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蓮曲》
南朝梁·吳均
錦帶雜花鈿
問子今何去
遼西三千里,欲寄無因緣
愿君早旋返
吳均筆下的采蓮女心情不大好
《采蓮曲》
南朝·劉孝威
金槳木蘭船,戲采江南蓮
蓮香隔浦渡
房垂易入手
露花時(shí)濕釧,風(fēng)莖乍拂鈿
這首詩語言淺近自然
《采蓮曲二首·其二》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采蓮女的羅裙綠得像荷葉一樣
《采蓮曲》
唐·李白
若耶溪邊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
岸上誰家游冶郎
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
李白筆下的采蓮女明艷
《采蓮曲》
唐·白居易
菱葉縈波荷飐風(fēng),荷花深處小船通
逢郎欲語低頭笑
據(jù)說,白居易在杭州時(shí)
《采蓮曲》
唐·張籍
秋江岸邊蓮子多,采蓮女兒憑船歌
青房圓實(shí)齊戢戢
試牽綠莖下尋藕
白練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釵妝梳淺
船中未滿度前洲
,借問誰家家住遠(yuǎn)。歸時(shí)共待暮潮上
,自弄芙蓉還蕩槳。張籍的《采蓮曲》充滿濃厚生活氣息。全詩將采蓮活動(dòng)寫得相當(dāng)細(xì)致
,從頭到尾都是運(yùn)用敘述和白描手法,如同采蓮女一樣淡妝淺梳,不假雕飾《采蓮曲》
唐·賀知章
稽山罷霧郁嵯峨
莫言春度芳菲盡
江南之地,天氣不錯(cuò)
話說
《采蓮曲》
唐·劉方平
落日清江里
采蓮從小慣
這首小詩只用了二十個(gè)字就維妙維肖地塑造了一個(gè)可愛的采蓮女的形象
《采蓮曲》
唐·崔國輔
玉溆花爭發(fā)
相逢畏相失
此詩寫的是一對戀人在采蓮時(shí)相會(huì)的情景。江南水鄉(xiāng)青年男女水上相逢
,喜出望外,唯恐失去對方,將兩只采蓮的小船緊緊相靠,并駕齊驅(qū)。表現(xiàn)了青年男女對美好愛情大膽熾熱的追求和情侶間的相互愛慕之情。《采蓮曲》
宋·陸游
采蓮吳妹巧笑倩
,小舟點(diǎn)破煙波面。雙頭折得欲有贈(zèng),重重葉蓋羞人見
。女伴相邀拾翠羽
,歸棹如飛那可許。傾鬢障袖不應(yīng)人
,遙指石帆山下雨。江南的采蓮女笑得十分好看,劃著小舟點(diǎn)破水面上的波紋
。采蓮女折到一只雙頭蓮,卻又羞怯不已,躲在重重疊疊的荷葉下羞于見人。同伴相邀去撿拾翠羽,采蓮女的船劃得如飛一般。一會(huì)采蓮女不應(yīng)人了,原來是那邊頭下雨了。源自:中華詩文學(xué)習(xí)
采蓮曲
唐代:崔國輔
玉溆花爭發(fā),金塘水亂流。
相逢畏相失,并著木蘭舟。
譯文
玉光閃閃的水塘邊,絢麗芬芳的鮮花爭相綻放
戀人們在小河上相會(huì)
注釋
溆(xù):指水塘邊
金塘:形容陽光照在池塘的水面上
畏:怕
木蘭舟:《述異記》:“木蘭舟在潯陽江中,多木蘭樹
賞析
《采蓮曲》
“玉溆花爭發(fā)
這些江南水鄉(xiāng)的青年男女們天真活潑
該詩所寫的愛情十分純真,也十分含蓄
1、《采蓮曲》歌詞如下:
碧玉小家女
夏季
詩的前兩句的描寫
前兩句側(cè)重于客觀描寫
原文
采蓮曲
【作者】王昌齡?【朝代】唐
荷葉羅裙一色裁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譯文
采蓮少女的綠羅裙融入到田田荷葉中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cgf/10978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上一篇:
。? rel="prev">
人民日報(bào)權(quán)威解讀:54張圖講清大學(xué)各···
下一篇:
!" rel="prev">
100首夏日詩詞,但你溫暖有光.png" alt="你未必萬丈光芒,但你溫暖有光" onerror="nofind(this)" >
!.png" alt="非常在理的一段真實(shí)話!"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