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巫山相會:洞房花燭與金榜題名 楊慎隨父親進京之后
,因文章蓋世,轟動京華
。遂拜當世大家李東陽(茶陵詩派代表人物
、官拜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xué)士
,兼太子太師)為師
。 楊慎自拜師以后
,潛心習(xí)文,不敢懈怠
,經(jīng)過幾年的「 ”舉業(yè)”學(xué)習(xí)
,楊慎回到家鄉(xiāng)新都參加鄉(xiāng)試。正是這一年
,他邂逅了他的第一任妻子王氏
。 王氏本為禮部主事王溥之女,王溥與楊廷和又是莫逆之交
,二人也早已指腹為婚
。不幸王溥亡故之后,王氏因無兄弟扶持
,成了孤女
。二十一歲那年才被送往新都與楊慎完婚。 楊慎夫妻二人雖都是達官顯宦之后
,卻無浮華習(xí)氣
,婚禮十分簡樸,只有高堂見證
,親朋交賀并無奢華靡費之處
,「 ”清素一如田家禮”?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楹蠖擞诋斈晔辉卤阗Y車上京去了
。 從來都說「 ”福不雙降”,但此時楊慎確是被命運眷顧的幸運兒
,洞房花燭夜與金榜題名時
,接踵而至。 名家繪楊慎著官服圖 正德六年(1511年)
,楊慎二十四歲
,高中狀元,舉家歡騰
,本以為從此就可以踏上仕途
,報效朝廷。 可事與愿違
,次年因武宗荒嬉無度
,朝綱盡廢,楊慎憂心如焚
,不得不上書勸諫
。但武宗卻根本不予理睬,依舊我行我素,楊慎失望之至
,憤而告病
,于當年冬便攜妻子回到新都老家。 王氏本就孱弱多病
,加上旅途勞頓
,又兼去年愛子夭亡,早已哀傷成疾
,纏綿病榻
。本想四川氣候宜人,趁告假之際正好帶妻子回鄉(xiāng)養(yǎng)病
。不想王氏雖不離藥餌
,病情卻不見起色。楊慎只好終日陪伴
,侍候在旁。 正德十三年(1518)六月
,王氏終不堪病痛折磨
,于七月七日傍晚病逝。楊慎悲痛欲絕
,在為王氏送葬途中寫下《送終安人王氏葬恩波阡》: ···中道失嘉耦
,送此山之阿。凜凜歲萬宴
,誰與同嘯歌
。君看彼鳥雀,各自安其窠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ぁぁぬ礻幦找淄恚瑫缫氨L多
。嚴霜下喬木
,零雨泫柔柯。蕭條我行野
,傷心悲若何
。 政治上的失意與中年喪偶的哀傷交織在一起,楊慎心中莫名的孤獨感油然而生
。 王夫人逝世
,楊慎日夜思念,魂夢相牽
。楊慎或感夢而作
,或睹物思人,寫下了許多悼念亡妻的詩歌。 《新秋二首》
、《九月三日見新月
,時有悼亡之戚》詩中贊美王氏文靜嫻淑。多寫其在世時
,悉心照顧楊慎起居
,關(guān)心其仕宦生活,一字一句都是夫妻恩愛
,鶼鰈情深的傾訴
。 在徹骨的喪偶之痛中沉沉浮浮,楊慎只能離開傷心之地
,用讀書來驅(qū)趕自己內(nèi)心的哀傷
。但在程朱理學(xué)「 ”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教條下
,他只能在家人的安排下續(xù)娶她人為妻
。 再遇滄海:一種相思,兩地離愁 楊慎為擺脫愁苦
,遠離京師
。在家人的安排下,迎娶了遂寧黃氏為妻
,這黃氏是何許人也
? 名家繪黃娥像 黃娥字秀眉,其父黃珂
,乃成化二年進士
,官至工部尚書。黃娥自幼學(xué)習(xí)詩書
,博通經(jīng)史
。嫻詩文,善書札
,又尤擅散曲
。 當時文豪徐渭稱贊黃娥文章為:「 ”旨趣閑雅,風致翩翩”
,「 ”夫人才情甚富
,不讓易安、淑貞”
。 這樣一位才貌俱佳
,情思敏捷的絕世佳人,如何不惹楊慎動心呢
。二人在楊家舊邸成親
,婚后就居住在此處。 此處南鄰桂湖,環(huán)境清幽
,庭中左右植一金一銀兩棵桂樹
,故名「 ”雙桂堂”,是一處上佳的隱居渡日之處
