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字- 生 -《蓮坡詩話》清·查為仁琴棋書畫詩酒花,當(dāng)年件件不離它
。而今七字都變更
,柴米油鹽醬醋茶。元人雜劇中有出《當(dāng)家詩》說道:“想你當(dāng)家不當(dāng)家
,及至當(dāng)家亂如麻
。早起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鄙钪性S多點點滴滴的瑣事都將取代風(fēng)花雪月,陸續(xù)浮出
,你不得不去每天操持一家上下數(shù)口人的吃喝
。生活生活,生活就是生下來
,活下去
,生命中的一切因果,皆源自于生
。生
,賜予了追求錢、權(quán)
、欲
、利的襁褓;生
,開啟了一輩子的酸甜苦辣
、五味雜陳。第二個字- 苦 -《賣炭翁》(節(jié)選)唐·白居易滿面塵灰煙火色
,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 身上衣裳口中食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蓱z身上衣正單
,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
,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 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
,千余斤,宮使驅(qū)將惜不得
。半匹紅綃一丈綾
,系向牛頭充炭直。賣炭翁好不容易燒出一車炭
、盼到一場雪
,一路上滿懷希望地盤算著賣炭得錢換衣食,結(jié)果卻遇上了“手把文書口稱敕”的“宮使”
。漫長過程中所盤算的一切
、所希望的一切,全都化為泡影
。生活真的好苦?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才是生活
。生活,不是按部就班
,不是循規(guī)蹈矩
。生活,需要苦苦摸索
,需要苦苦追求
。不經(jīng)歷苦難,就學(xué)不會成長
,沒嘗過苦頭
,怎知生活的難,唯有吃得苦
,才能得幸福
。心中有所求,必有苦難要經(jīng)歷,凡事不可一蹴而就
。第三個字- 累 -《蜂》唐·羅隱不論平地與山尖
,無限風(fēng)光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
,為誰辛苦為誰甜 無論是平地還是山峰
,無限花開的風(fēng)光,都被蜜蜂占領(lǐng)
。它們這么累去采盡百花釀成蜜后
,到頭來又是在為誰忙碌、為誰釀造醇香的蜂蜜呢 這世上從來沒有不累的人
。不累
,何來碩果累累 不累,如何有滋有味 累
,才能賺取財富
;累,才能養(yǎng)家糊口
。生活的路
,自己走;生活的苦
,自己抗
;生活的痛,自己忍
。隨著年齡增長
,人生之路變得愈發(fā)艱難。每一個人生路口
,都面臨艱難選擇
;每一次人生選擇,都讓人茫然不安
。一次次追求
,一次次上路,一次次錯過
,一次次跌倒
,心中已落滿創(chuàng)傷,但從未言過放棄
。因為累
,才是生活本來的樣子。第四個字
- 情 -《錦瑟》唐·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lán)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李商隱一生經(jīng)歷坎坷
,此詩約作于李商隱晚年
,對《錦瑟》一詩的創(chuàng)作意旨?xì)v來眾說紛紜
,莫衷一是
。或以為是愛國之篇
,或以為是悼念追懷亡妻之作
,或以為是自傷身世、自比文才之論
,或以為是抒寫思念侍兒之筆
。但可以肯定的是詩中有難言之痛,至苦之情
,郁結(jié)中懷
,發(fā)為詩句,幽傷要眇
,往復(fù)低徊
,感染于人者至深。人
,是獨立的個體
,但不是孤立的存在。情
,聚如何
,散又如何,我們只是緣分的體驗者
。在家靠父母
,出門靠朋友。百善孝為先
,父母永遠(yuǎn)是心中最重
;身邊朋友不求多,人生得兩三知己足矣
;此生得一人心
