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庇质且荒戤厴I(yè)季
,轉(zhuǎn)瞬間
,就要跟昔日的同窗話別了,暢想話別
,會是怎樣一番情景呢
,是白云下回顧往昔的依依不舍,還是陰雨天相顧無言的相擁而泣 是瀟灑豪邁的前程相祝
,還是輕描淡寫的約定再見之日 天下無不散之宴席
,自古有聚便有別,如果你還對離別彷徨恐懼
,不妨先看看古人們是怎么處理離別的吧
。
1.蘇軾《臨江仙·送錢穆父》
季,讀這3首送別詩<div id=)
,體味不一樣的送別情懷.png" />
一別都門三改火
,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
,無波真古井
,有節(jié)是秋筠。惆悵孤帆連夜發(fā)
,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東坡這首送別詞一改以往送別纏綿哀怨的基調(diào)
,深沉細膩,一波三折
,盡顯曠達灑脫之姿
。自京城一別,我們已經(jīng)有三年沒見了
,你四處輾轉(zhuǎn)遠走天涯
,如今歸來相見,你的笑容依然如春天般溫暖
,你依然像我所知的那樣
,心平如鏡,像一口古井的水不起波瀾
,高風亮節(jié)依然存于心間
,似不屈的秋竹一般?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墒?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我是多么傷心我們的重逢是如此短暫,你離別的帆船連夜就要出發(fā)
,送別之時
,月色淡隱,云色微茫
,夜色好不遼闊
,朋友啊,你也不用皺著眉頭苦著臉了
,人生就像是一座旅館
,我只是個暫住的過客?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叭松缒媛?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我亦是行人”,多么感傷又多么慰藉啊
,朋友雖不能一直與你相伴
,但你的身邊,總會一直有人存在的
,所以
,不要害怕離別,也不要恐懼孤單
。
2.王觀《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水是眼波橫
,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 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
,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
這闕春日的離別絮語,又是怎樣的撩人心腸呢 這汪春水
,像美人流動的眼波
,遠處青山,似美人顰蹙的眉毛
,春景含情
,而此刻你的面容,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馬上你就要離去
,去向那山水交匯的遠方
。春意漸消,才剛剛把春天送走
,現(xiàn)在又要送你歸去了
,我留不住春色也留不住你,你此去江南
,如果能趕上江南的春天
,千萬要把春景留住啊
!詩歌句句含情
,不舍的離別情緒在這春色見流轉(zhuǎn),叫人怎么舍得離去
,離去又怎會不惹人思念呢
3.柳永《雨霖鈴》
寒蟬凄切
,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
,留戀處,蘭舟催發(fā)
。執(zhí)手相看淚眼
,竟無語凝噎。念去去
,千里煙波
,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
,更那堪
,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
。
此去經(jīng)年
,應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便縱有千種風情
,更與何人說
柳永這闕深秋的長亭送別
,真可謂是愁斷肝腸了。深秋的蟬鳴凄涼急促
,傍晚時分
,我面對著長亭,看大雨漸漸停了下來
。在京城外設(shè)宴踐行
,離情籠罩心頭,便沒有了飲酒的心思
,正依依不舍的時候
,航船又催著出發(fā)了。我握著你的手
,想說些離別的話語
,卻是相顧無言,哽咽著說不出話來
,想到我這一離去
,只有無盡的落日跟千里煙波、萬丈霧靄
。多情的人自古傷感別離
,更何況是在這思歸的清秋時節(jié)離去,待明早酒醒
,我又會身處何處呢 大概只有楊柳岸邊的清風和殘月陪伴著我吧
。經(jīng)此一別,我們怕是多年再難相見
,再遇到好天氣好景色
,沒有你相伴,也只是形同虛設(shè)了
,即便有滿腹的知心話
,又能說與誰聽呢 離別無計,能做的
,大概只有珍惜罷
,只有懷念罷。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如有任何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
寫三則關(guān)于送別的詩句上下句
1.描寫山水的詩句三句.描寫送別的詩句三句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
風光不與四時同
。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
劉禹錫《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
,
我言秋日勝春潮。
晴空一鶴排云上
,
便引詩情到碧霄
。
唐·柳宗元《江雪》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
孤舟蓑笠翁
,
獨釣寒江雪。
.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游人。海內(nèi)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3.山中相送罷
,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王維《送別》)
4.寒雨連江夜入?yún)?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5.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
6.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李白《渡荊門送別》)
7.此地一為別
,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8.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9.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10.又送王孫去
,萋萋滿別情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11.掩淚空相向,風塵何處期。(盧綸《送李端》)
12.遠送從此別
,青山空復情
。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杜甫《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
13.輪臺東門送君去
,雪上空留馬行處。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
,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4.望君煙水闊,揮手淚沾巾
。飛鳥沒何處
,青山空向人。(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游》)
15.楚山秦山皆白云
,白云處處長隨君
。長隨君,君入楚山里
,云亦隨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羅衣
,白云堪臥君早歸
。(李白《白云歌送劉十六歸京》)
16.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
,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李叔同:《送別》)
2.關(guān)于送別的詩句大全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云
。 —— 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 ——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海內(nèi)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 —— 王維《渭城曲 》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 —— 高適《別董大二首》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 ——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 ——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 —— 蘇軾《和董傳留別》
3.關(guān)于送別的古詩三首1
、《芙蓉樓送辛漸》唐代: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隆?/p>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
釋義:
迷蒙的煙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
;清晨送走你,孤對楚山離愁無限
!
