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ONE
被《流感下的北京中年》這篇文章刷屏。
我是在家里讀了不到一半,然后在去花卉市場的路上讀完的
如果是一口氣讀完
,如果是夜晚,可能就夜不能寐了。熙攘的車流人流,熱鬧的花花草草,迎新年的氛圍,多多少少地沖淡了傷感、悲哀、無助和莫名的情緒。愿逝者已矣
,生者如斯。記錄一下自己讀這篇文章的心得體會
。第一,愛自己
。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就是對家人最好的愛。我學生時代的最后一任體育老師
,長得帥過高倉健的大李老師曾說過一句話:“健康,當你失去它的時候,才知道它的可貴”,銘記在心。人民醫(yī)院的外墻上有句標語——健康,就是幸福!健康不僅是自己的幸福,也是家人的幸福。相聲演員馮鞏曾在訪談節(jié)目里談到他母親對“幸?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身體負責
冬天室內(nèi)通風是必要的
天冷加衣
“聽人勸吃飽飯”
。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第二
,生病要去醫(yī)院。不要覺得“我這身板……”怎樣怎樣,要相信醫(yī)生,相信科學。我爸媽令人頭疼的一點是
,他們寧肯相信保健品而不肯去醫(yī)院大概“久病成醫(yī)”
我媽嘟噥“掛個號得20多塊錢”
吼完又立刻反省自己
幾年前我爸病倒,遺囑都寫好了
對老年人固有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模式
不要輕視感冒,特別是發(fā)燒的感冒
人有病,要去醫(yī)院
要相信醫(yī)生。要相信“醫(yī)者仁心”
學醫(yī)的孩子越來越少了,據(jù)說很多醫(yī)生(80%)都堅決不讓自己孩子學醫(yī)了
醫(yī)改、教改改了幾十年
今天買花的花店是JASON同學開的
第三
年輕時一定要多賺點錢
曾有人說“凡是錢能辦到的事都不是大事”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前年還是去年有篇文章也是女婿寫的,主題是“家有病人才知道錢少”。我也理解老人為什么有病寧肯捱著也不去醫(yī)院(何況他們還有醫(yī)保)
“北京中年”應該已屬于中產(chǎn)了
我爸的同事季大爺中風半年多了,住院那天是我爸和他兒子一起送的醫(yī)院
第四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記的是“流水賬”
讀到這篇文字的人可以通過作者介紹的常識救自己和身邊的人
特別是,病到什么程度搶救到什么程度
,要不要插管 要不要“沒有尊嚴地死去”立遺囑
。媽蛋,好像我也到了該立遺囑的年紀了。真不想立遺囑啊,好像不吉利似的。但是我聽到很多人說逝去的的親人“什么話都沒留下”,好像也是特別大的遺憾呢。不留下“臨終遺言”,好像就是沒有好好地告別,這人生的最后一場儀式,不可隨隨便便。生死有命
。活得明白大概就是在生的時候把死的事情看透安排好吧
。最后,感冒不是小事
,特別是如果發(fā)燒的感冒,一定要積極治療。多喝水是沒錯的祝大家安康
最新文章
我來回答一道關(guān)于過年的“世界難題”
為什么要“忙年”
這部影片告訴我們:為什么必須每時每刻做對每件事
地震記
她說:“幸虧聽了父母的話”
你敢在公眾場合勸阻不文明行為嗎
“三過家門而不入”是不是一種美德
七彩霓虹把夜空染得如此俗氣
上墳記
百年一遇的超級月亮,你看了嗎
北大留美碩士拉黑父母6年
2018年1月寫字總結(jié)
作者簡介
▼
歡迎分享朋友圈
喜歡請點贊 分享到朋友圈也是一種贊賞
點個贊再走吧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cgf/11363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