從這點來說,萬春夫婦的營救行動充滿了國際主義精神和人道關懷

      但不幸的卻是萬春和丈夫在戰(zhàn)亂之中失散了


      末 戰(zhàn)亂平定以后,萬春重新回到了長安城
      。此時的大唐已經(jīng)從鼎盛轉(zhuǎn)向蕭條
      ,她一邊尋找失蹤的丈夫楊炪,一邊繼續(xù)著與外國人的交往
      。此時李隆基已經(jīng)不是皇帝
      ,新皇肅宗和她也沒有太深的感情,因此萬春雖然依舊錦衣玉食
      ,但卻沒了往日的歡樂

      就這樣,又過了幾年
      ,萬春已經(jīng)四十歲了
      ,丈夫依舊沒有找到
      。深居簡出的她也慢慢放棄這種毫無希望的空守
      ,讓另一個男人闖入了她的生活。這人名叫楊锜
      ,是楊炪的堂叔
      。按道理來講,叔叔和侄兒媳婦搞在一起
      ,事情不算多好
      。但唐朝畢竟是唐朝,玄宗連兒媳婦都不放過,因此萬春嫁給叔公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一代外交強人最終走上了二婚的道路

      在這之后的日子里,萬春的新夫婦生活平淡
      ,既沒有往日的快樂
      ,也沒有往日的波瀾,日子就如同一潭死水
      。五年之后
      ,萬春撒手歸西,為自己的公主生涯
      、外交生涯畫上了一個不算完美的句號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9805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文章
      揭秘蒙古帝國“長子軍西征“不可告人的秘密
      談到蒙古帝國的疆域,一定要談到長子西征
      。這只由各部落首領長子構成的西征軍
      ,先后征服了北歐、西歐
      ,中亞等廣大區(qū)域
      ,迅速擴大了元朝的地盤。元朝的疆域最大時達到2000萬平方公里
      拓跋浚僅活了26歲皇后李未央被賜死(歷史上《錦繡未央》中的李未央是誰)
      最近有唐嫣羅晉主演的歷史大劇《錦繡未央》熱播
      ,這部電視劇雖然制作有些粗糙,但還是深受好評
      七十二賢之閔損簡介閔損是個什么樣的人,
      隨著西方文化不斷輸出中國
      ,以前常用來當孩子睡前故事的各種典故
      ,漸漸的變成了西方的童話故事?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痘夜媚铩肥恰陡窳滞挕分械囊粋€故事
      ,還被迪士尼拍成了動畫電影。對這個故事
      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背后有何原因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鮮卑族,南北朝時北魏的開國皇帝
      ,拓跋珪曾經(jīng)看上了一個女人
      ,叫賀夫人,這個賀夫人是拓跋珪母親的妹妹
      ,也就是拓跋珪的姨母
      ,拓跋珪和這位姨母生下了一個兒子叫拓跋紹,拓跋紹性情很殘暴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
      蘇烈為什么會被人誤會唐高宗都替他平反
      蘇烈為什么會被人誤會唐高宗都替他平反你真的了解蘇烈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nèi)容。中華璀璨的文明中
      ,有無數(shù)鐵血將士保家衛(wèi)國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中國是最早發(fā)明紙的國家
      ,早在東漢末年造紙術被改進之后,紙變成為了人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物件
      。但是在古時候的紙是非常貴的
      ,往往只能是一些達官貴人或者說是皇族才可以使用的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今天給大家?guī)砹讼嚓P內(nèi)容
      ,和大家一起分享。有一句話叫:“唐之元載
      ,宋之蔡京
      ,明之嚴嵩,清之和珅”
      ,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說唐代元載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onerror="nofind(this)" >
      秦始皇屬意扶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
      秦始皇屬意扶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秦始皇屬意扶蘇,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獯?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秦朝的滅亡
      年羹堯為什么被雍正下令自殺年羹堯犯了雍正哪些禁忌
      年羹堯為什么被雍正下令自殺?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碓敿毜奈恼陆榻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