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學
季羨林丨文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學”
,多少年來我曾反復思考過這個問題
。我曾一度得到兩個截然相反的答案:一個是最好不要再上大學
,“知識越多越反動”
,我實在心有余悸
。一個是仍然要上,而且偏偏還要學現(xiàn)在學的這一套。后一個想法最終占了上風,一直到現(xiàn)在
。
我為什么還要上大學而又偏偏要學現(xiàn)在這一套呢 沒有什么堂皇的理由。我只不過覺得
,我走過的這一條道路
,對己,對人
,都還有點好處而已
。我搞的這一套東西,對普通人來說
,簡直像天書
,似乎無補于國計民生。然而世界上所有的科技先進國家
,都有梵文、巴利文以及佛教經(jīng)典的研究
,而且取得了輝煌的成績
。這一套冷僻的東西與先進的科學技術(shù)之間,真似乎有某種聯(lián)系
。其中消息耐人尋味
。
我們不是提出了弘揚祖國優(yōu)秀文化,發(fā)揚愛國主義嗎 這一套天書確實能同這兩句口號掛上鉤
。我舉一個具體的例子
。日本梵文研究的泰斗中村元博士在給我的散文集日譯本《中國知識人の精神史》寫的序中說到,中國的南亞研究原來是相當落后的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墒墙鼛啄陙恚蝗怀霈F(xiàn)了一批中年專家
,寫出了一些水平較高的作品
,讓日本學者有“攻其不備”之感。這是幾句非常有意思的話
。實際上
,中國梵學學者同日本同行們的關(guān)系是十分友好的。我們一沒有“攻”
,二沒有爭
,只是坐在冷板凳上辛苦耕耘
。有了一點成績,日本學者看在眼里
,想在心里
,覺得過去對中國南亞研究的評價過時了。我覺得
,這里面既包含著“弘揚”
,也包含著“發(fā)揚”。怎么能說
,我們這一套無補于國計民生呢
話說遠了
,還是回來談我們的本題。
我的大學生活是比較長的:在中國念了4年
,在德國哥廷根大學又念了5年
,才獲得學位。我在上面所說的“這一套”就是在國外學到的
。我在國內(nèi)時
,對“這一套”就有興趣,但苦無機會
。到了哥廷根大學
,終于找到了機會,我簡直如魚得水
,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堅持學習了將近六十年
。如果馬克思不急于召喚我,我還要堅持學下去的
。
季羨林在德國留學期間和同學合影
如果想讓我談一談在上大學期間我收獲最大的是什么
,那是并不困難的。在德國學習期間有兩件事情是我畢生難忘的
,這兩件事都與我的博士論文有關(guān)聯(lián)
。
我想有必要在這里先談一談德國的與博士論文有關(guān)的制度。當我在德國學習的時候
,德國并沒有規(guī)定學習的年限
。只要你有錢,你可以無限期地學習下去
。德國有一個詞兒是別的國家沒有的
,這就是“永恒的大學生”。德國大學沒有空洞的“畢業(yè)”這個概念
。只有博士論文寫成
,口試通過,拿到博士學位
,這才算是畢了業(yè)
。
寫博士論文也有一個形式上簡單而實則極嚴格的過程
,一切決定于教授。在德國大學里
,學術(shù)問題是教授說了算
。德國大學沒有入學考試。只要高中畢業(yè)
,就可以進入任何大學
。德國學生往往是先入幾個大學,過了一段時間以后
,自己認為某個大學
、某個教授,對自己最適合
,于是才安定下來
。在一個大學,從某一位教授學習
。先聽教授的課
,后參加他的研討班。最后教授認為你“孺子可教”
,才會給你一個博士論文題目
。再經(jīng)過幾年的努力,搜集資料
,寫出論文提綱
,經(jīng)教授過目。論文寫成的年限沒有規(guī)定
,至少也要三四年,長則漫無限制
。拿到題目
,十年八年寫不出論文,也不是稀見的事
。所有這一切都決定于教授
,院長、校長無權(quán)過問
。寫論文
,他們強調(diào)一個“新”字,沒有新見解
,就不必寫文章
。見解不論大小,唯新是圖
。論文題目不怕小
,就怕不新
。我個人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只有這樣
,學術(shù)才能“日日新”,才能有進步
。否則滿篇陳言
,東抄西抄,饾饤拼湊
,盡是冷飯
,雖洋洋數(shù)十甚至數(shù)百萬言,除了浪費紙張
、浪費讀者的精力以外
,還能有什么效益呢
我拿到博士論文題目的過程,基本上也是這樣
。我拿到了一個有關(guān)佛教混合梵語的題目
,用了三年的時間,搜集資料
,寫成卡片
,又到處搜尋有關(guān)圖書,翻閱書籍和雜志
,大約看了總有一百多種書刊
。然后整理資料,使之條理化
、系統(tǒng)化
,寫出提綱,最后寫成文章
。
我個人心里琢磨:怎樣才能向教授露一手兒呢 我覺得
,那幾千張卡片,雖然抄寫時好像蜜蜂采蜜
,極為辛苦
;然而卻是干巴巴的,沒有什么文采
,或者無法表現(xiàn)文采
。于是我想在論文一開始就寫上一篇“導言”,這既能炫學
,又能表現(xiàn)文采
,真是一舉兩得的絕妙主意。我照此辦理
