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4iwoc"><pre id="4iwoc"></pre></ul>
    <blockquote id="4iwoc"><tfoot id="4iwoc"></tfoot></blockquote>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詩詞歌賦

      這十首古詩詞,盡顯初夏之美

      金錢草 2023-07-24 16:43:16

      齊安郡后池絕句

      唐丨杜牧

      菱透浮萍綠錦池

      夏鶯千囀弄薔薇

      盡日無人看微雨

      鴛鴦相對浴紅衣。

      賞析

      這是一首畫面優(yōu)美

      、引人入勝的小詩。詩人把這些生機盎然
      、雜呈眼底的景物
      ,加以剪裁,組合成詩
      ,向讀者展示了一幅清幽而妍麗的畫面。

      小池

      宋 |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賞析

      初夏靜美

      ,萬物萌動而生氣蓬勃。這首詩很樸實
      ,卻句句是畫,展現(xiàn)出清新自然的美好畫面
      ,所以才如此被廣為傳頌
      ,尤其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兩句。

      夏日山中

      唐丨李白

      懶搖白羽扇

      ,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

      ,露頂灑松風(fēng)

      賞析

      全詩寫出了作者在山林無拘無束

      ,曠達瀟灑,不為禮法所拘的形象
      ,有魏晉風(fēng)度。詩人忘情沉醉于“夏日山中”
      ,悠悠然一種自樂自足的逍遙

      丑奴兒

      博山道中效李易安體

      宋 | 辛棄疾

      千峰云起

      ,驟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
      ,風(fēng)景怎生圖畫
      。青旗賣酒,山那畔
      、別有人間。只消山水光中
      ,無事過這一夏

      午醉醒時

      ,松窗竹戶,萬千瀟灑
      。野鳥飛來,又是一般閑暇。卻怪白鷗
      ,覷著人、欲下未下
      。舊盟都在
      ,新來莫是
      ,別有說話。

      賞析

      辛棄疾不只是詞人

      ,更是一個豪杰
      ,一個悲情和豪情交織支撐的豪杰。其詞多在困頓中立豪情自砥
      ,多在哀怨處以灑脫開脫
      。雖被排擠處江湖之遠
      ,在面對初夏美景時,他雖有不甘和無奈
      ,但仍努力表現(xiàn)一種超脫的閑適之情
      ,用現(xiàn)在的話說
      ,努力活得瀟灑

      約客

      宋丨趙師秀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賞析

      這是寫江南梅雨季節(jié)的佳作,也是一首寫夏天聲音的詩,雨聲

      、蛙叫
      、燈花落聲
      、用棋子敲桌子的聲音。心情恬靜安祥的梅雨夜
      ,耐心的等待朋友前來,這時一切的聲音都因心恬淡而無比悅耳

      五月十九日大雨

      明 | 劉基

      風(fēng)驅(qū)急雨灑高城

      云壓輕雷殷地聲

      雨過不知龍去處

      一池草色萬蛙鳴。

      賞析

      這首詩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夏天所特有的雷陣雨前后的自然景象

      ,開門見山,展現(xiàn)了大雨奇觀
      。詩人站在城樓上
      ,眼見疾風(fēng)驅(qū)使著大雨
      ,頓時大雨磅礴
      。然而夏天的陣雨來得快
      ,去得疾
      。不一會兒雨過天晴,只留下一片蛙鳴
      。詩人通過自然界的風(fēng)雨,感悟到了人生哲理

      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宋丨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dāng)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xué)種瓜。

      賞析

      這首詩描寫農(nóng)村夏日生活中的一個場景。詩中描寫的都是農(nóng)村中常見的現(xiàn)象

      ,卻頗有特色
      。結(jié)句表現(xiàn)了農(nóng)村兒童的天真情趣。詩人用清新的筆調(diào)
      ,對農(nóng)村初夏時的緊張勞動氣氛
      ,作了較為細膩的描寫,讀來意趣橫生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宋 |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賞析

      這首小令用詞簡練

      ,只選取了幾個片斷,把移動著的風(fēng)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
      ,寫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時的好心情,讓人不由想隨她一道荷叢蕩舟
      ,沉醉不歸

      山亭夏日

      唐丨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

      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fēng)起

      滿架薔薇一院香。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夏日風(fēng)光的七言絕句

      。正當(dāng)詩人陶醉于這夏日美景的時候,忽然飄來一陣花香
      ,香氣沁人心脾
      ,詩人精神為之一振
      。那薔薇不是詩人看到的
      ,詩人也未必知道庭院里還有薔薇滿架
      ,而是那醉人的芳香提醒了詩人
      。在這盛夏驕陽下的山亭的幽靜清新的景致之中,又加上“滿架薔薇”
      ,增添了鮮艷的色彩,充滿了醉人的芳香
      ,使作品洋溢出夏日特有的靈動與生機

      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 |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

      ,池月漸東上

      散發(fā)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fēng)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

      ,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

      ,中宵勞夢想

      賞析

      這是一首夏日懷人詩

      。前六句子敘夏夜南亭納涼情景
      ,恬靜閑適
      ,如詩如畫
      。后四句寫懷友人,情由景生
      ,形諸夢寐,可見彼此相知之深
      、交情之厚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昂娠L(fēng)送香氣
      ,竹露滴清響”,一向被譽為佳句
      ,逼真地描繪了夏夜納涼靜謐閑適的意境。

      源自:中華詩文學(xué)習(xí)

      抒寫夏天的優(yōu)秀古詩詞




      【篇一】抒寫夏天的優(yōu)秀古詩詞

      《江樓夕望招客》

      唐代:白居易

      海天東望夕茫茫,山勢川形闊復(fù)長

      燈火萬家城四畔

      ,星河一道水中央

      風(fēng)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樓消暑否?比君茅舍較清涼

      注釋:

      江樓:杭州城東樓

      ,又叫“望潮樓”或“望海樓”
      ,也叫“東樓”。

      四畔:四邊

      星河:銀河,也叫天河

      晴天雨:風(fēng)吹古木

      ,颯颯作響
      ,像雨聲一般,但天空卻是晴朗的
      ,所以叫“晴天雨”。

      平沙:平地

      夏夜霜:月照平沙,潔白似霜

      ,但卻是夏夜,所以叫“夏夜霜”

