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丨唐詩宋詞里的秋天,盡攬山水風月,美妙至極
!
食養(yǎng)人
2023-07-26 20:39:02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如果說春天是圓舞曲
,那么秋天就是鎮(zhèn)魂歌吧
。安靜又熱烈
,清冽又肅然,沉默了一個夏天之后
,風一吹
,詩人們就醒了。詩人的秋天
,有9種情調(diào)
,此時此刻,你正處在哪一種呢 秋之相思
《一剪梅》宋·李清照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
,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
,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
,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
,卻上心頭。紅藕香殘玉簟秋
,入目之處
,都是一派衰敗的景象。其實景物千年來都是如此
,只是賞景的人心境不同罷了
。“一種相思
,兩處閑愁”
,在甜蜜婉轉(zhuǎn)的歌聲中,秋思就像那飄零的花
,隨著流水遠去
。思念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
,越遠越濃
,越不經(jīng)意越是想起。就像李清照一般的人物
,也深深陷在其中
。一縷秋風
,百樣情懷。這個秋天
,如果你有思念的人
,請一定要及時告訴他,總好過苦苦牽掛
。秋之清麗

,盡攬山水風月,美妙至極
!.png" />
《蘇幕遮》宋·范仲淹碧云天
,黃葉地。秋色連波
,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
,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
,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
。酒入愁腸
,化作相思淚。一首《蘇幕遮》
,秋色連波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有人感嘆道:思念的愁楚只有飲酒才能慰藉
,但沒有片刻的功夫
,又化成了相思的眼淚。喝酒也不能排解相思的苦楚
,這種感覺你體會過嗎 分隔兩地的伴侶
,久別難逢的摯友,離家千里的游子……人們聚在一起時
,日子一天一天地過
,并未發(fā)覺時間過得有多快。如果此時你想家了
,又找不到合適的情緒表達
,在這首詩中,你一定能找到那種感覺
。秋之高潔
《幽蘭操》唐·韓愈蘭之猗猗
,揚揚其香
。眾香拱之,幽幽其芳
。不采而佩
,于蘭何傷。以日以年
,我行四方
。文王夢熊,渭水泱泱
。采而佩之
,奕奕清芳。雪霜茂茂
,蕾蕾于冬
。君子之守,子孫之昌
。秋天
,正是百花凋零之時,可蘭花卻次第綻放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疤m之猗猗, 揚揚其香”
,那幽幽的芳香
,從四面八方而來,就像歌聲
,隨我四方
。蘭花生于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
;梅花長于霜雪
,不以無人而不妍。亭亭獨立
、清香飄然
,在靜默的角落,他們與世無爭
、恣意盛放
,開出了另一番風情萬種的模樣。在這曼妙的塵世里
,愿我們都活得與世無爭
、萬種風情!秋之惆悵
《雨霖鈴》宋·柳永寒蟬凄切,對長亭晚
,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
,留戀處
,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
,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
,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
,冷落清秋節(jié)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jīng)年
,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
,更與何人說 聽過《雨霖鈴》
,或許才能更深切的領悟到秋的惆悵。自古以來
,離愁就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
。可人生便是如此
,愛別離
,恨別離。世上沒有任何一個人能永遠陪著另一個人
,人與人之間無論相聚多久
,最后的結(jié)局都是別離。能陪我們攜手一生的人
,更是寥寥
。《追逐繁星的孩子》中有這么一句話:人就是這樣的生物啊
。我們是如此渺小
,可正是因為太過渺小,才要愈發(fā)珍惜
。只有珍惜了現(xiàn)在所擁有的
,即使以后分隔兩地,也有足夠的美好來慰藉。秋之深情
《浣溪沙》清·納蘭性德誰道飄零不可憐
,舊游時節(jié)好花天
,斷腸人去自經(jīng)年。一片暈紅才著雨
,幾絲柔綠乍和煙
,倩魂銷盡夕陽前。已慣天涯莫浪愁
,寒云衰草漸成秋