朋友啊
,洛陽親友若是問起我來;就說我依然冰心玉壺
,堅守信念
!
2、《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唐代:岑參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
,平沙莽莽黃入天
。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隨風滿地石亂走
。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
,漢家大將西出師
。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
,風頭如刀面如割
。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
,幕中草檄硯水凝
。
虜騎聞之應膽懾
,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
釋義:
您難道不曾看見嗎
?那遼闊的走馬川緊靠著雪海邊緣,茫茫無邊的黃沙連接云天
。
輪臺九月整夜里狂風怒號
,到處的碎石塊塊大如斗,狂風吹得斗大亂石滿地走
。
這時匈奴牧草繁茂軍馬肥
,侵入金山西面煙塵滾滾飛,漢家的大將率兵開始征西
。
將軍身著鎧甲夜里也不脫
,半夜行軍戈矛彼此相碰撞,凜冽寒風吹到臉上如刀割
。
馬毛掛著雪花還汗氣蒸騰
,五花馬的身上轉(zhuǎn)眼結(jié)成冰,營幕中寫檄文硯墨也凍凝
。
敵軍聽到大軍出征應膽驚
,料他不敢與我們短兵相接,我就在車師西門等待報捷
。
3
、《渡荊門送別》唐代: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
山隨平野盡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
,云生結(jié)海樓
。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
釋義:
乘船遠行
,路過荊門一帶,來到楚國故地
。
青山漸漸消失
,平野一望無邊。長江滔滔奔涌
,流入廣袤荒原
。
月映江面,猶如明天飛鏡
;云彩升起
,變幻無窮
,結(jié)成了海市蜃樓。
故鄉(xiāng)之水戀戀不舍
,不遠萬里送我行舟
。
4、《南浦別》唐代: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
,西風裊裊秋
。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
釋義:
在南浦凄涼愁苦的分別
,秋風蕭索黯淡。
回頭看一次就肝腸寸斷
,好好離去吧
,不要再回頭了。
5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唐代:高適
嗟君此別意何如
,駐馬銜杯問謫居。
巫峽啼猿數(shù)行淚
,衡陽歸雁幾封書
。
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
。
圣代即今多雨露
,暫時分手莫躊躇。
釋義:
此次離別不知你們心緒何如
,停住馬飲酒詢問被貶的去處。
巫峽猿猴悲啼令人傷心流淚
,衡陽的歸雁會為我捎來回書
。
秋日青楓江上孤帆遠遠飄去,白帝城邊黃葉飄零古木稀疏
。
圣明朝代如今定會多施雨露
,暫時分手希望你們不要躊躇。
6
、《送別 / 山中送別》唐代:王維
山中相送罷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
,王孫歸不歸
?
釋義: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陽落下把柴門半掩
。
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綠
,朋友啊你能不能回還
?
4.有關(guān)送別的詩句李叔同《送別》
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
天之涯
,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
一瓢濁酒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
李白《送友人》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
王維的:
“勸君更進一杯酒
,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王勃的:“海內(nèi)存知已
,天涯若比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昌齡的:“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芙蓉樓送辛漸》)
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
遠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
,萋萋滿別情
。
5.關(guān)于送別的詩句有哪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
勸君更飲一杯酒
,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
請君試問東流水
,別意與之誰短長
。
又送王孫去,
,萋萋滿別情
。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丈夫志四海
,萬里猶比鄰
。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離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遠還生
去年花里逢君別
,今日花開已一年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
。
武林門外送行舟
,萬種離情逐水流。今夜月明何處泊
?天涯回首不勝愁
。
6.寫出幾句描寫離別,送別的詩句揮扇仕女圖
離去匆匆何時歸?
