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長演奏浪漫派的作品。而遺憾的是
,到60年代中期他的演奏沒有進一步的發(fā)展和提高
,失去了新鮮感,往往單憑直覺而又矯揉造作
,聲音也變得粗糙
,以至他的本人的演奏,似乎只是曇花一現已成了歷史陳跡
。1962年在德克薩斯州沃恩堡創(chuàng)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克萊恩國際鋼琴比賽
。
默里·佩拉希亞(Murray·Perahia1947-)
美國鋼琴家
佩拉希亞被譽為當代最為抒情的鋼琴詩人。他尤其擅長演奏浪漫樂派作曲家舒曼
、門德爾松
、肖邦和格里格等人的作品,并以其多樣化的風格展現出非凡的才能和潛力
。在演奏技巧方面
,他駕輕就熟、得心應手
,有鍵盤魔術師的美譽
;而對作品的詮釋,也因其多年的不懈努力而在音樂深度上表現出非同尋常的特點
,廣受各方好評
。佩拉希亞的演奏曲目涵蓋了上至巴赫、下至巴托克的各個時期中的鋼琴經典之作
。他四歲就開始學琴
,有著堅韌不拔的毅力,長時期的刻苦學習使他奠定了應付各種技術難題的深厚功底
,在演奏19世紀浪漫派某些作品技術艱難的段落中
,給人以毫不費力的輕松感。在演奏協奏曲和室內樂等體裁方面
,他最有心得
,這兩類作品占他唱片錄音中的主要地位。由于他曾學過指揮專業(yè)
,所以經常邊彈琴邊指揮樂隊演奏莫扎特等人的奏鳴曲
。
格倫·古爾德(Glenn·Gould1932-1982)
加拿大鋼琴家
古爾德無疑是一位個性怪異獨特并富有才華的加拿大著名鋼琴家。以其演奏姿勢經常前伏后仰
、邊彈邊吟
,技巧純熟,對節(jié)奏、聲部和力度層次的驚人把握
,處理手法稍有古怪而不落俗套
,具有獨特的悟性和感覺而著稱。在獨奏音樂會曲目的選擇上他也經常獨辟蹊徑
,從巴赫到爵士樂都有演繹
,被公認為是巴赫作品詮釋的權威。他所錄制的《十二平均律》被譽為鋼琴演奏的“舊約全書”
;此外
,他還錄制過勛伯格的全部鋼琴作品和平常很少有人演奏的作品,但卻從不接觸肖邦的音樂
,并極度恐懼面對聽眾
。同時,他還在報刊雜志上發(fā)表了不少的文章
。1959年
,獲柯恩-巴赫獎章,1964年多倫多大學授予文學博士學位
,1968年獲加拿大最高的人文科學獎--摩爾森獎
。
瑪爾塔·阿格里奇(Martha·Argerich1941-)
阿根廷女鋼琴家
阿格里奇是當代著名的鋼琴家之一。她的演奏技巧高超
,音色華麗
,風格浪漫豪放,充滿了吉普賽人的灑脫熱情
,同時也具有陰沉憂郁的格調
,表現出內在、沉思的詩意
。她善于演繹樂思豐富的多樂章作品
,琴聲鏗鏘有力、氣勢磅礴
,又甜蜜溫柔
、細膩柔美,被人稱為“音樂的女大祭司”
。阿格里奇涉獵作品廣泛
,曲目包括李斯特
、肖邦
、貝多芬、勃拉姆斯等作曲家的著名鋼琴作品
,她對這些作品精彩演繹
,錄制成大量唱片,深受當代聽眾的喜愛和歡迎。她與阿巴多合作的幾首浪漫樂派鋼琴協奏曲作品
,多年來一直受到音樂愛好者的青睞
,成為德國DG唱片公司的鎮(zhèn)庫之寶和樂迷們爭相收藏的目標。
瑪利亞·胡奧·皮爾斯(Maria·Joao·Pires1944-)
葡萄牙女鋼琴家
在近代世界樂壇上
,女鋼琴家可謂是鳳毛麟角
,葡萄牙出生的皮爾斯以精湛的演奏技藝和獨特的藝術處理方式,成為眾多著名鋼琴家中的一位佼佼者
,其演奏不像巴西女鋼琴家奧爾蒂斯那樣輕柔灑脫
,而以細膩、典雅
、秀麗
、嫵媚而享譽世界。皮爾斯擅長演奏莫扎特和肖邦的作品
,其演奏和錄制的莫扎特鋼琴奏鳴曲
、肖邦前奏曲集散發(fā)出濃郁的法國沙龍氣息。而肖邦夜曲則在浪漫氣氛里
,蘊涵著些許陰柔
。她與小提琴家杜梅組成的二重奏,是目前活躍在世界樂壇的最佳組合
,深得各種媒體和樂迷們的好評
。
波蘭、斯拉夫風格體系
阿圖爾.魯賓斯坦(Artur·Rubinstein1887-1982)
波蘭鋼琴家