      就:近,到

      消暑:消除暑氣

      較:又作“?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賞析:

      詩人寫出了黃昏時站在樓上所看到的杭州城外繁華景色。

      海天東望夕茫茫

      ,山勢川形闊復(fù)長一首句寫仲夏之夜
      ,登上江樓
      ,極目遠眺,海天暮色“茫?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币黄瑢懗龊I弦股?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次句推展畫面
      ,山川形勢
      ,氣象壯闊

      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一次聯(lián)潑墨揮灑

      ,江城萬家燈火四面閃爍天際銀河倒映在江心
      。同首聯(lián)所寫海天茫茫
      、山高水闊,相互輝映

      風(fēng)吹古木晴天雨

      ,月照平沙夏夜霜——腹聯(lián)使用了“晴天雨"
      、“夏夜霜"兩個形象比喻。前者將風(fēng)吹古木樹葉的蕭瑟聲同雨聲聯(lián)系
      ,說明酷似雨聲
      ;后者將皓月臨照平沙的銀白色同霜色比并說明形如秋霜
      。以強烈的主觀想象把互相矛盾的自然現(xiàn)象通過藝術(shù)的對接
      ,合情合理,使景色透射出一股清涼氣息

      能就江樓銷暑否?比君茅舍校清涼尾聯(lián)以問答的形式

      ,以江樓茅舍消暑“校清涼”親切、詼諧
      ,因口吻而使人物形象躍然紙上。

      在夕陽西下的時候

      ,詩人登上江樓,向東望去
      ,總覽余杭山川形勢
      ,只見海天一色莽莽蒼蒼
      ,山川分外開闊空曠。而當(dāng)夜幕降臨,城四周燃起了萬家燈火
      ,錢塘江中江船密集
      ,待漁火紛紛點燃之時,就仿佛是天上的星河映在了水的中央
      。森森古木高曠而幽寒,就是在晴天也像下雨一樣陰涼潮濕
      ,月亮照在平沙之上
      ,就是在夏天也像是落下了層白霜那樣清寒

      于是

      ,詩人描寫了俯瞰萬家燈火星河燦爛的繁華夜景和月白風(fēng)清的感受。用“晴天雨”來形容夜風(fēng)
      ,把風(fēng)吹樹葉的颯颯聲和雨聲聯(lián)系起來
      ;用“夏夜霜”來形容月光
      ,又把月照白沙的顏色,和霜色結(jié)合起來
      ,詩人豐富的想象力于此可見一斑,壯美的山河
      ,涼爽宜人的氣候,加上主人的殷勤
      ,客人便欣然而至了。




      【篇二】抒寫夏天的優(yōu)秀古詩詞

      《阮郎歸·初夏》

      宋代:蘇軾

      綠槐高柳咽新蟬

      。薰風(fēng)初入弦
      。碧紗窗下水沈煙
      。棋聲驚晝眠

      微雨過,小荷翻

      。榴花開欲然。玉盆纖手弄清泉
      。瓊珠碎卻圓。

      譯文:

      槐樹枝繁葉茂

      ,柳樹高大
      ,濃綠深處的新蟬鳴聲乍歇
      。和暖的風(fēng)微微吹起
      ,綠色的紗窗下
      ,香爐中升騰著沉香的裊裊輕煙
      ;愜意的晝眠,忽而被落棋之聲驚醒。

      細雨過后

      ,輕風(fēng)把荷葉翻轉(zhuǎn)。石榴花襯著濕潤的綠葉
      ,更是紅得像火焰
      。美麗女子纖手撥動清池的泉水
      ,水花濺起落在荷葉中
      ,就像晶瑩的珍珠,一會兒破碎一會兒又圓。

      注釋:

      阮郎歸:詞牌名

      。此調(diào)名于《花草粹編》中注曰:“一名‘醉桃源’
      、‘碧桃春’
      。”雙調(diào)四十七字
      ,前后片各四平韻。

      薰風(fēng):南風(fēng)

      ,和暖的風(fēng)
      ,指初夏時的東南風(fēng)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秴问洗呵铩び惺肌罚骸皷|南曰薰風(fēng)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碧瓢拙右住妒紫哪铣鬲氉谩吩姡骸稗癸L(fēng)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

      水沈:即“水沉”

      ,木質(zhì)香料,又名沉水香

      然:同“燃”

      ,形容花紅如火

      玉盆:指荷葉

      纖手:女性嬌小柔嫩的手

      瓊珠:形容水的泡沫





      【篇三】抒寫夏天的優(yōu)秀古詩詞


      《幽居初夏》

      宋代:陸游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

      ,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

      ,睡來誰共午甌茶。

      譯文:

      湖光山色之地是我的家

      ,槐柳樹陰下小徑幽幽。

      湖水滿溢時白鷺翩翩飛舞

      ,湖畔草長鳴蛙處處。

      新茬的竹筍早已成熟

      ,木筆花卻剛剛開始綻放。

      當(dāng)年相識不見

      ,午時夢回茶前
      ,誰人共話當(dāng)年?

      鑒賞:

      這詩是陸游晚年后居山陰時所作

      。八句詩前六寫景
      ,后二結(jié)情;全詩緊緊圍繞“幽居初夏”四字展開
      ,四字中又著重寫一個“幽”字。景是幽景
      ,情亦幽情
      ,但幽情中自有暗恨

