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與梅、蘭
、竹并稱為花中"四君子",花色艷麗、品質(zhì)高尚。
有一份天然的淡泊之氣
,突然覺得,人至中年也該人淡如菊
。
,人淡如菊.png" />
人至中年,也沒什么好爭的了
,不如學(xué)一朵菊花
,處世淡然。
歷代文人墨客
,喜愛菊花者甚多
,因此留下眾多膾炙人口的經(jīng)典佳作。
飲酒·其五
晉·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
,而無車馬喧
。
問君何能爾 心遠(yuǎn)地自偏
。
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
,飛鳥相與還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將房屋建造在人來人往的地方
,卻不會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擾。問我為什么能這樣
,只要心志高遠(yuǎn)
,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
。
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
,那遠(yuǎn)處的南山映入眼簾
。傍晚時分南山景致甚佳,霧氣峰間繚繞
,飛鳥結(jié)伴而還
。這里面蘊(yùn)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
,卻不知怎樣表達(dá)
。
以平淡之語,寫秋日晚景
,敘歸隱之樂
,道生活哲理,既富于情趣
,又饒有理趣
,達(dá)到了情、景
、理的統(tǒng)一
。“清悠淡永
,有自然之味”
,更具藝術(shù)魅力。
不第后賦菊
唐·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
,
我花開時百花殺
。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
等到秋天九月重陽節(jié)來臨的時候
,菊花盛開以后別的花就凋零了。盛開的菊花香氣彌漫整個長安
,遍地都是金黃如鎧甲般的菊花
。
這首詩是唐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黃巢所作的詠物詩。
此詩運(yùn)用比喻的手法
,賦予菊花以英雄風(fēng)貌與高潔品格
,把菊花作為廣大被壓迫人民的象征,以百花喻指反動腐朽的封建統(tǒng)治集團(tuán)
,形象地顯示了農(nóng)民革命領(lǐng)袖果決堅(jiān)定的精神風(fēng)貌
。
菊 花
唐·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
此花開盡更無花
。
一叢一叢的秋菊環(huán)繞著房屋好似到了陶淵明的家。繞著籬笆觀賞菊花
,不知不覺太陽已經(jīng)快落山了
。不是因?yàn)榘倩ㄖ衅珢劬栈ǎ皇且驗(yàn)榫栈ㄩ_過之后再無花可賞
。
菊花
,不像牡丹那樣富麗,也沒有蘭花那樣名貴
,但作為傲霜之花
,它一直受人偏愛。
有人贊美它堅(jiān)強(qiáng)的品格
,有人欣賞它高潔的氣質(zhì)
,而元稹的這首詠菊詩,則別出新意的道出了他愛菊的原因
。
撥不斷·菊花開
元·馬致遠(yuǎn)
菊花開
,正歸來。
伴虎溪僧
、鶴林友
、龍山客,
似杜工部
、陶淵明
、李太白,
在洞庭柑
、東陽酒
、西湖蟹。
哎
,楚三閭休怪
!
在菊花開放的時候,我正好回來了
。伴著虎溪的高僧
、鶴林的好友、龍山的名士
;又好像杜甫
、陶淵明和李白
;還有洞庭山的柑橘
、金華的名酒、西湖的肥蟹
。哎
,楚大夫你可不要見怪呀
!