,漫因睡起又登樓。伴我蕭蕭惟代馬
,笑人寂寂有牽牛
,勞人只合一生休。誰念西風獨自涼 蕭蕭黃葉閉疏窗
,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
,當時只道是尋常
。納蘭容若是深情的。盧蕊去后
,他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
。他太想她了:他喜歡深夜讀書,她貼心送來糕點和熱茶
。他喜歡細雨霏霏
,她匆匆?guī)退麚纹鹩陚恪K矚g寫詩作畫
,她默默素手研磨紅袖添香
。……以前總以為這些小事太過尋常
,彼此的日子會很長很長
,有更多的浪漫。但是驀然回首
,才驚覺:平凡
,是人生唯一的答案。人世間的各中情味
,永遠只有在經(jīng)歷后才明白
。嘗遍酸甜苦辣,才更懂得相知相守的可貴
;歷盡滄海桑田
,才更珍惜相依相偎的平淡
。秋之靜謐
《山居秋暝》唐·王維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
,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天下皆知
,潤物細無聲是春雨的溫和
、清涼沁心是夏雨的歡悅
,寒冷透骨是冬雨的冷峻;而秋雨
,總是給人愔愔憂郁
、低沉、消愁的感覺
。雨后的秋天最讓人著迷
,無論是那松間的明月,還是那石上的清泉
,就連王維都忍不住多感嘆幾句:隨意春芳歇
,王孫自可留。秋雨飄落
,往事流淚
。人生如草木,一歲一枯榮
,總要經(jīng)歷一些風吹雨打
,才能讓一顆浮躁思家的心沉靜下來。秋之酣暢
《將進酒》唐·李白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
,請君為我傾耳聽
。秋天也是一個酣暢淋漓的世界,麥子金黃
、樹葉金黃
,仿佛所有的事物都在盡其所能地展現(xiàn)自己。李白說“人生得意需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
,在美景與美酒面前,人生的煩惱不過是下酒菜
。公元744年
,李白被排擠出長安城,失意
、困頓
,喝酒。第一杯酒
,他感慨時間流逝
,嘆黃河歸海不復,青絲變白難改
。大概酒是他一切力量的源泉
。喝到第二杯時,他又忽然高亢了起來
,天生之我才
,前金還復來。喝到第三杯時
,他已經(jīng)醉了
,對酒狂歌,抒心中之痛
。第四杯
,越醉就越清醒,酒話往往才是真話
,何必做圣賢
,圣賢皆寂寞,不如喝個痛快
。第五杯
,又重新回到了近似癲狂的亢奮,千金美酒才銷得萬古憂愁
。李白把一生和一生的詩都寄托在了酒里
。酒喝到哪
,人就活到哪,詩就作到哪
。如果你也那么一次
,哪怕只是一次,借酒消愁
,那么
,請背下這首詩。秋之灑脫
《水調(diào)歌頭》宋·蘇軾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
,低綺戶
,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與李白的酣暢相比,蘇軾更喜歡秋的豪邁
。他的幕僚曾這樣評價蘇軾:學士詞須關西大漢
,執(zhí)鐵板唱“大江東去”。秋天本就該不應有恨
,只因悲歡離合
,陰晴圓缺,自古就難全
。秋天縱然免不了離愁別緒
,但正如蘇軾所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自然規(guī)律罷了
。即使相隔千里,我們望著同一輪明月時
,卻依舊能想起彼此
,有共同的期待
,這便是最好的感情。無數(shù)個秋天會過去
,無數(shù)個悲傷的自己也會成為過往
,好好享受所擁有的一切,當時只道是尋常的事物
,過后卻也往往讓人回味無窮
,與其選擇傷春悲秋,何不灑脫不羈地過一生呢 秋天
,如詩
,如畫,如夢
。秋是美的
,美在清、高
、曠
、遠、靜
、凈
、深、厚
、大
。秋的清高里有著恬淡,曠遠里有著精深
,靜謐里有著清凈
,厚重里有著博大。生活處處皆美好
!用心讀生活
,愿饋贈予你一片溫良!任時光匆匆
,愿你我都能心靜如水
!這個秋天,愿巋然予一份純
,一份真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父親寫的散文詩父親的散文詩的歌詞散文詩精選
【名家散文】視頻號
,圖文朗讀給您分享名家經(jīng)典散文
關于月下景色引用詩句的作文
1.寫描寫月下景色的作文校園秋景
深秋到了,走進空曠的校園
,一陣冷風吹來
,讓人感到一陣涼意
。
秋天的校園仍舊光彩宜人,樹依舊是那么綠
;花兒好象不知道深秋已經(jīng)來了
,依舊竟香開放,依舊用它那芳香吸引著只只蜜蜂
;蝴蝶依舊在校園里翩翩起舞
,依舊用它那美麗的身影吸引著同學們的目光。
校園的花壇里落著從樹上落下來的幾片黃葉
,人們的呼吸在的空氣中凝成了乳白色的熱氣
。
雖然已經(jīng)是深秋,但太陽仍舊天天上班
,給予植物足夠的光和熱
,使它們能夠在寒冷的深秋依然長得很好。
校園里的樹時而隨風搖擺
;時而站立不動
;時而從樹枝上落下幾片可憐的樹葉。然而
,這些并不影響綠樹在深秋的魅力
。校園里的花都照樣開放,蜜蜂照樣忙碌得采蜜
,有許多蜜蜂在花的周圍飛來飛去
,在尋找哪一朵比較好
。
深秋的天空異常肅穆而爽朗
,在自習過后
,天空一片漆黑,讓人感到很神秘
,高高的天空有幾顆星星來點綴,讓人猜測:別的星星都到哪里去了
?