      首句“湖山”二字總冒全篇

      ,勾勒環(huán)境,筆力開張
      ,一起便在山關(guān)水色中透著一個“幽”字。次句寫到居室周圍
      ,筆意微闔
      。鄉(xiāng)間小路橫斜
      ,周圍綠蔭環(huán)繞,有屋于此
      ,確不失為幽居
      ;槐樹成蔭
      ,又確乎是“繞屋樹扶疏”的初夏景象。這一句暗筆點題
      。頷聯(lián)緊承首聯(lián)展開鋪寫。水滿
      、草深
      、鷺下
      、蛙鳴,自是典型的初夏景色
      。然上句“觀”字
      ,明寫所見
      ;下句卻用“蛙鳴”暗寫所聞
      。明、暗
      、見、聞
      ,參差變化
      ,且上句所
      、言,湖水初平
      ,入眼一片澄碧
      ,視野開闊,是從橫的方面來寫
      。白鷺不時自藍天緩緩下翔
      ,落到湖邊覓食
      ,人的視線隨鷺飛兒從上至下,視野深遠
      ,是從縱的方面來寫。而白鷺悠然
      ,安詳不驚
      ,又襯出了環(huán)境的清幽
      ,使這幅縱橫開闊的畫面充滿了寧靜的氣氛,下一“觀”字
      ,更顯得詩人靜觀自得
      ,心境閑適
      。景之清幽
      ,物之安詳
      ,人之閑適
      ,三者交融,構(gòu)成了恬靜深遠的意境
      。從下句看,綠草叢中
      ,蛙鳴處處,一片熱鬧喧騰
      ,表面上似與上句清幽景色相對立,其實是以有聲襯無聲
      ,還是渲染幽靜的側(cè)筆
      。而且,這蛙鳴聲中
      ,透出一派生機,又暗暗過渡到頸聯(lián)“籜龍”
      、“木筆”,著意表現(xiàn)
      ,自然界的蓬勃生意,細針密線
      ,又不露痕跡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盎X龍”就是筍
      ,木筆,又名辛夷花
      ,兩者都是初夏常見之物?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盎X龍”已經(jīng)過去“頭番筍”
      ,則林中定然留有許多還沒有完全張開的嫩竹;“木筆”才開放“第一花”
      ,枝上定然留有不少待放的花苞。詩人展示給讀者的是靜止的竹和花
      ,喚起讀者想象的卻是時時在生長變化的之中的動態(tài)的景物

      從章法看

      ,這前六句純?nèi)粚懢埃修D(zhuǎn)開闔
      ,井然有序
      。頷聯(lián)“水滿”“草深”是水濱景色,承前寫“湖”
      ;頸聯(lián)“頭番筍”、“第一花”
      ,則是山地風(fēng)光
      ,承前寫“山”。首句概言“湖山勝處”
      ,兩聯(lián)分承敷衍
      ,章法十分嚴(yán)謹(jǐn)。但頷聯(lián)寫湖
      ,是遠處寬處景色
      ;頸聯(lián)寫庭院周圍
      ,是近處緊處的風(fēng)光
      。劉熙載《藝概·詩概》說:“律詩中二聯(lián)必分寬緊遠近”
      ,這就在嚴(yán)謹(jǐn)中又有變化

      詩的前六句極寫幽靜的景色之美

      ,顯示詩人怡然自得之樂,讀詩至此
      ,真令人以為此翁完全寄情物外,安于終老是鄉(xiāng)了
      。但結(jié)聯(lián)陡然一轉(zhuǎn)
      ,長嘆聲中
      ,大書一個“老”字,頓興“萬物得時
      ,吾生行休”之嘆,古井中漾起微瀾
      ,結(jié)出詩情蕩漾
      。原來,盡管萬物欣然
      ,此翁卻心情衰減,老而易倦
      ,倦而欲睡
      ,睡醒則思茶。而一杯在手
      ,忽然想到晚日舊交竟零落殆盡
      ,無人共品茗談心
      ,享湖山之樂
      ,于是,一種寂寞之感
      ,襲上心頭。四顧惘然
      ,無人可訴說。志士空老
      ,報國無成,言念至此
      ,只能悵悵
      。所以說這首詩在幽情中自有暗恨。

      描寫夏季景色的古詩詞賞析

      【 #能力訓(xùn)練#導(dǎo)語】夏日的晴空是明媚的

      ,天是湛藍的,太陽像火球般烤著大地
      ,陽光是那樣的強烈
      ,天上地下處于一片耀眼的光明之中。下面是分享的描寫夏季景色的古詩詞賞析
      。歡迎閱讀參考


      【篇一】描寫夏季景色的古詩詞賞析: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譯文

      六月里西湖的風(fēng)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時節(jié)的不一樣


      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與藍天相連接
      ,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
      ,在陽光輝映下
      ,顯得格外的鮮艷嬌紅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西湖六月美麗景色的詩,這首詩是詩中有畫
      ,畫中有詩的典范作品。

      詩人開篇即說畢竟六月的西湖景色
      ,風(fēng)光不與其他季節(jié)相同
      ,這兩句質(zhì)樸無華的詩句,更加說明夏天的西湖景色的與眾不同
      。這兩句是寫六月西湖給詩人的總的感受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爱吘埂倍郑怀隽肆挛骱L(fēng)光的獨特
      、非同一般
      ,給人以豐富美好的想象
      。首句看似突兀,實際造句大氣
      ,雖然讀者還不曾從詩中領(lǐng)略到西湖美景
      ,但已能從詩人贊嘆的語氣中感受到了
      。詩句似脫口而出
      ,是大驚大喜之余最直觀的感受,因而更強化了西湖之美


      然后
      ,詩人用充滿強烈色彩對比的句子
      ,給讀者描繪出一幅大紅大綠
      、精彩絕艷的畫面:“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边@兩句具體地描繪了“畢竟”不同的風(fēng)景圖畫:隨著湖面而伸展到盡頭的荷葉與藍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無窮”的藝術(shù)空間
      ,涂染出無邊無際的碧色;在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
      ,又點染出陽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紅得那么嬌艷、那么明麗
      。連天“無窮碧”的荷葉和映日“別樣紅”的荷花,不僅是春
      、秋、冬三季所見不到
      ,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時期才能看到
      。詩人抓住了這盛夏時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貼切
      。這種在謀篇上的轉(zhuǎn)化,雖然跌宕起伏
      ,卻沒有突兀之感
      。看似平淡的筆墨
      ,給讀者展現(xiàn)了令人回味的藝術(shù)境地