阿圖爾.魯賓斯坦是20世紀權威的美籍波蘭鋼琴演奏大師
。他的演奏不僅具有超人的技巧和獨到的見解
,而且還賦予樂曲以深邃的內涵,甚至使那些不太重要的樂曲
,經過他處理后也身價倍增
。他的音樂記憶力特別好,對位感較強
,并且特別擅長處理自由速度
,對他而言,無論是演奏技巧還是樂曲詮釋
,都達到了一種藝術的極致
。阿圖爾.魯賓斯坦演奏的曲目貫通今古,尤其鐘情于浪漫主義作曲家的作品
。他溫暖親切的抒情敏感的分句
,豐富變幻的音色和濃郁的詩意,使他被視為20世紀最權威的肖邦作品演繹專家——“真正的肖邦代言人”
。此外
,他還喜愛勃拉姆斯的作品,所演奏的這位作曲家的《第一鋼琴協奏曲》,雄渾與詩意并存
,被樂評人視為精品
。阿圖爾.魯賓斯坦的藝術生命頗長,80多歲高齡還舉行音樂會
。他一生所得到的多種世界性獎賞和榮譽
,更顯示出他藝術成就的至高無上。
克里斯蒂昂.吉默爾曼(Krystien·Zimermann1956-)
波蘭鋼琴家
吉默爾曼在1975年參加第九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獲第一名
,他是繼車爾尼–斯特凡斯卡和哈拉謝維奇之后第三位獲得肖邦國際鋼琴比賽一等獎的著名波蘭鋼琴家
,而且也是歷屆肖邦比賽第一名獲得者中最年輕的一個。他具有斯拉夫人的浪漫氣質
、高超的演奏技藝和驚人的記憶力
,詮釋作品以其自然、親切
,情感豐富和極有新意而贏得廣泛的世界影響和贊譽
。吉麥曼的演奏曲目較廣,早年以肖邦鋼琴作品為主
,近年涉獵面包括古典樂派到現代樂派作曲家的全部作品
。此外,他錄制的許多唱片曾分別獲得各種大獎
,特別是魯托斯瓦夫斯基的鋼琴奏曲和德彪西的《前奏曲集》更是受到全球廣泛的矚目和好評
。
伊沃.波戈雷利奇(Ivo·Pogorelich1958-)
南斯拉夫鋼琴家
波戈雷利奇是近年來逐漸被人們熟悉的南斯拉夫鋼琴界的后起之秀。曾參加第十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
,演奏帶有強烈的個性富于感染力
,華沙聽眾為之傾倒,而評為認為其演奏不符合肖邦風格未獲頭獎
,但卻名聲大噪
。此后他在倫敦、紐約等地舉行的獨奏音樂會
,以其演奏技藝高超
、才華橫溢而極受歡迎。波戈雷利奇的演奏風格傳承了李斯特學派的技藝
,詮釋作品時照譜演奏
,在觸鍵、音質
、深度等技巧方面都無懈可擊
,音樂清晰、精練和鮮活
,特別是他那強烈的演奏個性
,極受聽眾歡迎
。波戈雷利奇錄制的唱片數量不多
,但每張都有新意
,尤其演奏肖邦和舒曼的作品,更是讓樂迷們愛不釋手
,爭相收藏
。1993年,他與妻子在美國加州創(chuàng)辦了規(guī)則與眾不同的鋼琴大賽
。
俄羅斯風格體系
海因里希.涅高茲(Heinrich·Neuhaus1888-1964)
俄羅斯鋼琴家
涅高茲是舉世公認的俄羅斯鋼琴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和卓越的音樂教育家
。他以學識淵博、演奏富有情感
、詩意和獨特的見解而著稱于世
。涅高茲擅長演奏舒曼、肖邦和斯克里亞賓的鋼琴作品
,曾在一場音樂會上演奏德彪西的24首前奏曲而被后人廣為傳頌
。特別是他在莫斯科音樂學院任教的42年中,辛勤的耕耘
,為前蘇聯乃至世界培養(yǎng)了一批著名的世界級鋼琴家
,里希特、吉列爾斯
、加夫里洛夫
、扎克、馬里寧等都是他的學生
。其影響之深廣難以估量
,以至今日樂迷們提起他的名字時,敬慕和崇拜之情油然而生
。鑒于他在音樂藝術上做出的巨大貢獻
,曾獲“藝術博士學位”,及“人民藝術家”的稱號
。
弗拉基米爾.霍羅維茨(Vladimir·Horowitz1904-)
烏克蘭鋼琴家
霍羅維茨可謂是一位我行我素
、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偉大鋼琴家。他的演奏雖然素以離經判道著稱