我愛深秋
、愛這爽朗的天空、愛這有一絲涼意的季節(jié)
!
困惑的秋帶著少許的憂愁與無奈被寧靜奮進的冬所代替
,
但在冬的懷抱里依然留有秋的痕跡,
田間地頭
,村頭溝河
,還留有秋心酸的淚水,
在不平凡的2003年里
,最有發(fā)言權的兩個季節(jié)是春和秋
,
春歷經(jīng)了嚴峻非典的考驗
,
秋感受了連續(xù)陰雨的磨難,
溫情的春以她特有的堅強戰(zhàn)勝了沒有花香的日子
,
豐韻的秋以她特有的毅力戰(zhàn)勝了沒有陽光的日子
,
陰雨過后總見燦爛彩虹。
冬
,一年四季中最后一個季節(jié)
,最有預兆明年光景的季節(jié),
冬
,夾雜著秋的困惑來到了鄉(xiāng)村
,駛?cè)肓顺鞘校哌M了你我他的身邊
2.描寫月下的景物的作文我心中的中秋節(jié)
我盼望已久的中秋節(jié)終于來到了
,人們興高采烈
,以各種的方式來迎接這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為了慶祝中秋節(jié)
,我特地回到小區(qū)賞月
。小區(qū)里燈火通明,人山人海
。我想:一家人如果可以在這么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下一起賞月
,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我非常激動
,來到頂樓,我推門而入
,就與涼爽的微風碰了頭
。我靠在圍欄邊上,欣賞著那皎潔的月亮
,我便發(fā)著呆
,我看著月亮,看著看著
,我發(fā)現(xiàn)月亮好像越來越圓
,越來越圓,當我看累時
,我低下頭
,看見樹上掛滿燈,他們就像換上了新衣裳
,變得金燦燦
,有些還掛上了小燈籠。頭上有幾臺飛機飛過
,飛機閃著燈
,仿佛在向我們表示祝福
。今天晚上十分靜寂,不時我就會聽見那樹葉“啪啪……”的聲響
,這聲音非常好聽
,像給我們慶祝中秋節(jié)應有的歌唱節(jié)目,我深深的陶醉在那里……
中秋節(jié)真令人難忘
,到處都有美麗的景色
,這景色可以把任何人迷倒,不知不覺
,我便回到我的家進入了夢鄉(xiāng)
,那是就開始了我夢世界的中秋節(jié)……
我是小學生,希望問者能給個滿分
3.寫“月下景色”的詩句詠月詩詞擷英記得在我中學時代
,語文老師讓同學們收集詠月詩
,但是當時大家都找了些什么詩詞佳作,我一點都不記得了
。
不過回想一下
,還是覺得老師這個作業(yè)有特色。古今中外
,關于月亮的詩詞佳篇確實不少
,而提及月亮的詩篇則更加眾多。
我對于月亮有著特別的感情
,小時候晚飯后的主要活動之一就是出門散步
,如果天色清朗,那么賞月必是我們賞心悅目的休閑項目
,也許因為這個緣故
,我對于詠月的好詩句也情有獨鐘。在詩詞作品中
,我最欣賞的還是唐詩宋詞
。
這里就選取部分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關于月亮的唐詩宋詞談談。唐詩唐詩里少不了說李白杜甫
。
“詩仙”李白的詠月詩相當多,比如膾炙人口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但是我更喜歡他的《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滿月
,對影成三人
。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
,行樂須及春。
我影月徘徊
,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
永結(jié)無情游
,相期渺云漢?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痹谶@首詩里
,李白的豪放不羈,瀟灑超脫的個性一面躍然紙上
,而他奇妙的想象力構(gòu)織的意境也讓人陶醉
。
詩歌作品更具有現(xiàn)實主義的“詩圣”杜甫的詩篇就更蒼涼和沉重,比如他的詠月詩名篇《月夜憶舍弟》:“戍鼓斷人行
,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
有弟皆分散
,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
,況乃未休兵
!”在月色下是特別容易懷念故人的,何況遠在邊塞的詩人
,于是思鄉(xiāng)和想念弟弟之情都油然而生
,只是在杜甫凝重的筆觸下這些又混雜著對國家的憂思,顯得格外蒼涼
。
相比而言
,從鑒賞角度,唐代另一位大詩人王維的詩體現(xiàn)的“詩中有畫”更值得細細品味
。我特別喜歡他的《鳥鳴澗》:“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深澗中