,可以風(fēng)雨兼程,攜手相伴
,便是最大幸福
。第五個字- 拼 -《自勉聯(lián)》清·蒲松齡有志者
、事竟成,破釜沉舟
,百二秦關(guān)終屬楚
。苦心人
、天不負(fù)
,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蒲松齡聰明穎慧
,才智過人,青年時期熱衷舉業(yè)
,卻“年年文戰(zhàn)垂翅歸
,歲歲科場遭鎩羽”,抑郁侘傺
。為了激勵自己不斷發(fā)憤讀書和創(chuàng)作
,在壓紙用的銅尺上刻上了此聯(lián)。一個有志氣的人
,做事情是一定會成功的
。生活是吝嗇的,好多東西
,都需要靠自己努力獲得
。人生最大的魅力,在于不斷追求
,跌倒了能夠爬起來
。人活著,就需要愈挫愈勇的勁頭
,就需要一次次劈波斬浪的氣勢
。人生苦短,能有幾時搏
,此時不搏
,更待何時 第六個字- 正 -《石灰吟》明·于謙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石灰石只有經(jīng)過千萬次錘打才能從深山里開采出來
,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dāng)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人生之路風(fēng)景旖旎
,誘惑太多
,一不小心就誤入歧途。正直清白做人
,腳踏實地做事
,誠實守信的準(zhǔn)則,永遠(yuǎn)不會過時
,只會給生活加分
。心正了,日子便踏實了
。第七個字- 惜 -《雜詩·其一》東晉·陶淵明人生無根蒂
,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fēng)轉(zhuǎn)
,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
,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dāng)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
,一日難再晨。及時當(dāng)勉勵
,歲月不待人
。人生在世沒有根蒂,飄泊如路上的塵土
。生命隨風(fēng)飄轉(zhuǎn)
,此生歷盡了艱難,已經(jīng)不是原來的樣子了
。青春一旦過去便不可能重來
,一天之中永遠(yuǎn)看不到第二次日出;應(yīng)當(dāng)趁年富力強(qiáng)之時勉勵自己
,光陰流逝
,并不等人。既然生命是這么短促
,人生是這么不可把握
,歡樂是這么不易尋得,那么
,對生活中偶爾還能尋得的一點點歡樂
,不要錯過,要及時抓住它
,盡情享受
。生容易
,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所以要惜人
,惜情,更惜命
!我們都想簡單
,但活著活著就復(fù)雜了;我們都想真實
,但過著過著就現(xiàn)實了
;我們都想純粹,但走著走著就圓滑了
。我們都不想改變
,但走著走著都變了.....珍惜身邊人,珍惜當(dāng)下事
,不做無謂的追逐
,不做虛幻的等待。遺忘昔日的不堪
,銘記成長的眼淚
,懷揣美好的期盼,帶著當(dāng)下的幸福前行
。第八個字- 死-《過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
,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一生坎坷
,如雨中浮萍漂泊無根,時起時沉
。經(jīng)過惶恐灘的慘敗和零丁洋的困局讓他明白了:自古以來
,人都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義
,倘若能為國盡忠
,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生是偶然
,死是必然
。這一輩子,無論叱咤風(fēng)云
,還是隱匿山林
,無論居功至偉,還是平凡普通
,都有一個共同的歸宿
。很多東西,生不帶來
,死不帶去
。何必負(fù)累,何必執(zhí)著
!塵歸塵