      詩人的中心立意不在暢敘友誼
      ,或者糾纏于離愁別緒
      ,而是通過對西湖美景的極度贊美,曲折地表達對友人的眷戀
      。從藝術(shù)上來說,除了白描以外
      ,此詩還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虛實相生。前兩句直陳
      ,只是泛說,為虛
      ;后兩句描繪,展示具體形象
      ,為實。虛實結(jié)合
      ,相得益彰
      。二是剛?cè)嵯酀?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后兩句所寫的蓮葉荷花
      ,一般歸入陰柔美一類
      ,而詩人卻把它寫得非常壯美,境界闊大
      ,有“天”,有“日”
      。語言也很有氣勢:“接天”“無窮”。這樣
      ,陽剛與柔美,就在詩歌中得到了和諧統(tǒng)一


      【篇二】描寫夏季景色的古詩詞賞析: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代: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fēng)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溪橋一作:溪頭)

      譯文

      皎潔的月光從樹枝間掠過
      ,驚飛了枝頭喜鵲,清涼的晚風(fēng)吹來仿佛聽見了遠處的蟬叫聲
      。在稻花的香氣里
      ,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討論
      ,說今年是一個豐收的好年景。

      天空中輕云漂浮
      ,閃爍的星星忽明忽暗
      ,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還在土地廟的樹林旁
      ,道路轉(zhuǎn)過溪水的源頭
      ,它便忽然出現(xiàn)在眼前。

      賞析

      從《西江月》前兩句“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fēng)半夜鳴蟬”表面看來,寫的是風(fēng)
      、月、蟬
      、鵲這些極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經(jīng)過作者巧妙的組合
      ,結(jié)果平常中就顯得不平常了。鵲兒的驚飛不定
      ,不是盤旋在一般樹頭,而是飛繞在橫斜突兀的枝干之上
      。因為月光明亮,所以鵲兒被驚醒了
      ;而鵲兒驚飛
      ,自然也就會引起“別枝”搖曳
      。同時
      ,知了的鳴叫聲也是有其一定時間的
      。夜間的鳴叫聲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鳴,而當(dāng)涼風(fēng)徐徐吹拂時
      ,往往特別感到清幽?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傊?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驚鵲”和“鳴蟬”兩句動中寓靜
      ,把半夜“清風(fēng)”、“明月”下的景色描繪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來“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卑讶藗兊年P(guān)注點從長空轉(zhuǎn)移到田野
      ,表現(xiàn)了詞人不僅為夜間黃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潤,更關(guān)心撲面而來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
      ,又由稻花香而聯(lián)想到即將到來的豐年景象
      。此時此地
      ,詞人與人民同呼吸的歡樂,盡在言表
      。稻花飄香的“香”
      ,固然是描繪稻花盛開
      ,也是表達詞人心頭的甜蜜之感
      。在詞人的感覺里,儼然聽到群蛙在稻田中齊聲喧嚷
      ,爭說豐年
      。先出“說”的內(nèi)容,再補“聲”的來源
      。以蛙聲說豐年,是詞人的創(chuàng)造


      前四句就是單純的抒寫當(dāng)時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詞人的感受
      ,然而其核心卻是洋溢著豐收年景的夏夜
      。因此,與其說這是夏景
      ,還不如說是眼前夏景將給人們帶來的幸福。

      下闋開頭
      ,詞人就樹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
      ,運用對仗手法,以加強穩(wěn)定的音勢
      。“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在這里
      ,“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輕微的陣雨
      ,這些都是為了與上闋的清幽夜色
      、恬靜氣氛和樸野成趣的鄉(xiāng)土氣息相吻合。特別是一個“天外”一個“山前”
      ,本來是遙遠而不可捉摸的
      ,可是筆鋒一轉(zhuǎn)
      ,小橋一過
      ,鄉(xiāng)村林邊茅店的影子卻意想不到地展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詞人對黃沙道上的路徑盡管很熟
      ,可總因為醉心于傾訴豐年在望之樂的一片蛙聲中
      ,竟忘卻了越過“天外”
      ,邁過“山前”,連早已臨近的那個社廟旁樹林邊的茅店
      ,也都沒有察覺
      。前文“路轉(zhuǎn)”
      ,后文“忽見”,既襯出了詞人驟然間看出了分明臨近舊屋的歡欣
      ,又表達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遠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
      ,體現(xiàn)了作者深厚的藝術(shù)功底,令人玩味無窮


      從表面上看,這首詞的題材內(nèi)容不過是一些看來極其平凡的景物
      ,語言沒有任何雕飾,沒有用一個典故
      ,層次安排也完全是平平淡淡
      。然而
      ,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卻有著詞人潛心的構(gòu)思
      ,淳厚的感情
      。在這里
      ,讀者也可以領(lǐng)略到稼軒詞于雄渾豪邁之外的另一種境界


      【篇三】描寫夏季景色的古詩詞賞析:山亭夏日

      唐代: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fēng)起
      ,滿架薔薇一院香。(水晶簾一作水精簾)

      譯文

      綠樹蔥郁濃陰夏日漫長
      ,樓臺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水晶簾在抖動微風(fēng)拂起
      ,滿架薔薇惹得一院芳香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夏日風(fēng)光的七言絕句


      “綠樹陰濃夏日長”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細玩味“陰濃”二字
      ,不獨狀樹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時正是夏日午時前后
      ,烈日炎炎
      ,日烈
      ,“樹陰”才能“濃”
      。這“濃”除有樹陰特別之意外
      ,尚有深淺之“深”意在內(nèi),即樹陰密而且深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都t樓夢》里描寫大觀園夏日中午景象
      ,謂“烈日當(dāng)空,樹陰匝地”
      ,即此意。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給人以夏日長的感覺
      。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說“日長睡起無情思”,就是寫的這種情趣


      “樓臺倒影入池塘”這里詩人是從視覺寫夏日
      ,寫看到的景觀
      。詩人看到平靜的池塘倒映著遠近不同的亭臺樓閣的倒影
      ,心情自然怡然舒一爽
      ,于是才寫出如此富于美感的詩句來?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叭氤靥痢钡摹叭搿弊钟玫煤?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他不僅寫出了明凈與清新
      ,也寫出了動感,寫出了池塘容山容水容亭臺樓閣的胸懷
      ,把池塘寫大了。