。 黃娥與楊慎時常在秋日樹影婆娑
、花香彌漫之時,吟詩作對
,相互酬答
,生活十分美滿,黃娥有詩一篇
,表達她對婚姻的感悟和對楊慎的深情: 移來西域種多奇
,檻外緋花掩映時。不為深秋能結(jié)實
,肯于夏半爛生姿
。番嫌桃李開何早,獨秉靈根放故遲
。萬點落霞明照眼
,晚涼相對更相宜。 詩中黃娥以榴花自比
,不與桃李爭艷,這既是黃娥對自身的自信
,又是她的體貼可愛之處
。 她深知楊慎是重情之人,自己雖身為繼室
,但卻認為二人婚姻獨具「 ”靈根”
。與這樣一位不因物喜、超然寬懷的女子結(jié)為夫妻
,自然是文壇一段佳話
。 黃娥深知楊慎有「 ”男子志四方,焉能守一丘
,壯游輕萬里
,逸跡凌九州”的遠大志向,所以她勸促夫君
,回京復(fù)職
,以展抱負。 本以為這一去必定「 ”晴空一鶴排云上”
,卻不想這一去開啟了楊慎悲情的后半生
。 四川省遂寧市黃娥古鎮(zhèn)「 ”楊慎與黃娥”雕像 正德十六年(1521),武宗薨逝,無繼立之嗣
。群臣商議
,立朱厚熜為帝。嘉靖為滿足「 ”繼統(tǒng)不繼嗣”的私心
,執(zhí)意對其生父母行「 ”大禮”
。朝中雖多有反對之聲,但卻無法動搖皇帝之心
。 在這次「 ”大禮議”的紛爭中
,楊慎因其卓然不群,剛正不阿的風骨
,觸動天子逆鱗
,在受完廷杖之責后,被貶至云南
,非死不得歸
。 云南地處邊陲,在當時乃蠻荒之地
,瘴癘之鄉(xiāng)
。楊慎又杖傷未愈,黃娥如何忍心楊慎孤身一人前往
,但奈何皇命不可違
。 千思萬想之下,黃娥決定送楊慎至云南
。二人一路歷經(jīng)艱險
,終于抵達云南。于是黃娥返回四川新都照顧楊慎年邁的雙親
,從此一別
,只能兩地相思。 楊慎在云南戍邊時
,形單影只
,思念故鄉(xiāng)愛妻,但只能化思痛為文字
,寫下眾多寄內(nèi)思鄉(xiāng)之作
,如《南南呂·羅江怨》: 空亭月影斜,東方亮也
,金雞驚散枕邊蝶
。長亭十里,陽關(guān)三疊
,相思相見何年月
?淚流襟上血
,愁穿心上結(jié),鴛鴦被冷雕鞍熱
。長夜如年
,孤燈相伴曉。海角飄零
,風塵何日了
。春夢不曾成,枕上聞啼鳥
。青鏡慵看
,朱顏容易老。東風寂寥南望杳
,望斷星關(guān)道
。心搖似旆旌,愁亂如煙草
。百般不如歸去好
。 從曲中可知,楊慎與家 *** 子長年別離
,盼望歸去又歸去不得的失望
,使他肝腸寸斷。這種對親人的渴盼
,不僅僅是對充滿倫理親情的渴望
,更是生存下去的精神支柱。 在楊慎思念親人的同時
,黃娥也不曾有一刻不思念丈夫
。她為抒發(fā)憤懣滿懷,柔腸寸斷時寫下了《北雙調(diào)·卷簾雁兒落》: 難離別
,清萬千,眠孤枕
,愁人伴
。閑庭小院深,關(guān)河傳信遠
。魚和雁天南
,看明月中腸斷。 又如《南中呂·駐云飛》: 暗想嬌羞
,往事牽情不自由
。帳薄燈光透,寒峭花枝瘦
。休
,一日比三秋
,人在心頭。兩字相思
,鎖定雙眉皺
。殘夢關(guān)心懶下樓。 曲中包含了黃娥長期以來壓抑許久的苦悶孤獨
,以及對丈夫思而不得見的愁苦之情
。 嘉靖八年(1529)因父親楊廷和去世,楊慎回鄉(xiāng)服喪
,與黃娥得以短暫的相聚
。但很快楊慎又踏上了流放之途,這一別就是一生
。 在二人三十年的離別生活中
,楊慎與黃娥始終如一的思念和深愛對方,不曾有一日忘卻
。 縱觀楊慎一生
,是深情的一生,也是悲情的一生
。 他的深情
,不僅在于他對王氏與黃娥的深情,更在于他恪盡職守
,縱使流放邊陲心中也不忘國恩
; 他的悲情,則在于他一生飄零
,與家人天各一方
,難有享受到常人所有的親情與愛情; 不過他也是幸運的
,正是這種顛沛流離的生活
,造就了他的無與倫比的才情,才有了后人「 ”有明一代
,楊升庵著述之富
,無人可比”的高度贊譽。 趣味解讀神話
,詼諧笑談歷史
,輕松品味文化 歡迎關(guān)注頭條號「 ”那個小神仙”,帶您看中華上下五千年
嫁給了偶像的那個女孩,如今怎么樣了?