這首小令作于馬致遠(yuǎn)歸隱之后,起首“菊花開
,正歸來”二句
,用陶淵明歸田的故事。
馬致遠(yuǎn)的確像陶潛那樣
,感到以往生活之可厭
,是誤入了迷途,而歸隱才算是走上了正道
。
菊 花
明·唐寅
故園三徑吐幽叢
,
一夜玄霜墜碧空。
多少天涯未歸客
,
盡借籬落看秋風(fēng)
。
老舊園子里的小路旁已經(jīng)長出了幽幽的花叢,一夜之間清露從天空墜下落在花上
。
有多少遠(yuǎn)在他方為客的未歸人啊
,只能借著籬笆看看秋天的景色。
這是一首托物寄興的詩
,沒有什么艱澀的意象
,很清新淡雅,并且淺近直白
。
詩人借菊花以自比
,淪落天涯的文人騷客從這籬笆里面的開放的秋菊中看盡了濃濃衰颯的秋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就借菊花表現(xiàn)自己的高潔品格
。
自陶淵明以來,菊花就是隱士
、高潔的象征
,人到中年,不妨喜歡上這樣一份淡然
,做一個人淡如菊的人
,溫暖安然。
作者:月夏
,我愿意為了文字熱愛生活
。微信號:abe304306
人到中年,必戒三心
人活一世
,其實(shí)就是在進(jìn)行一場修行。
漫漫人生路,想要活得豁達(dá)
,通透
,快樂,幸福
,就必須拭去內(nèi)心的浮躁
,摒棄內(nèi)心的虛榮,克制內(nèi)心的貪婪
。
1
浮躁之心不可有
老子說:“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意思是想要踮起腳尖站得更高的人
,反而會站不穩(wěn);不想穩(wěn)步前進(jìn)
,而想著跳躍式前進(jìn)的人
,反而無法走得又快又遠(yuǎn)。
老子的這句話是說:浮躁之心不可有
。
網(wǎng)友說:在物質(zhì)匱乏的時代
,因?yàn)橥庠跅l件不允許,使得人們無法做夢
,那么現(xiàn)在
,阻礙人們成功的往往是一顆浮躁的心。
十分贊同
。
浮躁是一種不理智的情緒
,也是一種不 健康 的心態(tài)。
浮躁
,會讓—個人喪失定力
,缺乏拼搏的勇氣。
浮躁
,會讓人做事只有三分鐘熱度
,急于求成。
一顆浮躁的心
,就像是無根的浮萍
,沒有內(nèi)涵的充實(shí),怎能獨(dú)立于世事橫流之中呢
?
一個心生浮躁之氣的人
,必定心煩意亂,哪還有謀事之心呢
?
沉穩(wěn)不浮的人
,做事踏踏實(shí)實(shí)
,一步一個腳印,不疾不徐
,終有所獲
。
心浮氣躁的人
,往往淺薄
,狂躁,耐不住寂寞
,經(jīng)不起挫折
,干不成大事,最終一事無成
。
生活不易
,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事情來擾亂我們的身心,只有拭去心靈深處的浮躁
,才能最終抵達(dá)自己的夢想
。
2
虛榮之心要摒棄
柏格森說:“虛榮心很難說是一種惡行,然而一切惡行都圍繞虛榮心而生
,都不過是滿足虛榮心的手段
。”
但是
,虛榮心過強(qiáng)的人
,往往貪慕虛榮,不僅迷失了自己
,也給別人造成了困惑
。
虛榮心強(qiáng)的人,喜歡逢人就炫耀自己的東西
,以顯示自己的優(yōu)越
;喜歡攀比,別人比自己好
,心里就羨慕嫉妒
。
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
。
對于虛榮心較強(qiáng)的人
,比,是災(zāi)難
,比如買東西時
,從不考慮自己的經(jīng)濟(jì)收入,由著性子
,選擇貴重上檔次的東西
,有時甚至透支信用卡
,也要滿足自己的虛榮。
沒有虛榮心的人
,從沒有在眾人面前顯擺一番
, 求得周圍人贊賞的心理。因?yàn)?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在他們的心里:你是你
,我是我,我沒有就是沒有
。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更何況生活中有些東西是沒有可比性的
。
曾看到過這樣一句話:“做人不必抬頭仰望別人
,自己亦是風(fēng)景?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深以為然
。
一個人,心安即是福
,過好自己的日子
,走好自己的路。
一個人
,只有摒棄內(nèi)心的虛榮
,放下攀比,做最真實(shí)的自己
,才不至于活得太累
,才能看到屬于自己的幸福。
3
貪婪之心要克制
《增廣賢文》里有言:“貪他一斗米
,失卻半年糧
;爭他一腳豚,反失一肘羊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意思是說:貪圖他人一斗米,卻失去了半年的口糧
;拿了別人的一個豬蹄
,反而失掉了一個羊肘子。
這句賢文提示我們:貪小便宜會吃大虧
。
貪心是人的本性
。司馬遷說過:“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天下攘攘
,皆為利往
。”
但貪心一旦過旺
,心術(shù)就不正
,日子也就不安生了。正如陸游所言:“人苦不知足
,貪欲浩無窮
。”
貪心太重的人
,往往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
。所以
,無貪婪心即無煩惱心
,有平常心就有清靜心。
貪婪者常憂
,知足者常樂
。
得到需要的,是福
;貪求過多的
,是累。
人生的需求如同吃飯
,只能吃兩碗的飯量
,如果貪圖飯菜的香味多吃兩碗,不但不能正常享受多吃的好處
,相反
,倒會因?yàn)槲赋惺懿涣硕鴰硗纯唷?/p>
泰戈?duì)栒f:“鳥翼上系上了黃金,鳥就飛不起來了?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一個人只有少一分貪婪
,多一分知足,才能活得不累
。
也只有克制貪婪
,才能給自己留一份平靜,給生活留一份安穩(wěn)
。
4
很多時候
,我們覺得人生復(fù)雜,世事難料
。
人近中年
,才漸漸明白,無論滄海桑田,世事變遷
,只要做好自己
,一切都會變得簡單
。
想要活得簡單,快樂
,我們要記得摒棄三顆心
。
摒棄浮躁之心,踏實(shí)做事
,一步一個腳印
,就能實(shí)現(xiàn)自己的夢想;
摒棄虛榮之心
,放下攀比
,才能看到自己的幸福,才能活得不累
;
摒棄貪婪之心
,知足常樂,才能少一份欲望
,多一份安穩(wěn)
。
時光匆匆,愿你在浮華的歲月里安之若素
,在寂靜的流年里人淡如菊
。
往后余生,流年不負(fù)
,歲月可期
!
