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炎黃剛學(xué)八字時
,一直以為從格八字的幾率可能百只有一二,不會超過百分之五
。后來經(jīng)過不斷實踐預(yù)測驗證,發(fā)現(xiàn)并不是如此
,從格八字還是占據(jù)一定的比例
。炎黃經(jīng)過理論研究和大量實踐,得出正格和從格大致的比例如下:正格大致占據(jù)所有正格從格八字的70-80%左右
;從格大致占據(jù)所有正格從格八字的20-30%左右。當(dāng)然
,有些八字命理師因為自己八字本身的機緣巧合
,所遇到的求測者可能有一定的偏向性
,導(dǎo)致實際遇到的可能和此比例不同
。從格的比例,主要牽涉到兩個陣營的力量對比
。炎黃說:你可以這樣想象一下,如果100人隨機分成兩個陣營相互對戰(zhàn)
,什么數(shù)字的分割
,能使一個陣營完全征服另外一個陣營
?什么數(shù)字的分割
,能使兩個陣營相互成鼎立之勢,而不能完全被征服
?比如兩個陣營分為1對99呢,這1個人顯然是可以完全被征服的;比如兩個陣營分為2對98呢
?這2個人顯然也是可以完全被征服的;比如兩個陣營分為3對97呢
?這3個人顯然也是可以完全被征服的
;比如兩個陣營分為4對96呢?這4個人顯然也是可以完全被征服的
;比如兩個陣營分為5對95呢?這5個人顯然也是可以完全被征服的
;如此一直繼續(xù)下去
。
。
。。比如兩個陣營分為10對90呢
?這10個人是被征服還是可以與90人成鼎足之勢?10:90
,類似1:9
,顯然10個人還是可以被征服的
;如此在繼續(xù)
。。
。比如兩個陣營分為20對80呢?這20個人是可以被征服的嗎
?這個時候
,可能就不一定了
,或許20個人依靠地理優(yōu)勢
,團(tuán)聚在一角,而能和這80人長久的對抗下去
,也或者最終被征服了,很難說
。
。
。很難說的時候
,也就是到了征服和不被征服的臨界點了,對于正格和從格來說
,也就到了從不從的臨界點了。比如兩個陣營分為30對70呢
?這30個人是可以被征服的嗎
?這個時候
,就更加不一定了
,至少比之前的20人更加有優(yōu)勢了,更加可能和對方的70人長久的對抗下去了
。也就更加偏向不從了。比如兩個陣營分為40對60呢
?這40人會被征服嗎
?這顯然又是一定了
,不是一定從
,而是一定不從,此時40人肯定可以和對方60人成鼎足之勢
,而不會被征服。不會被征服
,就是正格。比如兩個陣營分為49對51呢
?則肯定不會被征服
,就是正格。所以現(xiàn)實中的100人分為兩個陣營打架
,也就可以理解從格的比率,八字本身是模擬社會的
,其數(shù)據(jù)也和現(xiàn)實中的數(shù)據(jù)吻合
。那么100人分成兩個陣營
、使一個陣營征服另外一個陣營的臨界點在哪里
?這個臨界點數(shù)值
,也就決定了從格的比例
。按照預(yù)測中遇到八字的直觀經(jīng)驗感覺
,從格八字大致占據(jù)所有八字的20%的左右。這個比例也基本符合老陽老陽的比例
。比如100份之中,0-10份是老陰而從
、90-100是老陽而從
,所以從格應(yīng)該有20%左右
,不會低于15%
,但也不會超過30%。這是炎黃大致估計的結(jié)果
。這個數(shù)值,也就和100人分成兩個陣營的征服臨界點的數(shù)值相當(dāng)
。如果一個陣營少于15人而另外一個陣營大于85人
,這15人基本是會被征服而從的
;如果一個陣營多于30人而另外一個陣營少于70人
,這30人基本可以立足與對方對抗。這之間的比例可能較難說
。所以
,八字內(nèi),從強格和從弱格的兩個陣營的力量比也就出來了
。正格和從格大致的比例:正格大致占據(jù)所有正格從格八字的70-80%左右
;從格大致占據(jù)所有正格從格八字的20-30%左右。從格的兩個陣營力量對比從強格:兩陣營力量比:強身陣營:弱身陣營= 大致在100:0 到80:20這個范圍之間
。從弱格:兩陣營力量比:弱身陣營:強身陣營= 大致在100:0 到80:20這個范圍之間
。以上都是炎黃根據(jù)理論結(jié)合實踐的大致的數(shù)值,不是絕對數(shù)值
,主要提供主要一個理性的數(shù)字認(rèn)識
。從強從弱條件主要看力量多寡有人會問:如果一個八字有印比出現(xiàn),還會成為從弱格嗎
?是否出現(xiàn)一點點印比就不能從弱了
?或有人問:八字是否有一點食傷財官殺,就不能從強
?炎黃說:從不從弱
,自然和印比有關(guān)
,但不是有印比出現(xiàn),就不能從弱
。從不從弱
,主要考察印比的力量多寡,而非印比是否出現(xiàn)
。如上文舉例
,如果100人分為兩個陣營對戰(zhàn)
,兩個陣營分為1對99呢,此時的1個人
,可以比如是日干孤立,沒有幫扶的印比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