。費了很長的時間
,寫成一篇相當長的“導言”
。我自我感覺良好,心里美滋滋的
,認為教授一定會大為欣賞
,說不定還會夸上幾句哩。我先把“導言”送給教授看
,回家做著美妙的夢
。我等呀,等呀
,終于等到教授要見我
,我懷著走上領(lǐng)獎臺的心情,見到了教授
。然而卻使我大吃一驚
。教授在我的“導言”前畫上了一個前括號,在最后畫上了一個后括號
,笑著對我說:“這篇導言統(tǒng)統(tǒng)不要
!你這里面全是華而不實的空話,一點新東西也沒有
!別人要攻擊你
,到處都是暴露點,一點防御也沒有
!”對我來說
,這真如晴天霹靂,打得我一時說不上話來
。但是
,經(jīng)過自己的反思,我深深地感覺到
,教授這一棍打得好
,我畢生受用不盡。
季羨林日記(資料圖)
第二件事情是
,論文完成以后,口試接著通過
,學位拿到了手
。論文需要從頭到尾認真核對,不但要核對從卡片上抄入論文的篇
、章
、字、句
,而且要核對所有引用過的書籍
、報刊和雜志
。要知道,在三年以內(nèi)
,我從大學圖書館
,甚至從柏林的普魯士圖書館,借過大量的書籍和報刊
,耗費了大量的時間
。當時就感到十分煩膩。現(xiàn)在再在短期內(nèi)
,把這樣多的書籍重新借上一遍
,心里要多膩味就多膩味。然而老師的教導不能不遵行
,只有硬著頭皮
,耐住性子,一本一本地借
,一本一本地查
,把論文中引用的大量出處重新核對一遍,不讓它發(fā)生任何一點錯誤
。
后來我發(fā)現(xiàn)
,德國學者寫好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在讀校樣的時候
,都是用這種辦法來一一仔細核對
。一個研究室里的人,往往都參加看校樣的工作
。每人一份校樣
,也可以協(xié)議分工。他們是以集體的力量
,來保證不出錯誤
。這個法子看起來極笨,然而除此以外
,還能有“聰明的”辦法嗎 德國書中的錯誤之少
,是舉世聞名的。有的極為復雜的書竟能一個錯誤都沒有
,連標點符號都包括在里面
。讀過校樣的人都知道,能做到這一步
,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
。德國人為什么能做到呢 他們并非都是超人的天才,他們比別人高出一頭的訣竅就在于他們的“笨”。我想改幾句中國古書上的話:德國人其智可及也
,其笨(愚)不可及也
。
季羨林在德國留學期間和同學合影
反觀我們中國的學術(shù)界,情況則頗有不同
。在這里有幾種情況:中國學者博聞強記
,世所艷稱。背誦的本領(lǐng)更令人吃驚
。過去有人能背誦四書五經(jīng)
,據(jù)說還能倒背。寫文章時
,用不著去查書
,順手寫出,即成文章
。但是記憶力會時不時出點問題的
。中國近代一些大學者的著作,若加以細致核對
,也往往有引書出錯的情況
。這是出上乘的錯。等而下之
,作者往往圖省事
,抄別人的文章時,也不去核對
,于是寫出的文章經(jīng)不起核對
。這是責任心不強、學術(shù)良心不夠的表現(xiàn)
。還有更壞的就是胡抄一氣
。只要書籍文章能夠印出,哪管它什么讀者
!名利到手
,一切不顧。我國的書評工作又遠遠跟不上
。即使發(fā)現(xiàn)了問題
,也往往“為賢者諱”,怕得罪人
,一聲不吭
。在我們當前的學術(shù)界,這種情況能說是稀少嗎 我希望我們的學術(shù)界能痛改這種極端惡劣的作風
。
我上了9年大學
,在德國學習時,我自己認為收獲最大的就是以上兩點
。也許有人會認為這卑之無甚高論
。我不去爭辯。我現(xiàn)在已年屆耄耋
,如果年輕的學人不棄老朽
,問我有什么話要對他們講,我最想講的就這兩點
。
父親寫的散文詩父親的散文詩的歌詞散文詩精選朱自清散文~~
【相識是緣
,感恩遇見】父親的散文詩的歌詞散文詩精選朱自清散文
季羨林說過的讀書名言警句大全摘要
季羨林(1911年8月6日20xx年7月11日),中國山東省聊城市臨清人
,字希逋
,又字齊奘。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
、語言學家
、文學家、國學家
、佛學家
、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
。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
、聊城大學名譽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
、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
,是北京大學的終身教授。
季羨林經(jīng)典語錄:
1
、在人生的道路上
,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旅客?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恫煌隄M才是人生》
2
、世界上無論什么名譽,什么地位
,什么幸福
,什么尊榮,都比不上待在母親身邊
,即使她一字也不識