芳草萋萋徒傷悲
。
低眉看盡水東流
,
仰天望斷雁南飛。
揮手已是兩眼淚
,
愿君一路春風吹
。
春風吹得人心醉,
心醉一樣報春暉
。
韓熙載夜宴圖
無邊愁緒系蒼天
,
琵琶聲殘歌亦殘
。
舉杯欲語淚先流
,
道聲珍重心已寒。
半卷詩書訴憂憤
,
一支鐵筆寫流年
。
今宵話盡離別意,
不知何日話凱旋
7.關(guān)于送別的詩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
,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
,兒女共沾巾. 【注釋】: 杜少府:王勃的友人
,生平不詳.少府縣尉的別稱."蜀州"一作"蜀川".城闕指京城長安.三秦:今陜西省關(guān)中地區(qū),古為秦國
,項羽在滅秦后,曾將秦地分為雍,塞
,瞿三國,稱三秦.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
,分別是白華津
,萬里津,江首津
,涉頭津
,江南津.比鄰:近鄰.曹植《贈白馬王彪》:"丈夫四海志,萬里猶比鄰."這里化用其意. 【簡析】:這是王勃的一首贈別名作
,它和一般送別詩充滿傷感情調(diào)迥然不同
,有一種奮發(fā)有為的精神.詩中第五六兩句更使友情升華到一種更高的美學境界.全詩抑揚頓挫,壯闊謹嚴
,是五律的典型作品.從平仄
,押韻來看,這首詩符合五律的要求
,但在對仗上卻和后來標準的五律有異
,即首聯(lián)對仗,頷聯(lián)散行. 這正表明初唐律詩還沒有定型的特點. 【作者小傳】:王勃(649-676)字子字
,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與楊炯
,盧照鄰,駱賓王齊名
,號稱"初唐四杰".他們力求擺脫齊梁艷風
,擴大詩歌的題材,表現(xiàn)積極進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憤慨.有《王子安集》.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注釋】:詩題一作《渭城曲》. 渭城:在今陜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陽古城. 朝雨:早晨的雨. 浥:潤濕. 陽關(guān):在今甘肅省敦煌西南
,為自古赴西北邊疆的要道. 【簡析】:這首詩語言樸實
,形象生動,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別之情.唐時即被譜成《陽關(guān)三疊》
,歷代廣為流傳.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yún)?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平明送客楚山?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注釋】:芙蓉樓:據(jù)《一統(tǒng)志》載:"芙蓉樓在鎮(zhèn)江府城上西北隅."系晉潤州刺史王恭所建,故址在今江蘇省鎮(zhèn)江市.清代
,在王昌齡謫居地龍標(今湖南省黔陽縣)也建有芙蓉樓.一片冰心句是化用鮑照《白頭吟》中"直如朱絲繩
,清如玉壺冰"句意. 【簡析】:這首詩令人千古傳誦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壺",表白了自己永遠純潔無瑕的心. 【作者小傳】: 王昌齡(698-756)字少伯
,京兆長安人.詩擅長七絕
,被稱"七絕圣手".能以精煉的語言表現(xiàn)豐富的情致,意味渾厚深長.其邊塞詩很著名.有《王昌齡集》. 《贈王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1]煙花三月下?lián)P州.[2] 孤帆遠影碧空盡
,[3]唯見長江天際流.[4] 【注釋】:之:去
,往. 廣陵:揚州. 意思是:在黃鶴樓送孟浩然到廣陵去. [1]故人:老朋友,這里指孟浩然. 西辭:辭
,辭別.西辭
,由西向東行. 意思:作者在黃鶴樓和老朋友辭別了. [2]煙花:指艷麗的春景. 下:順流直下. 意思是:在春光爛漫的三月,老朋友坐船順流 直下到揚州去. [3]孤帆:單獨的一條船.碧空:晴朗的天空. 盡:沒有了
,消失了. 意思是:那只船越走越遠
,遠遠望去好像消失在晴朗的天空里. [4]唯:只. 天際:天邊. 意思:只看見浩蕩的長江水,滾滾向天邊流去. 【簡析】:這首送別詩
,大約寫于開元二十年(732)前后.詩人的摹景寫情
,出語不凡,使人贊嘆
!第三四句既是寫景
,更是寫情,孤帆的影子都消失了
,只有思念像長江水永遠流在心中.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1] 散入珠簾濕羅幕
,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
,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
,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
,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
,雪上空留馬行處. 【注釋】: [1]本句是比喻
,梨花喻白雪. 【簡析】:這是天寶十三年(754)冬作者在輪臺寫的一首送別詩.營中送別,大雪紛飛
,這是一個很特異的環(huán)境.詩人以奇特的比喻
,豐富的想象和對實景多層次的描繪,使人感到充滿寒意而又感到春意盎然.一直送到不見人影
,而雪地上的那一行馬蹄印的情景深深地刻在讀者心中. 【作者小傳】:岑參(715-770)
,南陽(今屬河南)人.天寶進士,曾隨高仙芝到安西
,威武