作者:白楊 孔子文化外聘作者
從秋心里走來 ,只愿心緒如簡,人淡如菊
背燈和月就花陰
,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季節(jié)的風(fēng)已蒞臨秋,當(dāng)城里的一切停留在歡慶的節(jié)日中
,我們卻離開鬧市
,尋一處幽靜,回歸自然讓心在平靜中安靜祥和
。十年仿若一天
,在記憶里回放,那時家安在城外
,總向往城里的繁華與熱鬧
,如今身居鬧市卻想尋一處安靜。記得去年今日
,我們也在同一個日子里做著同樣的事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傁胱寱r光留下最美的年華,可一不小心最美的時光已悄悄溜走。如今只有想抓牢青春的尾巴,用記憶的底片存放這美好的時光,迷人的風(fēng)景。
自古逢秋多寂寞,我言秋日勝春朝。秋天里,陽光依然明媚,青青草地,依依柳畔,沒有一絲微風(fēng),正與我們的快樂與微笑,一同舒展著 ,一同沉醉著
。每當(dāng)踏上這里心就有說不出的舒暢
,此時
,只是去年秋,卻因心境不同而躍入眼眸里的景不盡相同
,可快樂依然牽著我
,讓我如孩子般在草叢里,在柳畔下
,在清清湖畔里盡情放飛快樂與笑聲
,快樂的女人是美的,愛人成了我的攝影師
,抓住我的美
,用像機(jī)記錄下了我和孩子快樂和微笑。當(dāng)我如孩子般爬在軟軟的草叢里心也象青草一樣柔軟
。
年華共
,混同江水,流去幾時回
。由于平日里工作原因
,我們很少有這樣全家外出的機(jī)會。如今
,只有三天的假
,我們也只有在城外近處玩玩,盡管不能閱名山名川
,只想要這份快樂與坦然
,只想偷得浮生半日閑
,而忘了我是人間惆悵客,更不想“知君何事淚縱橫”
。由于身在鬧市
,工作的地方離家遠(yuǎn),孩子也大了
,我也由忙孩子忙家而轉(zhuǎn)向忙工作
,可工作總是一成不變,沒有起色
,對于我這樣生性寡淡人
,也沒有太多的利害。只是閑下來
,總覺得有些空落落的
,而失去了忙碌時的那份快樂,性情變了很多
,在時間面前我們都變了
,我知道生活的壓力相對于他,一點(diǎn)也不比我少
,就這樣我們相對沒了十年前的溫馨
,雖然還在乎對方,可時光已帶走了我們的純真還有最初的誓言
。當(dāng)我們經(jīng)歷一次激烈的爭吵
,爭吵的最后我們都忘了為何事而吵,而是一味地抱怨著
,數(shù)落著對方的不是
,我們就這樣互相傷害著。傷心欲絕的我
,在思想混沌中竟然說出我們結(jié)束吧
,那時他只是淡淡地說能過我們還是湊合著過吧。事后我感激
,感激他沒有如我一般不理智
。如果和我一樣,就沒有眼前幸福的一幕
。我看看孩子
,孩子一臉的快樂和幸福,孩子是我們送給彼此最好的禮物
。此刻我滿懷感激
。
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蘆花短笛中
。當(dāng)我們走到湖畔一旁
,一處蘆葦驚醒了我的記憶,讓沉睡在心底的一抹溫情
,慢慢氳氤開了
。兒時故鄉(xiāng),村前
,村后的蘆葦時常在夢里縈繞
,如今再見便有“故鄉(xiāng)云水地,歸夢不宜秋”
。每當(dāng)秋天來臨
,蘆葦花飄時,滿天的蘆花如冬日里白雪
,紛紛揚(yáng)揚(yáng)
,整個村莊象是籠罩在神迷王國里,而我就是這王國里的一位公主
。蘆葦又稱蒹葭
,生在有水的地方,所以繞在村前村后是兩條小河
,有水的地方便有了靈氣
,加之這靈秀的蘆葦,而讓整個小村莊充盈著別樣的風(fēng)韻
,就象一位美麗的佳人立在那里
