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一直在尋找原野的人
席慕蓉
二〇〇三年六月二十三日
,我在報上讀到一篇論“人如馬性”的文章,一開頭是這樣寫的:在佛經(jīng)里經(jīng)常把對人的教育
次一等的馬,要你揚鞭
,呼喝,它才懂得開始奔跑。再次一等的馬
,要你拿鞭打它,它才肯走。甚至有的馬,你越是打它,它干脆睡下來,不走了這真是佛經(jīng)里的原意嗎
可是
再慢慢讀下去
人如馬性,馬有優(yōu)劣
所以“人如馬性”有四點:第一、見鞭即驚是圣者
關(guān)于人性
我沒有讀過佛經(jīng)
所以,在佛經(jīng)里
所以
沒有比蒙古民族更需要役使馬匹的民族了
蒙古人馴養(yǎng)馬匹之時,對它們生命深處的野性特別尊重與珍惜
我的朋友白龍告訴過我:
對于牧馬人來說,一匹馬身上的“野性”是非常重要的
馬兒如果有選擇權(quán),想必不會愿意與一位只知道用鞭子來與它溝通的主人共度此生的罷 這就是為什么我會對那些木然生活在農(nóng)家里的馬匹那樣同情的原因了
在這里
我的朋友鮑爾吉·原野說:
我寫蒙古
當我第一次讀到鮑爾吉·原野的作品之時
是因為我是蒙古人嗎
最初的時候
不過,我慢慢發(fā)現(xiàn)
作為他的讀者,我認為
我將努力去試著再也不以他人的標準來判斷我自身的優(yōu)劣
,再也不以他人強加的驅(qū)使和逼迫,來定義生命的價值。“尋找原野”這個行動的本身
,也許就會給我的心靈騰出一片無邊無際的曠野來罷。父親寫的散文詩父親的散文詩的歌詞散文詩精選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cgf/11142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