。《賦得永久的梅》
3
、那種極其困難的環(huán)境中
,人生樂趣仍然是有的
。在任何情況下,人生也絕不會只有痛苦
。這就是我悟出的禪機
。《留德十年》
4
、要說真話
,不講假話。假話全不講
,真話不全講
。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話都說出來,但說出來的話一定是真話
。季羨林
5
、好多年來,我曾有過一個良好的愿望:我對每個人都好
,也希望每個人都對我好
。只望有譽,不能有毀
。最近我恍然大悟
,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季羨林
6
、走運時
,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過了頭;倒霉時
,要想到走運
,不必垂頭喪氣。心態(tài)始終保持平衡
,情緒始終保持穩(wěn)定
,此亦長壽之道也。季羨林
7
、時光流逝
,一轉(zhuǎn)眼,我已經(jīng)到了望九之年
,活得遠遠超過了自己的預算
。有人說,長壽是福
,我看也不盡然
。人活得太久,對眾生的相
,看得透透徹徹
,反而鼓舞時少
,嘆息時多。季羨林
8
、我認為
,能為國家、為人民
、為他人著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夠百分之六十為他人著想
,百分之四十為自己著想
,他就是一個及格的好人?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都玖w林談人生》
9
、我從不把自己估計過高,我甘愿當一個平凡的人
,而一個平凡的人
,如果美歐金光閃閃的博士頭銜,則在搶奪飯碗的搏斗中必然是個失敗者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读舻率辍?/p>
10、人活一世
,就像作一首詩
,你的成功與失敗都是那片片詩情,點點詩意
。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
。然而,自古及今
,海內(nèi)海外
,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
,不完滿才是人生
。季羨林
11、記得魯迅先生說過:人的本性是
,一要生存
,二要溫飽三要發(fā)展。這同中國古代一句有名的話
,完全是一致的:食色性也
。食是為了解決生存和溫飽的問題,色是為了解決發(fā)展問題
,也就是所謂傳宗接代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都玖w林談人生》
12、對什么事情都不嘀咕
,心胸開朗
,樂觀愉快,吃也吃得下
,睡也睡得著
,有問題則設(shè)法解決之,有困難則努力克服之
,決不視芝麻綠豆大的窘境如蘇迷廬山般大
,也決不毫無原則隨遇而安,決不玩世不恭
。應盡便須盡
,無復獨多慮?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堕L壽之道》
13
、在這一條十分漫長的路上,我走過陽關(guān)大道
,也走過獨木小橋
。路旁有深山大澤,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
,也有塞北秋風;有山重水復
,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絕處逢生
。路太長了
,時間太長了,影子太多了
,回憶太重了
。《八十述懷》
14
、我一輩子考試的次數(shù)成百成千
,從小學一直考到獲得最高學位,但我考試的運氣好
,從來沒有失敗過
。這一次又撞上了喜神,北大和清華我都被錄取
,一時成了人們羨慕的對象
。《此情可待成追憶》
15
、我只是一個人在夜深人靜時
,伏在枕上
,讓逝去的生命一幕一幕地斷斷續(xù)續(xù)地在我眼前重演一遍,自己仿佛成了一個旁觀者
,顧而樂之
。逝去的生命不能復歸,也用不著復歸
。但是
,回憶這樣的生命,意識到自己是這樣活過來的
,陽關(guān)大道
、獨木小橋,都走過來了
,風風雨雨都經(jīng)過了,一直到今天
,自己還能活在世上
,還能回憶往事,這難道還不能算是莫大的幸福嗎?《一生的遠行》
高爾基說過的讀書名言
1
、人應該裝飾的是心靈
,不是肉體。高爾基
2
、一小我想要在生計斗爭中取勝
,要么得有聰明,要么得有野獸一樣的心腸
。
3
、天才是由于對事業(yè)的熱愛而發(fā)展起來的。簡直可以說
,天才就其本質(zhì)而論只不過是對事業(yè)
,對工作的熱愛而已。高爾基
4
、對人來說
,世界是一片暗夜,每小我必須給自己照亮途徑
。
5
、人永遠不能確切知道自己是什么人應該問他,他以為自己是什么人
。高爾基
6
、人們的丑惡并非全都是他們自己的錯誤
7、每一小我身上都有一個傻子和一個騙子:傻子就是人的情感
,騙子就是人的聰明
、情感之所以愚蠢是因為它直率
、真實,不會裝模作樣
,可是不裝模作樣又怎能生活下去呢 ?