,土歸土,干凈地來
,干凈地走
,人生就是如此簡單?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景鏅?quán)聲明】來源:詩詞天地
,寫盡一生悲歡事.png" />
找描寫悲傷情緒的古詩詞
相見歡兩首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
林花謝了春紅
,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fēng)
。
胭脂淚
,相留醉,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讀李煜《相見歡》二首
李煜(937-978),字重光
,是南唐最末一個皇帝
,史稱李后主。975年
,南唐被北宋滅亡
,李煜肉袒出降
,被押送到汴京,封“違命侯”
,過著“北中日夕
,只以淚水洗面”的日月。一個掌握生殺予奪之權(quán)的一國之主
,忽而變?yōu)槿稳嗽赘畹碾A下之囚
,景況一落千丈,他的悲痛愁恨乃是一般人難以想象的
。他領(lǐng)受了人生的悲哀
,又直率、真切地把自己的悲哀傾瀉在詞中
,這使他的詞“深衷淺貌
,短語長情”,無論就思想內(nèi)容或藝術(shù)技巧來看
,都大大超越了前人
,達(dá)到了小令的最高境界。試選取《相見歡》二首略加解說
。
先看第一首
。“無言獨上西樓”
,這一句敘述
,通過動作揭示人的思想感情。語言通俗明白
,而又十分精煉準(zhǔn)確
。寫的動作是“上西樓”,單從這三個字
,看不出人的情感
。如果是愛妃宮娥,前呼后擁上西樓
,那倒是十分歡樂熱鬧的
。然而這卻是“獨上西樓”,并且還是“無言”
!“白鳥無言定是愁”
,何況人呢?李后主愁恨滿懷
,踽踽獨上的形象躍然紙上
,呈現(xiàn)眼前。“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這兩句描景,寫后主所處的凄涼環(huán)境
。他登上西樓
,舉頭見新月如鉤,鉤起一串舊恨新愁
;低頭看桐蔭深鎖
,鎖住了滿院清秋。凄涼的景物中
,蘊(yùn)含著深深的愁恨
,景中有情,情溢景外
。梧桐
,在古典詩詞中,從來就是個表現(xiàn)愁情的物象
,“梧桐樹
,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溫庭筠《更漏子》)
、“依約相思碎語
,夜涼桐葉聲聲”(陸甫之《清平樂》)“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張炎《清平樂》)等等
,表現(xiàn)的都是愁悶的境界
;秋天是個蕭條悲涼的季節(jié),“何處合成愁
,離人心上秋”(吳文英《唐多令》)
,秋景所引起的是一種凄切、悲傷的情緒
。處在這樣秋色深鎖的梧桐深院中,一般人也都會產(chǎn)生凄寒孤寂之感
,何況是由君主淪為囚徒的李后主呢
?昔日為君主之時,所居之地是“鳳閣龍樓連霄漢
,玉樹瓊枝作煙蘿”(《破陣子》)
,陪伴著的是“春殿嬪娥魚貫列”(《玉樓春》)。而現(xiàn)在所居之地是“寂寞梧桐深院”
,陪伴他的是“月如鉤”
,其內(nèi)心的愁恨該是多么深長呀!“剪不斷,理還亂
,是離愁”
,換頭處以重筆直抒胸臆,點出自己的“離愁”
。他的離愁
,不是一般的男女離別之愁,而是失掉故國的深愁長恨
。一般人的離愁
,還是可以拋掉的:“心中得勝暫拋愁,醉臥涼風(fēng)拂簟秋”(雍陶詩)
;是可以洗掉的:“一曲清歌一杯酒
,為君洗去古今愁”(劉秉忠詩);是可以割斷的:“梁園歌舞足風(fēng)流
,美酒如刀割斷愁”(劉子翚詩)
。而李后主的愁卻是“剪不斷,理還亂”
,可見愁之深
,恨之長。有這樣的深愁長恨
,其心中的滋味該是什么樣呢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皠e是”
,就是不同于一般,這是由君主變?yōu)榍敉降奶厥庾涛?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這種滋味
,凡人未能嘗試,只有自家領(lǐng)略
。其為酸甜
,抑或苦辣?其為煩惱
,抑或悔恨
?自己親身嘗過,尚且說不出