。”在這首詩里,一幅月下山澗的幽靜
、安寧的山水畫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在這里飛起的鳥的叫聲更映襯出空蕩的山澗的安靜。
在這個與世隔絕的意境里
,多少可以感受到詩人忘卻塵世
、怡然自得的心性,用現(xiàn)在的話說
,有點兒“小資”
。宋詞在宋詞里,最著名的詞人當屬蘇軾
、辛棄疾
、李清照三位,其中詠月詩寫得最出名的非一代文豪蘇軾莫屬
。
他的《水調(diào)歌頭·中秋》很多人都耳熟能詳:“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
轉(zhuǎn)朱閣
,低倚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
在上半闕的飄飄欲仙的遐想里
,我們似乎看到了醉酒后的李白般的超然物外
,但是蘇軾畢竟也是政治家,所以在詞中他也仍然無法擺脫人間的種種煩惱和情緒
,在下半闕,東坡先生回到了人世,想到了月亮也常常殘缺
,人生怎么能都盡意呢
?所以最后還是收筆于祝福,收筆于“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這千古名句
。由于本詞副標題有“兼懷子由(蘇軾的弟弟蘇轍)”,所以這里的祝福應該是祝福兄弟
,但是由于它的闊大的意境
,所以可以作為對任何人的祝福,甚至可以升華為對人間的祝福
。
辛棄疾的詞常常懷著“壯志未酬”或“壯懷激烈”的豪情
,他的詩比較少風花雪月,所以雖然有些詞提到月亮
,比如《賀新郎》里的尾句“誰共我
,醉明月?”和《木蘭花慢》里的“況屈指中秋
,十分好月
,不照人圓”等,但是傳唱不廣
,不是他詞作的代表
。李清照是婉約派的代表,也是古代最著名的女詩(詞)人之一
,在青春族中曾經(jīng)很受歡迎的瓊瑤小說常常借用她的詞句作標題或主題
。
但是她的關于月的詞句并不著稱,雖然包含名句“此情無計可消
,才下眉頭
,卻上心頭?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钡摹兑患裘贰分杏小把阕只貢r
,月滿西樓”這樣還算出名的句章,但是基本屬于陪襯
。
倒是婉約派詞人中的柳永的《雨霖鈴》中“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备鼮槿耸熘?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
其實詠月的詩詞名句相當多,而且未必來自聲名如雷貫耳的某些大家
,比如初唐的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整篇都堪稱精品
,特別是“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盡
,江月年年只相似
。”更是千古絕唱
。
我喜歡詠月的詩詞佳句
,因為喜歡月喜歡詩詞,也因為人生需要精神的洗滌和陶冶
。關于“月”的成語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綜合性學習中有不少關于月亮的知識
,現(xiàn)搜集整理一些與“月”有關的成語。
成語中的“月”一是指月亮
,二是與時間有關
。月朗風清月光明朗,微風清爽
。
形容美好寧靜的夜晚
。 出自唐朝的《洛神傳》:“時月朗風清,曠善琴
,遂取琴彈之
。”
月缺花殘比喻美好的事物遭到破壞
、摧殘
。出自唐朝溫庭筠《金荃集?和王秀才傷歌姬》:“月缺花殘莫愴然
,
,花須終發(fā)月終圓?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風花雪月原古典文學中常用以作為描寫對象的四時景色?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F(xiàn)多指詩文堆砌辭藻,內(nèi)容限于寫景言情
。
比喻風流場中男女間的戀愛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出自宋朝邵雍《伊川擊壤集?序》:“則何異四時風花雪月一過乎也
?”水中撈月(水中捉月)(海底撈月):到水里撈月亮
。
比喻白費力氣,事情根本辦不到
。出自明朝湯顯祖《牡丹亭冥誓》:“雖則似空中拈花
,卻。
4.關于月下美景的作文(運用描寫景物的手法)人們總認為相隔兩地
,就不能團圓
。我否定這種想法
,但也不可置否地認同。
只是彼此的我們心中多了份牽掛
,在兩地之間
,存在距離有多遠?真的
,究竟有多遠?何不認為
,在明月掛在夜空中
,伸手去撫摸遙不可及的月亮認為它被我抓牢了,抓牢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