      “水晶簾動微風(fēng)起”是詩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
      。此句可分兩層意思來說。其一
      ,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瑩透澈
      ;微風(fēng)吹來,水光瀲滟
      ,碧波粼粼
      。詩人用“水晶簾動”來比喻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個水面猶如一掛水晶做成的簾子
      ,被風(fēng)吹得泛起微波
      ,在蕩漾著的水波下則是隨之晃動的樓臺倒影
      ,非常美妙。其二
      ,觀賞景致的詩人先看見的是池水波動,然后才感覺到起風(fēng)了。夏日的微風(fēng)是不會讓人一下子感覺出來的
      ,此時看到水波才會覺著,所以說“水晶簾動微風(fēng)起”
      。如果先寫“微風(fēng)起”,而后再寫“水晶簾動”
      ,那就味同嚼蠟了


      “滿架薔薇一院香”中詩人又從嗅覺角度來寫夏日
      。正當(dāng)詩人陶醉于這夏日美景的時候,忽然飄來一陣花香
      ,香氣沁人心脾,詩人精神為之一振
      。那薔薇不是詩人看到的,詩人也未必知道庭院里還有薔薇滿架
      ,而是那醉人的芳一香提醒了詩人。在這盛夏驕陽下的山亭的幽靜清新的景致之中
      ,又加上“滿架薔薇”,增添了鮮艷的色*彩
      ,充滿了醉人的芳一香,使作品洋溢出夏日特有的靈動與生機
      。另外
      ,“一院香”
      ,又與上句“微風(fēng)起”不無關(guān)聯(lián)
      ,若沒有微風(fēng),薔薇花香就不會飄過來
      ,詩人自然就不知道還有“滿架薔薇”。

      詩寫夏日風(fēng)光,用近似繪畫的手法:綠樹陰濃
      ,樓臺倒影,池塘水波
      ,滿架薔薇,構(gòu)成了一幅色彩鮮麗
      、情調(diào)清和的圖畫。這一切都是由詩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繪下來的
      。山亭和詩人雖然沒有在詩中出現(xiàn),然而當(dāng)人在欣賞這首詩時
      ,卻仿佛看到了那個山亭和那位悠閑自在的詩人。

      【篇四】描寫夏季景色的古詩詞賞析: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代: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
      ,池月漸東上。

      散發(fā)乘夕涼
      ,開軒臥閑敞


      荷風(fēng)送香氣
      ,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
      ,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
      ,中宵勞夢想。(中一作:終)

      譯文

      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
      ,池塘上的月亮從東面慢慢升起。

      披散著頭發(fā)在夜晚乘涼
      ,打開窗戶躺臥在幽靜寬敞的地方


      一陣陣的晚風(fēng)送來荷花的香氣
      ,露水從竹葉上滴下發(fā)出清脆的響聲。

      正想拿琴來彈奏,可惜沒有知音來欣賞


      感慨良宵,懷念起老朋友來
      ,整夜在夢中也苦苦地想念。

      賞析

      孟浩然詩的特色是“遇景入詠
      ,不拘奇抉異”(皮日休),雖只就閑情逸致作清描淡寫
      ,往往能引人漸入佳境?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断娜漳贤研链蟆肪褪怯写硇缘拿?br>
      詩的內(nèi)容可分兩部分
      ,即寫夏夜水亭納涼的清爽閑適,同時又表達對友人的懷念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山光:山上的日光
      。池月:即池邊月色。開篇兩句是說
      ,夕陽忽然間落下了西山
      ,東邊池角明月漸漸東上


      開篇就是遇景入詠,細味卻不止是簡單寫景
      ,同時寫出詩人的主觀感受
      。“忽”
      、“漸”二字運用之妙
      ,在于他們不但傳達出夕陽西下與素月東升給人的實際感覺(一快一慢)
      ;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
      ,明月可愛而“漸起”,對此表現(xiàn)出一種納涼時的滿足的心理快感
      。“池”字表明“南亭”傍水
      ,亦非虛設(shè)。

      “散發(fā)乘夕涼
      ,開軒臥閑敞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避帲捍?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三
      、四句是說
      ,披頭散發(fā)今晚正在乘涼,開窗閑臥多么清靜舒暢


      近水亭臺
      ,不僅“先得月”
      ,而且是先退涼的
      。詩人沐浴之后
      ,洞開亭戶,散發(fā)不梳
      ,靠窗而臥,享受著清涼的感覺
      。三
      、四句不但寫出一種閑情,同時也寫出一種適意——來自身心兩方面的快感


      “荷花送香氣
      ,竹露滴清響?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边@兩句是說,清風(fēng)徐徐送來荷花幽香
      ,竹葉輕輕滴下露珠清響


      進而,詩人從嗅覺
      、聽覺兩方面繼續(xù)寫這種快感
      。荷花的香氣清淡細微
      ,所以“風(fēng)送”時聞
      ;竹露滴在池面其聲清脆
      ,所以是“清響”
      。滴水可聞
      ,細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無聲息
      。詩句表達的境界“一時嘆為清絕”(清沈德潛《唐詩別裁集》)。寫“荷”以氣
      ,寫竹以“響”
      ,而不及視覺形象
      ,恰恰是夏夜給人的真切感受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這兩句是說
      ,心想取來鳴琴輕彈一曲,只恨眼前沒有知音欣賞


      在如此悅耳清心的夏夜
      ,對詩人有所觸動,使他想到了音樂
      ,“欲取鳴琴彈”了
      。琴是一種古雅平和的樂器,適宜在恬淡閑適的心情中彈奏
      。據(jù)說,古人彈琴
      ,先得沐浴焚香
      ,摒去雜念
      。而南亭納涼的詩人,此刻已自然進入這種狀態(tài)
      ,正宜操琴?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坝 倍慈。孢m而不擬動彈
      ,但想想自有一番樂趣。不料卻因鳴琴而牽惹起一陣淡淡的悵惘
      ,像平靜的井水起了一陣微瀾
      。由境界的清幽絕俗想到彈琴
      ,由彈琴想到“知音”,而生出“恨無知音賞”的缺憾來
      ,這就自然而然的由水亭納涼過渡到對友人的懷念上來。