,則他人豈可道哉
?此所謂“無聲勝有聲”,此種無言之哀
,更勝于痛哭流涕之哀
。
第二首
,“林花謝了春紅”,一開始從林花著筆
,但絕不只是寫林花
。林花是春天最美好的事物,春紅是春天最美麗的顏色
。這樣美好的事物
、美好的顏色,突然間竟自“謝了”
,多么令人惋惜感嘆
。不僅林花是如此,自然界一切有生命的事物也是如此
,社會人事也莫不如此
。此所謂“一物一事,引而申之
,觸類多通
。”(周濟(jì)《宋四家詞選序》)宇宙萬物雖然紛繁復(fù)雜
,但由于人類的聯(lián)想作用
,許多事物可以類比,自然景物與社會人事可以相通
。在后主看來
,好端端的一個南唐之頃刻衰敗,不正象林花之突然凋謝嗎
?這林花的形象中
,深深寄托著亡國的悲傷。短短的六個字中
,包容著極深廣的內(nèi)容
。這便是所謂取一于萬而涵蓋萬有。杜甫《曲江》“風(fēng)飄萬點正愁人”
,晏殊《破陣子》“荷花落盡紅英”
,表現(xiàn)的都是對有情之生命面臨衰敗之際的哀惋感嘆之情,但都沒有后主這句的感情深厚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爸x了”二字中所表現(xiàn)的惋惜感嘆之情本已十分強(qiáng)烈,然猶嫌言不盡意,復(fù)又于其后加上“太匆匆”三字著力形容
,使惋惜感嘆之情更加突出
。林花凋謝,這本是有情之生命的必然結(jié)果
,但如果沒有凄風(fēng)苦雨的摧殘
,也不至于象這樣“太匆匆”
。所以作者接著寫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fēng)”這個九字的長句
,來說明林花之所以匆匆凋謝的原因
。由對林花的惋惜感嘆之情,轉(zhuǎn)到對風(fēng)雨的怨恨之情
。林花是美麗的
,但又是柔弱的,朝是雨打
,晚是風(fēng)吹
,風(fēng)風(fēng)雨雨,何能消受
?《紅樓夢》里林黛玉的《葬花詞》中寫道:“一年三百六十日
,風(fēng)刀霜劍嚴(yán)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
,一朝飄泊難尋覓
。”和后主的這句詞描寫的情景十分相似
。李后主以花比喻一切美好的事物(當(dāng)然也包括人的美好生命)
,這就具有更豐富的內(nèi)容。林花易謝是自然規(guī)律
,而朝雨晚風(fēng)也是自然規(guī)律
。人無回天之力,既不能常護(hù)花而不使之零落
,也不能擋住風(fēng)雨對花的摧殘
,這便是這個九字句中“無奈”二字的含義。無力回天任風(fēng)雨
,自然只有“無可奈何花落去”了
。面對美好事物之殞落,而又愛莫能助
,其情該是何等痛苦難堪
。所以接著便由寫花的零落,轉(zhuǎn)到寫人思想感情之痛苦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半僦瑴I”三字是由花轉(zhuǎn)入寫人的交接點。胭脂
,是林花著雨的鮮艷顏色
,它指代的是美好的花,象喻的是美好的人生
,美好的事物
。淚
,就花而言,是“梨花一枝春帶雨”的“雨”
;就人而言
,是“感時花濺淚”的“淚”?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ㄖ甑为q人之淚點
,人之淚點猶花之雨滴。雨淚交流
,物我同一
,不知何者為物,何者為我
,何者為雨
,何者為淚,其狀物抒情真是傳神入妙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跋嗔糇怼比郑钐N(yùn)藉
,情意婉轉(zhuǎn)
。醉,非指酒醉
,而是如癡如醉之意
。相留醉,是寫人與花互相留戀到了如癡如醉的情境
。林花帶雨如淚
,對美好的人生留戀不忍離去,而人則淚流如雨
,對花這樣美好的事物難舍難分
。人與花如此之多情,但又不能永日相守
,“流水落花春去也”
,水流去也,花落去也
,春歸去也
,而人亦將亡也?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洳荒苤亻_
,人亡不可復(fù)生,花落人亡之后
,“幾時重”呢
?那是永遠(yuǎn)不會重合了
。永遠(yuǎn)不會重合,那不是此恨綿綿無絕期嗎
