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開啟的是自夸模式。
大概是受“批評與自我批評”風氣的影響
,我們這代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鮮會受到表揚,也不會自我表揚。一旦有人夸獎據(jù)說國門剛打開之時
有次我在公司前臺碰到一個像洋娃娃一樣好看的小姑娘
那女孩也就三四歲的樣子,她口齒伶俐
我真的很感慨,也很慶幸:下一代的小孩子們受到更良好的教育
在過往的人生里
每個人都有好習慣
。在生活中,學習上,職場里……習慣是人生的牽引,也是每個人所表現(xiàn)出來的生活方式。以前在國企,我們廠長跟我傳授過他的一個習慣
,把收到的所有信件按日期排序,便于查找,他還說自己收到家信也是如此。還有一項是“做總結”的習慣,這一點很類似于后來流行的企業(yè)SAP(標準作業(yè)流程)。我當年被派去給出國考察的技術人員辦簽證
,回來就把整個辦簽證的流程用文字記錄了下來。那份文件在原來工廠的檔案室不知是否還有留存,也許早就隨著搬遷化為了灰和塵,但這件事仍保留在了我的記憶中每個家庭也有每個家庭的習慣。表現(xiàn)在飲食起居
在我家
在我家,如果是家庭聚會
,一定要等人齊了才開動。如果有一個人晚來,會把每樣菜盛出一點,放在鍋里保溫,等他來了直接吃或再加熱一下。但我也發(fā)現(xiàn),很多人家是不管遲到的人的,誰先到誰先吃,最后來的那個人,面對殘羹剩飯,也是一種習慣。這樣的習慣
,沒有好壞,習慣就好。我其實有很多好習慣
。今天自夸的這個跟讀書有關——遇到不認識的字,一定會查字典。
現(xiàn)在網(wǎng)絡搜索
、手機上網(wǎng)如此方便,手頭不必常帶一本字典,仍然是遇到不認識的字、不懂的名詞,立刻馬上查詢、搜索。如今更喜歡用Kindle閱讀,是因為可以立刻馬上調(diào)出字典查閱到讀音、字義和出處。這兩天在讀顧湘的《趙橋村》
。我不熟悉這個作者,是因為有喜歡的作家推薦,并非很刻意的那種這是一本很薄的隨筆散文集
,只有6萬字。很適合大冬天窩在暖和的地方,泡一杯茶,點一炷香,甚至是擼著貓,慢悠悠品味,看她離開上海市區(qū)搬到祖籍所在的趙橋村之后,觀察到的生活的種種、種種的生活,間或能讀出一點《瓦爾登湖》的意思。顧湘是個作家
,也是個畫家,《趙橋村》這本書的封面顯然是她的畫作,前面十幾頁都是彩色插畫,有兒童畫的情趣,又有田園詩意。整本書由三個短篇組成:《鄰居》,《趙橋村》和《臺風》。我很喜歡這種在精神上非常獨立,貌似與人群隔離孤獨生活
,且又把周邊人描寫得極為精準的文字。《趙橋村》第二句“那時茶翅蝽相當活躍
,在夏夜的風中飛來飛去,又停在我的紗窗上,就像人游了一會兒泳趴在泳池邊上一樣。”茶翅蝽是什么 根據(jù)接下來的后面的文字的描寫
,我猜到是一種北方稱為臭大姐的昆蟲。她在這一段的最后一句是這樣寫的“我沒有對它使用過暴力,所以它們也沒有讓我見識它們著名的臭氣?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我停下閱讀,立刻上網(wǎng)在搜索框打上“茶翅蝽”
顧湘還在窗口望去看到的河塘里發(fā)現(xiàn)了“無數(shù)形狀規(guī)整的菱形小葉片排列密集而又互不遮擋
等等。斐波那契螺旋線是什么東西 此時只覺才識疏淺
斐波那契螺旋線
例如:俯視一顆成熟的松果
她還寫到了院子里的一種野草
商陸
上次在一個朋友的豪宅
,見隔壁院子里瘋長的一棵常見卻不知名的“野草”。她用花伴侶還是哪款識花APP識別了“商陸”。那次我沒記住,讀這本書時,立刻就回想了起來。那真是一棵巨大的商陸可是,顧湘文章里的葎草又是什么草
停下閱讀
我用五筆打字
可是
居然就給找到了
她寫“畫完一幅畫我就放到西邊的房間里去
讀書的有趣之處
這個過程
推薦閱讀好習慣,是一生的牽引謝謝親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cgf/11520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我不太相信……
!" onerror="nofind(this)" >