      “感此懷故人
      ,中宵勞夢想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边@兩句是說
      ,想到這里不免懷念起故友
      ,只能在半夜里夢想異常


      此詩
      ,詩人是多么希望有朋友在身邊,閑話清談
      ,共度良宵?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扇似诓粊?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自然會生出許多惆悵
      。這種懷念故人的情緒一直延續(xù)到睡下以后,進入夢鄉(xiāng)
      ,居然在夢中會見了自己的好友。詩以有情的夢境結(jié)束
      ,極有余味


      孟浩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詩意的感受
      。此詩不過寫一種閑適自得的情趣
      ,兼帶點無知音的感慨,并無十分厚重的思想內(nèi)容
      ;然而寫各種感覺細膩入微
      ,詩味盎然
      。文字如行云流水,具有樸素的形式美
      ,層遞自然
      ,由景及意達到渾然一體
      ,極富韻味。

      【篇五】描寫夏季景色的古詩詞賞析:江村

      唐代: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
      ,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堂上一作:梁上)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譯文

      浣花溪清澈的江水
      ,彎彎曲曲地繞村而流
      ,在長長的夏日中
      ,事事都顯恬靜、安閑


      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飛來飛去,水中的白鷗相親相近
      ,相伴相隨。

      相伴多年的妻子在紙上畫著棋盤
      ,年幼的兒子敲彎了鋼針要做成魚鉤。

      只要有老朋友給予一些錢米
      ,我除了這個還有什么可奢求的呢


      賞析

      作者杜甫在飽經(jīng)顛沛流離之后
      ,終于獲得了一個暫時安居的棲身之所。這首詩在一片寧靜的氛圍里
      ,細膩地描畫了優(yōu)美恬淡的景物,隨意地敘寫了閑適溫馨的生活情趣
      ,表現(xiàn)出作者杜甫難得的一段安定生活給他帶來的滿足和欣然


      “清江一曲抱村流
      ,長夏江村事事幽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痹诔跸臅r節(jié)的村莊
      ,一條曲曲折折的江水環(huán)繞著村子靜靜流淌,水色清澈
      ,有魚兒在水中戲耍、來去無聲
      ,整個村莊的一切都是那么幽靜。一曲清江
      ,給村落帶來了安寧和清幽
      ,這“清江”即成都的浣花溪,詩人以“清”稱之
      ,大概是喜愛它悠悠然繞村而流。因此給它一個美稱


      “抱村流“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它的可愛
      ,同時也照應(yīng)了“江村”的詩題。開頭兩句
      ,就定下了全詩的氛圍
      ,挈領(lǐng)了全詩的旨意
      。萬事悠悠,歷經(jīng)磨難的詩人不再有擔(dān)憂和愁煩
      ,且自怡然欣賞這村中的景色


      “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看吧
      ,新建的草堂剛剛落成
      ,就有頑皮的小燕子輕快地飛過來又飛過去,沒有人去理會它們
      ,可是它們自在地玩得那么開心,真像活潑的小孩子一樣
      。詩人捋著胡子呵呵笑著
      ,信步走到了江邊
      ,江上有兩只白鷗在輕柔地浮游,它們或前或后
      ,時而交頸而鳴,時而追逐著在水面上打著圈兒——它們一定是一對相親相愛的情侶
      。南朝詩人何遜曾有“可憐雙自鷗,朝夕水上游”的句子,杜甫曾學(xué)習(xí)何遜的詩
      ,當(dāng)他看到這種場景
      ,想必會心有所會
      、悠然忘機。

      “老妻畫紙為棋局
      ,稚子敲針作釣鉤?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痹娙藨阎淇斓男那榫彶较蚣抑凶呷?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看見老伴正坐在門前的樹蔭下
      ,在紙上畫著什么,走近看時
      ,原來是一個棋局。“叮?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钡穆曇魝鱽?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小兒子在埋頭認真地敲著一根針
      ,這個貪玩的孩子,他是要自己做個魚鉤兒
      ,好去江邊釣魚玩。

      這樣的場面大概是村中?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梢姷降?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可是對于經(jīng)歷了安史之亂
      ,屢受挫折、顛沛半生的作者杜甫來說
      ,是他少有的珍貴的福氣,令他心頭為之一暖
      。在他“朝扣富兒門
      ,暮隨肥馬塵
      。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的時候
      ,他何曾想象過這樣溫馨的時刻。這兩句捕捉到生活中最普通的畫面
      ,傳達出一種普遍的親情的溫暖和生活的閑適美好


      “但有故人供祿米
      ,微軀此外更何求?”詩人從眼前和樂安寧的生活場景中發(fā)出感嘆:有老朋友贈送我糧食和他的俸祿
      ,我這個平凡卑賤的人還有什么可求的呢?這兩句看似慶幸
      、表示滿足的話
      ,仔細讀來
      ,其實不知潛含著多少悲苦和酸辛


      杜甫能夠居住在成都草堂
      ,全賴友人的幫助
      ,眼前雖有這樣的和樂與安寧,卻是建立在對別人的依賴之上的
      。被后人尊為“詩圣”的偉大詩人
      ,卻要靠著別人的贈與才能活下去
      ,而且還要說自己“更何求”
      ,即沒有別的要求
      。這語言越是平靜從容,越是讓讀者心感酸楚
      、為之落淚
      。他的志向本是“致君堯舜上
      ,再使風(fēng)俗淳”(《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然而數(shù)十個春秋過去了,如今人到晚年,要求僅只是一蔬一飯而已
      。詩人說得這樣閑淡,仿佛他的心頭已經(jīng)不再有生活的陰霾
      ,再也不愿去迎接那些紛擾和喧囂。

      從作詩的藝術(shù)角度來看
      ,這首詩寫法精嚴(yán)而又流轉(zhuǎn)自然
      ;字句精煉
      、刻畫細微
      ,而又讓人無跡可尋。這是杜甫律詩的老到之處
      。尾聯(lián)上句“但有故人供祿米”,一作“多病所需唯藥物”,無論從平仄還是詩意上看
      ,都以“但有”之句更佳