,但其超群的技藝卻委實令人為之震撼
。演奏技巧方面,他對速度和力量的控制卓爾不凡
,特別在八度的彈奏方面
,有著驚人的能力,既有鏗鏘有力的金屬聲音
,又有夢幻般的柔美音色
。他的演奏構思不僅只限于充分表現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
,同時還經常滲入自己的個性以及對作品的獨到見解。他對作品的詮釋時而熱情時而平淡
,十分耐人尋味
,并產生出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他注重對作品的重新創(chuàng)造和注入新的感受
,特別善于演奏的斯克里亞賓
、舒曼、莫茨考夫斯基
、李斯特
、普羅科菲耶夫等人的作品,因此而獲得鋼琴界的“梅菲斯特”的綽號
。他一生錄制了大量唱片
,其中不少被公認為鋼琴演奏藝術的傳世之作。1972年
,英國皇家愛樂協會授予他金質獎章
,表彰他在鋼琴演奏藝術方面的卓越貢獻。
斯維亞托斯拉夫.里希特(Sviatoslav·Richter1915-)
俄羅斯鋼琴家
里希特是20世紀中期出現的新一代杰出鋼琴家
。他的演奏極富節(jié)奏感
,分句富有句子彈性和詩意,同時兼具歌唱性
,在演奏一首樂曲時自始至終都使人清楚地聽到他的聲部層次和樂曲構思
。他追求一種特殊清淡剔透的音色,使音樂產生出夢幻般的瑰麗色彩
,令人嘆為觀止
。在表演上他具有強烈的即興性,既善于宣泄音樂激情
,又善于恰到好處地處理音樂內部層次結構
,使之達到完美的、詩意般的境界
。里希特演奏曲目廣泛
,但卻不太喜歡“湊熱鬧”。他錄制的音樂會曲目不少是首演或鮮為人知的作品
,如普羅科菲耶夫的第六
、第七、第九鋼琴奏鳴曲
,德沃夏克的鋼琴曲等
。這位彈奏鋼琴習慣熄滅燈光拋棄一切而專心致志于音樂的人,的確是一位將全身心都融入音樂的鋼琴大師
。
埃米爾.吉列爾斯(Emil·Gilels1916-)
俄羅斯鋼琴家
吉列爾斯這位被音樂家稱為“小巨人”的前蘇聯著名鋼琴家
,以其演奏技巧高超無暇
、觸鍵強勁、力度驚人
、演奏幅度宏大而著稱
。他早期的演奏,音色變化豐富
,既蘊涵著宛然欲泣的柔情
,又充滿了火焰般的熱情生命力
;后期的演奏由于受涅高茲的影響
,熱情減退,但卻注入了安靜
、深沉
、內在表達等新的因素,用吉列爾斯自己的話說:“這種演奏風格象征著現代俄羅斯鋼琴樂派的真正開始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奔袪査寡葑嗟那繌V泛,從巴赫到巴托克的鋼琴作品都有
。他錄制的唱片也包括從古典樂派到近代樂派各個時期的著名鋼琴作品
。這些作品的演繹都有著令人無法預料、無法想象的完整美感
,堪稱是當代俄羅斯鋼琴學派的卓越表現
。
拉扎爾.貝爾曼(Lazar·Bermen1930-)
俄羅斯鋼琴家
貝爾曼是20世紀俄羅斯著名的鋼琴家之一,以觸鍵輕巧
、音色厚實
、有光澤,和弦處理鮮明
,彈奏速度自然
,表情細致而著稱于世。他對作品的詮釋
,常常是在整體把握音樂的創(chuàng)作構思下
,充分表達自己豐富的想象力,既有纏綿
、柔美之情
,也有鏗鏘、恢宏之勢
。貝爾曼擅長演奏李斯特的作品
,他于1963年演錄的李斯特的《超級練習曲》的唱片,深得卡拉揚的賞識
。其次
,他更擅長演奏俄羅斯作曲家的作品
,尤其是柴科夫斯基的作品,那種在獨自黯淡色調中隱藏著溫暖情感的演繹無人能及
,經他演奏和錄制的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
,被公認為是權威性的版本,深受樂迷的喜愛和歡迎
。
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吉(Vladimir·Ashkenazy1937-)
俄羅斯鋼琴家
、指揮家
阿什肯納吉是享有世界聲譽的俄羅斯著名鋼琴家,俄羅斯與東歐民族樂派浪漫主義作品的優(yōu)秀演繹者