8
、是啊,生活是有本事處分不愿為它效勞的人的
9
、反省是一面瑩澈的鏡子
,他可以照見心靈上的污點。高爾基
10
、人需要真理
,就像瞎子需要明快的引路人一樣。
11
、有時刻一小我只有在他死后才能被人理解
,就象讀一本好書一樣,只有讀完了最后一行
,才能理解
。
12、借使你活著能夠認命
,你就會平平穩(wěn)穩(wěn)
,安安靜靜的活下去。不要頂風站著
,有好多器械會隨風吹來的
。
13、一小我的出生
,總伴跟著母體的疼痛和流血
。
14、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
15
、對人來說,世界是一片暗夜
,每個人必須給自己照亮道路
。高爾基
16、人生易逝
,惟其事業(yè)有時得以垂諸永遠
。
17、不知道明天要干什么的人是不幸的
。高爾基
18
、生活在我們這個世界里,不讀書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高爾基
19
、熱愛書吧這是知識的泉源
! 高爾基
20、理智要比心靈更高
,思惟要比情感靠得住
。
21、進修永遠不晚
。
22
、時間能醫(yī)好所有創(chuàng)傷,就因為它可以使一切死亡
,包括所謂的愛和同情
。高爾基
23、平民庶民就是造神者
!世上無數(shù)的民眾
!比起教堂里所有的正教徒來, 他們才是偉大的殉難者
,他們才是上帝
!
24、地球上的確擁擠到好笑的程度
,人們走的途徑也都是一模一樣的
。
25
、一小我追求的目標越高
,他的才力就成長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
。
26
、人們的丑惡并非全都是他們自己的過錯 高爾基
27、時間能醫(yī)好所有創(chuàng)傷
,就因為它可以使一切滅亡
,包括所謂的愛和同情。
28
、讀書愈多
,精神就愈健壯而勇敢。高爾基
29
、對于有文化的人
,讀書是高尚的享受。我重視讀書
,它是我的一種寶貴的習慣
。高爾基
30、理智要比心靈更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高爾基
31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
,最平凡而又最名貴
,最易被忽視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時間。
32
、每一本書是一級小階梯
,我每爬一級,就更脫離畜生而上升到人類
,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觀念
,更熱愛書。高爾基
33
、不知道明天要干什么的人是不幸的
。
34、貧窮能使人沉淪
,也能使人升華
。
35、書籍是青年人不可以分離的生命伴侶和導師
。高爾基
36
、如果在兒童的食物里加一些銅,孩子的骨骼就長不好
,會變成矮子
,同樣,如果大人中了黃金毒
,他的靈魂就會變得渺小
,僵死,陰暗
,就象一個只值五分錢的皮球一樣
37
、人應該裝飾的是心靈,不是肉體
。
38
、書籍使我變成了一個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變成輕松而舒適的詩
。高爾基
39
、任何人也沒有發(fā)明,人與人的交往不過是一些空口說
,一些言之無物的空口說
,誰也不懂得誰,誰也不想去懂得誰。
40
、地球上簡直擁擠到可笑的程度
,人們走的道路也都是一模一樣的。高爾基
41
、天才是因為對事業(yè)的熱愛而成長起來的
。的確可以說,天才就其本質(zhì)而論只不過是對事業(yè)
,對工作的熱愛而已
。
42、人永遠不能確切知道自己是什么人應該問他
,他以為自己是什么人
。
43、有時候一個人只有在他死后才能被人理解
,就象讀一本好書一樣
,只有讀完了最后一行,才能理解
。高爾基
44
、人的常識愈廣,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
。( )
45
、檢查是一面瑩澈的鏡子,他可以照見心靈上的污點
。
46
、每一本書是一級小階梯,我每爬一級
,就更離開畜生而上升到人類
,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觀念
,更熱愛書
。
47、任何人也沒有發(fā)現(xiàn)
,人與人的交往不過是一些空談
,一些言之無物的空談,誰也不了解誰
,誰也不想去了解誰
。高爾基
48、我撲在書本上
,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
。
讀書名言警句大全
1、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