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員等級分“九品十八級”
滿清八旗及清代官職、爵位詳解
八旗由來
、官制表.png" />
八旗制是清代兵民合一的社會組織制度,由太祖努爾哈赤在女真人牛制基礎上建立的
鑲藍旗滿洲
在今內(nèi)蒙古烏蘭察布盟東部,清代八旗之一
。建於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藍色鑲紅而得名,鑲藍旗是下五旗,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tǒng)。清末時模達到下轄87個整佐領又一個半分領,兵丁2.7萬,男女老少總?cè)丝诩s13.5萬人。著名表演藝術家侯寶林先生便是藍旗人。正藍旗滿洲
在今內(nèi)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
,閃電河流貫領接河北。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純藍而得名。正藍旗在順治前與正黃、鑲黃列為上三旗,順治初,被多爾袞降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親而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tǒng)。清末時模達到下轄83整佐領11個半分佐領,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cè)丝诩s13萬人。鑲紅旗滿洲
在今內(nèi)蒙古烏蘭察布盟東部
,清代八旗之一正紅旗滿洲
在今內(nèi)蒙古烏蘭察布盟東部
,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為紅純紅而得名,正紅旗是下五旗,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tǒng)。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一個旗,規(guī)模為下轄74個整佐領,兵丁2.3萬,男女老少總?cè)丝诩s11.5萬人,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原隸正紅旗;清乾隆年間的大貪官和紳也是正紅旗人。鑲黃旗滿洲
在今內(nèi)蒙古錫林部勒盟西南部。清代八旗之一
。建於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黃色鑲紅邊而得名,鑲黃旗是上三旗之一,旗內(nèi)無王,由皇帝所親統(tǒng),兵為皇帝親兵,侍衛(wèi)皇室的成員也從上三旗中選。清末時的規(guī)模達到下轄84個整佐領又2個半分佐領,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cè)丝诩s13萬人,很多清皇室成員都是鑲黃旗正黃旗滿洲
以旗色純黃而得名
鑲白旗滿洲
在今內(nèi)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
,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白色鑲紅而得名,鑲白旗屬於下五旗之一,不是由皇帝所親統(tǒng),而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tǒng)。清末時規(guī)模是84個整佐領,兵丁2.6萬丁,男女老少總?cè)丝诩s13萬人。正白旗滿洲
位置在內(nèi)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
八旗將官
【都統(tǒng)】
清代滿洲
【協(xié)領】
清代駐防八旗各旗所設職務
【參領】
清代八旗甲喇額真(甲喇章京)職官的漢譯名。正三品
【城守尉】
清代八旗駐防將領官名
【佐領】
即牛錄額真
【領催】
清代滿語撥什庫(”催促人”之意)的漢譯名。低總軍職
【驍騎?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清代八旗低級軍官名
。滿族社會早期稱代子,滿語稱”分得撥什庫”,代行者之意。設於佐領之下,正六品。【馬甲】
即馬兵
、騎兵。又稱驍騎。滿洲等旗人成丁後,其出路主要是桃禮馬甲,由本佐領下步甲,養(yǎng)育兵,匠役和閑散余丁中桃禮,由馬甲再選為前鋒,擴軍等。京旗馬甲隸驍騎營,滿洲每佐領下20人,專轄於八旗都統(tǒng)。共4頁:1234下一頁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9890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上一篇:
清朝皇帝畫像:清朝歷代皇帝畫像與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