,迷人而幽靜。春天
,嫩嫩的蘆葦從芬芳的泥中鉆出來,急匆匆地與我們這幫調(diào)皮的孩子見面
,在春風(fēng)和春雨的關(guān)愛下
,蘆葦和我們一塊成長,很快她已超過了我們這幫孩子的身高
,慚慚變成一片綠色的海洋
。夏天,蘆葦挺拔碧綠(由于村子的地理位置是中間高
,兩端低
。我兒時的家位于村南,因?yàn)樵诩依锞涂梢钥吹教J葦蕩)
,遠(yuǎn)遠(yuǎn)望去
,在風(fēng)中飄動的蘆葦形成了碧綠的波浪,讓人疑似海浪,那時沒見過海這便是我對海最初的印象
。傍晚天微黑之前是最美的
,許多螢火蟲象調(diào)皮的孩子眨著眼睛,在碧海里閃耀
,給美麗的蘆葦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也為我的童年帶來了無窮樂趣。秋天
,蘆葦花開
,又如茫茫雪海。等到深秋
,待到蘆葦收割時
,母親總會收起一些蘆葦花,等冬日天變寒時墊在棉鞋里
,那時美麗的蘆葦花總是讓腳暖暖的
,因此對蘆葦又有了新的眷戀。如今
,由于氣候及經(jīng)濟(jì)效應(yīng)
,村前村后的這兩條河慢慢干枯,而村前村后的蘆葦
,也被高聳的白楊所代替
,雖然村子各家的房子蓋的都很漂亮,路也修的寬敞明亮
,但我卻懷念兒時的村莊
。在夢里常常回到蘆葦花飄飛的時節(jié)
。如今再回已看不到蘆葦花飄的景致
,更尋不回夢里那個可愛的小姑娘。再回亦尋不回天真爛漫的童年時光
。蘆葦花伴我成長
,伴我從懵懂少年到情竇初開,再伴我從故鄉(xiāng)到異鄉(xiāng)求學(xué)
,再到從為人女到為人母
。其實(shí)他何曾離開,一直在我深情的夢里
,一直在我心里最溫情的地方
。夢里聽蘆葦短笛漫過嘩嘩的蘆葦叢,漫過我可愛而幽靜的村莊
,漫過我美麗的少女夢
。如今,再見,正是蘆葦花開時節(jié)
,這立在碧水中的蘆葦
,遠(yuǎn)望不正如佳人立在水中秧,碧綠的裙
,開放的蘆葦花恰似佳人頭上所戴羽毛鳳冠
,在風(fēng)里擺動著婀娜的身姿。此景讓我想起詩經(jīng)里的一首詩:蒹葭蒼蒼
,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
,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
,白露未_。所謂伊人
,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游從之
,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_
。溯洄從之
,道阻且右。溯游從之
,宛在水中_
。這萬千情懷不正如我對故鄉(xiāng),對童年的眷戀一般
。這感覺就象面對著我初戀到熱戀的愛人,何曾離開
,何曾停止過思念
,在夢里,在記憶里
,思念越來越濃
。如今,再入此景,仿若聽到蘆葦橫笛穿越耳際
,笛聲里曲曲柔腸碎
,正如離散多年的戀人,在凄涼的秋風(fēng)里思念
。人在霎那間如癡如醉
,平生常常感念“情到濃時情轉(zhuǎn)薄,而今真?zhèn)€悔多情”
,此情此景卻不得不念“情到濃時人自醉
,愛到深處終不悔”。
一片冷香惟有夢
,十分清瘦更無詩
。秋天正午的陽光雖好,可現(xiàn)已過白露
,兩頭的氣溫已是寒涼
,有些葉子雖還綠著,但有些已開始變黃
,地上已有些枯葉
,風(fēng)一吹亦有些蕭條。來時好心情
,滿眼里盡是綠柳碧草
,何曾見這般清瘦。說是清瘦
,不因幾枚枯葉
,皆因開敗的虞美人,也許花期已過