      全詩前后嚙合
      ,照應(yīng)緊湊:“梁上燕”屬“村”,“水中鷗”屬“江”:“棋局”正頂“長夏”
      ,“釣鉤”又暗寓“清江”。頷聯(lián)“自去自來梁上燕
      ,相親相近水中鷗”
      ,兩“自”字
      ,兩“相”字
      ,當(dāng)句自對;“去”
      、“來”與“親”
      、“近”又上下句為對
      。自對而又互對
      ,讀起來輕快流蕩。頸聯(lián)的“畫”字
      、“敲”字
      ,字皆現(xiàn)成。且兩句皆用樸直的語氣
      ,最能表達夫妻投老
      ,相敬彌篤
      ,稚子癡頑,不隔賢愚的意境

      推薦十首關(guān)于“春夏秋冬”的古詩詞

      ‘1’

      、春日

      宋代: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2’

      、詠柳 / 柳枝詞

      唐代: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3’

      、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4’、小池

      宋代: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5’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6’、秋詞

      唐代: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7’

      、山中

      唐代: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
      ,空翠濕人衣

      ‘8’

      、天凈沙·秋

      元代: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

      ,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
      ,白草紅葉黃花

      ‘9’、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10’

      、雪梅·其一

      宋代: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春日

      宋代: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風(fēng)和日麗游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fēng)光煥然一新

      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
      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
      ,春風(fēng)吹得百花開放
      、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 ? ? ? ?

      人們一般都認為這是一首詠春詩。從詩中所寫的景物來看

      ,也很像是這樣
      。首句“勝日尋芳泗水濱”
      ,“勝日”指晴日,點明天氣
      。“泗水濱”點明地點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皩し肌?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即是尋覓美好的春景,點明了主題
      。下面三句都是寫“尋芳”所見所得
      。次句“無邊光景一時新”
      ,寫觀賞春景中獲得的初步印象
      。用“無邊”形容視線所及的全部風(fēng)光景物
      。“一時新”
      ,既寫出春回大地
      ,自然景物煥然一新
      ,也寫出了作者郊游時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覺
      。第三句“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
      ,句中的“識”字承首句中的“尋”字?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暗乳e識得”是說春天的面容與特征是很容易辨認的
      。“東風(fēng)面”借指春天
      。第四句“萬紫千紅總是春”,是說這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光點染而成的
      ,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
      。感受到了春天的美
      。這就具體解答了為什么能“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而此句的“萬紫千紅”又照應(yīng)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時新”
      。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語言具體寫出光景之新
      ,尋芳所得。

      詠柳 / 柳枝詞

      唐代: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
      ,輕柔的柳枝垂下來
      ,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碧玉:碧綠色的玉。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綠的柳葉
      。妝:裝飾
      ,打扮
      。一樹:滿樹
      。一:滿,全
      。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
      ,數(shù)量詞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shù)量
      。下一句的“萬”
      ,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絳(tāo):用絲編成的繩帶
      。這里指像絲帶一樣的柳條。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
      ?原來是那二月里溫暖的春風(fēng)
      ,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京口和瓜洲不過一水之遙
      ,鐘山也只隔著幾重青山。
      京口:古城名
      。故址在江蘇鎮(zhèn)江市
      。瓜洲:鎮(zhèn)名
      ,在長江北岸
      ,揚州南郊
      ,即今揚州市南部長江邊,京杭運河分支入江處。一水:一條河
      。古人除將黃河特稱為“河”
      ,長江特稱為“江”之外
      ,大多數(shù)情況下稱河流為“水”
      ,如汝水
      、漢水、浙水
      、湘水、澧水等等
      。這里的“一水”指長江。一水間指一水相隔之間。鐘山:在江蘇省南京市區(qū)東

      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溫柔的春風(fēng)又吹綠了大江南岸
      ,可是
      ,天上的明月呀
      ,你什么時候才能夠照著我回家呢

      綠:吹綠

      詩以“泊船瓜洲”為題

      ,點明詩人的立足點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間”寫了望中之景。詩人站在長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
      ,看到了南岸的“京口”與這邊的“瓜洲”這么近
      ,就一條江水的距離
      ,不由地聯(lián)想到家園所在的鐘山也只隔幾座山了
      ,也不遠了。次句“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暗示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

      小池

      宋代: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泉眼悄然無聲是因舍不得細細的水流,樹蔭倒映水面是喜愛晴天和風(fēng)的輕柔

      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風(fēng)光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嬌嫩的小荷葉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

      ,早有一只調(diào)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頭。
      尖尖角:初出水端還沒有舒展的荷葉尖端
      。上頭:上面
      ,頂端
      。為了押韻,“頭”不讀輕聲

      此詩是一首清新的小品

      。一切都是那樣的細
      ,那樣的柔
      ,那樣的富有情意
      。它句句是詩,句句如畫
      ,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風(fēng)光
      ,自然樸實,又真切感人
      。這首詩描寫一個泉眼、一道細流
      、一池樹陰
      、幾支小小的荷葉
      、一只小小的蜻蜓,構(gòu)成一幅生動的小池風(fēng)物圖
      ,表現(xiàn)了大自然中萬物之間親密和諧的關(guān)系。開頭“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兩句
      ,把讀者帶入了一個小巧精致
      、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
      ,一道細流緩緩從泉眼中流出
      ,沒有一點聲音;池畔的綠樹在斜陽的照射下
      ,將樹陰投入水中
      ,明暗斑駁
      ,清晰可見。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

      六月里西湖的風(fēng)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時節(jié)的不一樣:
      畢竟: 到底
      。六月中:六月中旬
      。四時: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
      。在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時節(jié)
      。同:相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
      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與藍天相連接
      ,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
      ;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
      ,在陽光輝映下,顯得格外的鮮艷嬌紅

      接天:像與天空相接
      。無窮:無邊無際。無窮碧:因蓮葉面積很廣
      ,似與天相接,故呈現(xiàn)無窮的碧綠
      。映日:指陽光。映照著日光
      。別樣:宋代俗語,特別
      ,不一樣。別樣紅:紅得特別出色

      這是一首描寫杭州西湖六月美麗景色的詩。全詩通過對西湖美景的贊美

      ,曲折地表達對友人深情的眷戀。

      秋詞

      唐代: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自古以來每逢秋天都會感到悲涼寂寥,我卻認為秋天要勝過春天