,俄羅斯鋼琴學派的杰出代表
。他的演奏吸收了諸多俄羅斯鋼琴家的優(yōu)點,手指技巧高超
,觸鍵敏捷
,速度感優(yōu)異,音色表現豐富
,舞臺表演氣質高雅智慧
、熱情誠摯。他的演奏范圍廣泛
,對于莫扎特
、貝多芬、肖邦的音樂有著卓然的表現
,特別是對俄羅斯作曲家普羅科菲耶夫
、拉赫瑪尼諾夫、斯克里亞賓等人的作品有著深刻的理解和感人至深的詮釋
。此外
,他還錄制了大量唱片,其中包括巴托克
、貝多芬
、莫扎特、普羅科菲耶夫等多位作曲家的鋼琴協奏曲
、奏鳴曲全集
,被人們譽為是“鋼琴全集錄音大師”。
安德烈伊.加夫里洛夫(Andrei·Gavrilov1955-)
俄羅斯鋼琴家
加夫里洛夫是涅高茲教育體系培養(yǎng)出來的又一位世界級著名鋼琴家
。他擁有著俄羅斯鋼琴學派無懈可擊的高超演奏技藝
,奔放熱情的表達方式和智慧控制音色變化的能力的演奏風格,以及對作品獨特理解的才能
,因而在西歐和世界各地贏得了高度的贊譽和廣泛的影響
。加夫里洛夫擅長演奏普羅科菲耶夫、李斯特和拉威爾等人的作品
,1978年
,他首次到日本舉行獨奏音樂會
,演繹的普羅科菲耶夫的鋼琴奏鳴曲獲得很高評價。他錄制的拉威爾的《夜的幽靈》
、李斯特的練習曲《鐘》
、普羅科菲耶夫的《第一鋼琴協奏曲》、《魔鬼的誘惑》等唱片
,也給人深刻的印象
,不愧為俄羅斯新一代鋼琴家的卓越代表之一。
斯坦尼斯拉夫.布寧
俄羅斯鋼琴家
布寧是俄羅斯鋼琴學派創(chuàng)建人之一涅高茲的嫡傳
,他的母親畢業(yè)于莫斯科音樂學院涅高茲班
,是他的啟蒙老師。布寧是一位深具想象力和詩意的鋼琴家
,他富有表情的音色表達了他對作品內容的深刻理解和熱愛
。其音樂感最早來自莫扎特作品對他的啟迪
。他說:“我初次聽到的音樂就是莫扎特的《A大調鋼琴協奏曲》
,并被深深地打動了,那種體驗沒有任何東西可與之比擬
。所以莫扎特是我第一和永遠的愛
。”在巴黎瑪格麗特?隆國際鋼琴比賽中
,他演奏莫扎特《第二十三鋼琴協奏曲》榮獲大獎
,評論家稱他的詮釋充滿光輝,近乎完美
。
米哈伊爾.普萊特涅夫
俄羅斯鋼琴家
、指揮家
普萊特涅夫是一位不屑于簡單劃分類別的藝術家,他在鋼琴和指揮兩方面都業(yè)績非凡
。其鋼琴演奏音色堅實
、技藝一流,對作品的藝術表現別具一格
,充滿趣味風格和智慧的閃光
。英國BBC音樂雜志評論他的斯卡拉蒂鋼琴奏鳴曲是最偉大的鋼琴演奏,本身就足以使他躋身于世界著名的鋼琴家之列
。他彈奏的肖邦作品
,被評論家譽為“令人驚詫近乎震撼的演繹,堪稱年度最佳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彼忈尩睦钏固劁撉僮髌罚宫F了他與生俱來的大師風范和奇妙的鋼琴旋風絕技
,使聽者屏息凝神
,不能自已
。普萊特涅夫的指揮藝術在他與俄羅斯國家樂團錄制的柴科夫斯基及普羅科菲耶夫的作品中得以發(fā)揮,尤其是后者的《灰姑娘》芭蕾音樂錄音
,被企鵝唱片指南評為三星帶花名片
,評論稱其為最有氣氛、最動人
、演奏得最好的《灰姑娘》版本
。
葉夫根尼.基辛 (Evgeny Kissin)
俄羅斯鋼琴家
基辛屬于風格華麗的年輕一代俄羅斯浪漫鋼琴家。他技藝超群
,對音樂作品的演繹具有權威性
,體現出俄羅斯鋼琴學派的傳統(tǒng),那是一種感受青春中體驗成熟的激情
。如同其他俄羅斯鋼琴家一樣
,他也擅長演奏俄羅斯本民族作曲家的協奏曲,從柴科夫斯基到拉赫瑪尼諾夫和普羅科菲耶夫的作品都是他經常演出的曲目
,并且都已出版了唱片
。此外,他的曲目還涵蓋了德奧作曲家的大量作品
,其中包括舒曼
、舒伯特、莫扎特和貝多芬
。他演奏德肖邦作品獨具一格
,在詩意中透出淡淡的憂郁,尤其為世人稱道
。在群星璀璨的俄羅斯鋼琴家中
,基辛是為數不多的幾個沒有在國際比賽中獲過獎的人之一。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