,終經(jīng)不起秋雨秋風(fēng)的涼
,于是默默念出“香銷被冷殘燈滅,靜數(shù)秋天誰念西風(fēng)獨(dú)自涼
,蕭蕭黃葉閉疏窗相逢不語
,一朵芙蓉著秋雨?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苯耠m未見芙蓉著秋雨
,但見有花兒零落,亦勾起我無限愛戀
。想起過不了多日葉子終會落光
,于是眼里有些凄婉。人便應(yīng)景傷己
,如今想趕著日子
,用存放記憶的U盤來存放我即將消失的美麗
。望著斜陽,暗自嘆“知己一人誰是
?已矣
。”等到華發(fā)
,人將如這秋天里的落葉
,然細(xì)數(shù)起愛人,朋友
,一個個終將離開
,守著思念與回憶,再打開這記憶存放的底片
,真得會有些感嘆
。
好在這眼前的傷只不過逗留一會,便被嚷著要離開的兒子打斷
,他也似乎瞧出了我的心思
,崔著我離開,踏上回家的路
,心依然留在此處
,也許是“碧海年年,試問取
、冰輪為誰圓缺
?”,等到來年我滿懷的柔情又如何釋懷
,也許只有珍惜時光
,才能在時光里快樂著,美麗著
。也許只有忘了年齡
,甚至忘了性別,忘了曾經(jīng)執(zhí)著的一切
,才會在來時的路上輕裝前行
,才會在暮年里坦然與夕陽攜手同樂。云卷云舒里
,心緒如簡
,人淡如菊。
看亦舒《人淡如菊》婚外戀寫得絲絲入扣又現(xiàn)實(shí)尖銳
亦舒是倪匡的妹妹
,倪匡說:“我寫科幻
,可以天馬行空,她寫的只是兩個男的
,一個女的
,或者相反,三個人來來去去寫了幾百本書
,真是本事
。”
亦舒寫了三百多部小說
,不得不說是高產(chǎn)作家
。她筆下最出彩的總是形形色色的女子,她的男主角卻多數(shù)只得一個普普通通名字的家明
。不知道她是把所有的喜愛都給了形形主色色的美女
,以至于男主角都無足輕重,還是每個女子都有一個等待的家明
。
人淡如菊講得是一個不倫的婚外戀
。
喬和納梵先生是一對師生,兩人生愛而不自知
我是不會愛上納梵先生的
,又不是寫小說
。
同學(xué)說:“你看,那是你的納梵先生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
簡簡單單的兩句已埋下伏筆,所有人都看出喬喜歡納梵先生
,所有人也以為喜歡僅僅停留在喜歡上
,年少的人仰慕自己的導(dǎo)師又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即便喬自己也是這么想的
。
亦舒的筆尖書寫的開篇就是一個自然平淡的校園生涯里的那么一個小小的浪花
,波瀾來臨的時候從來都是暗潮涌動,無聲無息
,一開始誰也沒當(dāng)一回事
。
直到上實(shí)驗(yàn)課發(fā)生意外喬眼睛受傷,納梵先生守了喬三天三夜
。人在異鄉(xiāng)
,眼瞎心盲,昏昏沉沉中數(shù)度以為自己就要死了的喬的身邊只有納梵先生
,納梵先生的手給了喬無限的安全感
。
我的手落在他的手上,他的手是大的
,指甲修得很整齊
,手腕上有很濃的汗毛,無名指上一只金子的婚戒
。我有點(diǎn)尷尬
,糊涂的時候
,抓著他的手不要緊,現(xiàn)在我可是清醒的呢
,他的手有千金那么重
,我縮又不是,不動又不是
。
婚戒在這段話中出現(xiàn)得很微妙
,它一直存在,是他的手無法略過的一部份
,喬貪戀那只大手
,卻又發(fā)現(xiàn)自己的感情處于一種進(jìn)退兩難的地步。納梵先生是愧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