      悲寂寥:悲嘆蕭條。春朝:春天

      晴空一鶴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萬里晴空
      ,一只鶴凌云而飛起
      ,就引發(fā)我的詩興到了藍天上了
      。?
      排:推
      ,有沖破的意思。碧霄:青天

      ,在大自然中
      ,扮演的永遠是一個悲懷的角色
      ,它的“瘦”早已成為一種獨特的意象,讓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
      、回味。于是
      ,秋
      ,便在一頁頁枯色的紙張里
      ,在一個個方正的漢字中低吟
      ,把那縷縷的哀怨、愁緒、思念
      、牽掛
      ,熏染得迷迷離離。

      山中

      唐代:王維

      荊溪白石出

      ,天寒紅葉稀

      荊溪潺湲流過白石粼粼顯露
      ,天氣變得寒冷紅葉落落稀稀。
      荊溪:本名長水
      ,又稱浐水
      、荊谷水
      ,源出陜西藍田縣西南秦嶺山中,北流至長安東北入灞水
      。參見《水經(jīng)注·渭水》《長安志》卷一六。一作“溪清”
      。紅葉:秋天
      ,楓
      、槭、黃櫨等樹的葉子都變成紅色
      ,統(tǒng)稱紅葉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
      彎曲的山路上原本沒有雨
      ,但蒼翠的山色卻濃得仿佛就要潤濕了人的衣裳一樣

      元:原,本來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翱沾洹本洌盒稳萆街写渖珴庵兀朴鞒?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使人有濕衣之感。

      這首小詩以詩人山行時所見所感

      ,描繪了初冬時節(jié)的山中景色。

      天凈沙·秋

      元代: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

      ,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
      ,白草紅葉黃花。?
      太陽漸漸西沉
      ,已銜著西山了
      ,天邊的晚霞也逐漸開始消散
      ,只殘留有幾分黯淡的色彩
      ,映照著遠處安靜的村莊是多么的孤寂
      ,拖出那長長的影子。霧淡淡飄起
      ,幾只烏黑的烏鴉棲息在佝僂的老樹上
      ,遠處的一只大雁飛掠而下
      ,劃過天際。山清水秀
      ;霜白的小草
      、火紅的楓葉、金黃的花朵
      ,在風(fēng)中一齊搖曳著,顏色幾盡妖艷

      秋:題目。殘霞:快消散的晚霞
      。寒鴉:天寒即將歸林的烏鴉
      。飛鴻:天空中的鴻雁
      。飛鴻影下:雁影掠過
      。白草:枯萎而不凋謝的白草。黃花:菊花
      。紅葉:楓葉

      白樸這首小令《天凈沙·秋》與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

      ,無論寫法還是構(gòu)成的意境都有相似之處。此曲題目雖為“秋”
      ,并且寫盡秋意,卻找不著一個“秋”字
      。 此曲開篇先繪出了一幅秋日黃昏圖
      ,營造出一種寧靜
      、寂寥的氛圍
      ,再以名詞并列組合的形式
      ,選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遠及近
      ,描繪出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圖。秋景也由先前的蕭瑟
      、寂寥變?yōu)槊骼?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清麗了?/p>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所有的山,飛鳥全都斷絕
      ;所有的路
      ,不見人影蹤跡

      絕:無
      ,沒有
      。萬徑:虛指,指千萬條路
      。人蹤:人的腳印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
      江上孤舟,漁翁披蓑戴笠
      ;獨自垂釣,不怕冰雪侵襲

      孤:孤零零。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笠:用竹篾編成的帽子
      。(“蓑”
      ,古代用來防雨的衣服
      ;“笠”
      ,古代用來防雨的帽子
      。)獨:獨自。

      柳宗元筆下的山水詩有個顯著的特點

      ,那就是把客觀境界寫得比較幽僻
      ,而詩人的主觀的心情則顯得比較寂寞,甚至有時不免過于孤獨
      ,過于冷清,不帶一點人間煙火氣。這首《江雪》正是這樣

      雪梅·其一

      宋代: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

      ,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
      ,誰也不肯服輸。難壞了詩人
      ,難寫評判文章

      降(xiáng),服輸
      。閣筆:放下筆
      。擱:放下。評章
      ,評議的文章
      ,這里指評議梅與雪的高下。騷人:詩人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說句公道話
      ,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
      ,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古今不少詩人往往把雪、梅并寫

      。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
      ,梅因雪更顯出高尚的品格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cgf/1065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陶醉在鳥語花香里" rel="prev"> 十首經(jīng)典古詩中的春游

      ,陶醉在鳥語花香···

      下一篇: ,說盡了一生,美到極致

      !" rel="prev"> 李煜這8首詞
      ,說盡了一生
      相關(guān)文章
      你未必萬丈光芒
      ,但你溫暖有光
      1你未必萬丈光芒,但你溫暖有光
      。2一物降一物
      ,錢能降萬物
      。3我就想配的上我所想,我的肩膀能撐起我想要
      傳說的荊棘鳥
      簡約NEW|SEASON“有一個傳說,說的是有這么一只鳥
      ,它一生只歌唱一次,但那歌聲比世上所有一切生靈的歌聲都更加優(yōu)美動聽
      ,從離開巢窩的那一刻起
      ,它就在尋找荊棘樹
      ,知道如愿以償,才歇息下來
      非常在理的一段真實話!
      做人
      ,知理
      ,知足
      ,知趣!進退有度
      三月三
      ,上巳節(jié)
      ,讓我們重拾古人風(fēng)雅
      ,上巳節(jié),讓我們重拾古人風(fēng)雅.png" alt="三月三
      ,上巳節(jié)
      ,讓我們重拾古人風(fēng)雅" onerror="nofind(this)" >
      時光帶走了一切,惟獨沒有帶走我
      1時光帶走了一切
      ,惟獨沒有帶走我?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疵鳌秹衾锘渲嗌佟?愛一個人多痛
      , 恨一個人多累, 想一個人多傻
      詩詞歌賦熱門文章 100+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