?于是詞人發(fā)出了深深的哀嘆:“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啊
!這一個九字的長句
,前六字寫“恨”,后三字寫“水”
,江水滔滔滾滾
,無窮無盡,猶如人生長恨之綿綿無期
。詞的開頭至“幾時重”各句
,層層蓄水,這末一句閘門忽開
,滿腹愁恨一下全傾瀉了出來
。前面含蓄委婉,似“不著一字
,盡得風(fēng)流”
,叫人低回流連;末句似“只著一字
,境界全出”
,令人魂動心驚。
王國維《人間詞話》說后主詞“儼有釋迦
、基督擔(dān)荷人類罪惡之意”
,這是一句比擬之詞。后主詞中所寫的雖是個人失去故國的痛苦
,但卻另有一種博大深厚的思想感情
。即如這首《相見歡》,寫的只是林花
,實際象喻著一切美好的事物
;寫的只是個人的悲哀,但又不局限于一己之悲哀
,詞的形象所表現(xiàn)的是對人生無常
、世事多變、年華易逝的無可奈何的種種復(fù)雜情緒
,這種情緒遠(yuǎn)遠(yuǎn)超出了自己的“身世之戚”
,有著更普遍、更廣泛的內(nèi)容
,好象包容了人類所有的悲哀
。而這一點正如同釋迦
、基督之“擔(dān)荷人類罪惡”一樣。王國維這句話是對后主詞思想內(nèi)容的深刻評價
。就從這首詞來看
,王氏的評語是確有見地的。
十首詩詞,字字珠璣,寫盡人生!
總有一首詩
,
輕易就道破人生的悲歡離合
;總有一首詩,突然就說出了世間的愛情真諦
。下面十首詩詞
,字字珠璣,寫盡人生
!
《一剪梅·舟過吳江》
南宋·蔣捷
一片春愁待酒澆
。
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
秋娘度與泰娘嬌
,
風(fēng)又飄飄,雨又蕭蕭
。
何日歸家洗客袍
。
銀字笙調(diào),心字香燒
。
流光容易把人拋
,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
時光總是讓人最愛最恨的
,時光如流水般,靜默不言
,時時不止
,他把我們遠(yuǎn)遠(yuǎn)的拋在后面,當(dāng)看到櫻桃紅了
,芭蕉綠了
,才會恍然:
還能回到過去嗎?
《浣溪沙·誰念西風(fēng)獨自涼》
清·納蘭性德
誰念西風(fēng)獨自涼?
蕭蕭黃葉閉疏窗
。
沉思往事立殘陽
。
被酒莫驚春睡重。
賭書消得潑茶香
,
當(dāng)時只道是尋常
。
納蘭容若在妻子去世后,想起和妻子在一起的美好時光
,他感嘆道
,這么美好的時光,在當(dāng)時看來
,卻也只是尋常而已。
不止納蘭容若
,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曾經(jīng)普通的生活,現(xiàn)在卻止不住的追憶
。
而現(xiàn)在你所認(rèn)為的平淡生活
,幾年后還是會追憶。所以請珍惜當(dāng)下
,不要等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
《人生若只如初見》
清·納蘭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見,
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
。
等閑變卻故人心
,
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
,
淚雨霖鈴終不怨
。
何如薄幸錦衣郎,
比翼連枝當(dāng)日愿
。
乍見之歡不如久處不厭
,久處不厭莫若只如初見。
事物的結(jié)果并不一定不會像人們最初想象的那樣美好
,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往往會變化得超出人們最初的預(yù)期
,沒有了剛剛認(rèn)識時的美好、淡然
。
初見時的美好
,結(jié)局的不盡人意,勾繪出的人生
,總有那么幾許淡淡的遺憾和哀傷
。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南唐·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