01
愛情與人生圓滿
,是魚和熊掌
。
兩者不可兼得,不可共有
。
20歲
,黃娥結(jié)婚了。
男方是明朝三才子之一
,楊慎
。
她太激動了,感覺夢想終于塵埃落地
。
她太感恩了
,感覺是老天爺在成全自己。
她比楊慎那病怏怏的原配要好一千倍
。
只有她才能給楊慎一生一世的真幸福
。
她為何如此自信?
因為她等了楊慎太長的時間
。
因為她從12歲起就是他的忠實粉絲
。
02
12歲那年,黃娥一家從京城回到了遂寧老家
。
官場的腐敗
,人心的離散,讓她的父親黃珂心痛不已
,加上年事已高
,只想退休,過歸隱田園的無所事事的生活
。
黃娥太小
,適應(yīng)不了那種解甲歸田的生活。
這種生活明明就是老年人過的
。
她辯解道
。
她日日夜夜思念京城的喧鬧,文化的廣博
,親戚朋友的照顧
,思念到了深處,無處釋放
,她寫了一首《玉堂客》來泄憤。
這首歌剛一出爐就轟動整個明朝文壇
。
這時候人人都說
,黃珂家出了個女才子。
黃娥自己不以為然
。
她寫歌
,不是給天下人看的
,只是給一個人看的。
那個人
,就是楊慎
。
楊慎家與黃娥家是世交。
兩人的父親同朝為官
,既是同事
,也是朋友。
那年楊慎狀元及第
,做官生涯開始之前
,他先要拜謝各種老師,輔導(dǎo)過他的
,沒輔導(dǎo)過他的
,都要拜謝。
就連監(jiān)考老師也不例外
。
所以
,兩三個星期后,楊慎才抽出時間來拜訪黃珂
。
上門一打聽
,黃珂出征在外,很久才會回來
。
怎么辦
?
他只好寫了一張拜帖送去。
這張拜帖
,沒有偷夾帥氣的照片
,也沒有誘人的情話。
文藝女青年黃娥見了
,大呼正合胃口
。
夕陽還沒有落下,一天還沒有結(jié)束
,她便成了他才華的俘虜
。
12歲,她發(fā)誓追星只追楊慎
。
15歲
,她發(fā)誓嫁人只嫁楊慎。
18歲
,等待讓她成了大齡剩女
。
20歲
,她恐慌了
,難道他感受不到我的真心
?
03
黃娥錯了
。
他不是感受不到她的真心。
只是他與原配還很恩愛
,他不愿委屈她做小妾
。
1518年仲夏,原配王氏突然病逝了
,楊慎悲痛萬分
,午夜夢回的時候,一陣陣空虛寂寞襲上心頭
。
他想起了做官的狼狽
。
他想起了人生的痛苦。
他自問
,世上還有誰比我更寂寞
?
突然間,他想起了一個人
,黃娥——她好像比我還寂寞
。
多年來,一直沒聽說她嫁人
,她到底嫁人沒有
?
楊慎問了父親楊廷和的意見,楊廷和說
,“沒呢
,你趕快找人說媒去吧?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為了偶像的幸福
,黃娥一直都是嘔心瀝血地活著。
她等了太多年
,幾乎習(xí)慣了等待和幻想
。
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更不相信姻緣的奇妙
。
隔空的精神上的戀愛
,已經(jīng)把她折磨成了一個地道的詩人,如果真與偶像生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