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一、漆器殘片驚現(xiàn)神秘符號
在海昏侯墓內(nèi)棺北側(cè)
,也就是劉賀遺體的頭部位置前方,出土了一件黑色貼金片漆盒,雖然已經(jīng)被壓變形,成為一堆殘片,但閃亮的金箔貼片描繪著清晰可見的各種人物和動物(圖1) ;韬钇谱g?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韬钅孤癫囟Ф嗄甑纳衩胤?png" />
圖1
圖2
無巧不成書
,在?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圖3
照片上可見6個三角形
,右邊的四個顯得明亮些,左邊的兩個略微灰暗些。那么
,這些在不同器物上同時出現(xiàn)的神秘的組合符號,究竟代表著什么事物?或者表達什么意思呢?
圖4
筆者用最簡潔的線條,把其中最清晰的一幅圖案勾畫出來(圖4)
。經(jīng)測量,等腰三角形兩個底角分別為22·5度,頂角為135度。比對后可以確定,照片中依稀可見的14個三角形的角度竟然完全一致畫面一:小三角形內(nèi)
畫面二:棱形內(nèi)
,一個黑色的圓球上方,有兩個帶黑點的小圓圈,還有兩個黑色的不規(guī)則的形狀,其中一個由一條黑線連接到黑球上。畫面三:小三角形內(nèi)
,一個圓圈上面有一塊黑色的不規(guī)則的形狀,左右兩邊各有三條豎線。與第一幅畫面相差無幾,只是黑色的不規(guī)則形狀一個是三小塊,而另一個只有一大塊。看來,破解神秘組合符號的關鍵
,是準確判斷等腰三角形、圓圈二、神秘符號竟是古代《日全食發(fā)生過程圖》
首先
圖5
其次
再次,我們再把所有圓形圖案集中在一起觀察
如果這個分析是正確的話
畫面一,是初虧圖
畫面二
圖6
陽的光芒被月亮遮去最多
圖7
就是當月亮繼續(xù)移動時,太陽的邊緣發(fā)出一小團耀眼的光芒(圖8)。
圖8
畫面三
以上三個畫面
在神秘的組合符號中
我們知道,日食特別是日全食的發(fā)生有一個持續(xù)的時間
,這個時間的長短漢代通行的計時單位是時辰
,一天分12個時辰。比時辰小的計時單位是刻,一天分100刻。1刻就相當于今天的14·4分鐘。在日食圖中,每條豎線都代表1刻,三條豎線就是三刻,相當于今天的43·2分鐘。根據(jù)每組豎線所對應的圖示,從初虧到食既需要三刻時間,從食既到食甚也需要三刻時間,從食甚到生光還需要三刻時間,從生光到復圓仍然需要三刻時間。加起來一共需要12刻,相當于今天的172·8分鐘,也就是2·88小時,接近三個小時。(圖9)這個持續(xù)時間與現(xiàn)代觀測有一定的差距,主要
圖9
是在計算日全食的起止時間上略有不同
。這樣的精確度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的測量能力和計時水平。我國是最早觀測
三、圖解古代的一種日食原理
那么,如何解釋《日全食發(fā)生過程圖》中那些不規(guī)則形狀的陰云呢
?這就要從中國古代原始的、樸素的日食原理說起。現(xiàn)代科學把日食和月食這兩種天象都稱為交食。其中日食現(xiàn)象是
,當月球繞地球轉(zhuǎn)到太陽和地球中間時,如果太陽這種學說認為
,太陽和月亮是兩大發(fā)光體,都是由“氣”構(gòu)成的。而“氣”則是有陰有陽,也就是說,在太陽和月亮中都有陰陽二“氣”。在一般情況下,日月都是陽氣很盛,陰氣很弱,因此能夠發(fā)出陽光和月光現(xiàn)在看
畫面一
畫面二
畫面三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韬钅怪械摹度杖嘲l(fā)生過程圖》以形象化的、通俗易懂的方式
海昏侯墓中的其他十幾個三角形圖案
四 日食和月食是古代最引人注目的天象之一,因此被世界各民族賦予宗教 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文學家 “白蜺嬰茀,胡為此堂? “安得夫良藥,不能固臧? “天式從橫,陽離爰死? “大鳥何鳴?夫焉喪厥體?” 據(jù)古典文學專家劉堯民先生深入考證 《天問》在全部《楚辭》中是最難讀懂的一篇作品,因為先秦時期的許多神話故事都失傳了 先看貼金片漆盒上的白蜺 身子 它的頭部上揚、游動 再看貼金片漆盒上的動物和人物 看到這里 羿射九日后 不久后的一天 就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 在白蜺的幫助下 這時,殘存的陰云趕緊去求西王母保命 人們興高采烈 這個“白蜺·日食”的故事,是中國2500多年前的神話 五 古人認為,日食 為什么在?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據(jù)《漢書·五行志》記載 又據(jù)《漢書·夏侯勝傳》記載 這些不尋常的經(jīng)歷 綜上所述,當我們破譯了?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989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圖10
圖11
圖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