,后又往來于北庭,輪臺間.官至嘉州刺史
,卒于成都.長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繪塞上風光和戰(zhàn)爭景象
;氣勢豪邁,情辭慷慨
,語言變化自如.有《岑嘉州詩集》. 第四節(jié) 宋人送別詞 《雨霖鈴》[1] 柳永 寒蟬凄切
,對長亭晚,驟雨初歇.[2] 都門帳飲無緒
,[3]留戀處
,[4]蘭舟催發(fā).[5] 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6] 念—去去千里煙波
,[7]暮靄沈沈楚天闊.[8] 多情自古傷離別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
,晚風殘月. 此去經(jīng)年
,[9]應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10] 【注釋】:[1]此調(diào)原為唐教坊曲.相傳唐玄宗避安祿山亂入蜀
,時霖雨連日
,棧道中聽到鈴聲.為悼念楊貴妃,便采作此曲
,后柳永用為詞調(diào).又名《雨霖鈴慢》.上下闋
,八句,仄韻. [2]驟雨:陣雨. [3]都門帳飲:在京都郊外搭起帳幕設(shè)宴餞行.無緒
;沒有情緒
,無精打采. [4]留戀處:一作"方留戀處". [5]蘭舟:據(jù)《述異記》載。
8.描寫送別的古詩1
、駱賓王 《于易水送人一絕》 此地別燕丹
,壯士發(fā)沖冠。
昔時人已沒
,今日水猶寒
。 ——崇敬荊軻古今一體,略去枝蔓直入史事
,一種激越之情
。
后兩句寓情于景
,景中帶比,荊軻精神千載猶存
,還有詩人對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深切感受
。沒有離別的情景也不知所送為誰,純是抒懷詠志之作
,開風氣之先
。
2、王勃 《別薛華》 送進多歧路
,遑遑獨問津
。悲涼千里道,凄斷百年身
。
心事同漂泊
,生涯共苦辛。無論去與住
,俱是夢中人
。
——窮和獨是傳神之筆,迢迢千里唯失意的心來作伴
,第三聯(lián)同情勸慰對方
,也用以自慰,雙方都會在對方的夢中出現(xiàn)
,說明懷友之誠相思之切
,不重惜別之情而寫悲切的身世之感、政治上的挫折
,未能擺脫個人哀傷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
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 ——杜少府上任
,俱是客中之別不必傷感,一洗送別的悲酸之態(tài)
,意境開闊音調(diào)爽朗
,獨標高格。
《江亭月夜送別二首》其二 亂煙籠碧砌
,飛月向南端
。寂寞離亭掩
,江山此夜寒。
——客居巴蜀之間所寫
,通過對景物的描寫
,間接地表達送走友人后環(huán)顧離亭仰望明月,遠眺江山
。留連顧望之狀,凄涼寂寞之情自然浮現(xiàn)紙上
,夜色深沉冷寂
。
融情入景。寒
,著此一字境界全出
。
3、孟浩然 《留別王維》 寂寂竟何待
,朝朝空自歸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
當路誰相假
,知音世所稀。只應守寂寞
,還掩故園扉
。
——怨懟之中又帶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摯動人
,既沒有優(yōu)美的畫面
,又沒有華麗的詞藻,語句平淡近乎口語
,對偶不工極其自然
,言淺意深頗有余味。 4
、王昌齡 《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yún)?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平明送客楚山孤?/p>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 ——首句寫蕭瑟的秋意
,也渲染出離別的黯淡氣氛。
那寒意不僅在滿江風雨中也在離人的心頭
。次句意境開闊
,孤——襯心境,即景生情
,情蘊景中
,令人聯(lián)想到詩人孤介傲岸
,冰清玉潔的形象。
含蓄
、蘊藉
、余味無窮。 《送別》 下馬飲君酒
,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
但去莫復向
,白云天盡時。 ——送友人歸隱
,看似語句平淡無奇
,細讀來卻詞淺情深,含有悠然不盡之意
。
《山中送別》 山中相送罷
,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
,王孫歸不歸
? ——不寫?zhàn)T別,匠心獨運
,與他詩不同
。
把道別作暗場,而寫別后的寂寞之感
,悵惘之情
,離愁,往往在別后當日的日暮而更濃重
、稠密
,卻只用掩柴扉來表達。從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
,運用樸素自然的語言
,來顯示濃厚真摯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
,令人神遠
。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 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
,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友人奉命去安西
,在渭城送別
,前兩句點明時間
、地點、環(huán)境
、氣氛
,寫景色調(diào)清新,明朗
,這是一場深情的離別
,卻不黯然銷魂,相反
,倒是輕快而富于情調(diào)
。三四句是極豐富內(nèi)涵的一剎那。
5
、李白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